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尹延朋  郑春  黄坡 《计算物理》2010,27(6):799-804
CFBR-Ⅱ堆增殖反应性转换系数是利用源倍增方法获取次临界反应性的关键参数,该参数在多次标定实验中数值不同,为了解释该现象,从输运方程出发,对中子源倍增方法增殖反应性转换系数进行推导;针对不同反应性的CFBR-Ⅱ堆,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表达式中的每个参量进行计算,得到不同反应性下的增殖反应性转换系数.通过分析得出,增殖反应性转换系数取决于缓发中子份额、外源中子的相对价值、增殖系统和替代系统的泄露几率比及探测器的探测效率比;CFBR-Ⅱ堆增殖反应性转换系数不是常数,而是随反应性变化的.  相似文献   

2.
瞬发中子密度衰减法计算中子代时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蒙特卡罗程序MCNP计算了西安脉冲堆中子代时间。使用MCNP程序模拟了反应堆瞬发中子通量密度衰减,基于忽略缓发中子项的点堆动力学方程计算出中子代时间。在微次临界下,研究了次临界度、源的分布、计数区域等对西安脉冲堆中子代时间计算结果的影响。计算分析表明:采用瞬发中子密度衰减法计算中子代时间时,微次临界度、源分布、计数区域等对计算结果影响都很小;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忽略缓发中子项的点堆动力学方程并不能较好地反应瞬发中子通量密度的衰减规律。  相似文献   

3.
JMCT程序是北京计算数学与应用物理研究所自主开发的蒙特卡罗方法粒子输运计算程序。从国际临界安全实验数据库中选取棒栅类、U系、Pu系、233U系实验方案对JMCT程序进行验证,验证涵盖了常见裂变元素(如U,Pu等)从低富集度到高富集度的快、热能区,同时也包含了常见的中子毒物以及反射层材料。将JMCT程序的计算结果与基准实验值进行对比,并且与MCNP,MONK程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检验的范围内,JMCT程序具有与国际通用蒙特卡罗方法粒子输运程序一样良好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4.
MCNP是用来计算中子、光子、电子或者中子/光子/电子耦合问题的通用蒙特卡罗粒子输运计算程序,它以其灵活、通用的特点以及强大的功能,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但是由于其使用需要较强的专业水平,因而使得其在某些方面又显出一些弱点。对MCNP程序的发展过程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同时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MCNP程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CNP是用来计算中子、 光子、 电子或者中子/光子/电子耦合问题的通用蒙特卡罗粒子输运计算程序, 它以其灵活、 通用的特点以及强大的功能, 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但是由于其使用需要较强的专业水平, 因而使得其在某些方面又显出一些弱点。对MCNP程序的发展过程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同时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激光驱动中子源由于中子通量高、短脉冲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通过辐射流体动力学、粒子动力学和蒙特卡罗三种数值模拟程序的组合使用,对超短强激光与铜靶作用产生光核中子进行了全物理过程模拟。首先使用辐射流体动力学程序获得激光预脉冲产生的预等离子体密度分布,然后将预等离子体输入粒子动力学程序获得超短强激光主脉冲产生的超热电子信息,最后将超热电子输入蒙特卡罗程序得到光核中子。模拟获得了光核中子的产额、能谱和角分布信息,发现采用强度1022 W/cm2激光、直径和厚度均为4 cm的Cu圆柱靶,可以获得产额为1.2108/J的光核中子。  相似文献   

7.
彭钢 《计算物理》2018,35(1):87-94
本文开展基于连续能量共轭加权蒙特卡罗的堆芯动态参数计算研究,这些参数主要包括缓发中子有效份额、瞬发中子代时间和瞬发中子衰减常数,在目前普遍采用的迭代裂变概率(IFP)的基础上,扩展原有IFP方法中共轭通量的选择,比较径迹长度估计、碰撞估计、吸收估计和tally记数估计的差别,及协方差和方差权重计算.同时,给出多个概率区间的动态参数分布范围,对迭代裂变概率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比并给出下一代事件估计计数和不同中间代迭代裂变概率估计计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从中得出合适的迭代代数.相关程序在计算完成后自动输出各种粒子分布状况统计.  相似文献   

8.
有温度反馈阶跃引入负反应性瞬变的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黎浩峰  陈文振  张帆  商学利 《物理学报》2010,59(4):2375-2380
考虑有温度反馈反应堆阶跃引入负反应性过程的变化规律,对点堆中子动力学方程的解进行研究,给出不同的分析模型,分析发现,(1)用于瞬发超临界的分析模型及其结果不能用于引入大的负反应性过程的分析.(2)在相同的初始功率时,先驱核瞬跳近似模型的结果要优于目前比较普遍的中子瞬跳近似模型的结果.(3)无论初始功率与引入负阶跃反应性的大小,温度瞬跳近似模型的结果总是优于先驱核瞬跳近似与中子瞬跳近似模型的结果.故而温度瞬跳近似模型是目前最为准确的解析模型. 关键词: 中子动力学 温度反馈 反应性 点堆  相似文献   

9.
聚变能源很可能是人类文明得以维持发展的新型能源。未来的氘氚聚变堆的结构和工程设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以聚变中子学为基础的计算。在过去的十余年中,很多的核数据库如FENDL和JENDL的检验工作围绕ITER设计而展开。聚变中子学计算包括中子和光子的输运计算。其计算目标是提供反应率和能谱等重要的信息。一维或二维的聚变中子学解析计算能提供一定精度的结果和高效率的优化设计,但对于一个三维的聚变托卡马克反应堆来说,只有蒙特卡罗方法能提供较精确的数值模拟结果。MCNP程序是由LANL实验室发展的用于中子和光子的蒙特卡罗计算的大型程序。PVM的并行计算环境能提高为MCNP程序的运行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10.
首次将蒙特卡罗自动建模系统(MCAM)、蒙特卡罗粒子输运程序(MCNP)及自主研发的活化程序BURNDOT相结合,实现了中子输运、材料活化、光子输运模拟计算的耦合。对14MeV氘-氚(D-T)中子源旋转靶室剂量演化分析,计算了氘-氚中子源辐照旋转靶室的瞬发中子、γ三维辐射剂量场分布及连续辐照8小时后缓发γ剂量变化情况,并考察了材质、栅元、主要核素对缓发γ剂量贡献的影响,得到了旋转靶的剂量时空演化规律,把计算结果与欧洲活化程序FISPACT-2007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1.
刘鹏  史敦福  李康  邓力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8,30(1):016010-1-016010-4
蒙特卡罗与热工水力的耦合计算是目前反应堆数值模拟的重要研究方向,在蒙特卡罗方法连续能量点截面的基础上结合热工程序的温度反馈,反应堆中子计算的准确性得到大幅提高。为了提高计算精度,堆芯模型分辨率也需进一步提高,相比于组件均匀化模型,pin-by-pin的建模方式能够获得更好的结果。利用蒙特卡罗程序JMCT与子通道程序COBRA-EN实现了蒙特卡罗-热工的内耦合,内耦合方式通过内存进行数据传递,其计算效率及安全性均优于外耦合方法。随后利用NURISP项目迷你堆的pin-by-pin模型对耦合程序进行验证。计算结果与同类耦合程序相似,验证了程序的准确性。同时,对耦合过程的收敛性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The KIR computer code intended for calculations of nuclear reactor kinetics using the Monte Carlo method is described. The algorithm implemented in the code is described in detail. Some results of test calculations are given.  相似文献   

13.
王仲奇 《计算物理》1993,10(4):523-524
Fritiof程序是一个著名的粒子物理蒙特卡罗模拟程序,在国际上比较通用。本文简要介绍它的理论模型,功能及主要特点,描述了程序的移植、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王冠博  杨鑫  刘汉刚  王侃 《计算物理》2013,30(2):303-308
从带电离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机理出发,研究"详细历史法"模拟的方法与步骤.开发了自适应步长的详细历史法模拟程序ITR(ions transport and reaction).用程序TRIM和Corteo对其进行校验.模拟结果符合的很好,并且速度上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5.
热辐射输运问题的隐式蒙特卡罗方法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树  李刚  田东风  邓力 《物理学报》2013,62(24):249501-249501
热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及辐射光子在物质中的传输是惯性约束聚变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介绍了基于隐式蒙特卡罗方法的辐射输运方程,在该方程的积分-微分形式基础上,推导了利于蒙特卡罗方法模拟的等价的积分输运方程;基于积分方程设计数值模拟流程,编写三维蒙特卡罗数值模拟程序;针对热辐射输运典型问题及benchmark问题开展了数值实验,计算结果验证了方法的适应性及程序的正确性. 关键词: 热辐射 惯性约束聚变 输运方程 隐式蒙特卡罗  相似文献   

16.
金晓林  杨中海 《中国物理 C》2007,31(Z1):174-177
A theoretical and computational model is presented to study the ionization of the argon 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ECR)microwave discharge using a quasi-three-dimensional electromagnetic particle-in- cell plus Monte Carlo collision method.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harged particles and microwave fields are described by the electromagnetic mode of particle-in-cell method.The collision processes are treated with Monte Carlo method.The simulation code is the original work.The results of the particle simulation for the ECR discharge of argon gas which include the microscopic features of charged particles and the electromag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CR discharge plasma,and also the transient phenomena have been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7.
A parallel Particle in Cell/Monte Carlo Collision (PIC/MCC) numerical code for glow discharge plasma simulations is developed and verified. This method is based on simultaneous solution of the Lorentz equations of motion of super particles, coupled with the Poisson's equation for electric field. Collisions between the particles are modelled by the Monte Carlo method. Proper choice of particle weighting is critically important in order to perform adequate and efficient PIC simulations of plasma. Herein, effects of particle weighting on the simulations of capacitive radio‐frequency argon plasma discharges are studied in details. (© 2014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Weinheim)  相似文献   

18.
We introduce a Monte Carlo scheme for sampling a bold-line diagrammatic series specifying an unknown function in terms of itself. The range of convergence of this bold(-line) diagrammatic Monte Carlo (BMC) technique is significantly broader than that of a simple iterative scheme for solving integral equations. With the BMC technique, a moderate "sign problem" turns out to be an advantage in terms of the convergence of the process. For an illustrative purpose, we solve the one-particle s-scattering problem. As an important application, we obtain the T matrix for a Fermi polaron (one spin-down particle interacting with the spin-up fermionic sea).  相似文献   

19.
裴鹿成 《计算物理》1985,2(1):38-46
在Duoi和Gerstl的贡献蒙特卡罗方法中,不少次级粒子的贡献是负的[3,10]。负贡献粒子常使蒙特卡罗估计的统计涨落变大,浪费较多的计算时间,因此,解决次级粒子的负贡献问题是很必要的。在本文中,一个新的称为源凸域正贡献方法的贡献蒙特卡罗方法被提出来了。在任何情况下,源凸域正贡献方法一定比Dubi和Gerstl的贡献方法好,因此,前者完全可以替代后者。对于源凸域R解决了次级粒子的负贡献问题,通过例子的实际计算结果表明,本方法的效率可比Dubi和Gerstl的方法提高1.5至3.4倍。  相似文献   

20.
物理建模的精细化和三维模拟给蒙特卡罗粒子输运计算的规模成千上万倍的增加,甚至超过单核内存的最大规模,仅仅依靠传统的粒子并行蒙特卡罗计算无法实现对模型模拟,区域分解并行是可能的解决方法之一.然而区域分解带来了粒子在各区域间进行迁移,导致现有的伪随机数应用方式无法确保串行计算和并行计算的结果一致.针对这种现象,本文提出赋予粒子随机数属性和动态派生次级粒子随机数的技巧来确保区域分解并行计算的串并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