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电流变液中的电导率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汉电场中电导率的微小变化会影响电流变效应是一个显见的事实,但长期以来,在电流变机理的研究中却被忽略。文章介绍近年来电流变液中的电导率问题研究的若干重要进展,包括经典点偶极子模型在直流电场中的改进、负电流变效应和电流变液的电导模型。 相似文献
3.
4.
5.
6.
7.
电流变效应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英国设菲尔德市举行的第五届国际电流变液研讨会上,美国Lubrizol公司的代表播放了一段录像,录像显示:在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试验场上,装备普通减振器的轿车开进一个大坑时,车体下沉和上抬很厉害.而装备有被人们誉为“灵巧液体”的减振器的轿车,经过同一大坑时,车体下沉和上抬大大减少,车身只是稍稍起伏,车子就开过去了.试验还表明:在试验场的正弦型特制的道路上,普通轿车的速度超过56Km/h时,车子颠簸不已,无法继续行驶.而装备有”灵巧液体”的减振器的轿车却行驶平稳,可以开到96Km/h.据说,到Lubrizol公司去的人可以坐一坐这种车子,亲身体验一下. 相似文献
8.
9.
极性分子型电流变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流变液在电场作用下软硬连续可调的奇特性质具有广泛和重要的应用价值。传统电流变液是基于颗粒极化产生的相互作用,根据介电理论预测,其剪切屈服强度的上限约为10 kPa。电流变液被发明50年来,阻碍其应用的主要原因是剪切强度低。近年来发明的“极性分子型电流变液”是一类新型电流变液,其屈服强度比传统电流变液大一个数量级以上,且与电场强度呈线性关系,这一点和传统电流变液中的平方关系也明显不同。文章作者提出了极性分子在颗粒间强局域电场中的取向并与极化电荷作用的模型,成功地解释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根据这一原理,有可能制备出屈服强度高达MPa的电流变液。 相似文献
10.
11.
A simple long-range-order parameterPis defined for describing the process of formation of chains in the electric field direction. The free energy of the system is taken to be the sum of the internal energy, the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and configuration entropy as a function o P. Calcula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ritical parameter is a function of electric field, temperature, misfit dielectric coefficients and concentration of particles. 相似文献
12.
13.
基于偶极近似 ,运用电极化方法 ,定量研究了电流变液中悬浮颗粒在外电场作用下其体积和形状的变化 ,并计算了其体积和形状的相对变化率 .研究结果表明 :悬浮颗粒的体积和形状的相对变化率均与电场强度的平方成正比 ,并与ER本身的性质有关 .一般情况下 ,颗粒的体积和形状的相对变化率分别为 8.4 %和 12 .5 % ,对总体积变化率的贡献为 1.6 8% .这种变化对于ER系统的电涨和电热都作出了贡献 ,仅当将颗粒当作刚性球时 ,其自由能才与电场强度的平方成正比 . 相似文献
14.
电流变液透光性的可调节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He-Ne激光测量SiO2和硅油组成的电流变液的透光性,平行于激光束施加电场时,适当浓度的电流变液显示出透光性随电场可调节的特征。垂直于激光束施加电场时,透射光强度迅速下降随后缓慢恢复,但对于高浓度(2%)试样没有观察到透射光强度最初的快速下降阶段。 相似文献
15.
一种稳定性得到改善的电流变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SiO2/P(MMA-MAA)微囊复合颗粒与甲基硅油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添加剂所制成的流体具有电流变效应; 其稳定性相对于由微米SiO2、纳米SiO2 制成的电流变液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