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课堂观察和"教学行为对"分类理论,对新课程背景下新手与专家教师"化学键"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了个案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手与专家教师在课堂教学行为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总结新手和专家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特征和差异的基础上,对新手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参加满1年教学工作的新手型化学教师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对有效教学的认识现状。研究发现,39%的新手型化学教师对有效教学特征的认识只能达到1个维度;仅8%的新手型化学教师能够达到4个及以上维度,64%的新手型化学教师能够认识到"合理设计并实现教学目标"特征。新手型化学教师对有效教学策略认识主要集中在"有效的教学设计"(50%)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53%);对有效教学影响因素认识主要集中在"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生的能力水平",少有提及"学生预习和课后巩固"等因素;对有效教学误区认识较窄。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对新手型化学教师和教育教学机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课堂观察和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FIAS),对新课程背景下"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应用"教学中新手与专家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新手和专家教师在课堂语言结构、教师倾向或风格、教师与学生情感气氛和课堂教学语言行为的组合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针对专家和新手教师语言行为的特征和差异,对新手教师语言行为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盖立春  郑长龙  秦玫 《化学教育》2012,33(11):83-85,92
运用专家—新手比较研究方法,对16位教师在常态课中化学实验"教学行为组合"的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新手教师的显著特征是"不提出实验问题"和"教师设计实验方案";专家教师的显著特征是"提出探究性实验问题"、"师生共同设计实验方案"和"师生共同进行实验操作"。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熟手教师和新手教师的6节常态课堂中教学行为对类型、所用时间以及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熟手教师在各个小类教学行为对上的使用、教学行为转换上好于新手教师,新手教师在教学行为对使用的时间利用率上低于熟手教师。在常态课教学中,熟手教师和新手教师都应该多尝试采用开放度较高的教学行为对,新手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引导学生思考,积极参与课堂。  相似文献   

6.
在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的教学中,通过组建任课教师、化学教师教育方向研究生、本科生这样一个多层次、一体化的学习共同体,按照"两主线三阶段"的教学模式,培养教学新手的实验教学管理能力。模仿校本教研的方式,促进共同体中的教学新手对科技哲学观念指导下的化学实验教学过程所需要的教学技能进行实践性体验,从而实现化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利用《课堂教学基元系统有效性评价量表》,对新手教师和熟手教师"离子反应"课堂教学中基元系统有效性进行评价,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2者在"时间利用的合理性""教学行为链实施质量"和"匹配度"3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熟手教师比新手教师表现要好;在"资源和手段使用质量"和"基元内容的合理性"2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者在"资源和手段使用质量"上均表现不理想,在"基元内容的合理性"上均表现良好;在基元系统有效性总分上2者表现出了显著性差异,整体上而言,熟手教师的课堂教学基元系统有效性高于新手教师。  相似文献   

8.
何鹏  郑长龙 《化学教育》2014,35(17):1-4
通过对新手教师和熟手教师的6节常态课堂中教学行为及其所用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了熟手教师无论在课堂教学行为链的数目比例分配还是所用时间比例分配上均要好于新手教师。新手教师为了更好地完成向熟手教师的转变,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当注重合理安排各类型的教学行为链的数目比例和所用时间比例,应当多采用一些高水平的教学行为链以及多投入一些时间在高水平的教学行为链上。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新手化学教师和熟手化学教师各4节“酸和碱”单元常态课堂中教师使用教学行为链、教学行为对在时间和频次等方面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教学行为链上,新、熟手化学教师都会在较高水平的教学行为链上花费更多的时间,熟手化学教师高水平教学行为链在频次上的占比要优于新手化学教师,在不同教学行为链时间安排上的合理性要更高一些;在教学行为对上,新、熟手化学教师都多以“问”和“讲”,学生多以“答”的方式来展开课堂活动,熟手化学教师在每一次“动”和“思”上所用时间要明显高于新手化学教师,学生参与课堂的水平上,熟手化学教师要优于新手化学教师。得出如下启示:与熟手化学教师相比,新手化学教师应有效地组织和安排课堂教学行为,注重对“酸和碱”学科内容本身及其教学的驾驭。无论是熟手还是新手化学教师均应进一步给予学生课堂参与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王晶  郑长龙 《化学教育》2011,32(4):42-45
采用"弗氏语言互动分析方法"(FIAC)对"铁和铁的化合物"新手-成手型教师的课堂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比较新手型与成手型教师的课堂语言行为的特点;为了弥补"弗氏语言互动分析方法"强烈定量化的局限性,本文还借助板块理论、课堂语音实录等材料与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的主要参数和语言动态曲线相结合,深入地分析了新手型教师与成手型教师...  相似文献   

11.
胡久华  姚宁 《化学教育》2017,38(4):47-52
通过总结免费师范生新手化学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教学困惑的类型,编制调查问卷,并进行访谈,开展深度调研,明确免费师范生新手化学教师普遍存在的教学困惑和认可的解决对策,为高师院校师范生的培养、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的课程实施及免费师范生新手教师的培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PCK(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通常被译为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教学中所使用的主要知识,它决定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理解方式,是新手型教师与经验型教师的差距所在。本文从教师化学教学的统领性知识和特定课题的学与教的知识2个大的方面对职前教师和职后教师的PCK结构进行调查,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职前教师、新手型教师和经验型教师的差距,并提出提高高中化学教师PCK结构水平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艳灵  张灿  阮北 《化学教育》2022,43(1):96-104
以“化学平衡”教学主题为载体自编调查问卷,选取河北省79位在职高中化学新手教师和81位高中化学熟手教师进行学科教学知识测查。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调研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重点从内容知识、课程知识、学生知识、教学策略知识、评价知识等5个维度探讨新手与熟手教师PCK差异及差异形成的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为促进高中化学新手教师的快速专业化成长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艳灵  郭雅丽  阮北 《化学教育》2021,42(13):60-66
基于美国Erikson学院的PCK量化测评工具设计以“离子反应”教学主题为内容载体的调查问卷,并对河北省32名在职高中化学新手教师的PCK水平及典型特征进行测查。结果表明:高中化学新手教师的整体水平及各维度PCK水平均处于“基本”水平层次,其中,KoC水平最高,KoL次之,KoIS最差;新手教师各维度能力水平存在明显不均衡性;在“离子反应”这一特定主题下,高中化学新手教师各维度PCK水平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根据研究结果,针对高中化学新手教师PCK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提出提升其PCK水平的相关建议,为促进高中化学新手教师的快速专业化成长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依据课堂教学系统CPUP模型理论和课堂教学基元系统有效评价量表,通过对24位新手教师和熟手教师的24节常态课堂中基元系统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的主要差别表现在“教学行为链实施质量”和“资源和技术的使用质量”2个维度上,熟手教师显著高于新手教师;而在“时间利用的合理性”“匹配度”和“基元内容的合理性”3个维度上,2者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卓越教师培养对师范生的能力培养提出更高要求。以化学为例,对新手型教师学科理解能力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新手型化学教师存在知识理解错误、本质思考不足、微观探析缺乏等问题。因此对化学师范生培养提出4个建议,即高校应加强化学师范生中学与大学专业课程的衔接,学科教学论教师应促进化学师范生主动进行学科理解,学科教学论教师应构建师范生学科理解的典型案例,科学开设相关课程保障师范生学科理解的学习空间。  相似文献   

17.
王保强 《化学教育》2013,34(8):45-49
教学决策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时间段的决策,教学决策一直伴随着教学进程。从教学实践看,课前教学设计中的决策是教师普遍感到最困难的事情。教学决策从概念上与教学设计有重叠与交叉的部分,同时2者也有区别,其中教学决策的重点是在于选择。教师教学决策主要有运用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以个人决策为主和需要基于一定的情境性等特征。通过4位教师以"沉淀溶解平衡"为内容而设计的4个问题进行分析,初步得出专家教师和新手教师在化学教学决策中的差异,提出提升教师教学决策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万莉  彭蜀晋 《化学教育》2013,34(3):46-47,50
对四川省高中化学新手教师和骨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高中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指出了影响高中化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找出了高中化学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从教师培训、教学反思、教学管理等方面提出促进高中化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专家-新手比较研究方法,对专家教师和新手教师化学课堂教学对话的内容和方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专家教师的课堂对话属于“以问题为中心的互动式对话”,具体特征表现为“教师提问-学生陈述-师生质疑-共同评价”;而新手教师的课堂对话属于“以教师为中心的问答式对话”,具体特征表现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评价”。  相似文献   

20.
采用访谈法与质性资料分析法,测查了6名(3名新手与3名熟手)高中化学教师关于氧化还原反应主题的PCK。结果表明:(1)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在CTO,KoL与KoS组分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新手教师倾向于采用“教师-传授”教学取向,对学生知识的把握相对不足,更强调使用习题巩固策略;而熟手教师倾向于采用“学生-建构”教学取向,对学生知识的把握更为全面,更强调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2)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在KoC与KoA组分上存在较明显的相似之处。在课程知识方面,教师对课程标准与教材中氧化还原反应主题内容具有较好的理解,但对化学基本观念、学科核心素养认识尚浅;在评价知识方面,教师偏向于传统的评价方式,且集中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但相对缺乏对学生的课前诊断性评价。文末据此对我国化学教师教育及其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