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陆懋荪  关家锐  尹佩玉  李作海 《色谱》1989,7(6):334-337
 ]采用大孔径阳离子交换树脂富集白酒中碱性含氮化合物,研究了影响回收率的各种因素并予以改进,使几种低挥发性吡嗪化合物的回收率达80%以上。用本法富集和气相色谱分离定量测定了几种酱香型白酒中吡嗪化合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GC-MS法测定白酒中邻苯二甲酸酯残留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正己烷提取白酒中的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白酒中污染物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残留量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对白酒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化合物的检测限为0.05 mg/kg,方法的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0.5~5.0 mg/L,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80.0%~95.0%,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1%~7.0%(n=6)。该方法可以满足白酒中污染物邻苯二甲酸酯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应用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对几种不同结构的吡嗪稠环齐聚物进行了表征.样品溶解在二甲基亚砜中,以正离子方式记录谱图,结果发现除了产生目标化合物的质子化的分子离子峰外,还产生了少量的碎片分子离子峰.结果表明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能有效地、快速准确地给出这类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为吡嗪类稠环齐聚物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表征方法.  相似文献   

4.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相色谱-火焰热离子检测器(GC-FTD)联用技术,建立了快速检测白酒中吡嗪类化合物的方法。本实验对吸附温度、时间及离子强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进行了优化;在优化条件下,吡嗪类化合物在所测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酒样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3.6%,检测限小于0.20μg/L,回收率大于80.2%。用该方法测定了茅台酒、郎酒中的吡嗪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北大仓白酒香气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溶剂萃取法进行分离和富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北大仓白酒香气成分进行分析。从北大仓白酒的二氯甲烷萃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30种物质,其中酯类22种,占所有香气物质的94.847%;酸类2种,占4.659%;烷烃类2种,占0.228%;醇类2种,占0.185%;酮类1种,占0.060%;酸酐类1种,占0.021%。所含主要化合物为己酸乙酯、2-羟基丙酸乙酯和己酸,合计占总香气成分的96.396%,构成了北大仓白酒香气成分的骨架。  相似文献   

6.
为了测定和比较不同烟叶及国内外代表性卷烟中的吡嗪、吡啶类香味成分含量的差异性,建立了烟草中吡嗪和吡啶类物质的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DE-GC-M S)测定法,优化了同时蒸馏萃取液的净化方法以及仪器测定条件。化合物的线性系数范围为0.9957~0.9999,RSD范围为5.3%~8.6%,回收率范围为73.0%~101.4%,检出限范围为0.0015~0.0029μg/g,可以满足烟草中吡啶、吡嗪类物质的定量测定。研究发现,产地对烟叶中吡嗪、吡啶类化合物含量影响较大;烟叶不同部位中吡嗪、吡啶类化合物差异性显著;不同品种烟叶中吡嗪、吡啶类化合物含量差异性较大,晒黄烟主要是吡啶类化合物含量较高,白肋烟中吡嗪类化合物含量相对较高;混合型卷烟烟丝中吡嗪、吡啶类香味成分含量明显高于烤烟型卷烟。  相似文献   

7.
包建民  谢丹  孙超慧  李优鑫  王俊菊 《色谱》2013,31(9):825-830
合成了一种以二乙烯苯和N-乙烯吡咯烷酮为单体的高分子聚合物固相萃取填料(DVB-NVP),以6种不同极性的化合物为模型化合物,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该填料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并与传统的C18填料及商品化同类型填料做对比;对填料进行了磺酸化修饰(DVB-NVP-SO3H),并将合成的填料应用于复杂基质中化合物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填料对不同极性化合物的回收率在95.55%~101.08%之间,优于商品化C18填料,与商品化同类型填料相当。DVB-NVP对于白酒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分析回收率分别为102.55%、102.99%、102.1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11%、1.69%、0.79%; DVB-NVP-SO3H用于对猪肉中的可乐定和赛庚啶进行分析,回收率分别为89.23%和91.4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8.21%和8.86%,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所合成的填料具有普适性,并具有较高的回收率,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8.
吡嗪是一类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有机合成和配位化学等领域。本文报道了一种简便,有效合成吡嗪的方法。[RuCl2(p-cymene)]2/KOAc催化二氢吡嗪脱氢,以43%~90%的收率得到多种吡嗪类衍生物2a~2p,采用1H NMR、13C NMR、 IR和元素等手段进行表征,确证所得产物为目标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王树涛  王炎  尤宏  梁志华 《色谱》2004,22(5):547-550
利用自制的有机硅树脂胶粘剂和粉状活性炭制成活性炭涂层萃取头。该萃取头富集能力强,对氯仿、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4种卤代烃化合物的富集率达到13.8~18.7倍;热稳定性好,最高使用温度可达290 ℃;使用寿命长,250 ℃解吸条件下可反复使用140次以上。上述4种化物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分析的结果表明,方法的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0.008~0.05 μg/L。采用该萃取头对含有该4种卤代烃化合物的实际水样进行了SPME-GC分析,4种化合物的回收率为95.5%~104.6%。  相似文献   

10.
花生微波烘烤香气成分分析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烤制花生香气成分分析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 SPME/GC-MS)分析方法。优化的实验条件:HP-5色谱柱,萃取平衡温度80℃,萃取时间40 min,解析时间5 min。采用该方法对四粒红、大白沙、鲁花3种花生进行微波炉焙烤后产生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出29种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杂环类化合物9种,醛类化合物7种,醇类化合物3种,烯类化合物3种,酚类化合物2种,酯类化合物3种,其他化合物2种。根据上述风味物质对花生香味的贡献大小,选择7种主要特征香气成分2,5-二甲基吡嗪、2-乙基-3,5(6)-二甲基吡嗪、2-乙基-6-甲基吡嗪、2-戊基呋喃、2,3-二氢苯并呋喃、苯甲醛和苯乙醛进行定量分析,其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超过0.997,标准物质的加标回收率为85%~101%,RSD不大于6.9%,检出限为0.63~13.4μg/L。比较了不同花生品种的香气差异,并通过分析不良风味成分苯乙醛的含量,发现以大白沙花生的特征香气浓度最高,苯乙醛含量最低,更适宜利用微波烘焙技术生产咸干花生食品。  相似文献   

11.
在线固相萃取富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有机锡化合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在线固相萃取富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水样中四苯基锡(TrPhT)、四乙基锡(TrET)、四丁基锡(TrBT)的方法。使用C18柱作为在线固相萃取富集柱,以C8反相柱作为分离柱,V(甲醇)∶V(H2O)=90∶10)(内含0.05%三氟乙酸)作为流动相在线分离有机锡化合物。3种有机锡化合物TrPhT、TrET、TrBT的检出限分别为1.7、7.3、7.3μg/L。3种有机锡化合物的回收率在80.8%~90.1%之间,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在2.9%~9.3%之间。用建立的方法测定水中有机锡化合物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SPE-GC测定卷烟滤嘴中7种挥发性羰基化合物,采用2,4-二硝基苯肼酸性溶液捕集滤嘴中挥发性羰基化合物,捕集液经Waters C18固相萃取小柱纯化和富集,用GC检测.7种羰基化合物检出限分别为0.02、 0.07、 0.04、 0.03、 0.03、 0.02、 0.03 μg/mL;回收率范围在92.0%~99.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方法应用于国内5种烤烟型卷烟滤嘴的分析,得到理想结果.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灵敏的基质分散-磁性固相萃取/液相色谱(dMSPE/HPLC)方法,用于测定白酒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AEs)残留量。样品用聚苯乙烯纳米磁性高分子材料进行富集处理后,经C8反相液相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分离,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230 nm检测。重点考察了样品p H值、吸附时间和洗脱剂的种类与用量等对PAEs富集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6种PAEs在2~500 n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不小于0.997 9;平均回收率为85.2%~101.2%,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0.8%~9.2%;检出限(LODs)为0.22~4.5 ng/L,定量下限(LOQs)为1.2~10 ng/L。方法可用于白酒中PAEs的快速筛查和确证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以六水合氯化锰,二苯甲醚二羧酸(Hoba)和吡嗪[2,3-f]邻菲咯啉(L)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化合物[二水合(二苯甲醚二羧酸)(吡嗪[2,3-f]邻菲咯啉)水合锰][Mn(oba)(L)(H2O)].2H2O(1),该化合物为链状结构,吡嗪[2,3-f]邻菲咯啉(L)配体间的π-π相互作用将化合物连接成二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5.
在含有吡嗪环的对位双环羧酸化合物中,2-(p-十二烷氧基苯基)吡嗪-5-羧酸具有良好的成膜性[1,2].在苯环和吡嗪环间引入不饱和键,合成的2-(p-十二烷氧基苯乙炔基)吡嗪-5-羧酸,由于其具有较长的共轭体系,因而分子排列的取向性更好,形成的LB膜更致密.该化合物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该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成膜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在线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分析了潜香吡嗪类化合物N-(2,3-吡嗪二甲酰基)-丙氨酸甲酯的热裂解行为。首先通过对2,3-吡嗪二羧酸酰胺化反应合成了新型目标化合物N-(2,3-吡嗪二甲酰基)-丙氨酸甲酯,其结构经X射线单晶衍射(XRD),1H NMR,13C NMR,IR和HR-MS证实,然后在空气氛围中,对目标化合物分别在300,600,900℃下进行热裂解,并通过GC-MS对其挥发性热裂解产物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裂解形成了包括具有香味特征的吡嗪类、大茴香醇和大茴香醛在内的裂解产物共48种。不同温度下挥发性热裂解产物的类型和相对含量不同,300℃和600℃时相对含量最高的均为乙酸,而900℃时相对含量最高的为吡嗪,且与300℃和600℃裂解条件相比所形成的吡嗪类衍生物种类较多,相对含量较高。2在具有香味特征的裂解产物中,大茴香醇的相对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升高,而大茴香醛和苯甲醛的相对含量则呈现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基于目标化合物的热裂解产物的定性及定量变化情况,初步探讨了该物质可能的裂解机理。  相似文献   

17.
该法采用X—5树脂微型柱从尿中快速富集痕量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选用丙酮洗脱、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并做了大鼠体内LD_(50)毒性实验,证明大鼠体内有原形化合物存在,该法比溶剂提取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富集回收率在76-96%。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固相萃取技术分离富集催化裂化柴油中的中性和碱性含氮化合物,优化了洗脱溶剂的种类及用量,并考察了分离方法的回收率和重复性。结果表明,二氯甲烷和丙酮-二氯甲烷可以有效分离富集柴油中的中性和碱性含氮化合物;固相萃取法的回收率高达99. 5%,3次分离实验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分离后的组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定性,数据表明,催化裂化柴油中的中性含氮化合物主要为C0~C3-吲哚及C0~C5-咔唑,碱性含氮化合物主要为C1~C4-苯胺及C0~C2-喹啉。采用气相色谱-氮化学发光检测器对含氮化合物进行定量,发现中性含氮化合物占已定性含氮化合物总量的96. 6%;咔唑类含氮化合物的含量最高,占已定性含氮化合物总量的64. 3%;从化合物结构上看,化合物含量随着甲基取代基数目的增多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该方法可用于催化裂化柴油中含氮化合物的类型分布分析。  相似文献   

19.
吡唑及吡嗪类含能化合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吡唑和吡嗪分别为分子中含两个氮原子的五元和六元杂环,是富氮杂环化合物的理想结构单元.部分具有生成焓高、热稳定性好和感度较低等特点.介绍了吡唑、吡嗪类高氮杂环含能化合物的合成、性能以及在含能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其中LLM-105和ANPZ-i在钝感炸药中应用前景良好,预测了两类含能化合物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以漂浮有机液滴凝固液相微萃取(SFODLPME)对中药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富集,建立SFODLPME-HPLC快速测定中药材样品中低丰度黄酮类化学成分含量的方法. 并讨论了黄酮类化合物富集倍数与浓度之间的关系、富集倍数与供相体积之间的关系,定义和阐述了EF1μg?mL-1及其物理意义,计算了漂浮有机液滴凝固相体积及黄酮类化合物的表观分配系数. 在SFODLPME的优化条件下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测得8种黄酮类成分的线性范围均为0.01~10.00μg/ml;检测限在1.0~0.01ng/mL;精密度RSD<7.0%;药材中分析物的回收率在96.0% ~104.2%. 当加入萃取溶剂体积为40μl 时,形成漂浮有机液滴凝固相体积为52±14μl;8种黄酮类成分的表观分配系数在44.8~243.9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