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课具有为珠协工作提供活动模式的价值。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在说课活动中,把“说课”当作“背课”,或把它当作是一堂理论公开课。因此,我们对说课这一珠协新颖工作形式作了一番探讨,以期引起共鸣。 一、何谓说课 说课就是教师在上课前,把自己的备课过程、构思和教学设计向同行,或领导或珠协所作的介绍。它比实际上课更节省时间,更能  相似文献   

2.
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解题的教学.数学教师在备课、上课、课外辅导和考试命题的过程中经常需要改造陈题、创造新题,改编出各种例题、练习题和试题.因此数学教师必须具备改编数学题的能力,掌握改造陈题、创造新题的方法.下面根据自己在考试命题实践中的...  相似文献   

3.
钟启泉教授把说课定性为“中国模式 ,应用研究” .说课 ,源于基层教研室 ,为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碰到的实际问题而提出 ,它不仅可以解决“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解决“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 ,说出道理 ,说出根据 ,使隐性因素显性化 ,感性认识理性化 .这个过程 ,需要思考 ,需要探索 ,经过“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 ,揭示教学的本质规律 .因此说课是备课、上课的理性抽象与概括 .说课 ,是高层次的教学活动 ,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研究形式 .我省各级教研部门组织的教学评优都设立了说课这一程序 :…  相似文献   

4.
高旭 《中学数学》2023,(14):81-82
<正>“五一”节过后,中考迫在眉睫,九年级学生都在磨刀霍霍,整装待发.毕业班教师个个精神抖擞,充满着“指点江山”的气概;学科组集体备课,齐心协力探讨解决备考中出现的棘手问题.为了找出备考中的遗漏,学校数学学科组每周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模拟演练,从近几次数学模拟考试的结果来看,多数学生的失分点主要集中在压轴题上.基于此,学科组进行了团队会诊,笔者将这次教研活动记录并做了整理,以“厚积薄发,行成于思”为题,  相似文献   

5.
促使思维教学进入数学课堂的几点作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战场” ,因此 ,探索思维教学进入数学课堂的形式和方法 ,是我校于 1 993年 5月成立的“思维与数学教学”课题组的主要研究内容 .首先 ,我们立足课堂教学 ,提出了“备课两条线 ,上课融一片”的行动口号 .备课两条线是说备课时 ,要考虑知识主线与思维主线 ,视知识脉络与思维线索为同等重要的两个因素 ,以学生现有的知识为载体 ,用学生较为熟悉的思维方法进入新的思维意境 ,而且更多的考虑学生可能怎样思维 ?为什么这样思维 ?怎样引导学生展示、暴露思维过程等 .课堂上师生思维活动应融为一体 ,教师应更多地站在学…  相似文献   

6.
中学数学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主要包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学生成绩的考核以及教学研究等内容.有些学校对教师的备课、上课等工作抓得很紧,但对教师课外作业的批改重视不够,要求不高,导致有些教师偷懒不批改作业,每次就对对答案而已甚至不了了之.这虽然是个别现象,但也引起了我们对这个貌似简单问题的思考:这就是教师为什么要批改作业?  相似文献   

7.
数学复习课,一般都是教师先罗列一下知识点,然后准备大量的例题、习题,让学生去做,以求在考试中能考到同类型的题型或题目,致使学生成了“解题的机器”.试卷一发下来学生先找是否有做过的题目,如有则喜形于色,如稍发生变化或碰到没有做的题目则变得无所适从.这种为考试而复习、为考试而训练的复习课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根本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学习效果自然不理想.笔者尝试从5个方面去设计复习课.  相似文献   

8.
周勇 《数学通讯》2007,(5):F0003-F0003
高考无情师有情,考试无形却有行.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会学,而且还要教给学生会考.有些学生不会考试,失去了许多本可到手的分数,出现这种情况,除心理因素外,一个更重要更直接的原因就是不懂应考策略,缺乏考试技巧.有位特级老师曾经告诫学生:“狠抓基础保成绩,分步解决克难题.”还有一位高考状元谈体会时说:“高考卷不一定要做完,关键是看你做对了多少.”他们说的都旱府老箫略和老试轱巧的问颢  相似文献   

9.
俞新龙 《数学通讯》2009,(12):11-13
1课题的由来 今年5月笔者参加了绍兴县第九届教坛新秀的评比,其中有一项是课堂教学考核。根据县教师发展中心的规定,在5月19日下午4时公布了上课课题:必修2&#167;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复习课,并要求在次日上午7:20前到承办学校上课.本次课堂教学考核从公布考核课题到正式上课,时间非常紧,对参赛者都是一次挑战.现将笔者的备课思考过程实录如下,  相似文献   

10.
应该肯定,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多做题目是重要的,但是学生的课余时间是有限的,学生不仅要学好数学,还要学好共他学科。学生不仅接受智育,还要接受德育、体育、美育。多做题目的“多”,应该有个限量。因此加强练习必须在教师认真备课认真上课的基础上,按照教学时数和课外作业时数合理安排。为了保  相似文献   

11.
<正>对于数学课堂,我们经常提醒自己:从进入课堂到走出课堂,应该反思这节课给学生带来了什么?带来的是不是学生所需要的?这就是我们数学教师对课堂的责任担当,也应该是“三个理解”[1]的本质所在.事实上,我们从备课到上课,再到反思,往往更多的从教师视角出发,忽略了“学生视角”,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个所谓的“学生视角”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代钦 《数学通报》2012,51(4):13-15,21
1 前言 备课是教师上课前的准备工作.传统的观点认为,备课包括钻研本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教材和有关参考资料,了解学生的实际,编出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和课题(或单元)计划,写出课时计划等.备课有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之分.前者是教同一门科目的教师在一起共同研究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或介绍本学科的新的信息与知识;前者必须建立在后者的基础上.(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这里主要强调两点:教材、学生,当然备课亦包括备教法.不妨把传统的备课结构称为备课的教材—学生—教法的"三元一体结构".  相似文献   

13.
2011年江苏省高中数学青年教师优秀课评比的课题是“指数函数”、“几何概型”,并提前3个月公布于众.为配合此次活动,南京市教研室举行了一系列活动:以同样的课题,通过说课、上课,挑选推荐参加省级比赛的选手,并为参加省赛课进行集体备课.笔者作为评委参与其中,受益匪浅:经历了研究探索的过程,深化了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引发了对教学设计的深度思考……这里,笔者以指数函数为例,谈谈自己的真切体会.  相似文献   

14.
有的教师说:“数学课备课容易,只要内容明白,题目会算,书上写啥就讲啥呗。何况现在又搞电化教学,备课就更省劲了;”也有的教师在备课时,按教科书从头至尾照抄一遍,然后背熟,就算了事。前者属于认识片面,后者属于不甚得法,都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要真正的把课讲好,使学生获得全面、准确的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并把知识运用于实际,教师必须在讲课前认真思索,下番“苦”功夫,进行大量难巨细致地思维劳动,努力把课备好。备课的过程是学习、分析、研究、处理教材的过程。特别是随着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日益现代化,更需要把课备得深入、精辟、透彻,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5.
一、考试内容与要求力争达标百分百 高三最后的冲刺阶段是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的总结,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依据“2010年上海市考试手册”,以“考试目标”为标准,紧扣“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原则展开复习.  相似文献   

16.
<正>文[1]阐明了让学生板演的目的与作用,总结了学生黑板板演的教育教学价值.笔者读完以后,感慨颇多,作了更深的思考.一、明确学生板演的目的和人选对于学生上黑板板演题目,教师在上课之前的备课中一定要明确板演此题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这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是强调这里的答题规范,或是让学生暴露常见错误,提醒上课开小差的同学等等.所以教师在提前备课中就要认真备习题,在这个过程中,哪些习题是需要学生口答的,哪些是需要学生板演的,在板演的过程中学生会使用哪些方法,会犯哪些错误,这些都要在备课之前预设  相似文献   

17.
由于工作需要,更因自身的原因,我常常去听其他教师的课,于是,常常上课之前就会老老实实搬一个凳子坐在教室的后面,做好听课的准备.听着听着,就有一些想法了:课堂上有教师“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教师引导学生,终究还是没有改变教师牵引着学生去钻教师设计好了的  相似文献   

18.
引导学生学习高中数学教科书中的"阅读材料"浅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精忠 《数学通报》2005,44(3):20-22
人教版高中数学新编教科书中每章都有一到两篇“阅读材料”,一些教师对教材中的“阅读材料”采取完全不闻不问的态度,不讲解,也不指导学生自学阅读,认为它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如果教师采取这种态度,学生更是懒得去看它,更不会去钻研它,认为反正考试也不会考的.事实上,新编教科书中增加了“阅读材料”,不仅是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为了展现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19.
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的习题设置很有梯度,一般分三个层次:“感受·理解”、“思考·运用”、“探究·拓展”,供不同学习能力的同学选择使用.由于教师和学生习惯了解决比较传统、规范的习题,对难度大、变化多、不确定的探究模式和“标准解答”的第三层次“探究·拓展”问题很不适应,再加上无法用考试手段对学生这方面的学习水平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虽然“素质教育”是领导讲,电台播,报刊登,但仍收效甚微笔者认为其关键在于“指挥棒”的威力如果考试制度不改革,近两千年以来的科举应试模式不改变,一切仍将流于形式本文试就教学考试的改革谈点拙见,不妥之处请同行指正1考试形式的改革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也认为:“考试好只是‘学答好’,真正的人才是‘学问好”’因此,凭单一的阅卷考试分数决定着学生的前途和命运,是极为片面的阅卷考试掩盖了口头表达、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查,造成了选拔人才的种种缺陷,再加上当前“八股文”式的标准化试题死板。机械,把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