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司     
《珠算》2009,(5):16-16
最意外:立立电子止步IPO;最离谱:兆维科技天价薪酬;最“冤枉”:五粮液避税被诉;最倒霉:中信泰富丑闻升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当前学生数学作业表现的困境入手,试图解决“数量>质量”“模仿>创造”“批改>评价”等问题.通过“三立,三设,三评”三个环节,充分研究、挖掘教材,丰富作业的知识内容和设计形式,激发数学思维,提升数学核心素养,让学生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3.
徐晓芳  沈新权 《数学通报》2024,(1):16-19+37
<正>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围绕“立德树人”,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新的数学教材(以下简称“双新”)在结构体系、内容设置、呈现方式等维度上都作了一些调整.教师最直观的感受是新教材调整后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结更紧密、逻辑脉络更清晰,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渗透形式更连贯、更显性,教材体系更简约但置留的弹性空间更大.作为普通教师,我们既需要领悟改变背后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4.
平面向量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教版高中数学试验本第一册 (下 )中增加了《平面向量》一章 .在第二册 (下 B)版本中引进了空间向量的内容 ,并运用向量理论来处理立几中的“点、线、面”问题 .引入空间向量后 ,用向量代数来处理立几问题 ,体现了“数”与“形”的结合 ,淡化了传统立几教材中的“形到形”的推理方法 ,从而降低了思维难度 ,解题变得有章可循 ,进一步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应用平面向量处理立几之外的数学问题 ,往往也可以收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和综合应用的效果 .1 应用平面向量求函数的值域 (最值 )例 1 已知 a,b,c为正数 ,求函数 y =x2 a2 ( c - x) …  相似文献   

5.
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两大分支学科.在崇尚“于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处命题”的当今,立几与解几交汇的学科的综合题,正以它的新颖性、综合性“闪亮登场”,在各类考试中崭露头角.这类问题涵盖的知识点多,数学思想和方法考查充分.本文以立几知识与圆锥曲线知识的交汇为例,谈谈如何实现立几与解几的双过渡.1.由解几问题到立几问题圆锥曲线经过折叠或旋转后,就转变成了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的探求.例1过双曲x24-y25=1的右焦点,作一条长为43的弦AB(A、B均在双曲线右支上),将双曲线绕其右准线在空间旋转90°,则弦AB扫过的面…  相似文献   

6.
姜尚鹏 《数学通讯》2023,(8):1-3+11
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课程思政已经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本文给出了思政融入高中数学课程的设计路径,即“PNF”三环节设计法:讲好“大师故事”,追溯知识的前世,让思政“内化于心”;重走“大师之路”,探究知识的今生,让思政“外化于行”;站在“大师肩膀”,续写知识的未来,让思政“固化于制”.并以“变化率问题和导数的概念”为例,介绍如何通过“PNF”三环节设计法将思政融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为理科教师将课程与思政深度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说起“向量回路法”,或许之前你从没听说过,对它陌生不已.可它确实为求“空间角”注入新的途径、新的契机,特别是求“难以建系或难以找‘平面角’”的立几“空间角”题,更是魅力无尽.  相似文献   

8.
高中学生感到立几难学,是因为不仅要逻辑推理,还要空间想象。。要突破立体几何这些难点,抓好启蒙教学是很重要的一环。下面谈谈我在进行立几启蒙教学的一些作法与体会,以供交流,以求指教。一、关于识图、画图教学几何是研究图形的科学,空间图形是立体几何的特殊语言,善于识别、绘制空间图形,自然是学好立几的关键一环,而这正是学生进入立几大门时所遇到的第一道难关。一方面,由于构成立体图形的基本元素,除“点、线”外,较平面图形多了“平面”。如何表示空间的点立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有些初  相似文献   

9.
立体几何中有关数量计算和位置判断的问题可根据几何图形的结构特征进行处理,但在破解“位置定位问题、展叠面积问题、最值计算问题”时许多同学经常会因忽视立几可能存在的情况而致错,因此避免漏解一直是我们所需要克服的一个难点.而“换位思考”法可有效避免立几的漏解.下面就如何用“换位思考”法对三个易漏解的情况进行例析.  相似文献   

10.
<正>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课程思政作为中学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通过挖掘各类课程教材和教学方式中蕴藏的思政教育元素,实现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统一.如果说学科教育是“育才”、思政教育是“育人”,那么课程思政就是将“育人元素”如爱国主义、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等融入到各门学科中,耳濡目染地对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产生积极影响.对于数学学科而言,找准融合路径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1.
彭鹏 《中学数学》2024,(6):96-97
本文研究者以“勾股定理”的单元复习为例,呈现“学习进阶”视域下的数学学习活动设计,提出以“立德树人”为统领,以“明暗相交的目标”为主线,以“问题链”为载体,实现高阶思维的培养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彰显数学学科育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围绕着“文化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这一问题,通过对教学案例的数学文化解读,探索了数学文化融入小学课堂的有效途径:①“回溯数学之源、叩问数学之真、感受数学之美、建构数学模型、触摸数学灵魂”是数学文化育人的基本路径;②挖掘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数学智慧并融入日常的课堂;③学生走出校门,在田野山间里,在乡村生活情境中选择具有科学性、民族性、区域性的“学、讲、做”元素引入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有“味道”,有“灵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理性思维和辩证思维,培养“科学精神”素养,落实“文化育人,立德树人”之目标.  相似文献   

13.
《珠算与珠心算》2022,(1):I0003-I0003
2021年12月25日,由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联合主办,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江苏省珠算协会、江苏省会计学会、无锡市教育局、无锡立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共同承办的“2022年江苏省职业院校财会专业技能大赛暨第四十二届珠算技术比赛”在无锡立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4.
空间中证明“点在线上”主要根据立几的公理二。其证法步骤如下: (1)分析出要证的直线是哪两个平面的交线; (2)再证明要证的点是这两个平面的公共点; (3)由立几公理二,点必在线上。例1 三个平面两两相交,有三条交线,若这三条交线两两相交,则三条交线交于一点。分析:证三线共点可转化为证其中两线的  相似文献   

15.
<正>《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提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1].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需要在课堂“留白”,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场景,提供学生自由想象的机会,创设学生获取知识的可能.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探究机会,即为“留白”.但“留白”不是“白留”,而是为了达成明确的教学目标、最终落实立德树人.简单地说,留白创造式教学过程就是“留白”和“补白”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1引言自《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文中简称为“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历经各种培训和自我学习,对课程标准中的“立德树人”、“三会”、“四基”、“四能”和“数学核心素养”方面都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但大部分老师仅限于理解新课程标准目标中的顶层设计,并不清楚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的抓手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要使工农兵学员学好社会主义文化课,必须从教学体系上大破资产阶级的“理论至上”,大立“理论和实际统一”的观点。本来制图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生产上广泛应用,但过去搞的是脱离实际的教材,还美其名为“训练学生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上海中学数学》2013,(4):F0004-F0004
上海市民立中学创办于1903年,是静安区公办完全中学、区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建校百余年来,始终秉承“为民而立”的办学宗旨,以“勤学笃行”为校训,融合时代元素,确立“博雅教育”办学思想,以培养具有“精深广博之学问,高尚儒雅之举止”的当代中学生为己任。  相似文献   

19.
人教大纲版高中数学第二册(下B)第41页最后一行中提到“平面法向量”这一概念,但它的求法及应用并未涉及.通过对“夹角与距离”的教学实践发现,引入平面法向量,用它来处理线面角、面面角及点到面的距离等立体几何问题,体现了“数”与“形”的结合,淡化了传统立几教材中的“形到  相似文献   

20.
学习《立体几何》“入门难”。学生在空间想象力上总是“立”不起来,究其原因,首先,学生在初中学过平面几何,头脑里往往受到平面几何思维定势的影响,在观察空间图形时易受到平面图形直觉性的束缚,习惯于用平面几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