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系统研究了核磁共振碳谱与化学位移和规律,以及分子拓扑指数在定量[结]构[波]谱关系(QSSR)中的应用.本文基于矢量路径长度矢量p=(P1, P2, P3,…, Pm)与分子中原子相互作用,提出了一种新型分子距边矢量并发现它与烷烃13C NMR 化学位移和有良好线性相关性, 回归方程及其统计参数为:
CSS=bν+p3mj=0bjνj+b10p3=b0ν+b1ν1+b2ν2+b3ν3+b4ν4+b5ν5+b6ν6+b7ν7+b8ν8+b9ν9ν+b10P3 =-13.6011+22.2133 ν1+28.4121 ν2+25.9416 ν3+26.6709 ν4+14.4976 ν5+5.7240 ν6-5.3830 ν7-3.2152 ν8-15.0213 ν9-25.7099 ν10+12.2786P3 (n=63, R=0.9970, EV=99.68%, RMS=3.7348, F=2418.2; 交互校验CV为: R=0.9893, EV=98.83%, RMS=7.1261, F=664.046); 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基于本实验室提出一种新型以势能形式表达的分子距边矢量, 深入地系统研究了核磁共振碳-13谱化学位移和(CSS)规律以及分子拓扑指数矢量在定量结构波谱关系(QSSR)中的应用. 借助多种计量化学方法包括多元线性回归、逐步多元回归、主成分回归、主筛选回归等进行分子拟模和定量相关研究, 发现烷烃13C NMR 化学位移和(CSS)与其分子距边矢量及路径长度指数有良好线性相关性, 回归方程及其统计参数为:CSS=bν+cp3=∑mj=0bjνj+b11p3=b0ν+b1ν1+b2ν2+b3ν3+b4ν4+b5ν5+b6ν6+b7ν7+b8ν8+b9ν9+b10ν10+b11p3=-13.576+22.179ν1+28.407ν2+25 .950ν3+26.690ν4+14.498ν5+5.726ν6-5.379ν7-3.214ν8-15.021ν9 -25.710ν10+12.278p3 n=63, R=0.997, EV=99.68%, RMS=3.7348, SD=4.1 18, F= 773.116, U=144228.844, Q=864.938; CV: R2CV=0.980, EV=98.83%, RMS=7.126 1, SDCV=7.634, FCV=221.720, UCV=142121.891, QCV=2971 .896.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系统研究了核磁共振碳谱与化学位移和规律 ,以及分子拓扑指数在定量 [结 ]构[波 ]谱关系 (QSSR)中的应用 .本文基于分子路径长度矢量p =(P1,P2 ,P3,… ,Pm)与分子中原子相互作用 ,提出了一种新型原子距边矢量并发现它与烷烃13CNMR化学位移有良好线性相关性 ,回归方程及其统计参数为 :CSC =aν +ap3=∑ mj=0 ajνj+a10 p3=a0 (ν0 =1 ) +a1ν1+a2 ν2 +a3ν3+a4ν4+bP3,R >0 .990 ,EV =94 .5% ,RMS <0 .772 ,F =4 9.0 69-351 3.1 8,结果良好 .  相似文献   

4.
系统研究了核磁共振碳谱与化学位移和规律,以及分子拓扑指数在定量[结]构[波]谱关系(QSSR)中的应用. 本文基于分子路径长度矢量p=(P\-1, P\-2, P\-3,\:, P\-m)与分子中原子相互作用, 提出了一种新型原子距边矢量并发现它与烷烃13C NMR 化学位移有良好线性相关性, 回归方程及其统计参数为: CSC=aν+ap\-3=∑m\-j=0a\-jν\-j+a\-10p\-3=a\-0(ν\-0=1)+a\-1ν\-1+a\-2ν\-2+a\-3ν\-3+a\-4ν\-4+bP\-3, R>0.990, EV=94.5%, RMS<0.772, F=49.069-3513.18,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原子电性作用矢量用于氨基酸化学位移计算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提出了用于表征分子内部化学微环境的结构描述子:原子电性作用矢量(AEIV),并将其应用于20个天然氨基酸103个13C 原子核磁共振化学位移CS建模:δ =-190.514+7.352×ν1+63.998×ν2+49.252×ν3+39.678×ν4,取得优良效果. 模型值、留一法(LOO)和留分法(LMO)交互校验的复相关系数分别为RMM=0.966 0,RLOO=0.957 7和RLMO=0.957 7.  相似文献   

6.
系统研究了核磁共振碳谱与化学位移和规律 ,以及分子拓扑指数在定量 [结 ]构 [波 ]谱关系 (QSSR)中的应用 .本文基于矢量路径长度矢量 p =(P1,P2 ,P3 ,… ,Pm)与分子中原子相互作用 ,提出了一种新型分子距边矢量并发现它与烷烃13 CNMR化学位移和有良好线性相关性 ,回归方程及其统计参数为 :CSS =bν +p3 =Σmj=0 bjνj+b10 p3 =b0 ν +b1ν1+b2 ν2 +b3 ν3 +b4 ν4 +b5ν5+b6ν6+b7ν7+b8ν8+b9ν9ν +b10 P3 =- 13.6 0 11+2 2 .2 133ν1+2 8.412 1ν2 +2 5 .9416ν3 +2 6 .6 70 9ν4 +14.4976ν5+5 .72 40ν6- 5 .3830ν7- 3.2 15 2ν8- 15 .0 2 13ν9- 2 5 .70 99ν10 +12 .2 786P3 (n =6 3,R =0 .9970 ,EV =99 .6 8% ,RMS =3.734 8,F =2 418.2 ;交互校验CV为 :R =0 .9893,EV =98.83% ,RMS =7.12 6 1,F =6 6 4.0 46 ) ;结果良好 .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155个羰基化合物中羰基碳原子的13C NMR谱与其分子距离-边数矢量(MDE)、立体效应参数(γ 效应)关系的研究,发现羰基化合物羰基碳的13C NMR谱化学位移可表示为:

δC=a+bμ51+cμ52+dμ53+eμ54+fγ

此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羰基化合物13C NMR谱化学位移与其分子结构信息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提供了一种计算羰基化合物13C NMR化学位移的新方法,并对解析和预测其13C NMR谱提供了理论依据.   相似文献   

8.
合成一系列取代二芳基硝酮XArCH=N(O)ArY化合物,测定其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指认出桥基CH=N(O)上质子的化学位移δH[CH=N(O)],定量研究取代基效应对δH[CH=N(O)]的影响.得到一个4参数定量方程,标准偏差(S)为0.020,较好地表达了δH[CH=N(O)]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的δH[CH=N(O)]主要受4个因素影响:X基团的场/诱导效应[σF(X)];Y基团的共轭效应[σR(X)];基团X和Y之间的特殊交叉作用(Δσ2);以及基团X和O-之间的特殊交叉作用[Δσ2(X-O-].其中,Δσ2(X-O-对δH[CH=N(O)]变化的贡献超过70%.通过δH[CH=N(O)]与二芳基希夫碱XArCH=NArY桥基CH=N上质子化学位移的δH(CH=N)比较发现,这两类化合物桥基上质子的化学位移之间没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因而,在应用NMR谱图解析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时,不能简单地用δH(CH=N)的变化去类比δH[CH=N(O)]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吴达旭  郭智 《波谱学杂志》1989,6(1):111-114
本文对六种双金属化合物[Et4N]2[(PhS)2FeS2MS2-nOn](M=Mo,W;n=0,1,2,)的1H-NMR作了研究,表明各向同性位移主要来自接触位移的作用,其值大小与Fe→M电荷迁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氟化膦类系列配位体(GPF2:G=F,Et2N,Me2N,C5H10N,nPrO,PhO,neoPnO,2,5-diMePh,isoPr,etc.)及其与金属镍(0)(I)(0)(I)形成的配合物的核磁共振氟谱化学位移的定量分子建模,发现了其中的一些有用规律.  相似文献   

11.
核磁共振碳谱的研究:烷烃化学位移和CSS与分子距边矢量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系统研究了核磁共振碳谱及其化学位移规律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子图论参数:分子距离一边数矢量(λ或MDE矢量),并发现它与烷烃的13C NMR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提出以原子电性距离矢量(VAED)描述各种碱基分子中不同等价碳原子的化学环境,结合γ效应校正与碳原子类型,建立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化学位移(CS)的五参数线性模型.用于碱基分子中4类不同碳(其中主要是仲叔季碳)的等价碳原子化学位移的估计,复相关系数R和均方根误差RMS[ppm]分别为仲叔季碳:1)对C2n=12,R=0.9998,R2=0.9997,F=2732.2498,EV=0.9994,RMS=0.1804,SD=0.18842)对C3n=41,R=0.9334,R2=0.8712,F=38.3299,EV=0.8528,RMS=9.5268,SD=9.64523)对C4n=23,R=0.9183,R2=0.8433,F=14.3479,EV=0.7972,RMS=6.5304,SD=6.67721)对C2n=12,R=0.9998,R2=0.9997,F=2592.7072,EV=0.9994,RMS=0.1852,SD=0.19342)对C3n=41,R=0.9270,R2=0.8594,F=34.6283,EV=0.8393,RMS=9.548,SD=10.07843)对C4n=23,R=0.9071,R2=0.8229,F=12.3881,EV=0.7708,RMS=6.9425,SD=7.0985经交互校验,模拟稳定性较好.并综合几种处理方法,找到一种较好的建模方法,将它用于4个外部样本化学位移的定量预测,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二正丁基锡(IV)基羧酸酯的谱学表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合成了10个二正丁基锡(IV)基羧酸酯化合物{[nBu2Sn (O2CR)]2O}2(A1~A5)和nBu2Sn (O2CR)2(B1~B5)(R=1:CCl3;2:CHCl2;3:CH2Cl;4:PhCH=CH;5:2,2,3,3-四甲基环丙基),其中A4、A5和B5为新化合物,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和IR及、1H、13C、119Sn NMR谱表征,重点讨论了13C和119Sn NMR谱的谱学特征及化学位移值与母体酸的PKa值大小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推测了它们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4.
系统研究了核磁共振碳谱与化学位移和规律,以及拓扑图论方法在定量结构波谱关系(QSSR)中的应用.本文基于路径长度矢量p=p1,p2,p3,…,pm)组合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整数型拓扑图论指数M=(p1+p2)+(p1-p3),并发现它与烷烃13C NMR化学位移和有良好线性相关性:回归方程及其统计参数为CSS=+14.329* M-21.089;n=65,R=0.991,SD=7.684,F=3648.021,U=215381.656,Q=3719.563;交互校验CV结果为:R=0.990,R2(01)=0.981,SD(01)=8.086,F(01)=3288.113,U(01)=214982.172,Q(01)=4119.042.  相似文献   

15.
用原子电负性、极化度并结合表征原子空间连接方式的立体效应参数对醚分子中不同环境碳原子的化学位移进行关联,将23个脂肪醚中153个碳原子相关参数值和化学位移值带入模型中得到如下估算方程:δC=121.1348+94.3651Qi-2.0823QiΣαx-7.6347SH-47.6149SO(R=0.9990R2=0.9980S=0.85F=18478.97n=153)上式中Qi表示观测原子的部分净电荷,Σαx表示近邻原子极化度,SH,SO为立体效应参数.方程中各参数计算简单,物理意义比较明确,通过用"留一法"(LOO)检验(Rcv=0.9980,R2cv=0.9977,Scv=0.89)及对模型外4个化合物43个碳原子化学位移的预测值和实验值比较,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6.
系统研究了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与化学位移规律及其定量构谱关系(QSSR).本文提出了一组含多元素组成的分子子图指数矢量(VMSG),并发现它与卤代烃化学位移(CSRX)有很好线性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VLR)进行准确估计与预测,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吴达旭  沈旭 《波谱学杂志》1998,15(6):547-550
利用1H-1H COSY,1H-13C HMQC,HMBC等2D NMR技术对一种新的配体1-(2-羧基苯基甲酰基)氨基硫脲(H3L)进行1H、13C NMR谱数据分析与归属,对于它与Cu+离子配位的化合物[Cu2(H3L)2Cl2](H2O)3也作了1H、13C NMR的测定,简单讨论了它的配位行为,粗略确定了它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