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应用小角X-射线散射,参考方介石与硬脂酸结晶结构,为硬脂酸镉盐膜系设计了七种可能的分子链模型,在微机上进行拟合研究。结果指出:链倾角Ach~24-27°,与β-硬脂酸结晶相近;碳键角Acc~115°,比正四面体模型有所扩张;链端羧酸镉属离子键结构,而非文献习用的共价键结构;堆砌缺陷d约0.156nm,小于文献值约0.1nm;酸/皂剂量比x=0.8-1.0,因制膜条件变化而不同;界面对链堆砌有明显影响。总之,小角X-射线散射可对超薄L-B薄膜(<10nm)的精细结构进行有效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小角X-射线散射,参考方介石与硬脂酸结晶结构,为硬脂酸镉盐膜系设计了七种可能的分子链模型,在微机上进行拟合研究。结果指出:链倾角Ach~24-27°,与β-硬脂酸结晶相近;碳键角Acc~115°,比正四面体模型有所扩张;链端羧酸镉属离子键结构,而非文献习用的共价键结构;堆砌缺陷d约0.156nm,小于文献值约0.1nm;酸/皂剂量比x=0.8-1.0,因制膜条件变化而不同;界面对链堆砌有明显影响。总之,小角X-射线散射可对超薄L-B薄膜(<10nm)的精细结构进行有效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取向非晶态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的结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范庆荣  钱人元  STAMM  M. 《高分子学报》1991,(5):567-571
采用小角和广角X-散射法比较了未拉和热拉PET膜在结晶性能方面的差别,热拉试样在分子链段的小尺度范围内基本上是无规取向,而在分子链的大尺度范围内却是高度取向的。研究结果表明:热拉PET膜的结晶诱导期较短,长周期发展得较快,结晶后小角X-线散射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在热处理过程中先出现显著的热收缩,随后又表现出结晶伸长现象,这些都和未拉试样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用小角X-射线散射法(SAXS),广角X-射线衍射法(WXA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由N-催化剂催化聚合的聚丙烯结晶行为进行探讨。发现这种聚丙烯结晶中有β晶型存在,且其含量随结晶时间增加而增加随结晶温度升高而降低;β晶含量增加,聚合物的长周期也会增加,β晶对长周期的影响比α晶更大。乙烯共聚改性后的聚丙烯因分子链规整性下降而阻止了β晶的形成。在熔融状态下结晶时,β晶的形成要求聚丙烯的分子链具有更高的规整性。这些实验结果均从分子链段结晶机理得到了解释。  相似文献   

5.
对聚(ε-己内酯)(PCL)/聚氧化乙烯(PEO)共混物的相差显微镜、广角X-射线衍射(WAXD)、小角X-射线散射(SAXS)及示差扫描量热计(DSC)等的研究表明,只有当共混物中PCL(或PEO)的含量低于20%时,两组份是相容的.当PCL含量低于20%时,在共混物中形成了PEO片晶和PCL片晶相间堆砌的结晶形态,当PEO含量不超过20%时,PEO则完全以非晶形式混入PCL的非晶区,同时阻碍了PCL的结晶.可见在结晶过程中,相容的两组份对共混体系形态结构的影响却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6.
庚二酸·邻菲啰啉合铽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水热技术合成了配位高聚物[Tb(Hpim)(pim)(phen)]n·1.5nH2O,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确定了其组成和晶体结构.此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墿,晶胞参数a=1.1049(6)nm,b=1.1608(7)nm,c=1.2557(7)nm,α=110.590(9)°,β=99.999(10)°,γ=110.775(8)°;V=1.3252(13)nm3;Z=2;R=0.0492,wR=0.1036.配合物单元通过氢键及邻菲啉之间的芳环堆积效应构筑成纳米链结构并组装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7.
庚二酸·邻菲哕啉合铽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黄亮 《化学研究》2004,15(2):28-30
用水热技术合成了配位高聚物[Tb(Hpim)(pim)(phen)]n·1.5nH2O,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确定了其组成和晶体结构.此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i,晶胞参数a=1.1049(6)nm,b=1.1608(7)nm,c=1.255 7(7)nm,α=110.590(9)°,β=99.999(10)°,y=110.775(8)°;V=1.325 2(13)nm3;Z=2;R=0.049 2,wR=0.103 6.配合物单元通过氢键及邻菲哕啉之间的芳环堆积效应构筑成纳米链结构并组装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8.
本文描述了两个具有相似阴离子骨架的化合物,[Na2(H2O)10(NH4)4][V10O28](1)和[Na2(H2O)10(NH4)4][V9MoO28](2).化合物1的阴离子是一个常见的钒十骨架,而化合物2与化合物1是同晶异质体,化合物2的阴离子是混有一个钼原子的钒十骨架.X-射线晶体结构测定表明,这两个化合物均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分别为化合物1a=0.86024(4)nm,b=1.04561(5)nm,c=1.12828(4)nm,α=68.833(1)°,β=87.158(1)°,γ=67.065(1)°;化合物2a=0.86511(3)nm,b=1.04549(5)nm,c=1.12446(5)nm,α=69.071(1)°,β=87.145(1)°,γ=66.982(1)°.  相似文献   

9.
我们考察了四(十六烷硫基)四硫富瓦烯/硬脂酸(THT-TTF:SA=1:n)在气一液界面的聚集状态及在LB膜中的排列.当n=1时,THT-TTF分子在气-液界面形成了双分子膜;当n>6时,THT-TTF分子形成了单分子膜;1相似文献   

10.
以间规1,2-聚丁二烯(s-PB)为研究对象,通过原位同步辐射小角X射线散射(SR-SAXS)和广角X射线衍射(WAXD)研究其结晶结构的变化过程.SR-SAXS曲线中存在明显的散射峰,表明在等温结晶过程中形成有序结晶结构;在等温结晶后间规1,2-聚丁二烯的片晶厚度、微晶尺寸均正比于1/Tc∞-T,根据高分子结晶中介相机理可以做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聚芳醚矾(PES)无广角X-射线的结晶衍射,但其本体及溶液均具有解偏振效应。其形态结构单元是由棒状分子规整排列形成的微区。微区进一步堆砌排列形成棒状的亚微观结构。由于链结构不同,其大分子链的刚性不同,导致形态结构尺寸与堆砌花样有所不同。这些形态结构随外界条件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12.
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测定了液晶化合物2,5-双(4-乙基苯甲酰氯基)苯乙烯(Ⅰ)和2,5-双(4-甲氧基苯甲酰氧基)苯甲醛(Ⅱ)的单晶结构和分子结构. 化合物Ⅰ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P(1), 晶胞参数: a=0.9356(6) nm, b=0.9842(6) nm, c=1.3357(8) nm, α=108.68(5)°, β=105.67(5)°, γ=96.36(5)°, Z=2; 化合物Ⅱ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P_n, 晶胞参数: a=0.9109(2) nm, b=0.9187(3) nm, c=2.3166(8) nm, β=93.93(2)°, Z=4. 在化合物Ⅰ和Ⅱ晶体中, 分子均呈伸展构象, 分子中的三个苯环平面取向相互成一定的夹角. 分子在晶胞中治其伸展方向相互平行堆积, 相邻分子的侧链基团(乙烯基, 甲醛基)以较短的分子间距0.47-0.56 nm相向排列. 化合物Ⅰ晶胞中分子堆积密度比化合物Ⅱ松散. 晶体结构分析结果合理地解释了化合物Ⅰ的高聚合性.  相似文献   

13.
王敏  王志强  王明安  刘军 《有机化学》1996,16(4):357-363
本文合成了主体分子(S, R)-1, 1'-联萘-2, 2'-二羟基磷酰(N-α-苯乙基)胺及8种包合物, 经熔点、结晶形状及元素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组成; 并经过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其乙醇包合物的单晶结构, 晶体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P2~1,a=0.9365(1)nm, b=1.2825(7)nm, c=1.1640(3)nm, β=111.71°, Z=2,R=0.0469。其中主体分子形成层状结构, 客体分子处于相邻的层间。  相似文献   

14.
采用示差扫描量热(DSC)与同步辐射小角X射线散射(SR-SAXS)技术分别研究了聚己内酯(PCL)的等温与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及等温结晶过程中PCL片层结构的变化. 在等温结晶过程中, Avrami指数n≈3, 表明PCL以异相成核的三维球晶方式生长. 同时计算了折叠链表面自由能等结晶动力学参数. 在非等温结晶的过程中, Avrami指数n≈4, 表明PCL以均相成核的三维球晶方式生长. 同步辐射小角X射线散射数据分析表明, 在等温结晶过程中, 长周期与非晶层的平均厚度随着结晶时间的增加会经历先减小后几乎不变的过程, 而结晶层的平均厚度不随结晶时间变化而变化. 同时随着结晶温度的升高, 长周期、结晶层厚度与非晶层厚度等片层结构参数均增加.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电子显微镜和小角X-射线散射(SAXS)技术研究了含有串晶结构(Shish—kebab)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共混物高取向膜在单轴拉伸过程中的微结构变化.深入探讨了拉伸温度对聚乙烯在形变过程中微结构变化的影响.室温拉伸时,聚乙烯串晶结构主要发生了解结晶过程;高温(115℃)形变时,主要表现为折叠链片晶直接转变为伸展链纤维晶的应变诱导结晶过程.  相似文献   

16.
PVA/PVP共混物的SAX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乙烯醇(PVA)/聚吡咯烷酮(PVP)共混物的小角X-射线散射(SAXS)研究表明,PVA/PVP共混物的结构参数与共混物组分比及热历史密切相关。按Vonk一维电子密度相关函数法,得到PVA/PVP共混物的长周期,过渡层厚随PVP组分含量增加而增加;结晶片层厚和比内表面积却随PVP含量增加而降低。热处理可提高共混物的结晶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描述了两个具有相似阴离子骨架的化合物,犤Na2(H2O)10(NH4)4犦犤V10O28犦(1)和犤Na2(H2O)10(NH4)4犦犤V9MoO28犦(2)。化合物1的阴离子是一个常见的钒十骨架,而化合物2与化合物1是同晶异质体,化合物2的阴离子是混有一个钼原子的钒十骨架。X-射线晶体结构测定表明,这两个化合物均属于三斜晶系,P1珔空间群。晶胞参数分别为化合物1:a=0.86024(4)nm,b=1.04561(5)nm,c=1.12828(4)nm,α=68.833(1)°,β=87.158(1)°,γ=67.065(1)°;化合物2:a=0.86511(3)nm,b=1.04549(5)nm,c=1.12446(5)nm,α=69.071(1)°,β=87.145(1)°,γ=66.982(1)°。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分化诱导剂1,5-二[3,3’-5,5-二甲基乙内酰脲]]戊烷(PMDH), 对合成方法和路线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和红外进行了表征. 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 晶体学参数为: a =0.874 1(4) nm, b =1.114 6(2) nm, c =1.721 0(3) nm, α= 87.20(3)°,β= 89.77(3) °, γ=85.12(3)°, V= 1.668 6(6) nm3 ,Z=4.最终偏离因子R1= 0.0651.分子中的碳链连接两个乙内酰脲五元环,五元环与和它相连的两个羰基氧原子呈平面结构, 分子间存在较强的氢键.  相似文献   

19.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个新的混合价配位聚合物 [Cu(en)2H2O]2&#8226;8H2O, 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 IR, UV, TG-DSC等表征. 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 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 P21/c空间群, 晶胞参数a=1.88678(12) nm, b=2.30383(14) nm, c=2.61234(16) nm, α=90°, β=95.844(1)°, γ=90°, V=11.2964(12) nm3, Z=4, Dc=3.954 g/cm3, R1=0.0975, wR2=0.2041. 结构测定结果表明, 聚合物中杂多阴离子骨架通过氧桥相连并形成一维无限链. 热性质研究表明, 形成标题化合物后杂多阴离子骨架分解温度大约在600.4 ℃, 热稳定性较母体杂多酸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20.
[Zn(phen)3]·2TsTausH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水溶液中合成了配合物[Zn(phen)3]·2TsTausH(化学式为C54H48N8O11S4Zn), 其结构经X-射线衍射、IR 和元素分析等表征.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此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胞参数为a=2.9246(8) nm, b=1.0375(2) nm, c=2.1361(5) nm, β=126.07(1)°, V=5.242(2) nm3, Z=4, Dc=1.496 g·cm-3, μ=0.699 mm-1, F(000)=2448.配合物中的金属锌离子与三个邻菲咯啉配位,而与对甲苯磺酰牛磺酸中的氧原子没有配位.该配合物是一个变形的八面体构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