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报道了结晶紫内酯开环机理研究。通过测定开环前后及平衡混合物的 ̄(13)CNMR谱,对结晶紫内酯开环形成的正碳离子结构及影响正碳离子稳定性因素进行了分析。利用开环前后及平衡体系的化学位移数据求得了平衡混合物中内酯态和正碳离子之间的平衡常数.对不同条件下结晶紫内酯开、闭环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利用Raman光谱对结晶紫(Crystal Violet,CV)在纳米磷化镓(GaP)粉体表面的吸附状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拉曼散射谱(Normal Raman Scattering,NRS)相比,结晶紫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谱的4种振动模式,即:中央键的呼吸振动、环-C -环面外弯曲振动、环C-H面外弯曲振动以及N-环伸缩振动,在纳米GaP粉体表面得到增强;通过分析吸附前后结晶紫拉曼散射峰相对强度的变化,确定了结晶紫在纳米GaP粉体表面的吸附取向,并对其表面增强散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多环芳烃结晶紫的光助芬顿降解脱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光助芬顿反应降解多环芳烃结晶紫。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结晶紫的特征波长-吸光度曲线、结晶紫的浓度-吸光度曲线、初始pH值对结晶紫降解效果的影响、不同浓度对结晶紫降解效果的影响、不同光照时间对结晶紫降解效果的影响、不同FeSO4投加量对结晶紫降解效果的影响、H2O2优化用量试验、正交实验。通过研究得到了降解结晶紫的优化实验条件。主要优化实验条件为: 初始pH值为3~4;结晶紫浓度小于0.080 0 g·L-1;H2O2的投加量为1Qth;FeSO4的投加量为H2O2(含量为30%)的1/50~1/100。研究还表明: 太阳光照射能有效促进结晶紫降解,明显缩短反应时间,节约氧化剂和催化剂的用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乙醇作为内标对结晶紫进行了定量分析,对最佳溶胶粒度进行了选择,并使结晶紫的检测限降至5×10~(-12)mol/l,实验中还对 KCl、乙醇等对溶胶粒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溶剂极性对 SERS 谱带频率的影响。通过1620cm~(-1)苯环伸缩振动频率的位移现象对结晶紫的吸附取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利用化学还原的方法分别制备了具有正、负电性的纳米银胶 ,通过测定结晶紫分子在正、负电性银胶以及混合银胶体系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变化 ,探讨了不同电性银胶基底对结晶紫分子表面增强拉曼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混合银胶体系能有效的改进单银胶体系的表面增强拉曼活性。  相似文献   

6.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聚己内酯与硝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和纤维素氨基甲酸酯所形成的共混体系中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对羟基基团、羰基基团以及聚己内酯结晶相相关的吸收谱带分析表明 :随着纤维素结构单元上羟基被取代程度的增加 ,纤维素衍生物的自身氢键相互作用明显减弱 ,而与聚己内酯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到加强。这种相互作用的加强 ,显著改变了聚己内酯的结晶行为 ,使其结晶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7.
通过硝酸银和柠檬酸钠的还原反应制备了纳米银溶胶,利用UV-Vis吸收光谱,ξ电势,透射电镜(TEM)对制备的银溶胶进行了表征.以结晶紫分子作为探针,研究了结晶紫在银溶胶粒子表面吸附的特点,并利用结晶紫的吸附等温线计算出表面增强拉曼(SERS)增强因子.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加聚沉剂的条件下,银溶胶仍然具有较高的SERS活性.  相似文献   

8.
杜勇  方炎 《光散射学报》2003,15(3):131-138
比较了染料分子结晶紫(CV)在酸性与中性条件下的金胶体系中的近红外表面增强拉曼光谱(NIR-SERS)。结果表明,结晶紫分子-金胶体系中结晶紫分子在1064nm近红外光激发条件下,其荧光得以大大淬灭,同时拉曼得到了至少不低于105倍的增强;当进一步加入硝酸使得其处于酸性气氛下时,由于部分结晶紫分子与硝酸发生了化学作用形成了结晶紫分子的单替代衍生物(HCV),而HCV与结晶紫分子相比,更容易吸附在金属表面,因此结晶紫分子NIR-SERS还将有很大的增强。这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改变体系的酸碱度也可以达到改变其SERS的增强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KCl与HCl对结晶紫分子近红外表面增强拉曼光谱(NIR-SERS)的影响。表明在以离子作为其SERS信号的额外增强剂的过程中,更多地注意到对分子结构的选择性对于获得理想的SERS结构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0.
分别利用单能的质子束及碳离子束辐照CR39,并制定了规范的刻蚀条件及流程。通过对处理完成后的数据进行详细处理,得到了质子及碳离子的径迹直径-能量的响应曲线,可用于确定CR39上质子或碳离子的能量。以此为依据,得到了鉴别CR39上质子及碳离子的有效方法。在激光加速离子的实验中,通过测量CR39上的径迹大小及相对灰度,利用本文给出的标定数据,确认了质子径迹,得到了实验的质子能谱。  相似文献   

11.
本文测定了α-溴代丙烯酰胺与丙氨酸反应产物的1H,13C-NMR谱,采用NMR的各种技术对其谱线进行归属,鉴定出该产物的化学结构,是氮丙啶化合物的一对等量的非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并讨论了1H,13C-NMR谱与立体化学的关联。本文测定的氮丙啶化合物的非对映异构体的13CNMR谱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NMR的1H谱和13C谱确定了一系列万同取代基的熊果苷类似物和天麻苷类似物的结构,研究了熊果苷类似物的端基构型,指出了不同构型图谱的特征,用所得的结论推断出天麻苷类似物的端基构型为β型.  相似文献   

13.
通过1H NMR、NOE差谱和门控去偶13C NMR等的研究确定了新合成的五对α-去氢氨基酸衍生物的构型,并利用部分弛豫、APT 13C NMR二维碳氢相关谱及13C-19F偶合常数等对NMR谱线进行了归属.  相似文献   

14.
聚丙烯腈热裂解产物的ESR和固体13C NMR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电子自旋共振(ESR)和固体13C NMR研究了聚丙烯腈(PAN)在不同裂解温度(TP)下的结构变化,当TP从250℃增加到600℃,ESR信号线形没有变化,g值与TP无关,ΔHPP减小,自旋浓度(NS)开始增加,TP进一步升高,NS又减少.13C NMR谱指出在不同TP下谱峰发生很大变化,与另文报道的红外及X-射经衍射结果一致,随TP升高,PAN逐渐脱去小分子形成具有环化共轭结构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用2D NMR技术研究了获自朝鲜淫羊藿中的2-羟基-3,4,6,7-四甲氧基-9,10-二氢菲的结构,对其碳氢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并对文献报道的同类化合物的碳信号归属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6.
从产于甘肃的高山绣线菊植物中分离出一种新的化合物:白桦酯酸7',8'-二羟基肉桂酸脂.利用MS,IR,1D和2D NMR技术,其中包括1H-1H COSY,1H-13C COSY,1H-13C COLOC等对1H和13C谱进行了归属.  相似文献   

17.
本文测定了七个N-甲基-3-烷基-2-吡咯烷酮的13C、1H-NMR、IR和质谱,确定了各化合物的结构,并对谱线进行了归属。同时总结出烷基取代对吡咯烷酮的影响及吡咯烷酮对烷基化学位移的影响的13C谱两组经验取代参数。  相似文献   

18.
狭苞橐吾内酯A的2D NM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从狭苞橐吾根中分离得到的一个新的倍半萜内酯,命名为狭苞橐吾内酯A,利用13C-1H COSY、1H-1H COSY、1H-1H NOESY和13C-1H COLOCLR等2D NMR技术归属了所有质子和碳的化学位移信号,并探讨了该化合物的相对构型.  相似文献   

19.
测定了两个氢化丁苯共聚物样品的1H、13C NMR谱。通过处理文献中的13C NMR谱数据得到了-C2H5和-C6H5的SCS参数。利用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SCS方法结合DEPT NMR实验技术重新归属了该共聚物的13C NMR谱。明确指出,氢化丁苯共聚物分子链中主链任何一个乙烯单元的两个CH2在序列分布上分属于二元组和三元组。CH则用三元组来表征。最后,对HBS共聚物的序列分布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