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0.6keV Ar+高剂量(~1022/cm2)辐照石墨表面,借助于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发现有六方金刚石纳米晶产生.它们的平均直径介于1—50nm之间,而且晶粒个数约随其直径的增大而直线减少.有趣的是,晶粒具有两种结构模式:直径小于10nm的晶粒为单晶结构,而直径大于10nm的为多晶结构.基于受离子轰击过程特点制约的六方金刚石晶粒成核和成长观点,讨论了这种双重结构的形成性质. 关键词: 离子轰击 六方金刚石纳米晶  相似文献   

2.
通过60keV的 40Ar+辐照无定形碳靶合成了大量尺寸不同的金刚石纳米颗粒.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配合能量色散X射线谱和电子衍射以及Raman谱分析的结果表明,这些嵌于具有扰动石墨结构薄膜中的纳米金刚石颗粒,其成核率很高(约为1013 /cm2),而且可以生长到较大的尺寸,有的甚至可以达到微米量级.对其相转变过程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Ar+轰击石墨表面生成碳纳米管和碳纳米多面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一种用60keV Ar+轰击石墨生成碳纳米管和纳米碳壳层多面体颗粒的方法.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指出,这些纳米多层结构物的尺寸约在20nm到0.4μm之间,碳原子层之间的距离为0.34nm.基于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建议了一个关于“组合碳多面体”的生长模型. 关键词:  相似文献   

4.
液体中激光烧蚀固体靶制备纳米晶金刚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种独特的方法用来制备纳米晶金刚石,即在丙酮溶液中激光烧蚀石墨靶制备纳米晶金刚石。透射电镜(TEM)和高分辨电镜(HREM)分析表明,所制备的纳米晶金刚石为立方金刚石和六方金刚石晶体。  相似文献   

5.
用双离子(40Ar+,C1H6+)辐照实验完成了从多壁碳纳米管向金刚石纳米晶颗粒的转变.对转变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这一探索有望能成为一种金刚石纳米晶合成的新途径.由此可知,多重荷能离子辐照用于其他材料纳米结构的制备也不是凭空设想.  相似文献   

6.
纳米引晶法选择性生长金刚石薄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传统的光刻工艺和纳米引晶技术,在抛光的单晶Si衬底上形成带有 超细金刚石纳米粉的引晶图案,并利用该图案与抛光Si处金刚石成核密度的巨大差异,实现 金刚石薄膜的高选择比生长。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沉积效率高、选择比高、对底无任何损 伤等优点。同时,这种方法很容易在不同衬底上实现金刚石薄膜的大面积选择性生长。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蚀刻气体对生长在硅衬底上纳米晶金刚石合成的影响.合成方法为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衬底温度为550 oC,反应压力为4 kPa. 其中甲烷和氢气分别作为源气体和稀释气体. 氮气、氢气和氨气用作蚀刻气体. 结果表明,仅氢气作为蚀刻气体可获得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磁性Fe<,3>O<,4>表面包覆TiO<,2>,制备了一种新型六方晶型纳米TiO<,2>/Fe<,3>O<,4>光催化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对材料形态结构及包覆情况的分析,显示TiO<,2>包覆在Fe<,3>O<,4>表面,对染料废水光催化降解的模拟研究表明,该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脉冲激光诱导液-固界面反应法(PLIR: Pulsed-Iaser Induced Liquid-Solid Interface Reaction )制备金刚石纳米晶的物理化学机制,提出了金刚石纳米晶的成核机理,即由激光诱导石墨六方结构原子团过渡到石墨菱方结构、然后转变成立方金刚石晶核,以及由石墨六方结构直接转变成六方金刚石结构的相变模型,并讨论了基于液-固界面反应的纳米晶生长动力学,较好地从动力学上解释了合成金刚石纳米晶的物理化学机制。  相似文献   

10.
通过60 keV的40Ar+辐照无定形碳靶合成了大量尺寸不同的金刚石纳米颗粒.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配合能量色散X射线谱和电子衍射以及Raman谱分析的结果表明,这些嵌于具有扰动石墨结构薄膜中的纳米金刚石颗粒,其成核率很高(约为1013/cm2),而且可以生长到较大的尺寸,有的甚至可以达到微米量级.对其相转变过程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离子束 金刚石纳米晶 相变 透射电子显微镜  相似文献   

11.
 以势垒渡越模型为基础,对石墨和金刚石的相转变几率在压强-温度(p-T)图上的分布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得到了金刚石和石墨的亚稳态相区边界,理论计算得到的相转变几率分布与文献报道的相转变速率的实验结果具有相同的规律。高温高压法合成金刚石的p-T特征程序可以用相转变几率的分布来解释。  相似文献   

12.
直流等离子体CVD法合成的金刚石膜的断裂强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廖克俊  王万录 《物理学报》1994,43(9):1559-1563
研究了直流等离子体激光化学汽相沉积(CVD)法合成金刚石膜的断裂强度。利用压力爆破技术测量了圆形金刚石膜的断裂强度。实验结果表明,断裂强度与金刚石颗粒大小、膜厚度、圆半径、甲烷浓度及衬底温度有密切的依赖关系,并对这些结果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3.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了530keV—4.5MeV Au离子轰击高定向石墨所产生的表面孤立损伤,并对表面小丘状损伤的线度进行了测量和统计.利用非线性损伤的热峰模型对重离子轰击石墨表面损伤的线度进行了计算,得到了与实验数据较为符合的理论结果.并对重离子轰击石墨表面损伤的产生机理作了探讨.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4.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石墨被Au离子轰击后的表面损伤。实验结果表明:用低剂量(1×1012ion/cm2)530keV的Au+和4.5MeV的Au++均匀轰击石墨。在石墨表面所产生的最显著的损伤是单个入射Au离子造成的小丘,小丘的横向平均线度约为1.8nm。从高分辨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图象可以看出,这种损伤往往伴有多种形式的31/2×31/2R 30°的超结构(R为石墨的晶格常数)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X射线粉末照相法及透射电子显微镜选区电子衍射法,唯一地确定了作者在液态急冷Fe-12.6at%B合金中发现的新亚稳相具有六角点阵。其点阵参数为α=5.501? c=7.213?,c/α=1.311。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6.
元素在探针表面上的原子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针原子人经法是一种新技术,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用探针原子化法研究Au(1B),Sr(ⅡA),Cd(ⅡB),Al(ⅢA),La,Sm,Fu(ⅢB),Ge,Sn,Pb(ⅣA),Sb,Bi(ⅤA),V(ⅤB),Cr,Mo(ⅥB),Mn(ⅦB),Fe,Co,Ni,Pt(Ⅷ)等20个元素的原子化机理了起源于卤化物分解的元素有Au与Pt,起源于氧化物分解的元素有Cd,Al,La,Sm,Eu,Ge,Mn与Fe。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用高能(MeV)离子散射研究表面、界面原子结构的方法、实验装置;报道了获得Al单晶清洁表面的方法,用高能离子散射、沟道效应研究Al(100)表面原子结构的实验结果:Al(100)表面层原子的热振动振幅较体内原子大20—30%,Al(100)表面层原子的弛豫量小于-0.05?。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8.
用高分辨率电子能量损失谱研究了氢原子吸附在金刚石表面的各种振动模式,其中主要是位于360meV处的C—H键的伸长振动和位于160meV处的“剪”振动。用氚原子代替氢原子吸附在金刚石表面,观测到上述振动模式所发生的同位素位移。将金刚石表面加热至900℃后,各种振动模式全部消失,这时吸附氢原子全部脱去,金刚石表面的悬键变成平躺在表面上,导致金刚石表面石墨化。由于石墨化后π-带的作用,在损失谱上出现一个非弹性的、连续的损失峰结构。我们用UPS和AES技术进一步证实了脱氢后金刚石表面的石墨化。 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