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本文用三苯基氢化锡、三对甲苯基氢化锡作为锡氢化试剂与1-乙炔基环辛醇进行反应, 合成了两个有机锡化合物: [Z]-1-[2-(三苯基锡基)乙烯基]环辛醇(1)和[Z]-1-[2-(三对甲苯基锡基)乙烯基]环辛醇(2), 并测定了1的晶体结构。1和2分别与ICl, Br2, I~2反应, 得到六个有机锡一卤化物和三个有机锡二卤化物(3-11)。有机锡二卤化物6和一卤化物5与KOH乙醇溶液反应, 分别得到相应的锡氧化物和锡氢氧化物(12, 13)。有机锡二卤化物8分别与含氮双齿配体[2,2'-联吡啶(Bipy),5-硝基-1,10-邻菲罗啉(Nphen),8-羟基喹啉(Oxin)]反应, 得到三个相应的配合物(14-16)。十六个新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锡含量测定、IR、^1H NMR测定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同时提出了1和2的生成反应历程。  相似文献   

2.
用具有抗癌活性的(Z)-1-[2-(二卤化苯基锡基乙烯基)]-环辛醇与含氮的双齿配体作用,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有机锡络合物,通过IR,^1HNMR,元素分析和摩尔电导值的测定对其结构、性质进行了表征,特别对有机锡化合物分子内O→Sn配位键的离解与配体中烯基质子化学位移(^1HNMR)的相关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合成并表征了5种新的有机锡化合物.测定了(Z)-3-三苯基锡基-1,1-二苯基烯丙醇的晶体结构.晶体属于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α=1.2357(3)nm,6=0.9874(2)nm,c=2.2081(2)nm,β=95.23(3).,z-4.分子结构是以锡为中心的畸变四面体构型,双键为顺式构型.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Z)-1-[2-(三-o-甲苯基锡基)乙烯基]环戊醇(1)和(Z)-1-[2-(三-o-甲苯基锡基)乙烯基]环己醇(2)及其一碘化物(3,4)的结构和1H-NMR测定结果,探讨了不同碳环醇和碘取代后对分子O→Sn内配位程度和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三(邻甲苯基)氢化锡与1-乙炔基环己醇和1-乙炔基环戊醇发生加成反应,得到两个加成物:(Z)-1-[2-(三-邻甲苯基锡基)乙烯基]环戊醇(1)和(Z)-1-[2-(三-邻甲苯基锡基)乙烯基]环己醇(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加成物1和2的晶体结构.二者均为具有分子内O→Sn弱配位的扭曲四面体结构.1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1.0496(2)nm,b=1.7658(4)nm,c=1.3193(3)nm,β=90.60(3)°,V=2.4451(8)nm3,Z=4,R=0.0317,wR=0.0820.2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O.85592(17)nm,b=0.93016(19)nm,c=1.6368(3)nm;α=83.76(3)°,β=82.69(3)°,γ=78.05(3)°;V=12600(4)nm3,Z=2,R=0.0377,wR=O.1030.  相似文献   

6.
用三苯基氢化锡,三对甲苯基氢化锡作为锡氢化试剂与9-乙炔基-9-芴醇进行反应,合成了2个有机锡化合物:[Z]-2-(三苯基锡基)-1-(9-芴醇)乙烯(1)和[Z]-2-(三对甲苯基锡基)-1-(9-芴醇)乙烯(2)。化合物1和2分别与ICl,Br~2,I~2反应,得到6个有机锡一卤化物,6个有机锡二卤化物和2个有机锡混合卤化物(3-16)。有机锡一碘化物7,13和有机锡二碘化物8,14与KOH乙醇溶液反应,分别得到相应的有机锡氢氧化物17,18和有机锡氧化物19,20。有机锡二碘化物8,14分别与含氮双齿配体1,10-邻菲罗啉(Phen),2,2'-联吡啶(Bipy),8-羟基喹啉(Oxin)反应,得到6个相应的配合物21-26。26个新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锡含量测定,IR,^1HNMR测定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测定了化合物2的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化合物2是以Sn原子为中心扭曲的四面体构型。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Z)1[2(三o甲苯基锡基)乙烯基]环戊醇(1)和(Z)1[2(三o甲苯基锡基)乙烯基]环己醇(2)及其一碘化物(3,4)的结构和1HNMR测定结果,探讨了不同碳环醇和碘取代后对分子O→Sn内配位程度和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用具有抗癌活性的(Z) - 1-[2 - (二卤化苯基锡基乙烯基)] -环辛醇与含氮的双齿配体作用,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有机锡络合物,通过IR,1HNMR,元素分析和摩尔电导值的测定对其结构、性质进行了表征,特别对有机锡化合物分子内O→Sn配位键的离解与配体中烯基质子化学位移(1HNMR)的相关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在氮气保护下,1-乙炔茚满醇与三苯基氢化锡进行游离基加成反应,获得加成物(Z)-1-[2-(三苯基锡基)乙烯基]-1-茚满醇(1);将加成物(1)与苯酐反应,得到新型邻苯二甲酸单酯有机锡衍生物(2);衍生物(2)分别与二丁基氧化锡和三苯基氧化锡进行脱水反应,分别获得两个新型邻苯二甲酸酯的有机锡衍生物(3)和(4).将加成物(1)与卤素反应后,与锡原子直接相连的苯基被取代,得到一卤代和二卤代物(5~10).通过元素分析、1HNMR和IR等手段对化合物1~10进行了结构表征,确定了该类邻苯二甲酸单酯和邻苯二甲酸酯的有机锡衍生物的结构.并测定了加成物(1)和一溴代物(6)的晶体结构,在加成物(1)中,由于分子内存在较弱的O→Sn[0.2778(8)nm]配位作用,锡原子呈扭曲三角双锥构型.在一溴代物(6)分子中,存在分子内O→Sn[0.2364(2)nm]配位键,锡原子呈扭曲的三角双锥构型.该系列化合物分子内的O→Sn配位能力和Lewis酸性强弱的顺序为:二卤化物>一卤化物>加成物;氯代物>溴代物>碘代物>加成物.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Z)-1-E2-(三-o-甲苯基锡基)乙烯基]环戊醇(1)和(Z)-1-E2-(三-o-甲苯基锡基)乙烯基]环己醇(2)及其一碘化物(3,4)的结构和^1H—NMR测定结果,探讨了不同碳环醇和碘取代后对分子O→Sn内配位程度和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光荣  李熙灿  曾和平  Zeng  Heping 《化学学报》2009,67(9):974-982
设计合成了3-[2-(8-羟基喹啉基)-乙烯基]-N-对甲苯基咔唑(8)和3-[2-(8-羟基喹啉基)-乙烯基]-N-对甲氧苯基咔唑(9)两个新的化合物, 用IR, MS, 1H NMR和元素分析确认其结构. 并利用DPPH•方法,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法, 羟基自由基HO•法和噻唑蓝比色法(MTT法)分别测定了目标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和调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的作用. 结果表明, 这两种化合物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化合物9在低浓度时对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增殖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三苄基氢化锡与1-乙快基环庚醇发生加成反应,得到了一种有机锡化合物 :(Z)-1-[2-(三苄基锡基)乙烯基]环庚醇(1).化合物1与I2,Br2和IC1按1:1和1 :2摩尔比投料进行卤化反应,得到6种构型保持的有机锡一卤化物2-4及二卤化物 5-7.有机锡一卤化物3与KOH乙醇溶液反应,得到了相应的有机锡氢氧化物8.以上 8种新化合物均通过熔点测定、元素分析、锡含量测定、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 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中的有机锡化合物1,3,4,6,7进行了体外抗P388 血癌活性测定,其中有机锡化合物4,6,7表现出强效.  相似文献   

13.
用具有抗癌活性的(Z)-1-[2-(二卤化苯基锡基乙烯基)]-环辛醇与含氮的双齿配体作用,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有机锡络合物,通过IR,1HNMR,元素分析和摩尔电导值的测定对其结构、性质进行了表征,特别对有机锡化合物分子内O→Sn配位键的离解与配体中烯基质子化学位移(1HNMR)的相关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2,5-二[4-(2-芳基乙烯基)苯基]噁二唑的合成及发光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田林  李海虹  原中立 《有机化学》2005,25(8):997-1000
二乙烯联苯及其衍生物是一种可发射蓝光的小分子空穴型有机发光材料, 通过Wittig-Horner反应, 将电子传输型噁二唑环“嵌入”其中, 设计合成了6个2,5-二[4-(2-芳基乙烯基)苯基]-1,3,4-噁二唑化合物. 经光谱分析和元素分析等方法确认了它们的化学结构. IR和UV-vis分析数据表明标题化合物分子结构中的C=C双键均为反式结构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 2,5-二[4-(2-对二甲氨基苯基乙烯基)苯基]-1,3,4-噁二唑具有良好的蓝色发光性能; 取代基对标题化合物的UV-vis吸收光谱和发光特性的影响显着.  相似文献   

15.
通过1[(Z)2(三苯基锡基)乙烯基]环戊醇与Br2反应制得了新化合物1[(Z)2(苯基二溴化锡基)乙烯基]环戊醇.通过元素分析、锡含量测定、IR、1HNMR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衍射法测得了所合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该化合物属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晶胞参数:a=08675(4)nm,b=12523(7)nm,c=14009(8)nm;Z=4,V=15219nm3,Dc=2.39cm3,u=23.72cm-1.结构分析表明,标题化合物分子为畸变的三角双锥构架,双键的两个氢取顺式结构,分子中O与Sn配位,形成五元螯合环结构  相似文献   

16.
用1,3-双(2-甲酰基苯氧基)-2-丙醇和丙二腈进行反应得到1,3-双(2-(2,2-二氰乙烯基)苯氧基)-2-丙醇配体L,然后将配体与Ag Sb F6进行配位反应,得到配合物[Ag LSb F6]n·n CHCl3(1),并用元素分析,FTIR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体L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晶体学参数:a=0.990 2(11)nm,b=2.181(2)nm,c=1.012 2(11)nm,β=109.374(10)°,V=2.062(4)nm3,Z=4,Dc=1.277 g·cm-3,Mr=396.40,μ=0.087 mm-1,F(000)=824,R1=0.064 2,w R2=0.117 4(I>2σ(I))。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晶体学参数:a=1.270 57(11)nm,b=1.456 44(13)nm,c=1.669 85(14)nm,β=105.643(3)°,V=2.975 6(4)nm 3,Z=4,Dc=1.918 g·cm-3,Mr=859.39,μ=1.907 mm-1,F(000)=1 664,R1=0.0417,w R2=0.1 032(I>2σ(I))。在配合物1中,配体L表现为四齿配体分别与4个银(Ⅰ)离子配位,同时,每一个银(Ⅰ)离子与4个相邻配体配位形成2D层状结构。同时,研究了配体和配合物的固体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7.
以1,2-二氰基二硫烯二钠盐(Na_2mnt),CuCl_2·2H_2O和溴化3,5-二氟苄基三苯基季鏻盐([BiFBzTPP]Br)为原料,成功合成了1种新的含1,2-二氰基二硫烯铜配阴离子的取代苄基三苯基复合季鏻盐[BiFBzTPP]_2[Cu(mnt)_2].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所合成的季鏻盐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季鏻盐为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994 9(1)nm,b=0.154 2(1)nm,c=0.186 6(1)nm,α=90°,β=100.977(3)°,γ=90°,V=2.680 1(4)nm~3,Z=2,R_1=0.049 9,wR_2=0.113 8.该季鏻盐的分子结构单元由2个[BiFBzTPP]+阳离子和1个[Cu(mnt)_2]~(2-)阴离子组成.其结构特点是季鏻盐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C-H…S,C-H…N氢键和p(N)…π堆积作用相连接.变温磁化率测试显示,季鏻盐随着温度的降低呈现弱的铁磁耦合特性.  相似文献   

18.
设计合成了2-[(2’-9H-芴-2-基)-乙烯基]-8-羟基喹啉(6)和2-[(2’-菲-9-基)-乙烯基]-8-羟基喹啉(7),通过IR、UV、1H NMR、MS和元素分析确认了其结构;并利用DPPH.方法、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法、羟基自由基(OH.)法分别测定了目标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这两种化合物对DPPH.、O 2.-和OH.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在苯溶液中,将2-(2-甲酰基-6-甲氧基苯氧基)乙酸与二正丁基氧化锡进行脱水反应,获得新型二正丁基锡(Ⅳ)羧酸酯(1),经过元素分析、1HNMR和IR及晶体结构测定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锡原子为五配位,构成以锡为中心的扭曲三角双锥构型,三个双锡氧环构成具有对称结构的二聚体。中心环[Sn2O2]通过氧原子与两个环外锡原子相连,双齿配体羧基的两个氧原子分别与环内和环外锡原子配位,每个环外锡原子还与羧基形成单齿配位。此外还初步研究了其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20.
胡炳成  吕春绪 《有机化学》2004,24(6):697-701
利用2,3-丁二酮与丙二腈缩合形成双甲基双氰基环并内酰胺,经酸性水解得到双甲基环并内酯,然后和(S)-(-)-(1-苯基乙基)胺反应生成1,5-二甲基-2-(S)-(1′-苯基乙基)-2-氮杂-8-氧杂-双环[3.3.0]辛烷-3,7-二酮,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目标产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晶体属单斜晶系,P21空间群,a=0.8777(18)nm,b=1.0102(2)nm,c=0.9009(18)nm,β=118.75(3)°,V=0.7003(2)nm3,Dc=1.296 g·cm-3,μ=0.089 mm-1,F(000)=292,Z=2,R1=0.0393,wR2=0.09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