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科学媒介中心是帮助协调沟通科学家、媒体和公众之间关系的新兴组织,世界多国都先后在本世纪建立了自己的科学媒介中心,日本作为科技领先于世界的亚洲发达国家,也在2010 年筹备了科学媒介中心,虽然成立时间较晚,但该中心在2011 年“3·11”大地震引发的福岛核电站事故中,发挥了及时有效的作用,奠定了其在日本社会的地位和影响力。本研究针对日本科学媒介中心的运营机制和它在福岛核电站事故中采取的对应措施及其作用,进行了初步的归纳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2002年以来,科学媒介中心在各国相继成立,本文选取其中范本——英国科学媒介中心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究了其如何促进科学家与媒体间的沟通,增进两个群体间的理解合作。英国科学媒体中心为我国相关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经验:应充分调动科学家利用媒体平台传播科学信息的积极性,在提高科学家沟通传播能力,培养记者科学思维和科学素质的基础上,建立两者有效沟通互动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蒋程  詹琰  王伟  茅羽佳  王聪 《科普研究》2021,16(2):92-99
校外科学营类活动是学校正式教育之外面向青少年开展科学传播活动的重要途径之一.以2019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为例,以科学兴趣为主要探究变量,使用大样本(n=11980)遍历性问卷调查方法探讨校外科学营类活动对学生科学兴趣的影响.研究发现,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对学生科学兴趣的发展能够起到较为正面的影响,对学生的科学兴趣感知和科学专业选择倾向有较好的提升作用,在吸引青少年进入科学共同体从事科学职业方面也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5.
本文所谈的科学传播是指将科学信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知识、观念等资讯)传播得正确、广泛、深入、快速且有效,实现科学普及、民智发达的境界。论述前提限于大众传媒的科普范畴,至于正规学校教育中的自然科学教育则不在讨论之列。本文从科学与媒介、科学作者、科学写作、科学消息之传播,以及科学家等5个理论研究的面向来分析台湾的科普困境,以为台湾的科普是相当值得探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赵蕾  刘兵 《科普研究》2009,4(4):29-35
调查表明,科学家肖像画在形成学生对科学家及科学的认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介绍了科学家肖像画研究常见的理论方法,运用问卷调研与访谈的方法,从实证角度证实了科学家肖像画在形成小学生对科学家的认识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将国外肖像画研究与对国内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进行了比较,试图为科学传播引入新的研究视角,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为科学传播实践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科学家对自身参与科学传播活动看法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姝  李大光 《科普研究》2010,5(3):68-73
促进科学家群体参与科学传播活动,从来都是科学传播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国家先后推出了多项政策、制度来激励科学家参与其中;相关研究也提出了大量的建议,有待国家科普决策机构采纳实施。但是,这些针对科学家提出的建议,在科学共同体内部能否得到认同、支持度如何,却没有经过严格细致的研,通过与不同学科背景、学历、职位的科学家进行一对一的深入访谈发现,科学家对于纳入科学评价体系内的科普内容认同度很低,同时对于经济利益的刺激反应平淡。同时科学家所处环境中管理者对于科学传播活动的态度,对科学家产生的压力较大,而管理者却偏向于否定这种影响力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科学家的媒体素养在科学传播对话模式的背景下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概念,要实现科学与公众的有效对话,除了强调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之外,还必须关注科学家媒介素养的提高。近几年,英国机构推行了一系列项目,旨在提高科学家的媒介素养,促进科学家与媒体、公众的对话交流,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首先探讨了科学家媒介素养概念的重要意义,其次,对英国此类项目具体方案和特色进行分析,为国内开展提高科学家媒介素养的项目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9.
孙静  汤书昆 《科普研究》2016,11(5):10-16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科学传播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求。作为即时通讯工 具用户排名前三的社会化媒体———微信媒介,可以尝试在新媒体环境下发挥自身优势助益科学传播,即通过“以科普 微信公众号为核心、以朋友圈与微信群为两翼的全方位互动辐射”模式,为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新模式的探索提供 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健  陈玲  张会亮 《科普研究》2015,10(5):51-55
本文基于国内外科学传播相关案例,从科学家与大众媒体的沟通交流、科学家如何展示研究成果、科学 家参考公众心理特点谈论科学风险等方面,对《科学家与媒体交流指南》报告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基于此,本文 进一步提出我国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工作的三点建议: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大众媒体的作用; 科学家应以足够审慎和负责的态度、简明易懂的通识语言与公众交流;科学家应谨慎表述和传达研究成果所带来 的风险和收益。  相似文献   

11.
松鹰 《科普研究》2014,9(3):91-96
正2013年是收获和耕耘的一年。这一年我出了四本科普图书,并应出版社之约,撰写完成五本新作,将于今夏出版。在马年迎春之际,回顾一下创作的甘苦,谈点心得,与朋友们交流。两块"砖头"2013年3月,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电子英雄》(典藏版)一书。这套书是"中国科普大奖图书典藏书系",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选编推荐,据称"囊括新中国成立以来著名科普、科幻作家的精品力作",选题  相似文献   

12.
范春萍 《科普研究》2013,8(2):66-72
科普作品由于其内容的特殊性,要求其作者拥有科技知识背景、受过科研训练,甚至本身就是一线科研工作者。而科学实践的经历,会使科研工作者在思维方式和著述习惯上形成刻板的科研思路。本文给出了对科研思路和科普思路的一般性描述,提出了好的科普作品的三重境界、科普思路的时代性等,并结合经典和典型科普作品的分析,对科普思路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总结了近百年来我国学者对“人文科学”的有关论著的基础上,说明了“人文精神”的内涵,以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探讨了在科普创作中体现人文精神的方法与技巧;特别是引用了现代著名科普作家的创作实例,佐证了文章的立论。通过本文的论证,可以得出以下3个观点:(1)早在20世纪初叶,已经出现关于科学与人文的论述,已有学者对之加以研讨,并有重要著作;(2)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著名科普作家的创作实践已经自然地融汇了人文精神;(3)科普作品若在传播科技知识的同时,使读者感悟到人的自身价值和尊严,以及“做人的道理”,那就大致做到了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电子板书授课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近年来,越来越多教师采用诸如Microsoft Powerpoint软件,课前根据不同教学目的和要求,制作反映教学内容的幻灯片,然后教师在授课中通过电脑投影仪放映出来的内容进行讲解,也即电子板书授课。然而,学生对一些课程采用这种授课方式的评价不高,甚至认为还不如传统方式。本文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结合我们的实践探讨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刘健 《科普研究》2012,7(6):93-94
长期以来,科幻小说经常被有意无意的当作一种普及科学知识的手段,科幻小说的创作也被简单化地理解为“用故事送服科学知识”。如今,这种偏颇的创作观念已经被很多科幻作者和科幻文学理论工作者批判和扬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科幻小说要放弃宣传和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理念的功能,而是要寻求一个平衡点,如何让科学自然而然地融入故事情节中去,并让读者欣然接受,获得阅读享受。在这方面,被誉为中国科幻界“科普派掌门人”的绿杨老师是这种创作的典型代表。他的科幻小说总体上以硬科幻为主,文笔平实流畅,故事性强,善于把深奥的科学概念自然地融入曲折而富有悬念的情节之中,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  相似文献   

16.
赵海虹 《科普研究》2011,6(6):75-80
毋庸置疑,中国科幻在重要的世界级作品《三体》出版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科幻小说不再被等同于"儿童文学"和"科普文学"。但若固守一个类型文学的小圈子,显然也不利于科幻文学自身的发展。笔者尝试结合个人15年科幻创作的体会,浅谈科幻小说作为类型文学,如何寻找在文学大园地中的位置,建立与儿童文学、科普文学良好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笔者结合自身的科研生涯,回顾了少年时代阅读科普杂志对走上科研之路的诱激;科普与媒体的互 为助力,尤其是新媒体对科普工作的意义;做科普报告的体会以及未来的科普梦想,希望日后能有时间集中 精力做原创科普图书。  相似文献   

18.
试谈电工程与信息科学领域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本文是2005年11月12日在西安召开的首届电工电子课程报告论坛上作者的发言。电工程与信息科学经历了急速的发展与变化,在可预见之未来仍将持续改变。本文讨论这些变革对电工程与信息科学教育之影响,以及一些基础课程改革的动向。分析了课程改革面临的矛盾,介绍了国外一些改革案例。指出了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巫红霏 《科普研究》2014,9(5):91-96
张之杰教授为两岸知名科普写作家和科学史家。20世纪90年代初,因编辑美术书刊,开始研究美术史。1996年起,开展出科学史与美术史会通的道路。2006年,将科学史与美术史会通的文章辑成《画说科学》。该书由20篇通俗文章构成,有些已改写成论文,有些由论文改写而成。作者通常先说明如何从绘画等文物上发现某一课题,再写出抽丝剥茧的经过。《画说科学》的意义,是造就一种科普写作模式,可供有意从事科普写作的科研工作者参考。亦即科研工作者只要以文学之笔,写出解决某一课题的曲折过程,就可能成为一篇有趣的科普佳作。  相似文献   

20.
林之光简介气象学家,科普作家。1936年1月生,江苏太仓市人。195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曾任《中国气象报》总编辑。1992年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毕生从事气象科学研究,出版专著3部,如《地形降水气候学》、《中国气候》;发表中英文论文70余篇。研究成果曾获省部级科研二等奖。毕生喜爱思考、研究,喜爱科普创作。有科普著作约20部(含主编),如《环球凉热》、《气象万千》、《气象与生活》;发表科普文章数百篇。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990年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建国以来成绩突出的科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