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军 《数学之友》2022,(11):40-42
罗素曾言:“数学是符号加逻辑”,这在“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得以充分显现.“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必考内容,其内容具有多变性、丰富性和应用上的广泛性.在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的背景下,“二元一次方程组”作为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具有重要意义.操作技能即运算技能,有助于学生解决代数运算问题,心智技能即学生自适应方程组的训练内容,进而内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3.
把方程组中的其中一方程乘相应的倍数,加另一方程,使被加方程一些系数消为0。口诀:“倍加另”。  相似文献   

4.
<正>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思想方法是消元,一般是经过三元化二元,再二元化一元.下面就讨论一下常见三元一次方程组的类型及解法.类型一方程组中三个方程都是三元一次方程.把方程组中一个方程与另两个方程分别组成两组方程组,消去两组方程组中的同一个未知数,得到关于另外两个未知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两个未知数的值,然后把这两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的任一一个方程,求出最后一个未知数的值.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深度学习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其旨在抓住学科知识的核心,让学生在真实的、批判性的环境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灵活运用,同时深度学习还能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学生进入初中后首次接触的涉及多个未知数的方程组,它既衔接了七年级上册内容,又为之后解决实际问题做铺垫,因此基于深度学习对二元一次方程组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保持知识的连贯性,发展高阶思维.  相似文献   

6.
(一)值不变 为了说清楚行列式值不变,有五条性质要牢牢记住:  相似文献   

7.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出现字母系数(包括字母常数)时,求解它,首先要进行分析,挖掘问题中所隐含的条件,运用转化思想,列出相应的方程或例二1元一次方程组,使问题获解.  相似文献   

8.
珠心算的优势在于加减乘除的快速计算。在解线性方程中行列式法又是珠心算大有用武的理想天地。然而传统的行列式解法,其一脱离算式;其二行列式是从左起算,算式的顺序颠倒的太多;其三常用的行列式性质对三元以上的讨论较多,具体对二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分析的还不太够;其四对方程组的整体化简没有考虑。所以在二阶与三阶的解法中并不是特别方便。  相似文献   

9.
<正>解方程是初中代数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上海数学教材六年级下第六章第四节共分四个课时,"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加减消元法"是其中第三个课时的内容,紧接在代入消元法之后,同时又为后面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服务.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自然地引出加减消元法?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主题的可学性问题:学生的认知起点是什么?(2)主题的必要性问题:有了代入消元法,为什么还要学加减消元法?  相似文献   

10.
尝试检验法能得到一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尝试检验过程可培养学生数感素养.课堂教学中可让学生深度体验“从哪个数代入尝试,尝试可以怎样优化和改进,怎样与问题背景有效联系”,让学生思维真实发生,从而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要求将数学史渗透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数学史与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是我们在运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时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这也是HPM研究领域里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介绍了几个HPM视角下的优秀案例,通过对具体的教学设计片断的分析,指出了数学教师将数学史与数学教学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盲点、疑惑和误区,总结了课堂教学渗透数学史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最近我们刚刚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知识,一天放学后,我们几个同学装作很虚心的样子跑到崔老师的办公室请教.雷、董:崔老师,刚刚学习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主要的方法就是通过代入法或加减法消元求解吗?师:是啊,(疑惑的样子)你们不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董:不是的,我们在想,用代入法或加减法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好象很简单唉,不像你所说的"数学使人深刻"(偷笑).师:呀,说这个,是吗?我想想,你们先看这样一道题:在解方程组ax-by=13,cx-y烅烄烆=4时,甲同学因看错了b的符号,从而求得解为x=3,y=2烅烄烆.乙同学因看漏了c,从而求得解为x=5,y=1烅烄烆.试求a、b、c的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知识的网络化,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常将一些教学内容整合成单元来实施教学.因教学内容的不同,这些整合而成的单元有大小之分,有些沿用了教材原有的编排体系独立成为教学单元(章),这样的单元是比较大的,而有些仅选择了其中几小节并为一个教学单元,这样的单元就相对较小了.但是不管单元大小如何,其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都是紧密关联的.因此,设计教学时,我们常根据知识、思想、方法等相同主题,将一些原本分散的数学知识并在一起,形成异于教材安排的课时安排.近期执教人教版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笔者将两种解法合并成一个教学单元,开展了一次基于数学思想统领下的单元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呈现这次教学的历程并谈一些感悟,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数学史的角度看,函数概念经历了“萌芽”“解析定义”“对应定义”“集合定义”四个时期.本文中通过若干情境,结合数学史对函数概念的教学进行了重构,加强函数概念发展史内容的渗透,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最常用的方法是代入法和加减法,但对于一些特殊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若能根据方程组的特征,灵活运用一些技巧,不仅可以简化解题过程,而且有助于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请看下面几例.  相似文献   

16.
17.
叶澜教授曾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般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近日,笔者在一次公开课的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深深地领悟了这句话的内涵,感受到意外带来的美丽的图景,也让笔者明白了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更要注重学生体验的过程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1引言“正切”是初中数学课程中的重要概念.苏科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教科书中,首先创设“底等高不等、高等底不等”三种不同类型的台阶的情境,判断哪个台阶最陡?然后运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证明“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的大小确定,那么这个锐角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也确定”。  相似文献   

19.
张东年 《数学通讯》2020,(22):14-17+30
将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知识置于HPM视角之下,可以揭示其知识生成的历史情境与认识难点,这对于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教学设计益处很大.教学充分利用相关数学史和认识论的分析,帮助学生突破认知和文化心理的阻碍,同时,通过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相似文献   

20.
<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中蕴含许多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灵魂,也是解决问题成功的关键,现就常用的思想方法举例说明,供同学们学习参考.一、转化思想所谓转化思想就是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把生疏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怎样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一个很自然的想法就是设法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陌生问题转化为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来解.要实现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