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以水合肼为还原剂,采用均相还原法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rGO-MWCNTs),通过滴涂法将其修饰到玻碳电极(GCE)表面.以此复合材料为载体,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金纳米粒子-还原氧化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膜修饰电极(AuNPs-rGO-MWCNTs/GCE).通过扫描电镜(SEM)、EDS能谱技术和电化学方法对此电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双酚A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此电极对双酚A的电极过程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在0.10 mol/L PBS溶液(pH 7.0)中,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双酚A的线性范围为5.0 × 10-9~1.0 × 10-7 mol/L和1.0 × 10-7~2.0 × 10-5 mol/L,检出限为1.0 ×10-9 mol/L(S/N=3). 将此电极用于模拟水样和超市购物小票样品中双酚A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7%~110%和98%~104%.  相似文献   

2.
金-石墨烯修饰电极电化学检测塑料瓶中双酚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离子液体碳糊电极(CILE)表面上采用一步电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金(nAu)-石墨烯(GR)复合膜修饰电极(nAu-GR/CILE).研究了双酚A(BPA)在nAu-GR/CILE上的电化学行为,BPA的电极反应过程为受吸附控制的不可逆过程;采用示差脉冲伏安法研究了BPA氧化峰电流和浓度之间的关系,在0.08~400.0...  相似文献   

3.
基于制备的纳米银/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构建了纳米银/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循环伏安法与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甲基对硫磷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发现甲基对硫磷在修饰电极上有明显的电化学活性.考察了各种条件的影响,优化的最佳条件为:在0.1 mol/L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pH7.0),预富集3 min,在-0.2~-0.8...  相似文献   

4.
利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了纳米金(nano-gold,NG)修饰玻碳电极(GCE)。在碱性介质中该电极对甲醛有较好的催化氧化作用,使甲醛在0.65 V左右出现一个氧化峰,依此测定甲醛的含量。通过实验确定了纳米金的沉积电位和沉积时间,以及纳米金对甲醛的催化氧化所需的底液。该法测定甲醛的线性范围为1~1 000μg/L,检出限为0.3 mg/L。加标回收率为98.5%~101.8%。  相似文献   

5.
纳米金修饰玻碳电极测定邻苯二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恒电位沉积方法将HAuCl4直接还原成纳米金并修饰于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对邻苯二酚具有电催化氧化作用的纳米金修饰电极。邻苯二酚在该修饰电极上发生一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5)中,当邻苯二酚的浓度为3.0×10-3mol.L-1时,与裸玻碳电极相比,其Epa负位移了170 mV,Epc正位移了50 mV,ΔE下降为60 mV,且峰电流显著增大,氧化峰电流与邻苯二酚浓度在5.0×10-6~4.2×10-3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 6,检出限(3σ)为5.0×10-7mol.L-1。在浓度为5.0×10-4mol.L-1测得RSD(n=10)为2.9%,回收率在98.0%~101.0%之间。  相似文献   

6.
7.
制备了粒径约3 nm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DA)修饰的碳量子点(CDs),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将其负载在具有木柴状纳米棒结构的铈-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e-MOFs)上制备碳量子点/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PDDA-CDs/Ce-MOFs),并滴涂在玻碳电极(GCE)上制备修饰电极,用于富集牛奶中的双酚A(BPA),富...  相似文献   

8.
纳米金修饰玻碳电极在抗坏血酸共存下选择性测定多巴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电沉积的方式制备了纳米金 ( Nano- gold,NG)修饰玻碳电极 ( GCE)。该电极对多巴胺 ( DA)和抗坏血酸 ( AA)均有催化作用 ,且多巴胺在纳米金修饰玻碳电极上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同时研究了磷酸缓冲溶液的 p H值和离子强度对 DA的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纳米金修饰玻碳电极在 DA和 AA的混合溶液中的循环伏安图上可观察到两个明显分开的氧化峰 ,峰电位差达到 1 5 0 m V。据此 ,提出了两种利用该电极在抗坏血酸共存下选择性测定多巴胺的方法 ,线性范围分别为 3.0× 1 0 - 6 ~1 .0× 1 0 - 4mol/ L和 1 .2 5× 1 0 - 6 ~ 1 .0× 1 0 - 4mol/ L。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碳纳米纤维修饰碳糊电极,并用于双酚A的高灵敏和高选择性电化学检测。碳纳米纤维材料经静电纺丝和碳化过程相结合制备而成,采用滴涂的方法修饰于碳糊电极表面制成电化学传感器。利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法以及微分脉冲伏安法考察了传感器的性质及双酚A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双酚A的峰电流响应与其浓度在0.8~50μmol/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1μmol/L。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环境水样中双酚A的检测具有较高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10.
双酚A在介孔碳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壳聚糖(CTS)作为有序介孔碳的分散剂,制备了有序介孔碳修饰玻碳电极(OMC/CTS/GCE).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环境激素双酚A在有序介孔碳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介孔碳修饰电极对双酚A有强烈的电催化作用,在pH 8.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双酚A在0.479 V处有1个明显的氧化峰,峰电流与双酚A浓度在4.5×10-8~1.2×10-5 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10-8 mol·L-1(S/N=3,n=8).该法用于湖水样品中双酚A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8%~104%,并与荧光法对照,测定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1.
分别以2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SDBS)、3种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TTAB、DTAB)和2种季铵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12-3-12、12-4-12)修饰碳糊电极。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接触角以及分析物在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行为探讨了不同表面活性剂在电极表面的吸附情况,推测在浓度大于临界胶束浓度(CMC)时,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TTAB、12-3-12和12-4-12在碳糊电极表面形成了圆柱形的表面胶团,而DTAB和SDS可能是饱和单分子层吸附。以BPA为分析物,研究了表面活性剂修饰电极对BPA的电化学增敏机理,结果表明修饰电极对双酚A(BPA)的电化学增敏作用主要是因为表面胶团对BPA的增溶作用,表面活性剂和BPA间的阳离子-π作用是表面胶团增溶BPA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该文制备了纳米金-离子液体修饰电极(GNP-[BMIM]PF6/GCE),用红外光谱对GNP和[BMIM]PF6进行了表征.采用交流阻抗法研究了GNP-[BMIM]PF6/GCE的表面电化学特性,同时研究了双酚A(BP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结果表明,BPA在该修饰电极上出现1个氧化峰,无还原峰,为不可逆电化...  相似文献   

13.
制备了介孔炭/纳米金修饰玻碳电极,并对对苯二酚(HQ)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与HQ在纯介孔炭材料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相比,HQ在该修饰电极上的氧化峰和还原峰电流均大大增加,表明纳米金与介孔炭复合后对HQ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HQ在该修饰电极上经过富集后,峰电流明显增大。采用循环伏安法对HQ电化学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HQ在3.0×10-8~1.0×10-6mol/L和1.0×10-6~1.0×10-4mol/L浓度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检测HQ的电化学分析方法。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69%,检出限(S/N=3)为1.0×10-8mol/L,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14.
研制了以Nafion分散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的化学修饰电极(Nafion-MWCNTs/GC),研究了硝苯地平(NIF)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和测定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0.1mol/LNH3-NH4Cl(pH9.6)溶液中,Nafion-MWCNTs/GC,对NIF具有明显的催化和增敏作用,还原峰电位由-0.85V(裸电极)正移到-0.75V(vs.AgCl/Ag)(修饰电极),灵敏度增加约7倍。对各种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定量测定的线性范围为2.5×10-7~4.5×10-5mol/L,r为0.9974;检出限为8.0×10-8mol/L。探讨了NIF在Nafion-MWCNTs/GC上的电极过程和反应机理,测得在本体系中参与反应的质子数和电子转移数均为4,电子转移系数α为0.41。对NIF药片进行了测定,回收率为94.5%~101.0%。  相似文献   

15.
WANG Yuane  PAN Dawei  LI Xinmin  QIN Wei 《中国化学》2009,27(12):2385-2391
A bismuth/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 (Bi/MWNT) composite modified electrode for determination of cobalt by differential pulse adsorptive cathodic stripping voltammetry is described. The electrode is fabricated by potentiostatic pre‐plating bismuth film on an MWNT modified glassy carbon (GC) electrode. The Bi/MWNT composite modified electrode exhibits enhanced sensitivity for cobalt detection as compared with the bare GC, MWNT modified and bismuth film electrodes. Numerous key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have been examined for optimum analytical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electrode. With an adsorptive accumulation of the Co(II)‐dimethylglyoxime complex at ?0.8 V for 200 s, the reduction peak current is proportional to the concentration of cobalt in the range of 4.0×10?10?1.0×10?7 mol/L with a lower detection limit of 8.1×10?11 mol/L.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successfully to cobalt determination in seawater and lake water samples.  相似文献   

16.
在pH 5.4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肌红蛋白-壳聚糖-金胶薄膜修饰电极(Mb-Ch itosan-Au colloid/GCE)于-0.20 V(vs.Ag/AgC l)处有一对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即Mb血红素辅基Fe(Ⅲ)/Fe(Ⅱ)电对的特征峰.本实验条件下,肌红蛋白与玻碳电极之间的电子传递明显加快,并考察了扫速、溶液pH及支持电解质浓度等因素对肌红蛋白电子传递的影响.紫外光谱图表明:肌红蛋白在壳聚糖-金胶溶液中依然保持其原始构象.该肌红蛋白-壳聚糖-金胶纳米修饰电极还能电催化溶解氧的还原.  相似文献   

17.
于浩  高小玲  徐娜  陈小霞  冯晓  金君 《分析测试学报》2016,35(11):1416-1421
采用过氧化氢刻蚀法制备石墨烯量子点(GQDs),再采用原位化学还原法制备金纳米粒子-石墨烯量子点纳米复合物(Au NPs-GQDs),最后以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DA)为交联剂将上述纳米复合物组装于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制得金纳米粒子-石墨烯量子点-PDDA-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Au NPs-GQDsPDDA-MWCNTs)。通过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上述复合材料进行表征。采用滴涂法制得该复合材料修饰的玻碳电极,研究了过氧化氢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石墨烯量子点、金纳米粒子和多壁碳纳米管三者的协同作用下,该电极对过氧化氢的电氧化表现出强的催化活性。在优化条件下,安培法检测H_2O_2的线性范围为2.0×10~(-8)~1.5×10~(-3)mol/L,检出限(3sb)为8.0×10~(-9)mol/L,灵敏度为61.6μA/(mmol·L~(-1))。  相似文献   

18.
通过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METMS)将氧化石墨烯(GO)固载到玻碳电极(GCE)表面, 用电化学方法还原GO制备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rGO-METMS-GCE).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拉曼光谱(Raman)、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技术对GO和rGO-METMS-GCE的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 采用循环伏安(CV)和差分脉冲溶出伏安(DPV)法研究了rGO-METMS-GCE对多巴胺(DA)的电催化氧化性能及反应机理. 结果表明, 与裸GCE相比, DA在rGO-METMS-GCE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峰电流(ipaipc) 增大4倍, 氧化峰电位负移106 mV, 氧化峰与还原峰电位差(ΔEp)从202 mV降低至66 mV, DA电化学氧化可逆性明显改善, 表明rGO-METMS-GCE对DA电化学氧化具有显著电催化作用. DA在rGO-METMS-GCE上的反应机理为单电子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9.
阿霉素在纳米钴/碳纳米管/ITO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固定在氧化铟锡(ITO)电极上的多壁碳纳米管为基底吸附纳米钴,制备了复合纳米材料修饰的电极(Co/CNT/ITO)。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子能谱(EDS)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用纳米钴/碳纳米管/ITO电极,研究了阿霉素(ADM)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表明,该体系具有吸附性的不可逆过程,峰电位为-0.65V(vs.Ag/AgCl),峰电流与ADM浓度在1.0×10-9~5.0×10-7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9mol/L。本法灵敏、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