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报道一种合成标题配合物Pt(diphos)(CO)_2的简便方法及其与碳-卤键的氧化加成反应。在一氧化碳气氛存在下用NaBH_4还原[Pt(diphos)Cl_2]可“原位”得到[Pt(diphos)(CO)_2]的THF溶液,能与卤代烃发生氧化加成反应,并用~1H NMR和~(31)P NMR谱进行了研究。氧化加成反应按自由基非链式机理进行,加成产物[Pt(diphos)X_2]之一[Pt(d(i-Pr)pe)I_2]经过分子结构测定。反应能力与卤代烃和双膦螯合配体的电子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一种合成标题配合物Pt(diphos)(CO)2的简便方法及其与碳-卤键的氧化加成反应. 在一氧公碳气氛存在下用NaBH4还原[Pt(diphos)Cl2]可“原位"得到[Pt(diphos)(CO)2]的THF溶液, 能与卤代烃发生氧化加成反应, 并用^1H NMR和^3^1PNMR谱进行了研究. 氧化加成反应按自由基非链式机理进行, 加成产物[Pt(diphos)X2]之一[Pt(d(i-Pr)pe)I2]经过分子结构测定, 反应能力与卤代烃和双膦螯合配体的电子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3.
线型1,2-邻二萘醌-1-肟(1-nqo)钌配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含C_(16)长碳链线型1,2-邻二萘醌-1-肟(1-nqo)钌配合物trans-,cis- 及cis-,cis-[Ru(1-nqo)_2(CO)(spy)] (3)及(4)含C_(18)长碳链线型1-nqo钌配合 物cis-,cis-[Ru(1-nqo)_2(CO)(opy)] (5),trans-,trans-[Ru(1-nqo)_2(opy) _2] (6)的合成。利用红外、FAB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配 合物的结构,利用~1H-~1H偶合二维核磁技术对核磁共振峰进行指认。  相似文献   

4.
雌甾-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淑华  李东红  陈焰 《有机化学》1992,12(1):102-106
为了研究仿酶模型, 并探索具有催化活性甾体物质, 本文将雌甾与金属卟啉键联, 希望通过甾体的疏水模板作用, 以获得比单纯金属卟啉活性更高的仿酶模型。因此,本文合成了三个雌甾卟啉及其十二个金属配合物, 这些化合物结构经过UV-VIS、IR、^1HNMR及元素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5.
多齿铂配合物的合成和NM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制备了一些新的铂配合物cis-PtA_2X_2,式中A为NH_3,i-prNH_2;X_2H_2为天冬酸,硫代二乙酸和N-烷基亚胺二乙酸,并用~1H,~(13)CNMR和IR技术研究了不同条件下配体与铂的配位方式。数据表明,硫代二乙酸以S,O,O方式;天冬酸以N,O方式与铂配位,而N-烷基亚胺二乙酸可以N,O(pH>5.5)或N,O,O(pH<4)两种不同方式与铂配位。同时考察了某些配合物在水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碳苷类化合物早在四十年前就已合成。Sharma等发现了碳苷类抗菌素,进一步研究表明,一般具备生理活性的碳苷类化合物的端基C(1)-C’键多属β型。从而引起人们研究碳苷的兴趣。近年来,Hurd等报道了一些吡喃糖碳苷化合物的研究。呋喃糖环上的键取向多为半竖键或半横键,形成糖环上相邻碳原子与氢原子间的键角不稳定,使两个异构体间的能量差小,较难分离,所以对呋喃糖的研究不多。Kalvoda在研究呋喃核糖芳烃碳苷的端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Pt(TMDACP)I_2]和[Pt(TMDACP)(Cl-Ac)_2](TMDA是1,2,2-三甲基-1,3-二氨基环戊烷,Cl-Ac是氯乙酸根)的配体交换反应,测得20±0.1℃二级速率常数和平衡常数分别为(8.67±0.37)×10~(-3)mol~(-1)dm~3s~(-1)和0.572±0.008。  相似文献   

8.
用混合溶剂法合成了中位噻吩基取代的卟啉化合物:meso-四(2-噻吩基)卟啉 ,meso-四(4-溴-2-噻吩基)卟啉和meso-四(3-甲基-2-噻吩基)卟啉,产率达到36. 5%-39.3%,考察了溶剂的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其 最佳反应条件为:溶剂配比:丙酸:乙酸:硝基苯:2:2(or3):1;反应温度: 130~140t;反应时间:50-60min.研究了利用固相合成法合成上述卟啉化合物与过 渡金属盐形成配合物的配位反应,在40℃利用固相合成法合成了卟啉化合物与 Fe2' Fe~3+,CO~2+,Ni~2+,Mn~2+等过渡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产率为81.1 %~87.6%.利用元素分析,UV-vis,m,'HNMR, HRMS对卟啉化合物及其配合物 进行了表征,利用TG-DTA研究了它们的热稳定性,利用EPR研究了它们的顺磁性.  相似文献   

9.
对稀土-吡啶-2,6-二羧酸(DPA)配合物Ln(DPA)3进行了NMR研究并观察到了由溶剂分子形成的第二配位圈的顺磁位移效应.  相似文献   

10.
王树梅  滕有为 《合成化学》1996,4(2):155-160
合成了配合物trans-PtHXL2(L=PBu3,PPr3,PEt3;X=Cl^-,Br^-,I^-,NO^-3,NO^-2,SCN^-,CN^-),并进行了HNMR研究。测得Pt-H键的H的高场的化学位移δ=-8~-24ppm;J=800~1500Hz和Jp-H=13.0~17.0Hz,鉴定了配合物的顺反异构和键合异构。研究了阴离子配体(X)及中性配体(L)对Pt-H键的δ的关系,Pt-H化学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3个羟基蒽醌衍生物的质子核磁共振研究, 观察了不同取代类型羟基的化学位移范围;讨论了酚羟基乙酰化对芳环质子的化学位移影响, 为羟基取代位置的确定及芳环质子谱线归属提供了某种判据.此外, 还用HMO 法探讨了各类取代羟基的氢键强度及羰基迫位仅有一个羟基的内氢键强度与给予原子电荷密度的关系.本文报道一系列新型冠醚N,N'-双取代-1,7-二氧杂-12-冠-4(1~6), N,N' -双取代-1, 7-二氮杂-15冠-5(7~10) 及N,N'-双取代-1,10-二氮杂-18-冠-6(11~14)的质谱. 借助联动扫描和去焦技术对它们的开裂机理作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2.
13.
双(三甲硅基环戊二烯基羰基钼)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邝代治  周秀中 《化学学报》1995,53(3):243-247
通过三羰基(三甲硅环戊二烯基)钼负离子盐[η-M~e~3sic~5H~4Mo(CO)~3]^-Li~+氧化偶联合成了Mo-Mo键双核化合物(1),在甲苯中回流制得含Mo≡Mo 叁键化合物(2),乙炔对这Mo≡Mo键加成形成四面体形配合物(3),经元素分析.IR和~1HMR谱表征了标题化合物的结构.并用X射线衍射测定了配合物[η-M~e~3sic~5H~4Mo(CO)~3]~2(1)的晶体结构.1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体学数据:a=1.2826(2),b=0.8211(5),c=1.2902(1)nm,β=1.0480(2)°,V=1.3138nm^3,Z=2,D~ x= 1. 604g.cm^-^3,μ=10.530cm^-^1,F(000)=636.硅桥联双[三羰基(三甲硅基环戊二烯基)钼]负离子盐E[η-M~e~3sic~5H~4Mo(CO)~3]~2^2^-Li^+~2,[E=SiMe~2, O(SiMe~2)~2],也用类似方法合成化合物4,5,也经元素分析.IR.^1HNMR表征.  相似文献   

14.
陆路德  杨绪杰  汪信  宋启泽  华万森 《化学学报》1991,49(10):1003-1007
本文用核磁共振法研究了位移试剂Eu(fod)3与二苯并-18-冠-6的相互作用。根据观察化学位移的数据求得了逐级平衡常数值和各纯组分的化学位移值。着重分析了OCH2质子NMR峰在[R0]/[S0]>1.3时发生分裂现象, 指出分裂原因是在R2S配合物中, 在AA'位本位的几率与BB'位配位几率不同。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常规核磁共振方法研究了(苄基硫)(烃基硫)六羰基二铁(烃基为甲基、乙基)和动态核磁共振方法研究了(苄基硫)(叔丁基硫)六羰基二铁的异构化反应动力学, 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讨论了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刘大山 《化学学报》1987,45(3):283-286
用α-苯亚甲氨基苯甲基膦酸酯与几种亲偶极物进行热及碱催化反应得到含磷酰基与不含磷酰基的加成产物,描述了产品的合成方法和立体化学测定,根据立体化学分析结果,可以认为反应是通过环加成的途径进行的.  相似文献   

17.
手性恶唑硼烷结构与还原苯基乙基甲酮的对映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苯基乙基甲酮为还原底物, 研究了原地(in situ)制备的在3、4、5位具有不同取代基的手性1,3,2-恶唑硼烷催化剂的结构与不对称催化效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在不对称催化硼烷还原反应中(CBS方法)、产物的构型和对映选择性主要受手性恶唑硼烷的4位取代基控制。  相似文献   

18.
刘清亮  刘冬 《化学学报》1989,47(7):628-632
本工作测定了顺磁性镧系离子与磺基水杨酸的配合物上每个^1H的NMR诱导位移, 并利用公式ΔMHL^P/=A+D/·A2^0G进行了线性处理, 根据直线的斜率、截距和D、的理论值对诱导位移实行了接触位移和假接触位移的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