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地震检波器的参数受温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温度对动圈式地震检波器的参数的影响.在对精密测量的地震检波器的参数进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地震检波器输出电阻、自然频率、阻尼和灵敏度等4个参数的温度响应,分析讨论了有关参数对温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控制这种变化的对策,初步实验结果证实了其可行性.最后,指出地震检波器参数的变化是可控的,同时认为如无原理上的重大改进,高精度的超级检波器最可能实现在10-20Hz频率范围中.  相似文献   

2.
给出了基于沃尔什变换的涡流检波器参数测试的时域方法.计算机仿真和试验验证,该方法和频域方法相比,精度高,测试时间短,并具有良好的抗噪性.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新的正弦扫频恒流激励法,依此建立了适合不同动圈式地震检波器参数测量的8参数与9参数模型,并给出了检波器固有频率、灵敏度、阻尼比和线圈电感量的测量与识别方法。理论分析、参数识别和与振动台激励法测试的比较结果均显示,此方法测量的频响函数信噪比高,在较宽频率范围内曲线拟合精度较高,测试速度快,操作性好,现已应用于便携式检波器特性参数测试仪的研制与生产,此仪器适用于各种动圈式检波器在生产、维修和施工现场的特性参数测量。  相似文献   

4.
何吉欢 《力学季刊》1999,20(1):56-63
本文应用同伦技术和摄动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摄动思想。这种方法有别于传统的摄动理论,它不依赖于小参数,而且是应用同伦技术,构造一个含嵌入参数p∈「0,1」的方程,然后把嵌入参数为“小参数”,因此这种新方法可以克服传统摄动理论的不足,而又充中种摄动方法。  相似文献   

5.
1 概述涡流检测是以电磁感应为基础的无损检测技术。从1950年以来,继傅斯特(Forster)、多德(Dodd)和利比(Libby)分别进行了涡流试验中抗干扰因素研究、应用调制分析技术研究、多频方法和脉冲方法的研究。此后,涡流检测技术便较快的发展并广泛为生产检验所应用.七十年代以来,由于电子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理论的飞速发展,涡流检测技术的发展有了新的前景.涡流检测的基本原理可以描述为:当载有交变电流的检测线圈靠近试件时,由于线圈磁场的作用,试件中会感生出涡流.涡流的大小、相位及流动形式受到试件导电性能和导磁性能  相似文献   

6.
在深入分析参数多项式方法数学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参数分布形状特征式法。根据流动问题的物理本质及大量试验数据,总结出参数分布的形状特征式,将其代入流动基本方程,就可以快速而准确地求解流场。它是参数多项式方法的一种扩展,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在模态分析中如何分析,消除结构参数变化带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供了在实验模态分析中消除附加质量、刚度和阻尼对复模态参数影响的方法。此外,作者将上述方法予以发展,使它适用于阻尼结构修改后的振动再分析,文中附有数字例题,其结果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同伦摄动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应用同伦技术和摄动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摄动理论。这方法有别于传统的摄动理论,它不依赖于小参数,而是应用同伦技术,构造一个含嵌入参数p∈(0,1)的方程,然后把嵌入参数作为“小参数”,因此这种新方法可以克服传统摄动理论的不足,而又可以充分应用各种摄动方法。其结果显示这种方法简单而有效,并且其一阶近似往往具有很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付小宁  严正国 《实验力学》2005,20(2):304-308
对动圈式恒速度型过阻尼地震检波器相对阻尼系数的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引入了动圈式地震检波器的运动方程和输出方程,随同参数定义给出了这种检波器对直流电流的响应函数;然后讨论了当前两种过阻尼系数的测量方法———经典的参数辨识法及两点法,明确了它们的适用范围;最后提出了一种线性方法。根据该方法,相对过阻尼系数能够表示成检波器响应曲线的半峰高宽度和检波器自然频率乘积的线性函数。研究表明,利用本方法可在较宽阻尼范围取得更好性能,且该方法便于硬件实现。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输入、输出不完备情况下的非线性参数系统动力反演问题.将子结构技术与分解算法相结合,引入广义逆,无需迭代.直接求得待识别参数的极小范数最小二乘解,反演获得未知输入荷载.本文从理论上论证了该方法的收敛性和严格的适用条件,为有限测点条件下非线性参数系统的动力反演问题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法.与全量补偿算法相比,计算效率大大提高,具有广泛的工程实际应用前景.数值算例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参数识别精度及荷载反演效果.  相似文献   

11.
研制了一种新型高灵敏度、大阻尼、低输出阻抗复合型地震检波器,并通过利用微电子技术增大检波器阻尼比系数的方法,实现检波器主频区频率特性改造,使速度检波器在有效使用频带内达到加速度特性.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波器单显记录信噪比较高,视频率高,能量强,具有拓宽地震子波频带和提高主频的能力,适合于高分辨率地震勘探使用.  相似文献   

12.
结构损伤诊断的改进灵敏度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改进的灵敏度方法用于工程结构损伤检测中.通过在迭代算法中引入一个“加速”公式来迅速获得足够精确的识别结果,避免了多次迭代,可以大大减少计算花费.用文献[8]和文献[10]中的两个数值算例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并把结果和原文中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方法一般只需经过一次计算即可获得精度更高的识别结果,避免了多次迭代,显著减少了计算花费,显示了改进方法突出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地震栓波器是用来栓测竖向地震波的仪器.本文根据它的实际结构,提出了一个较精确的力学模型——双层三悬丝模型.把悬丝作为曲杆,用动力稳定性理论进行分析,揭示了地震仪栓波器由于竖向地震波以外的因素而产生输出的所谓假频现象产生的原因:位于悬丝所在水平面内的激励在一定条件下将导致悬丝在面外动力失稳而产生强烈振动,从而引起虚假输出.计算结果说明了影响假频的诸因素,为激励速度峰值、激励相对于栓波器的方向和曲杆面内振动的固有频率等的作用,并与实验值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采用数字随动系统解决模拟伺服回路的设计技术,即选用智能化运动控制处理器用于无刷或有刷直流电动机控制。这种技术具有实时采集,操作简单,可靠性高,精度高等优点,在导航系统、雷达系统、火炮系统、汽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在基于重生成的自适应有限元网格生成算法研究中,将推进波前法(AFT)与背景网格法结合并提出改进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网格生成和单元尺寸计算这两个关键问题。改进的AFT方法,将前沿区分为活跃前沿和非活跃前沿两类,在选取目标前沿时既考虑前沿尺寸又考虑前沿分类。改进的背景网格法,利用结构化栅格对背景网格进行管理,在栅格中直接存放背景网格中的单元,既提高了新单元尺寸的计算速度,又从数值上保证了新生成网格中单元之间尺寸合理过渡。  相似文献   

16.
A new technique is presented for making measurements of the instantaneous flow rate in unsteady laminar pipe flows. It utilize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flow rate and pressure-gradient history that is an exact solution to th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for parallel, developed flow of constant-property Newtonian fluids undergoing arbitrary unsteadiness from an initially steady or stationary state. The method does not rely on any assumption about velocity profiles, and applies instantaneously in momentarily reversing flow. Experimental comparisons between direct measurements of the cumulative flow and the results of this technique indicate that it is capable of providing measurements of cumulative flow and flow rate which are accurate to within a few percent at any instant during a flow transient, provided the instantaneous pressure gradient can be measured with this accuracy.  相似文献   

17.
基于正交性条件识别机械结构结合面参数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文献[1]所提出的基于正交性条件识别机械结构结合面阻尼参数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采用正交条件式中虚部方程识别结合面动力学参数的方法。理论和算例分析表明这种改进方法能大大降低机械结构的物理参数(即质量、阻尼和刚度)矩阵和结构系统测试振型二者的误差对结合面参数识别精度的不利影响,从而使这种方法更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