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魏荣宝  刘博  刘洋  郭金晶  张大为 《有机化学》2008,28(9):1501-1514
综述了近年来部分具有生理活性螺环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重点介绍了这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生理活性和部分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展望了该类螺环化合物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从新疆一枝蒿中分离得到了单体化合物一枝蒿酮酸, 然后以一枝蒿酮酸和有机胺为原料, 在偶联剂DCC, HOBt/DMAP的作用下, 合成了13种未见文献报道的一枝蒿酮酸酰胺衍生物2a~2m. 所合成的化合物经过IR, 1H NMR, ESI-MS等分析方法进行了表征, 并对化合物2a~2m进行初步的体外抗A3, B型流感病毒和单纯I, II型疱疹病毒活性研究. 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2a同时具有抗A3, B型流感病毒活性, 而且抗B型流感病毒活性比母体化合物的活性较高. 化合物2d的抗B型流感病毒活性比母体化合物高16倍, 化合物2e同时具有较强的抗单纯I, II型疱疹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3.
从新疆一枝蒿巾分离得到了单体化合物一枝蒿酮酸,然后以一枝蒿酮酸和有机胺为原料,存偶联剂DCC,HOBt/DMAP的作用下,合成了13种未见文献报道的一枝蒿酮酸酰胺衍生物2a~2m.所合成的化合物经过IR,1HNMR,ESI-MS等分析方法进行了表征,并对化合物2a~2m进行初步的体外抗A3,B犁流感病毒和单纯Ⅰ,Ⅱ型疱疹病毒活性研究.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2a同时具有抗A3,B型流感病毒活性,而且抗B型流感病毒活性比母体化合物的活性较高.化合物2d的抗B犁流感病毒活性比母体化合物高16倍,化合物2e同时具有较强的抗单纯Ⅰ,Ⅱ型疱疹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4.
介离子化合物代表了一类在杂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分子,在医药和农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自1935年该类化合物被发现以来,因其有着独特的反应活性和物活性,人们对其合成、应用和性质等方面一直进行研究,不少文献报道了该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相关活性.综述了几类介离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部分重要机理,并探讨了介离子化合物作为一种优势活性结构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将水杨醇和苯氧乙酸酯化得到了8个新的化合物, 所有化合物经过元素分析和1H NMR确认. 除草活性的初步测试结果表明, 化合物6具有较好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6.
以肌肽为原料,对伯氨基进行了结构修饰,合成了11种肌肽衍生物.化合物的结构经核磁共振、紫外-可见光谱及高分辨质谱分析确证.丙烯醛清除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下大部分化合物表现出一定的清除丙烯醛活性,尤其是化合物4k对丙烯醛的清除活性高于肌肽.脾细胞增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下大部分化合物表现出一定的脾细胞增殖活性,特别是化合物4b,4d和4k对脾细胞的增殖活性高于阳性对照伴刀豆球蛋白A.过氧化氢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预保护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下大部分化合物表现出一定的预保护作用,其中化合物4a,4j和4k对过氧化氢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预保护作用大于肌肽.血浆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与肌肽相比,11种化合物均具有很好的血浆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化合物2-氰基-3-甲硫基-3-芳氨基丙烯酸乙酯(2a_2w),产物结构通过1HNMR和元素分析证实,测定了所有化合物的Hil反应抑制活性.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均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活性,初步分析了标题化合物结构与活性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N-取代苯基-卤代邻羟基苄胺的合成、表征及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卤代水杨醛与取代芳胺缩合、NaBH4还原, 合成了15种N-取代苯基-卤代邻羟基苄胺化合物, 其中14种未见报道. 化合物的结构经IR, 1H NMR, MS与元素分析表征确证. 抑菌测试表明, 在质量浓度为0.05%时, 化合物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高达100%, 具有强抑菌活性,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该类化合物对不同菌株的抑菌活性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和特异性, 是一类极具潜力的抗真菌化合物. 构效分析表明, 胺基苯环上取代基的类型对化合物抑菌活性有重要影响, 引入F, Cl等卤原子, 能显著增强化合物的抑菌活性, 而引入NO2, OCH3等强吸、供电基团, 能显著降低其抑菌活性; 邻羟基苯环上引入卤原子的类型和数量对化合物抑菌活性有一定影响, 5-溴代化合物比5-氯代化合物、3,5-二溴代化合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更高.  相似文献   

9.
设计合成了14个含不同性质取代基的黄烷酮类化合物,并采用核磁共振氢波谱、质谱和元素分析对所有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在系统测定化合物对水稻稻瘟病抑制活性的IC50值的基础上,采用Hansch-Fujita方法和CoMFA方法对其定量结构活性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化合物的疏水性质、极化效应以及最高空轨道能级对杀菌活性有重要影响,化合物的疏水参数越小,分子越容易极化,则化合物的杀菌活性越高.此外,最高空轨道能级越低,化合物越容易接受电子,其杀菌活性也相应提高.通过考察∑π、clgP以及lgK与化合物杀菌活性的相关性,发现lgK能较好地反映该类化合物的疏水效应.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表明,B环2,3,4位上含有较大体积的取代基,而6位含较小体积的取代基,有利于提高其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文献中未报道的2-取代-6-甲基-4-苯基-3(2H)-哒嗪酮类化合物,其结构经过1H NMR和元素分析确证,化合物4e进行了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分析.利用油菜平皿法和稗草小杯法对化合物进行了生物活性的测定.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4具有较好的除草活性.定量构效关系表明,化合物4结构中哒嗪环2-位取代基的变化,影响了化合物的抑制活性.当作用对象为油菜时,化合物的活性可能主要与取代基R的立体参数B4和疏水性有关;当作用对象为稗草时,化合物的活性可能主要与取代基R的疏水性有关.部分化合物4的抑制活性与对照药品5b,5k基本相当,但没有表现出5b,5k所具有的白化效果.化合物4与5这两类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很可能在生物体内拥有不同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以正在开发的磺酰脲类超高效除草剂NK94827[N'-(4'-甲基嘧啶-2'-基)-2-甲氧羰基苯磺酰脲]的基本结构为基础,设计合成了18个苯环2位不同酯基取代的的新型磺酰脲类化合物,产物结构均经1HNMR及元素分析确证.经油菜平皿法和盆栽试验测试除草活性,所合成的部分磺酰脲化合物的除草活性高.  相似文献   

12.
设计合成了22个具有4,5,6-三取代嘧啶磺酰脲衍生物, 其结构经1H NMR, MS和元素分析确证. 经盆栽试验测定了化合物的除草活性, 结果表明, 嘧啶环5位取代基的引入对分子除草活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新磺酰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正在开发的新磷磺酰脲除草剂N-[2′-(4′-甲基)嘧啶基]-2-硝基苯磺酰脲的研究为基础,设计合成了19个脲桥经修饰的磺酰脲类化合物以及3个新型嘧啶中间体,产物结构经1HNMR谱及元素分析确证.盆栽试验和离休ALS酶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均表现出一定的除草活性,部分化合物的除草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for herbicidal activity against rape of sulfonylurea and triazolopyrimidin-2-sulfonamide derivatives were examined three-dimensionally using 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 (CoMFA). The CoMFA results show that the slopes in steric and electrostatic fields around the molecule were significant for both series in governing the potency variations in herbicidal activity. Based upon the successful superposition between the two series, the herbicidal activity was analyzable with a single equation for the combined set of compounds, which suggested that the two different series of compounds have a common region of the receptor site.  相似文献   

15.
磺酰脲类化合物除草活性的QSAR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在B3LYP/6-31G(d)水平下, 计算了23种磺酰类化合物的分子极化率及分子骨架中各原子的Milliken电荷. 提出了一种新的QSAR建模方法, 并据此对其中18种化合物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建立了除草活性的预测模型(R=0.96, R2=0.92, r2adj=0.88, F=26.26, q2=0.71, p<0.01, SE=0.36), 对剩余五种化合物进行预测, 结果吻合. 该模型从化合物的亲水性、分子几何特征的角度对如何提高磺酰脲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进行了分析, 并对提高化合物除草活性的方法做出预测: 提高苯环和嘧啶环取代基的亲水性, 增加N13周围的电子云密度, 为苯环接入较小的取代基团, 在嘧啶环上接入较大取代基团都可提高化合物的除草活性. 预测结果与3D-QSAR方法的预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
On the basis of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sulfonylurea herbicides, nine sulfonylurea derivatives of isoxazolidinone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The structures of these compounds were confirmed by means of IR, MS, NMR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preliminary active tests indicate that the compounds have some herbicidal activity. T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was also studied.  相似文献   

17.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但杂草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产生了严重影响。 化学防除是治理水稻田杂草最有效的途径。 文中设计合成了苯环2,6-取代和2,5-取代两个系列磺酰脲类化合物,并通过核磁共振波谱仪(NMR)和高分辨质谱仪(HRMS)等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 通过水稻田除草活性和安全性测试发现化合物在水稻田中具有较好的除草活性,尤其是化合物10a对水稻田中的主要杂草稗草和醴肠除草活性(目测初筛防效大于90%)优于对照药醚苯磺隆和氯磺隆,安全性与之相当。  相似文献   

18.
以单取代苯磺酰脲除草剂NK92825和NK94827为基础,将三氟甲基引入嘧啶环中,设计合成了17个新的4′-三氟甲基嘧啶苯磺酰脲化合物,产物结构均经1H NMR及元素分析确证.目标化合物经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有较好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19.
Sulfonylureaherbicideshavebeenusedforseveraldecades,whichpossessultralowdosage,lowmammaliantoxicityanddesirableenvironmentalproperties.TheykillweedsbyinhibitingtheactivityofALSenzymeoftheweedsanddestroyingthesynthesisofbranchchainaminoacid.Sincetheesta…  相似文献   

20.
以4,4-二甲基-3-异噁唑酮为母体化合物, 通过异氰酸酯法合成了9个磺酰脲类异噁唑酮衍生物, 经IR, MS, NMR及元素分析证实了化合物的结构, 测定了这些化合物的除草活性, 并对构效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