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上海激光学会举办的1983年激光年会于5月9日至11日在上海市科学会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工厂企业等有关单位的报告人以外,上海市激光学会的会员也参加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提出的189篇论文大致可分为七个专题、分别在5个会场内同时交流.其中激光光谱5篇,激光物理17篇,激光器件33篇,激光应用36篇,应用光学与光信息处理31篇,非线性光学7篇,功能元件及材料8篇,激光医学52篇.在激光物理与激光光谱领域中,主要报道的是强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气体激光介质的光电流特性,新型激光器的激光光谱和荧光光谱,激光参量的测量原理,喇曼光谱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光学学会激光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电子学会量子电子学及光电子学会联合召开的第七届全国激光学术报告会于1984年11月16~19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5个省市近130个科研、高校和工厂等单位近300名代表。 会议筹备组共征集到论文612篇,经征文评审委员会审定,从中选出122篇论文作为会议报告交流。在会议报告的论文中,有关激光器件方面的有25篇,激光物理、激光化学方面的有16篇,激光光谱方面的  相似文献   

3.
1975年9月,“纯物理与应用物理国际协会”在日本东京召开了国际发光会议。参加会议的共有二十个国家,共七百多人。在会议上宣读的论文共155篇,其中包括20篇特约报告(综合报告及新的研究题目)。论文内容涉及到发光的基本过程、场致发光、半导体、过渡金属及稀土离子的光谱学、激子、相干性及发光、化学发光、外微扰效应,高强度  相似文献   

4.
1983年国际激光会议(83’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asers,简称83’ICL) 于9月6日至9月9日在广州召开. 参加本届会议的代表共352人(包括中国代表240人).会议中共宣读论文234篇(国内105篇,国外97篇,国内外合作32篇),张贴论文78篇.这些论文都是经过各地区(美洲、西欧、东欧、日本、中国和其它地区)节目委员会的严格评审选出的. 会议论文按内容可分为非线性光学、激光光谱、激光化学、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激光理论、激光器件、激光材料与元件、激光应用、工程技术等九个专题. 一、非线性光学、激光光谱学 和激光化学 本届会议反映…  相似文献   

5.
小消息     
<正> 慕尼黑国际激光光电子学术会及博览会于一九八一年六月一日至四日举行。共有26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的特点是学术交流与实物展览同时进行。参加学术报告会的有18个国家,共156篇论文。其中,我国有10篇,宣读了2篇。报告论文基本上着眼于推广激光和光电子技术的一般应用。参加展出的有14个国家的157家公司,展出面积为11000平  相似文献   

6.
第十三届国际量子电子学会议(  IQEC)和第四届激光与电光学会议(Ⅳ CLEO)分别于 1984年 6月 18日-6月21日和6月 19日-6月22日在美国加州Anaheim召开.这两个会议首次同时同地联合举行,盛况空前. 国际量子电子学会仪共安排发表246篇学术论文,其中邀请报告45篇,普通报告151篇,张贴报告29篇,追加报告21篇.追加报告是为在会前审稿结止期过后完成的少数高水平论文而设置的.激光与电光学会议共安排发表399篇学术论文,其中邀请报告56篇,普通报告249篇,张贴报告90篇,追加报告4篇.此外,两个会议还联合组织了有关自由电子激光器、激光医疗(主要是…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光学学会和中国电子学会联合举办的第六届全国激光学术报告会,于1982年5月6日至9日在安徽省屯溪市举行。来自全国100多个单位的近3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学术交流采用大会、分会、专题讨论以及论文展讲四种形式结合进行。本届会议共征集到论文460多篇,经征文评审委员会审定,从中选出130篇论文,其中包括激光物理方面27篇,激光器件方面51篇,元件及单元技术方面30篇,应用及其它方面22篇。这些论文除四篇特邀报告在大会宣读外,其它126篇文章分成19个专题,以二天半时间在四个分会场分别进行报告。  相似文献   

8.
第五届国际中国科技史会议于1988年8月5 日至10日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San Diego)分校举行,会议由该校物理系程贞一教授主持.参加会议的代表共130多人,他们来自中国、美国、法国、英国、联邦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比利时、瑞士、马来西亚、新加坡、南朝鲜等.中国的台湾和香港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代表共提交论文摘要175 篇,分别在下列二十个组内宣读:大会报告,数学,宇宙学与天文学,中国医药史的新探索,中国十三世纪后的数学,生物学与农学,中国文化中的印刷,物理技术.炼丹与化学,冶金学与金属技术,声学与声律,物理学,天文学〔观察、仪…  相似文献   

9.
今年5月5日至8日在上海,19日至22日在北京,分两个阶段在我国组织了一次国际性的激光会议.这是在我国第一次召开的有关激光学科的国际性会议.来自奥地利、法国、意大利、日木、瑞士、美国、西德的科学家和我国的科学家共聚一堂,共同研讨了激光学科的最新进展和本学科的未来趋势.在这次会议上共宣读了113 篇论文,我国代表的论文有48篇.这些论文都是在广泛的评选基础上产生的.这也反映了我国在激光学科方面的若于工作及成就.会议的正式代表80余人,列席代表60余人.会议期间国际技术公司与中国科学器材公司合作组织了一个小型激光仪器展览会,接待…  相似文献   

10.
1989年8月28日至9月1日,第11届国际自由电子激光会议在美国Florida州Naples城召开.参加会议的217名代表以美国为主,包括英、法、联邦德国、荷、意、以色列、日、苏和中国等十多个国家。会议主席是著名的LaisElias教授。许多从事自由电子激光(FEL)研究和应用的知名专家参加了会议,例如J.Madey,G.Bekefi,C.Brau和R.Pantell等。国际自由电子激光会议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同行们的盛会.各国学者在会议上交流一年来各自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和新的设想.本次会议共发表了170多篇论文(包括大会宣读的和大字报公布的).我们感到本次会议有下述特色:  相似文献   

11.
第十六届国际高速摄影及光子学学术会议于1984年8月27~31日在法国马尔萨斯州的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举行。本届会议的东道国是法国,会议由法国国家技术研究协会(ANRT)负责组织,德国一些组织也积极参加了筹备工作,因此本届会议规定法文、德文和英文为工作语言。来自世界各地21个国家的45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论文来自17个国家共207篇。中国参加会议的共9人(台湾省有4人),报送论文11篇(台湾省有1篇)。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光学学会主办的全国第一届基础光学学术报告会于1982年6月24日到6月28日在我国河北省北戴河召开。来自18个省市、54个单位的131名代表(其中列席代表19名)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180多篇,在大会上和分组会上宣读的论文共76篇。这些报告大体上可分为六大类,它们是:一、经典光学(11篇);二、激光光谱学(21篇);三、激光物理(12篇);四、强光与非线性光学效应(12篇);五、光学信息处理和全息术(12篇);六、大气和波导光学(8篇)。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主办的凝聚态物理及其应用新年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12月28日至1983年1月4日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国内代表100余人。17名美籍学者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共宣读了综述报告21篇,专题报告44篇。这些报告介绍了国内外在凝聚态物理研究中的一些最新成果,涉及的面相当广泛,包括半导体与表面物理、光学晶体、低温、磁性、非晶态、离子晶体、发光、铁电体、金属与合金、力学与声学性质、固体理论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物理》1984,(3)
第二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于1983年10月12日至16日在苏州大学举行.出席会议的有55个单位的110名代表.会议宣读交流了论文近80篇,其中特邀报告三篇. 报告主要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矿物、谱学、材料、仪器和测试方法等学科.关于导波光的散射、布里渊散射、受激光散射的特邀报告引起了较大兴趣.物理方面的工作主要有:喇曼散射研究固体(主要是铁电体、半导体和非晶态)的晶格振动模和结构相变;高压下晶体的喇曼光谱及压力相变;晶体中的布里渊散射;非线性喇曼散射涉及到相干反斯托克斯喇曼散射,高压氢气、液态空气和光纤中的受激光散射等目前…  相似文献   

15.
1992年5月25日至29日在美国华盛顿由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和马里兰大学联合举办了第九届高功率粒子束国际会议(Beams’92)。参加会议的300余名代表分别来自美、日、前苏联和中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代表约占一半,前苏联代表80余人(全部费用由美国提供),我国代表8人。会议总共公布了393篇论文,大会报告48篇。会议的宗旨是交流上届会议以来与高功率粒子束科学及应用有关的新思想和新进展,包括高功率粒子束物理和技术、脉冲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硅酸盐协会和中国光学学会联合召开的首届“国际激光和光学晶体讨论会”于1986年10月9日至12日在上海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西德、英国、日本、美国、苏联和中国六个国家的近79名专家、学者。学部委员干福熹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学部委员冯端教授出席了会议。 会议共录用论文近80篇,其中宣读的论文近40篇。论文的内容大致包括激光、光学和非线性晶体的生长、晶体性质、晶体光谱、晶体缺陷以及晶体物理的研究成果。 在晶体生长技术方面:西德汉堡菲利浦公司的马替卡博士专门评述了晶体生长的各种方法、及其优缺点。日本无机材料研究所木村茂行总合研究官报告了用卤素灯聚焦加热浮区区熔法生长非一致熔化材料YIG的研究成果,给人以启迪。上海光机所报告了《用改进的温梯法生长YAG∶Nd晶体》的研究成果,获得二公斤以上大直径YAG∶Nd单晶,可提供作为片状激光器的工作物质。所得结果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17.
1983年原子与分子物理学及其应用讨论会已于10月26日-30日在桂林举行.来自全国的一百多名物理学工作者汇聚一堂,评述和讨论了原子分子物理学及其应用在国际上的现状并检阅了我国近年来这方面的进展.会上报告的论文包括大会报告及分组报告,内容有原子与分子物理理论、实验原子与分子物理和激光化学等方面的专题报告共58篇. 原子分子物理学是现代物理学中历史最悠久、应用很广的学科.它的每一进展,不仅将加深人类对原子和分子性质的认识,还会促进其它科学技术领域时发展,诸如激光技术、化学、生物学、核能技术、材料科学、表面科学等. 激光的…  相似文献   

18.
第七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于1992年10月11日-16日在河南郑州市召开,河南省和郑州市有关领导参加了开幕式,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 会议共收到论文260篇,内容涉及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广泛交流了核磁共振,电子顺磁共振,核四极共振等方面的波谱学研究方法、技术以及在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农业、测量等方面的应用,反映了波谱学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可喜形势。会议特邀大会报告10篇,分四个组口头报告86篇,论文墙展交流170篇。  相似文献   

19.
《物理》1979,(1)
第十五届国际低温物理会议于1978年8月23日至8月29日在法国的格勒诺布尔举行.来自三十几个国家约一千一百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全会宣读了近八百篇学术报告,其中邀请报告六十篇.会议的规模是空前的.我国科学工作者第一次参加会议,受到大会热烈欢迎. 会议结束时给麦克米兰、罗威尔、艾勒斯颁发了伦敦奖金. 除全体大会外,经常分四个大组活动:超导电性屋子流体和固体;固体的低温性质;技术.有的大组又同时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报告.近年来在国际学术会议上,除口头报告之外,还采取一种新形式——“招贴式报告”,这是指部分报告用大字报形式把主要内容写…  相似文献   

20.
受中国光学学会委托,由山东大学、山东海洋学院联合主办的全国第二届激光物理教学与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0月16日至20日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全国40所高等院校和部分研究单位共6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宣读了论文46篇。论文显示了我国高等院校在激光物理教学方面的最新成果以及部分研究单位在激光物理研究方面的新进展。 与会代表对在激光物理教学中的腔模理论、激光相干性、增益色散理论、把激光物理基本问题与实验相结合进行教学,以及教学体系、难点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热烈深入的讨论。一致认为通过相互交流、讨论,将对高等院校的激光物理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