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计算教学对预备年级学生来说,就是在旧的认知的基础上,巩固、加深对已有算理理解,形成新算理的教学过程,同时也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形成新的认知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董美荣 《数学之友》2022,(15):27-30
分数乘除法计算包括算法和算理等程序性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情境表征、符号表征、语言表征、图象表征、操作表征等表征形式来辅助教学,而且这多种表征方式的相互转化,可以促进学生对算理的深入理解,在此基础上,也可以解决分数乘除法计算中的拓展题,让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得以真正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们七台河市第一小学于89年确定了三算结合教学实验课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全校普及的基础上95年9月又把珠脑速算引进了三算结合教学中。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把珠脑速算同三算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学生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反映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且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使三算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变以往计算练习中形式单一、枯燥僵化的状况,本文试图设计“情境化”“过程化”“图形结合”“递进化”的有深度的计算练习,重视算理的理解、算法的多样化,思维的开放性,以期让计算作业设计焕发出“思维”的光芒,让学生的运算能力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5.
珠心算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是经过教师教学与学生练习最终来完成的,这需要经历一个由概念或算理的掌握到操作熟练再到内化为心算能力的必要过程。本文旨在借助教学与教研中积累的材料助力如何进行珠心算练习设计,使珠心算知识与心算能力完美结合,达到计算准与快之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中,巧妙地把珠心算融入教学之中,在编题中初步体验,在交流中明确算理,在比较中沟通联系,在分类中提高认识,在拓展中提升思考,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加深学生对各种具体计算思路和方法的理解,提高运算能力,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三算结合教学是以脑算为基础.笔算为重点,珠算为工具,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交替运用、互相促进,使之达到一学三会、一练三熟的目的。小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计算能力应达到算的正确、迅速。我们通过搞三算实验教学以及参加省、地、县各级珠算技术比赛和校内口算比赛所取得的成绩足以说明三算结合教学对开发学生智力,增强记忆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数学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以算法为中心,因此与计算工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算具在数学的算理、算法中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有着积极主动的一面。数学能促使算具的发展,算具转过来也会促进数学发展。从历史上各种算具的演变来看,反映出两个过程:一方面是算具体现着如何更好地使算理具体化和可操作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迄今为止 ,高考数学试题 ,每年绝大多数是要进行计算的 .虽然计算能力由第一位降至第二位 ,但其能力要求“会根据概念、公式、法则对数、式、方程进行正确运算和变形 ;能分析条件 ,寻求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 ,并能进行近似计算”没有任何变更 ;如果将计算分作算理、算技、算式、算果四个环节的话 ,对各环节的总体要求 :“(算理 )正确无误、(算式 )清楚规范、(算技 )简捷明了、(算果 )符合要求并照顾常识”是逐步增加并发展起来 .这一切表明 :高考对计算能力的要求实乃明降暗升 !所以 ,很有必要对计算能力演…  相似文献   

10.
<正>在珠心算教学领域,通常把心算看成根据运算规则将运算对象转化成珠像图在脑中进行演变的过程。心算能力是根据运算法则和运算规律,在脑中进行珠像运动,准确算出得数的能力。培养心算能力有利于学生理解运算算理,灵活选择运算方法并解决问题。众多珠心算研究者一致认为心算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不仅表现在加、减、乘、除等运算上,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还与观察、记忆、想象、推理及表达能力等相关。因此,笔者认为在珠心算教学中要同时兼顾心算的正确率、算理的理解、算法的灵活选择与熟练程度,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符号意识、模型意识及心算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史林虎 《数学之友》2013,(24):20-21
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对学生情感与思维的引导和启发过程,是学生认知方式的养成过程,是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新教材教学过程中,须用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指导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适合他们认知结构的教育,即要充分展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与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中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3.
<正>珠心算教学利用算盘这一直观教具,通过双手拨珠、耳听、眼看、口读、脑想等一系列的活动启迪智慧,使大脑左右两半球同时运动,开发学生大脑的整体功能。珠心算与数学的合理整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数感,开发学生智能,在教学过程中把珠心算的算理融入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中,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方式的多样化,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珠心算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态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的认知分析,就是指从认知的角度对数学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及教学实践过程、学生的学习结果等进行分析,加强认知分析对于提高数学教学水平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从数学教学的一般过程和影响数学活动的诸因素综合来看,笔者认为可以从教学目标、学生已有认知结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三算结合教学,是把算盘做为学具交给学生,溶珠算、笔算、口算为一体。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运用算盘这一半具体、半抽象的学具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能使大脑得到和谐的发展,形成智力技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珠算计算中,由一人念(唱)数,由一人或几人计算.这种形式叫“念算”、也叫“唱算”,对计算者而言为“听算”。这种方法.虽然在业务上很少使用,但在课堂教学上却常常采用,被看做是培养学生提高珠算水平的一种好方法。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念算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7.
<正>珠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珠心算是以算盘为基础,将算理算法以算珠的形式内化于脑,形成脑映像(珠像图)进行计算的过程。珠心算是珠算的创新和发展。江苏省推广珠心算普及教育,将珠心算融入数学课堂,使低年段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接受珠心算教学,其意义不仅是丰富了数学学习的内容,更是促进了儿童智力潜能的开  相似文献   

18.
于莎 《中学数学》2023,(20):50-51+85
学生在等式的计算中常常容易出错,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生对等号的意义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才能够提高运算能力,培养严谨的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珠心算》第六册第50~53页“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目标】一、利用已有知识,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学会单积不满两位时用0占位的拨珠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形成相应的珠算技能,部分学生能进行心算。二、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探究笔算与珠算的联系和区别,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提升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20.
1 知识与认知相结合原则的含义现代教学理论认为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 ,是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新学习的内容相互作用 ,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 .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应使数学知识的逻辑体系与数学知识的认知结构 ,紧密地配合 .由于学生在经历对知识的认知过程中 ,对知识的认知结构与知识的逻辑体系并不一致 ,因而在数学教学中 ,就要求教师依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兼顾和谐地进行 .2 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关系数学知识结构是指数学的基本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和理论框架 ,它是数学知识的各部分之间 ,部分与整体之间及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