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工业遗产作为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承载着工业文化和工业文明,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与老牌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短,民众缺乏对工业遗产重要性的认识。工业遗产教育更是存在课程设置单一,教学内容研究匮乏及实践资源有限等问题。借鉴英、法、德等国在设立培训制度,培育工匠精神,融入科学技术,创设专项资金及传播工业文化等工业遗产教育方面的国际经验,探讨如何将中国工业遗产教育与大学课程思政、通识教育、国际中文教育等相结合,具有重要的新工科、新文科建设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类文明的足迹迤逦不断,人类文明的遗产辉煌灿烂。从简单的渔猎到质朴的农耕,再到复杂的机器,以至绚烂的创意,不同的生产方式各领风骚,共同积累起人类丰厚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人类文明遗产正是这些财富中的精华,气象万千,蔚为大观。今天,我们立足创意经济时代回望历史,工业遗产成为人类往昔文明的最后一抹余晖。然而,也许是其近三百年的历程太过短暂,也许是创意经济的来势太过迅疾,相对于斑驳的渔猎文明遗产和瑰丽的农业文明遗产,低调的工业文明遗产显得另类、叛逆和孤独,在逐利的环境中不仅为世难容,而且朝不保夕。但是,它们记录了城市、国家和民族工业的发展进程,承载着曾经的先进技术,是一个个凝固的工业音符,是一段段实业兴国的情怀,更是一曲曲朴实的工人阶级赞歌。失去它们的后果是在人类文明的记忆中形成断层,甚至可能导致整个科技史的塌陷。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必须站在世界的高度,呼吁、倡议和引导全人类共同行动,重视工业遗产在全球范围的保护与利用。本刊将从第4期开始,立足创意经济时代的全新视角,通过系统地介绍人类文明与工业遗产、我国工业遗产的形成以及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基本思路,从感性层面充分展现工业遗产的迷人风姿,为理性思考工业遗产的理论与实践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3.
国际工业遗产的保护与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世界遗产国际组织所公布的有关工业遗产的文献,阐述了国际工业遗产保护的缘起与现状,对历年入录世界遗产名录的工业遗产进行了时空分析,在此全球背景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国工业遗产的4个特点,并提出了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与管理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际工业遗产的保护与管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世界遗产国际组织所公布的有关工业遗产的文献,阐述了国际工业遗产保护的缘起与现状,对历年入录世界遗产名录的工业遗产进行了时空分析,在此全球背景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国工业遗产的4个特点,并提出了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与管理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根据世界遗产国际组织所公布的有关工业遗产的文献,阐述了国际工业遗产保护的缘起与现状,对历年入录世界遗产名录的工业遗产进行了时空分析,在此全球背景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国工业遗产的4个特点,并提出了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与管理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财政支农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农业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因其特殊的地位和自身的弱质性受到了特别的支持和保护.近几年,我国每年全国的财政支农投资规模都在加大,但由于资金总量不足、支出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完善等诸多原因,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很低,极大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对农业的高额财政投入、多种财政支农政策工具协调使用和对农业科技进步高度重视等多方面的支农经验,对我国改进支农的政策和措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对工业建筑的重新改造并辅以其新的生命是一种保护工业遗产的好方法。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工业建筑都具备保留的价值,面对这些遗产我们应当从哪些方面审视其价值呢?本文针对这个问题将进行论述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服务业时代的到来,工业设计在产品品牌建立、企业竞争力形成、产业结构调整、综合国力提高,以及人民生活改善等方面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越来越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视。当前,我国面临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工业设计对中国这个人口众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初以来,各国都陆续开展了科技评估工作,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评估体系,借鉴国外科技评估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我国科技评估工作的健康有效发展,有助于提高我国科技评估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开发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应采取措施,实现我国世界自然遗产的有效保护、适度开发、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经验借鉴   总被引:50,自引:1,他引:50  
在我国高等教育由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发展的现阶段,应用型人才培养已成为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研究和分析国外应用性高等教育的办学思想和实践模式,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应用型大学理念,探索我国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有效途径,无疑将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质遗产概念的确定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近几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自然遗产申报中,出现了偏重遗产的地质学、生态学等科学价值的趋势。中国具有突出的地质地貌类型的多样性,因此,建立“地质遗产”这一专门概念,进一步加强中国地质遗产的研究,对于未来中国更有成效地申报世界遗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借鉴了国际上已被广泛采用的自然遗产、地质遗址、地质公园等相关概念,提出“地质遗产”的概念。中国有许多文化遗产直接依托于具有较高地质学价值的环境地质本底之上,这一点有别于其他国家,尤其是以文化遗产占据绝对数量的欧洲国家。考虑到这一特点,作者提出了中国一类特殊的“地质本底文化遗产”,将其作为中国地质遗产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科技智囊》2013,(6):56-68
近一个半世纪的工业发展史为我国积累了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城市改造的加速,我国的工业遗产破坏较为严重,保护和利用的形势不容乐观。直到2006年4月18日,以重视并保护工业遗产为主题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在江苏无锡举行,社会各界才真正意识到我国工业遗产资源的价值,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也开始成为一个崭新的话题进入主流话语体系。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困难重  相似文献   

14.
遗产旅游急待改革遗产旅游统计方法,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加强遗产旅游统计管理.遗产旅游统计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应是:按遗产旅游的性质,设立数量指标体系和质量指标体系;按遗产的自然属性,设立自然遗产指标与文化遗产指标;按遗产的文化属性,设立物质文化遗产指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指标;按遗产的表现状况,设立显形遗产指标体系与隐形遗产指标体系;按遗产旅游的利用状态,设立经营指标与开发指标.  相似文献   

15.
工业遗产经济价值评估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一个部类,具有不可估量的多重价值以及本身的特殊性价值.将工业遗产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以环境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对其经济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估.通过应用恰当的评估方法,得出经济价值的量化或非量化结果,可以为工业遗产保护与管理的决策部门提供依据,使得工业遗产得以保存并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及其非物质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工业考古学研究对象已经从过去的工业纪念物发展到今天的工业遗产,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制定的<下塔吉尔宪章>,在工业遗产的定义、内容及意义中都强调研究工作中的物质与非物质成分.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方兴未艾,但与国际研究工作相比,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工业进程中的非物质成分.论述了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现状,指出中国技术史研究者应当兼顾工业遗产中的物质与非物质成分,注意发掘其中蕴含的非物质工业文化价值,这将有助于对工业遗产进行全方位、深层次、整体性研究.  相似文献   

17.
柯妍 《科技智囊》2013,(5):48-67
纵览近现代历史,我国的工业从产生到发展,历经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三大时期,分别以洋务运动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和社会书义工业为各自标忠,表现出风姿各异的经济和文化特点,产生了各具特色的社会与政治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基于浙江衢州市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与船民社群文化记忆与大运河(浙江段)遗产研究,从中西文化传统中梳理文化和遗产概念,为当下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提供启示。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在于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使文化遗产活起来,其中文化价值和意义是核心。重视遗产的文化价值和意义,有助于社会共享遗产保护成果,跳出西方遗产话语体系,建构符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当下语境的遗产保护实践话语,实现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工业遗产保护是一项与城市更新直接相关的紧迫课题。基于文化经济学之父戴维·思罗斯比的文化经济学理论,建立了一个从文化和经济双重视角思考的工业遗产价值框架。整合了工业遗产本身内涵的价值和外延的价值,提出工业遗产具有“固有价值”和“创意价值”,其中固有价值是遗产本身所具有的内含价值,创意价值是改造和再利用后新创造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从《世界遗产公约》自然遗产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的角度,论述地质遗产在古生物、地质构造、地貌研究和自然美学方面的突出价值。从地质学价值和美学价值的不同侧重,将地质遗产分为4类。文章强调,地质遗产的地质学价值研究可以推进世界遗产的申报,但不能止于申报。应当依托于地质遗产的价值研究,重视遗产实际功能——科研、科普、游览、审美和启智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