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最近的研究发现,五甲基哌啶醇与四甲基哌啶醇的光稳定机理有一定的不同。我们还观察到2,2,6,6-四甲基哌啶醇与2-羟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UV-531)同时添加到聚丙烯膜中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本实验探讨了1,2,2,6,6-五甲基哌啶醇(PMP)与几种紫外吸收剂及猝灭剂的并用效应,并比较四甲基哌啶醇及五甲基哌啶醇与紫外吸收剂并用效应的差别。  相似文献   

2.
合成4-(甲基丙烯酸)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的方法,在文献上报导甚少,T.Kurosaki 用甲基丙烯酰氯和2,2,6,6-四甲基哌啶醇在苯溶液里,在三乙胺存在下进行反应制得,产率只有27%。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完了不同引发体系对带受阻胺基团的单体4-甲基丙烯酸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TMPM)自由基聚合的影响。分析比较了偶氮型引发剂和过氧化物引发聚合的结果,并讨论了以过氧化苯甲酰(BPO)引发TMPM聚合的阻聚机理。发现TMPM与BPO反应生成一个新的化合物——4-甲基丙烯酸-N-苯甲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用IR、ESR、NMR及质谱等方法,对此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测定与表征。  相似文献   

4.
1,2,2,6,6-五甲基哌啶醇光稳定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1,2,2,6,6-五甲基哌啶醇在异辛烷溶液中的光稳定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五甲基哌啶醇具有和四甲基哌啶醇基本相同,而此四甲基哌啶醇氮氧自由基略优的光稳定效率;五甲基哌啶醇和四甲基哌啶醇一样,在光稳定作用过程中产生氮氧自由基,并且氮氧自由基浓度变化经历了一个最大值,但其积累的速度及达到的浓度极大值均比四甲基哌啶醇的场合为低。实验还发现,五甲基哌啶醇在光稳定过程中产生一个稳定中间产物——N-氧化-1,2,2,6,6-五甲基哌啶醇。据此,提出了五甲基哌啶醇首先转化为N-氧化物,进而转化为氮氧自由基的两步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四种哌啶类环状脂肪胺哌啶(P)、2,2,6,6-四甲基-4-哌啶醇(TMP)、N-乙基哌啶(NEP)、1,2,2,6,6-五甲基-4-哌啶醇(PMP)分别与有机过氧化物过氧化苯甲酰(BPO)、过氧化月桂酰(LPO)、叔丁基过氧化氢(TBH)、过氧化笨甲酸叔丁酯(TBPB)组成的引发体系对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聚合的影响。测定了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和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6.
大分子氮氧自由基的合成及其阻聚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近年来氮氧稳定自由基化合物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带有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仍然研究得不多,Keana等用甲基丙烯酰氧基氮氧自由基以格氏试剂引发聚合得到低分子量的氮氧自由基聚合物,或将聚甲基丙烯酰氯和四甲基哌啶醇的氮氧自由基反应而得到相应的氮氧自由基聚合物,Kurosaki等则使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受阻胺光稳定剂3-(2,2,6,6-四甲基哌啶-4-氨基)丙酸十二酯的合成工艺.以2,2,6,6-四甲基-4-哌啶胺、丙烯酸甲酯为原料,经M ichael加成,生成的3-(2,2,6,6-四甲基哌啶-4-氨基)丙酸甲酯再与十二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得.并对所涉及的酯交换反应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四异丙基钛酸酯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好;在3-(2,2,6,6-四甲基哌啶-4-氨基)丙酸甲酯与十二醇的摩尔比为1∶1.10,四异丙基钛酸酯催化剂的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30%,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8 h的条件下,酯交换反应收率为90.6%.该工艺总收率为86.3%.目标产物及中间体的结构通过MS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正> 带受阻胺基团的聚合物是一类新型光稳定剂,这类聚合物的合成研究已有一些报道,但是关于单体分子中的亚胺基对自由基聚合影响报道各不相同。 本文用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对4-甲基丙烯酸-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MTMP)的均聚及其与苯乙烯(St)的共聚合进行了研究,同时也考察了MTMP的母体化合物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TMP)对St及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聚合的影响,并对St-MTMP共聚合体系中介质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溶剂对4-甲基丙烯酸-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TMPM)与苯乙烯(St)自由基共聚的影响。其共聚活性与TMPM在不同溶剂中β-C上质子化学位移差(ΔδH)之间存在着较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朱晨杰  魏运洋  计磊  张倩 《应用化学》2010,27(3):267-271
将聚苯乙烯树脂(PS)先碘化再乙酰基化,制得了负载型二乙酰氧碘苯(PS-DIB)作为氧化剂。2,2,6,6-四甲基-N-氧自由基哌啶醇(TeMPO)与1,4-二溴丁烷反应生成4-溴丁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1-氧化物,再与N-甲基咪唑发生季铵化反应,生成的溴化季铵盐与四氟硼酸钠进行离子交换制得氟硼酸型2,2,6,6-四甲基-N-氧自由基哌啶负载离子液体(TeMPO-IL)。室温下,以离子液体1-甲基-3-丁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为溶剂,PS-DIB为氧化剂,TeMPO-IL为催化剂,选择性协同氧化各种醇为相应的醛或酮。在实验条件范围内未检测到羧酸副产物。氧化剂、催化剂和溶剂均可循环使用,在苯甲醇的氧化中,循环使用5次,反应的转化率和收率均保持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1.
刘霖  魏运洋  岳彩波  季柳燕 《应用化学》2007,24(11):1327-1331
2,2,6,6-四甲基-N-氧自由基哌啶醇(2,2,6,6-tetramethyl-piperidin-4-ol-N-oxyl,TEMPO)与氯乙酰氯反应生成2-氯乙酸-2,2,6,6-四甲基-1-氧-4-哌啶醇酯,该酯与N-甲基咪唑发生季铵化反应后再与六氟磷酸钾进行离子交换制得2,2,6,6-四甲基-N-氧自由基哌啶醇负载离子液体TEMPO-IL。温和条件下以离子液体1-甲基-3-丁基咪唑六氟磷酸盐(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hexafluorophosphate,[bmim]PF6)为溶剂,TEMPO-IL和CuCl为催化剂,分子氧氧化各种醇为相应的醛或酮。研究发现,该氧化体系对苄醇和烯丙醇有较好的氧化效果,65℃下反应10h左右,转化率可达99%,收率可达80%~90%。氧化体系对醛酮有高度的选择性,在实验所采用的条件范围内未检测到有羧酸生成。溶剂和催化剂可循环使用,在苯甲醇的氧化中,溶剂和催化剂循环使用6次,反应转化率和苯甲醛的收率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2.
聚(4-甲基丙烯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PTMA)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一般通过2,2,6,6-四甲基哌啶醇-4-甲基丙烯酸酯(TMPM)的自由基聚合及进一步氧化来制备.但是TMPM的可控自由基聚合受制于其分子中的仲氨基团.通过对不同的引发剂和催化体系TMPM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进行了研究,得到了TMPM最优的ATRP聚合条件,为合成具有不同分子量或拓扑结构的自由基聚合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TEMPO)为电催化氧化媒介,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为氮源,在室温下实现了一锅法电氧化醇类化合物为腈类化合物.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技术分别对TEMPO的电催化性能和一锅法电氧化历程进行了研究.在优化条件下,将该反应体系拓展到系列醇类化合物的电催化氧化中,结果表明,不同的醇类化合物,特别是苄醇,取得了较好的反应收率.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4.
<正>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四甲基哌啶醇酯共聚物具有下列结构: 是高效的大分子受阻胺光稳定剂(我国商品名称为PDS)。关于它的高防护效率的原因和光防护机理研究尚少。吴世康等研究了单线态氧发生剂亚甲基蓝存在下的PDS-苯-甲醇体系的光氧化,发现PDS氮氧稳定自由基对芘的荧光猝灭还不如小分子的四甲基  相似文献   

15.
张自义  施继成 《有机化学》1991,11(4):404-407
本文报道了2-芳基-5-[4'-(2,2,6,6-四甲基哌啶-1-氧)氨基]-1,3,4-恶二唑自旋标记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6.
本工作测定了一系列稳定氟氧自由基( )化合物及一些受阻胺光稳定剂对单重态氧(1O2)的猝灭速率常数(kq1O2),发现不同结构的 对1O2的猝灭能力很接近,但它们对聚丙烯(PP)膜的光稳定作用却相差很大。四甲基哌啶醇(TMP)及其衍生物对1O2的猝灭能力远不如相应的五甲基哌啶醇(PMP)及其衍生物,但前者对PP的光稳定能力却胜于后者。这说明在对聚合物的光稳定作用中, 和受阻胺光稳定剂对1O2的粹灭作用不占重要地位,也说明1O2在PP的光氧化过程中很可能不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构建了一个可用于催化氧气氧化苄醇类醇到醛的新型催化体系(溴化铜/四甲基哌啶氧化物/哌啶).该体系以乙腈为溶剂,可以在50℃下高活性和选择性地催化氧气将含不同取代基的苄醇氧化为相应的醛.然而,该体系对于仲醇、脂肪族伯醇以及烯丙醇类型醇的氧化没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4-取代硫脲基-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化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五种新型的4-取代硫脲基-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化合物6(a~e)。并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电子自旋共振波谱确证了它们的结构。药理实验表明,化合物6(a~c)对 L7712白血病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哌啶酮催化氢化制备哌啶醇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2,2,6,6-四甲基-哌啶酮-4-催化氢化合成2,2,6,6-四甲基-哌啶醇-4。重点研究催化剂种类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确定RaneyNi(4)为最适宜催化剂,并对其最佳用量进行了研究。对哌啶酮催化氢化的反应历程进行了探讨。选用常压塔式反应器进行氢化。对其它有关工艺参数进行研究,确定最佳条件:哌啶酮浓度为30%,20%异丙醇水溶液为溶剂、催化剂用量为20%、温度为80℃、时间为2h,哌啶醇产率97.3%,m.p.130.0-131.0℃。  相似文献   

20.
前文指出,各种1,4-二取代的酰氨基硫脲可在碱性物质催化下脱水环化形成1,2,4-三唑啉-5-硫酮类杂环化合物,然而连接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的酰氨基硫脲类化合物能否在相同条件下环化脱水形成类似结构的杂环化合物,迄今未见文献报道。各种3,4-二取代的1,2,4-三唑啉-5-硫酮杂环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菌,杀虫等,而2,2,6,6-四甲基哌啶-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