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 采用广义梯度近似方法结合周期平板模型, 对Cu2O(111)非极性表面上CO和CH3O的吸附和共吸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计算了CO以4种吸附模式和CH3O以O端在Cu2O(111)表面上的吸附, 通过对不同吸附位置的吸附能、几何构型参数和Mulliken电荷的计算和比较发现, Cu2O(111)表面上配位未饱和铜离子(CuCUS)为CO的活性吸附位; 配位饱和铜离子(CuCSA)为CH3O的活性吸附位. CO和CH3O吸附于Cu2O(111)表面后, 表面弛豫现象明显改善. CO和CH3O与Cu2O(111)表面能够形成共吸附体系, CO和CH3O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达到75.89 kJ/mol, 为典型的化学作用, 有助于促进CO和CH3O反应形成表面物种CH3OCO, 计算结果与实验事实一致.  相似文献   

2.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气体分子(NH3, H2O, H2S, NO2)吸附在二维M3(HIB)2(M=Ni, Cu; HIB为六亚氨基苯)薄膜上体系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的变化. 结果表明, 2种薄膜对气体分子的响应不同. 其中NH3, H2O和H2S在M3(HIB)2薄膜表面的吸附较弱, 主要与薄膜的亚氨基形成氢键, 吸附能均小于-0.36 eV, 吸附对体系电子性质的影响很小. 但是 NO2分子在薄膜表面形成化学吸附, 吸附能在-0.65~-1.72 eV范围内. 吸附NO2分子使其电子结构发生明显改变, 如Cu3(HIB)2在费米能级处打开带隙, 由金属性质转变为半导体性质. 这是由于NO2分子的pz轨道与金属原子$d_{z}^{2}$ 轨道发生了强烈的轨道杂化. 此外, 研究发现高浓度的NO2分子吸附能够使Ni3(HIB)2薄膜由非磁性变为磁性体系, 由普通金属性质变为半金属性质; 而高浓度的NO2分子使Cu3(HIB)2薄膜由金属性质变为半导体性质, 薄膜电导率降低.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基于量子化学的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CO在理想和氧缺陷Cu1/Ce O2(110)表面上的吸附,并且对CO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不同位点的吸附特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Cu掺杂可以显著提高CO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性能,顶位是CO最稳定的吸附位,CO在空穴位上的吸附能力很弱。与理想表面相比,线性缺陷的构造可以进一步提高CO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性能。对吸附构型PDOS的分析表明,大量的轨道杂化是CO在Cu1/Ce O2(110)表面吸附性能较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采用基于赝势平面波基组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CO分子在α-Al2O3(0001)以及γ-Al2O3的(100)、(110C)、(110D)表面上的吸附构型和电子结构进行系统研究.计算结果表明,CO倾向于选取C端吸附在表层Al原子上,并主要通过其5σ轨道与表面发生作用,吸附后部分电子从CO转移到底物,导致各Al2O3表面功函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与气相相比,吸附后CO分子的C-O伸缩振动频率均发生蓝移.通过对比CO在各表面上的吸附情况,可以看出CO可作为检测Al2O2不同类型表面活性中心的有效探针分子.  相似文献   

5.
付雯雯  李严  梁长海 《化学学报》2019,77(6):559-568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周期平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针对Co(111)表面上乙醇脱氢反应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同时,对反应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物种在表面上不同吸附位(顶位(top),桥位(bridge),三重空穴位(fcc和hcp))的吸附模型进行了结构优化以及相关能量的计算,确定了各物种的最佳吸附位点.研究结果表明,CH3CH2OH在Co(111)表面的脱氢反应可具体描述为三条反应路径:反应路径I为CH3CH2OH逐步脱氢经由中间体CH3CHO,最终生成CH4和CO的反应;反应路径Ⅱ为CH3CH2OH脱氢产生的CH3CH2O基和CH3CHO相互作用通过CH3COOH分子最终生成CH4和CO2的反应;反应路径Ⅲ为CH3CH2O基和CH3CO基作用生成CH3COOC2H5的过程,其中,反应路径I为最优路径(CH3CH2OH→CH3CH2O→CH3CHO→CH3CO→CH3+CO→CH2→CH→CH4+CO+C+H),该反应路径中的CH3CH2O基脱氢生成CH3CHO为速控步骤,反应能垒为1.61 eV.  相似文献   

6.
通过热分解法制备Cu模型催化剂,然后经浸渍制备ZrO2/Cu催化剂,采用SEM、XPS考察了催化剂表面形态和组成,并采用in-situ Raman考察了催化剂在还原和吸附CO和水的过程中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还原前Cu催化剂表面主要存在CuO物种,而在ZrO2/Cu表面,除了CuO物种,还存在着大量的表面羟基物种。ZrO2/Cu相对Cu更加容易还原为Cu0,同时,ZrO2在催化剂表面聚集形成絮状态,而Cu催化剂还原后主要形成Cu2O物种。Cu催化剂表面吸附CO后,除了形成Cu-CO外,Cu2O物种均会迅速消失形成CO2。Cu催化剂对水的作用比较弱,但是ZrO2/Cu催化剂和水作用较强,并且通过Cu-OH中间物形成Cu2O物种。  相似文献   

7.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和平板模型构造了最稳定的O2/CaO(001)表面,通过优化Se和SeO2在此表面可能的初始吸附结构得到最佳吸附构型,分析了Se原子在O2/CaO(001)表面向SeO2的转化。结果表明,Se原子在O2/CaO(001)表面的稳定吸附构型主要有两种,即O-Se-O和O-O-Se基团,其中,O-O-Se基团的Se终端具有一定化学活性;Se在O2/CaO(001)表面向SeO2转化所需反应能垒小于均相条件下生成SeO2所需反应能垒,表明CaO不仅作为吸附剂,也能促进Se向SeO2的转化;SeO2分子在O2/CaO(001)表面发生化学吸附时,吸附基底的部分价电子转移至SeO2分子轨道中。  相似文献   

8.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系统研究了CePO4三个低指数晶面的几何结构、原子弛豫和表面能。通过观察表面结构以及比较表面能大小得出最优晶面。结果表明:表面原子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弛豫,表面原子弛豫程度导致表面能的差异。表面能的大小顺序为(010)<(100)<(001),(010)晶面是CePO4晶体稳定表面。稳定表面几何结构表明,终止末端暴露原子为O原子。使用Wulff结构计算的平衡形态表明(001)晶面、(010)晶面和(100)晶面面积分别占总晶体形状面积的14%,45%和41%。低能表面在Wulff结构中起主导作用,表面能越低的晶面面积占比越大。稳定的CePO4晶面存在不饱和键,有利于气体分子的吸附。这项工作对CePO4在其他方面的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具有指导性意义,并将为CePO4基催化剂上的吸附和解离提供稳定表面。  相似文献   

9.
NO在氧预吸附Ir(100)表面吸附和解离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和周期性平板模型研究了NO在O预吸附Ir(100)表面的吸附和解离, 并考察了预吸附的O对可能产物N2, N2O和NO2的选择性的影响. 优化得到反应过程中初态、 过渡态和末态的吸附构型, 并获得反应的势能面信息. 计算结果表明, NO在O预吸附表面最稳定的吸附位是桥位, 其次是顶位. 桥位和顶位的NO在表面存在两条解离通道, 即直接解离通道和由桥位和顶位扩散到平行空位, 继而发生N-O键断裂生成N原子和O原子的解离通道. 此分离机理与洁净表面上NO解离机理相同, 但后一种解离方式优于前一种, 是NO在表面上解离的主要通道. 预吸附的O原子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NO的解离, 导致桥位和顶位NO解离互相竞争. 在O预吸附Ir(100)表面, N2气是唯一的产物, 不会有副产物N2O和NO2的生成, 与实验结果一致. 预吸附的O在N/O低覆盖度下几乎不影响N2气的生成, 但在较高覆盖度下则促进了N2气的生成.  相似文献   

10.
H2O在Fe3O4 (111)表面吸附的结构及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GGA/PBE)对H2O在Fetet1-和Feoct2-终结Fe3O4 (111)表面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对于Fetet1-终结表面,在1/5 ML覆盖度下,带有氢键的H2O分子以及异裂解离的结构具有最高的稳定性,而类似水合氢离子的OH3+-OH结构出现在2/5 ML覆盖度下,其次为带有氢键的水的聚合体。这些结果与实验中观测到的现象一致。对于Feoct2-终结表面,在1/6 ML覆盖度下,分子态H2O的吸附是有利的,而在1/3 ML覆盖度下多种吸附形式共存。H2O吸附在Fetet1-终结表面比吸附在Feoct2-终结表面热力学上更有利。此外,通过计算局域态密度(LDOS)对吸附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Isoelectric point-controlled preferential adsorption of[PtCl6]2- on Cu2O/TiO2 composite surfaces is revealed to play a key role in the photodeposi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2.
The interaction of formaldehyde with the clean and atomic oxygen-covered Cu(1 1 1) surfaces has been studied by means of cluster model density functional calculations in which Cu22(14,8) is used to represent the perfect Cu(1 1 1) surface. The calculations point towards a η1-H2CO---O orientation with the oxygen atom almost on top of a copper surface atom. The formaldehyde adsorption energy is of 22–25 kJ/mol and the internal geometry of adsorbed formaldehyde is almost identical to that of the molecule in the gas-phase. The C---O bond is almost parallel to the surface and the conformation with the molecular plane normal to the surface is slightly preferred to the conformation with the molecular plane nearly parallel to the surface. A Cu22---O model where atomic oxygen is adsorbed on a fcc hollow site was used to study the co-adsorption and reaction of formaldehyde with atomic oxygen. Oxygen co-adsorption has a dramatic effect on the formaldehyde adsorption energy which is increased by 50%. The calculated energy barrier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dioxymethylene intermediate species through the H2CO+O→H2CO2 reaction is of 36 kJ/mol.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不同粒径的单一(100)晶面的立方体纳米Cu2O作为模型材料, 研究了粒径和温度对其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 基于已建立的纳米材料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 推导出了单一(100)晶面立方体纳米Cu2O材料的吸附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性质与粒径之间的关系式. 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结果一致: 随着纳米Cu2O粒径的减小, 吸附速率常数增大而吸附活化能和吸附指前因子减小; 标准摩尔吸附Gibbs自由能 Δa $G^{\rlap{-}0}_{m}$减小而标准吸附平衡常数ln $K^{\rlap{-}0}$、 标准摩尔吸附焓 Δa $H^{\rlap{-}0}_{m}$和标准摩尔吸附熵 Δa$S^{\rlap{-}0}_{m}$均增大, 且以上参数均与粒度的倒数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基于TiO2/Ti电极在含Cu2+溶液中的循环伏安图,调节电沉积的沉积电压,我们在TiO2平整表面制备出Cu2O和/或Cu颗粒.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发现Cu2O和Cu有不同的生长机制:Cu2O颗粒在TiO2表面分散结晶,而Cu颗粒是在已生长的颗粒上成核,从而形成堆积颗粒结构.这是由于在Cu2O/TiO2界面和Cu/TiO2界面形成不同的能带结构,使得电子的转移方式不同.与纯TiO2光阳极比较,可以观察到Cu2O/TiO2和Cu/TiO2异质结构的光电流均有显著增强.特别地,存在一个电压区间使得Cu2O和Cu同时生长在TiO2表面,此时对应的光电流比较稳定并且能达到最大.紫外-可见(UV-Vis)漫反射光谱、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光电流-电压特性曲线均显示,Cu2O和Cu明显有助于光的可见光吸收,同时Cu/TiO2在光电转换过程中显示更宽波段的可见光利用率.此外,开路电压的增加、有效的电荷分离和电极/电解质界面上载流子的快速迁移也增强了材料的光电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15.
采用过氧化氢氧化法剥离出煤炭结构中的晶体碳[煤基碳点(CDs)], 并通过亚硫酰氯氯化及乙二胺钝化等步骤对其进行氨基化修饰, 制得N, S共掺杂的氨基化煤基碳点(NH2-CDs), 再利用其表面的氨基和含氧基等官能团的配位及分散作用, 将由氯化铜原位还原得到的氧化亚铜(Cu2O)纳米粒子包覆于其中, 制备了复合催化剂Cu2O/NH2-CDs, 表征了其结构和形貌, 并考察了其可见光催化还原CO2/H2O的性能. 结果发现, NH2-CDs的存在使复合催化剂不仅具备了较强的CO2吸附性能, 而且还具有了高效的电子-空穴对分离和电子转移能力, 从而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还原CO2制备HCOOH的性能. 反应6 h时, 产物HCOOH的量为2582.4 μmol/g cat, 约为同条件下纯Cu2O作为光催化剂时产物HCOOH产率的7.3倍.  相似文献   

16.
在用阳极氧化法制备有序排列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基础上,引入脉冲沉积工艺,成功实现了均匀、弥散分布的Cu2O纳米颗粒修饰改性TiO2纳米管阵列,形成Cu2O/TiO2纳米管异质结复合材料.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场发射透射电镜(FE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对样品进行表征,重点研究了Cu2O/TiO2纳米管异质结的光电化学特性和对甲基橙(MO)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Cu2O纳米颗粒均匀附着在TiO2纳米管阵列的管口和中部位置,所制备的Cu2O/TiO2纳米管异质结具有高效的可见光光催化性能;在浓度为0.01 mol?L-1的CuSO4溶液中制得的Cu2O/TiO2纳米管异质结表现出最好的电化学特性和光催化性能;另外,对Cu2O纳米颗粒影响光催化活性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纳米多相反应过程的动力学行为,本文通过液相还原法可控合成了粒度为55 nm的立方体氧化亚铜(Cu2O)。基于纳米与块体Cu2O的区别,采用原位微量热技术获取Cu2O体系与HNO3反应过程的热动力学精细信息,结合热动力学原理及动力学过渡态理论计算得到Cu2O反应动力学参数,并建立立方体动力学模型讨论并佐证动力学实验结果。结果表明,纳米Cu2O的反应速率常数大于块体,而表观活化能、指前因子、活化焓、活化熵和活化Gibbs自由能均小于块体;随着温度的升高,纳米Cu2O的反应速率常数和活化Gibbs自由能均增大。动力学模型表明影响反应动力学参数的主要因素为:偏摩尔表面焓影响表观活化能,偏摩尔表面熵影响指前因子,偏摩尔表面Gibbs自由能影响反应速率常数。本文为纳米材料多相反应动力学参数的获取和分析应用提供了一种普适的理论模型和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8.
Two new 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Cu2(H_2O)_2(BCPIA)](BUT-20)and(Me_2NH_2)[In(BCPIA)](BUT-21)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through the solvothermal reaction between a newly created desymmetric 4-connected ligand,5-(2,6-bis(4-carboxyphenyl)pyridin-4-yl)isophthalic acid(H_4BCPIA)and Cu(NO_3)2 2.5H_2O or In(NO_3)_3·5H_2O,respectively,and characterized by single-crystal and powder Xray diffraction,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infrared spectroscopy,and elemental analysis.The two MOFs hav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s,in which both the BCPIA 4 ligand and metal-containing entities,Cu_2(COO)_4(H_2O)_2 and In(COO)_4 act as 4-connected nodes.However,different linkage configurations of the two metal-containing nodes,quadrilateral Cu_2_TD_2(COO)_4(H_2O)_2and tetrahedral In(COO)_4,lead to distinct structural networks of BUT-20 and 21,with Nbo and Unc topologies,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