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探究发育期黄果肉桃果实质体发育情况,以黄肉桃‘23-40’为研究对象,对发育期桃果实,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色素变化,冷冻切片法观察质体的形态,Mini?Imaging?PAM叶绿素荧光成像仪测定不同区域叶绿素荧光。结果表明:(1)随着果实发育,光合色素组分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叶绿素a( Chl. a)、叶绿素b( Chl. b)含量、Chl. a/b和Chl.(a+b)/Car.(类胡萝卜素)均下降,而类胡萝卜素(Car.)和花青素(Ant.)含量上升。(2)盛花后65天,桃果实表皮下第4~12层果肉细胞分布大量叶绿体,且叶绿体数量由外向内逐渐减少;随着发育,叶绿体体积缩小,数量下降,类胡萝卜素的积累使质体由绿色向黄色转变,果实成熟后,质体类囊体解体,叶绿体转化为有色体。(3)随着果实发育,桃中果皮捕光能力和光合潜力逐渐减弱,叶绿体的光能利用效率先上升后下降;且果实中果皮外侧的荧光活性比内侧强,成熟桃果实中果皮基本不具备光合能力。这些结果暗示黄肉桃发育过程中色素成分含量、质体形态分布和光合能力具有时空差异。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桃种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以及ABP1在种皮中的亚细胞水平分布特点,本试验以“大久保”桃种皮为实验材料,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种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对内源ABP1进行定位分析。结果显示:种皮细胞结构具有明显的发育时期特异性。 ABP1信号主要出现在细胞核、内质网、质膜、细胞壁、线粒体和液泡上,而较强的信号分布于内质网和质膜上。本试验结果为ABP1在桃种皮细胞中的具体分布及其变化提供直观的形态学证据,为进一步研究其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大田栽培的十年生雄性银杏植株为试材,研究了自然条件下叶片生长和衰老过程中叶肉细胞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叶片生长过程中叶肉细胞叶绿体的超微结构有着明显改变,基粒类囊体逐渐丰富,片层结构更为发达,排列更加整齐,光合器官逐步完善。叶片衰老过程中其叶肉细胞叶绿体的超微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随着叶片的衰老,叶绿体内基质片层变得松散,叶绿体体积逐渐膨大,形态以不正常的圆形为主,类囊体膜的结构遭到破坏,基粒类囊体膜逐渐松散或消融,基质逐渐散失,嗜锇滴变大并逐渐增多。随着衰老的加剧,叶绿体开始解体,被膜破裂,内含物减少,内部结构出现破坏,最后叶绿体完全解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给小鼠腹腔内注射不同浓度酒精,建立大量饮酒的动物模型,探讨酒精对心脏毒性作用的机理。方法:应用电镜技术观察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以及酶细胞化学染色方法观察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 C oxidase,Cox)活性的变化。结果:透射电镜下,实验各组心肌细胞肌原纤维排列紊乱,出现空泡,肌丝溶解,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甚至消失,细胞核形状不规则,部分染色质浓缩,边集于核膜下,呈斑块状;定位于线粒体内膜和嵴上的Cox活性减弱,电子密度降低。结论:酒精可以使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发生异常改变,并且使线粒体上Cox活性减弱,从而导致心肌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小麦不同发育时期旗叶叶绿体结构与多糖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往有关小麦旗叶的研究多集中在生理生化方面,对不同时期旗叶的生理生化特性及其叶片结构动态变化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应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显微组织化学和紫外分光光度计等技术和方法,对高产小麦品系(小偃81)开花前后旗叶叶绿体数目与超微结构变化,以及多糖的显微定位与含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旗叶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数目、叶绿体基粒类囊片数目和垛叠数随着小麦开花期的到来逐渐增多,至开花后的灌浆期均达最高值,此后随之明显下降.与此同时,多糖与蔗糖含量等也有相似的变化趋势.我们认为:在小麦开花前后,特别是灌浆期,旗叶上述特征与小麦的光合效率及产量关系极为密切.本文的观察结果为高产小麦的选育和栽培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小麦芒和旗叶叶绿体结构及低温荧光发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对 "京411"和 "京冬8" 两个小麦品种芒和旗叶的叶绿体超微结构及其低温荧光特性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小麦芒有发育较好的叶绿体,其单个叶肉细胞中叶绿体数较少,体积小,基粒垛叠整齐,基粒片层少,但其片层比旗叶的宽.其中高产品种"京冬8"芒的基粒及其片层均较"京411"多.通过低温(77K)荧光发射光谱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的芒和旗叶的F686/F734值存在差别,如高产品种旗叶的F686/F734比其芒高,而在对比品种芒中F686/F734的值比旗叶高;两个品种芒的F686/F734值差别不大.本文还讨论了芒的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从而为研究其在穗部光合中的作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纯氧与空气复苏对窒息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建立新生大鼠窒息的动物模型基础上,研究纯氧与空气复苏对窒息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SD新生大鼠建立窒息模型,并分组进行纯氧与空气复苏。实验分组:1.正常对照组(n=5);2.缺氧组(n=5);3.纯氧复苏后24h组(n=5);4.纯氧复苏后72h组(n=5);5.空气复苏后24h组(n=5);6.空气复苏后72h组(n=5)。按时间点取心肌组织,制作超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各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氧组心肌细胞的线粒体肿胀,嵴断裂,肌原纤维扭曲,肌丝断裂,细胞核内染色质边集。氧气复苏组肌原纤维间水肿,肌丝扭曲,线粒体肿胀,核膜不清,染色质浓集。空气复苏组,特别是24h组,心肌细胞严重水肿,肌丝断裂溶解,线粒体空泡化明显,细胞核肿胀,染色质淡染。结论:空气复苏较纯氧复苏后心肌细胞损伤严重,各组均以复苏后24h出现较明显变化,而复苏后72h心肌细胞有一定程度的再生修复。  相似文献   

8.
木立芦荟发育过程中叶表皮角质膜和蜡质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发育阶段的木立芦荟叶表面角质膜、蜡质的形态结构。结果显示,在木立芦荟叶发育的早期,叶表面只有一层薄的角质膜,没有蜡质。随着叶的发育,角质膜逐渐增厚,在角质膜表面逐渐形成瘤状蜡质突起。当叶发育成熟时,表面覆盖有厚的角质膜,角质膜上分布有密集的瘤状蜡质。在叶表皮上分布有下陷的气孔,气孔上方的角质膜和蜡质呈筒状围绕在气孔四周。由于木立芦荟叶表气孔下陷,又覆盖着厚的角质膜和密集的蜡质.能有效地减少水分散失和增强叶片反射光辐射的能力,因此,芦荟能适应干旱、强光照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