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理学科“贯培一体化”的主要目的是在初中阶段开始培育学生物理学科基本核心素养,为学生以后的物理学习和人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定的基础。在初中阶段开始培育学生物理学科基本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策略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从“三维目标”向“学科核心素养”逐步靠拢,通过从引导学生以物理视角理解生活现象、经历实验探究过程以及注重物理学史的学习等方式,来培育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探究思维”和“科学态度与责任”。  相似文献   

2.
周亮 《物理通报》2024,(3):57-59+63
物理教学以实验现象情景体验为基础,以此获得物理概念、规律,形成物理观念、培养科学思维.物理教学设计如何常备常新,如何抓住学生,做到“以生为本”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和科学素养,学校课题组提出“以生活为情境、引生活入课堂”的“生生”设计理念,为学科教学提出了新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3.
林灏  余建刚 《物理通报》2022,(4):146-148
科学历程的转折点“科学革命”,始于哥白尼的工作.教材用了半节的篇幅,介绍“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从科学史的视角,分析学生容易产生的理解上的谬误和困惑,并尝试作出阐述解惑.  相似文献   

4.
“浸润与不浸润”作为高中非热点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一般不被重视.但该部分知识具有复习旧知、衔接新知的作用,不仅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还可以运用到手工创作上.了解其现象以及现象背后的原因,有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所以本文基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以及从学科融合的角度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教学设计与创新.  相似文献   

5.
李梅 《物理通报》2023,(1):54-57
教师的信息素养在教学中表现为信息化教学能力.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在学科融合实践中构建参与性、主体性、交互性的“三性”课堂,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能力,进而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教学中的“内能”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而激发的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物理学科学生学习的“内能”来源于物理科学的知识体验和成功感受.基于新课改条件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从教学实际出发,关注学情“以人为本”,立足于物理科学的实践,让学生在实践的体验中,感受科学的真知,从而进一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能”,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华东师范大学“物理学史和物理学方法论”课程的教学出发,立足“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课程基础,通过涵盖“学科历史与思想方法”的教学章节,以期达成“授业解惑和传道育人”、融合思政意识的教学目标.本文希望基于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来实践“立德树人”的理念,对于理科院系开展课程思政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学物理教学中对“运动的独立性”与“力的独立作用原理”一直存在模糊认识,本文从物理学科结构的视角,深入分析了其实质内涵.同时,探讨了与之紧密相关的“平抛运动”教学的逻辑问题.最后指出了理清这些关系对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实施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是物理学科的基本特征,所以,物理实验是“合作”、“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方式。 “合作”、“探究”内容的教学和学习目标的实现,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丰富的“合作”、“探究”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创造条件,多开展课堂内的、体现学生自主性的、与其他同学“合作”、“探究”的活动。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积极地动脑动手,体验科学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并从活动中领会科学探究的思想,把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同时可以加强同学间的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相似文献   

10.
以质点动量定理为例,探究了思政元素与物理知识的融合过程,通过“鸟撞飞机”事件、“最美快递员”和“手机砸脸视频”等实例融入物理教学,体现“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的理念,将知识传授、学科素养、价值引领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1.
教学中的“内能”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而激发的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物理学科学生学习的“内能”来源于物理科学的知识体验和成功感受.基于新课改条件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从教学实际出发,关注学情“以人为本”,立足于物理科学的实践,让学生在实践的体验中,感受科学的真知,从而进一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能”,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简谐振动”为例,从单元教学的视角引入问题情景、建立理想化模型、进行运动探究,让整个课时教学过程在单元教学的主线下开展.课时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均以单元的主线开展.从单元的视角引导学生经历建立模型、科学猜想、科学探究、科学推理和论证、质疑创新等过程,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3.
2017物理课标中明确指出“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教材分析是将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转化成教学设计并以此开展教学实施的关键环节.与以往只关注“科学知识”忽略“关于科学本身的知识”的ISM法分析教材不同,研究尝试将“关于科学本身的知识”和“科学知识”大概念共同作为目标统摄,将其中所蕴含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方法、模型建构等核心素养要素和知识要素共同进行提取分析,以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三章“磁场”部分为研究对象,探索素养导向下基于大概念理念的ISM教材分析的可能性,为实现核心素养的显性化教学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立德树人,是现代化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学科教学的方向.尝试突破较为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从多角度、多方面挖掘出集课题关联性、育人功能性于一体的材料或方法,更新传统教学内容和方法,将“育人”和“育识”相融合,以期推动“立德树人”目标的落实.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心.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围绕学生创设活动情境对其核心素养的培养必不可少.在核心素养视域下,以培养学生全方位发展为目标,以相关实验活动为载体,以“杠杆”为例展开教学设计研讨.设计任务活动,驱动教学完成;创设生活情境,建构物理观念;学生交流讨论,增强科学思维;师生实验协作,激发科学探究;融合科技历程,培养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6.
开设“物理教育文化研究”和“物理文化教育研究”两个选题,前者是指物理教育的文化,强调物理学科教育的文化理念创新与实践,后者是指物理文化的教育,强调怎样挖掘物理科学的文化内涵,并使其进入课程教育,发挥物理学科的素质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7.
《物理通报》2007,(12):14
日本、美国和欧洲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借助太阳观测卫星“太阳-B”发现了太阳上的太阳风喷口和可能与“日冕加热”现象有关的阿尔芬波.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以情境创设与驱动性问题为主要特征的项目化学习已成为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及跨学科素养的重要手段.基于对项目化学习的内涵及设计的理解,提出素养视角下物理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的流程及要素,并以“高压屏蔽服”为主题展示具体案例,为设计与实施物理学科项目化学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从学科核心素养的4个方面( 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及责任)阐述了“ 分子动理论” 一章需要落实的核心素养目标, 对新课标修订后的高中物理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物理学是研究现象的学科,物理学概念、规律都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剖析、实验得出来的.如何上好物理现象课是每位老师最伤脑筋的事情.本文从雷劈石与避雷针“神功”探究开始,借助演示仪器及自制教具进行演示,使静电感应教学化难为易,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现把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介绍出来,希望共同探索现象课教学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