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入射速度对长杆弹垂直侵彻行为的影响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长杆弹垂直侵彻半无限厚靶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弹体最大侵彻深度与入射速度的关系,研究了弹体入射速度对侵彻最大深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靶板的强度和界面效应使弹体在侵彻过程中存在一个临界速度,当入射速度大于临界速度时,弹体的侵彻才能通过开坑阶段进入准稳定阶段,它是造成当入射速度较小时侵彻深度随入射速度的提高而几乎不变或缓慢增加的主要原因;准稳定侵彻过程中弹体速度和侵彻速度基本不变,并且两者存在线性关系,这种关系只与弹体和靶板的材料性能有关,是造成当入射速度较大时侵彻深度随入射速度的提高呈快速线性增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影响叠合双层靶抗弹性能的因素,在靶板总厚度为7.2 mm的条件下,采用直径为9.5 mm、质量为8.05 g的钨合金球形破片侵彻单层和不同组合方式的叠合双层Q235钢靶板。弹道极限试验结果表明:(3.6+3.6) mm靶板最高,(5.4+1.8) mm靶板次之,(1.8+5.4) mm靶板最低,单层7.2 mm靶板与(5.4+1.8) mm叠合靶基本相同。研究发现,叠合靶排列方式不同,则其破坏模式与耗能模式不同。当双层靶板均产生冲塞破坏时,压缩耗能和凹陷耗能是影响靶板抗弹性能的主要因素;当前靶板为冲塞破坏、后靶板为扩孔破坏时,凹陷耗能是影响靶板抗弹性能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多种组合靶的能耗计算表明,(3.6+3.6) mm的排列是本研究条件下的最优组合。这些研究结果对防护装置的设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运用对比法深入认识速度势的一种方法,圆满地解决了学生对速度势的深入认识及灵活运用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破片模拟弹侵彻钢板的过程,将模拟弹冲击钢装甲的侵彻过程分为初始接触、弹体侵入、剪切冲塞和穿甲破坏4个阶段进行理论分析。当靶板剩余厚度的剪切冲塞抗力小于延性扩孔抗力时,靶板的破坏模式完全转变为剪切冲塞;剪切塞块速度与剩余弹体速度相同时,推导出破片模拟弹侵彻钢靶板的能量转化及剩余速度公式,与实验及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较好。研究结果对于破片侵彻钢靶板威力设计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种串联型动能侵彻弹。对该侵彻弹在不同条件下侵彻半无限混凝土靶进行了数值模拟和系列尺寸实验研究,并对该侵彻弹对目标的毁伤机理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较为一致,为该结构侵彻弹侵彻硬目标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探针测试技术和分幅照相技术测定了按比例缩小的三种弹丸的着靶速度及侵彻过程,获得了弹丸着靶速度及对应的最大侵彻深度数据。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给出了估算弹丸着靶速度与最大侵彻深度的经验公式,计算结果与本实验和文献[2, 3, 4]的实验数据相符。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锥头弹丸撞击下FRP层合板的侵彻和穿透性能,在局部化破坏模式假定的基础上改进了Wen提出的能量简化分析模型。改进模型仍假设弹体在侵彻过程中表面所受靶体的平均压力由靶体材料弹塑性变形所引起的静态阻力和速度效应引起的动阻力两部分组成,认为侵彻过程中靶体对弹体的阻力不再是一个常数,而是侵彻速度的函数。并由此推导出了锥头弹丸在侵彻和贯穿过程中的侵彻深度、残余速度和弹道极限速度的公式。理论预测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子弹的低侵彻性,设计了一种新弹型—开花弹。开展开花弹以不同速度侵彻明胶块的实验,研究弹体头部的变形情况,并利用侵彻深度验证了弹丸的低侵彻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开花弹在撞击明胶块的过程中,其头部开裂程度与枪弹的撞击速度有关,且速度越高,弹头变形越大;弹头开裂成"花瓣状"可增大侵彻阻力,有效降低子弹的侵彻深度;开花弹在不同速度区间内均未穿透明胶块,证明该弹具有良好的低侵彻性能;提出了开花弹的运动模型,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开花弹在明胶内的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9.
采用LS-DYNA程序研究长杆侵彻中材料参数对侵彻性能的影响.在弹塑性流体本构模型中,描述材料属性的主要参数有失效应变、屈服强度、剪切模量.通过对钨合金杆侵彻半无限厚铝合金靶的一系列数值计算,分析上述参数对侵彻深度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失效应变是影响侵深的主要参数,而屈服强度和剪切模量对侵深的影响较小.在此基础上,对着速在785 m·s-1~1 924 m·s-1范围内的长杆侵彻问题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厚金属靶在弹丸打击下的侵彻与穿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给出了预测厚金属靶在不同形状弹头弹丸大速度范围内打击下侵彻与穿透的简单分析方程。在方程的建立过程中,假定变形是局部化的、冲击能量仅由侵彻过程吸收,并进一步假定靶材料对弹丸的平均阻(压)力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基于空穴膨胀理论由于靶材料弹-塑性变形所产生的准静态凝聚阻力;另一部分是考虑了速度效应后的动压力。推导出了预测靶侵彻深度和弹道极限的方程表达式,并与金属靶在不同形状弹头弹丸大速度范围内打击下侵彻与穿透的实验进行了比较。理论预测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1.
动态柱形空穴膨胀模型及其在侵彻问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侵彻问题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相似变换求解塑性区控制方程,获得了动态柱形空穴膨胀中的弹塑性界面速度、径向应力分布、空穴表面应力的解。基于柱形空穴模型,推导了侵彻方程,并将其得到的预测结果与侵彻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型的理论解与现有数据吻合得很好。 结果还显示了材料的可压缩性和塑性强化模量对柱形空穴膨胀以及侵彻阻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用头部曲率半径为4.0、直径100 mm、质量为25 kg的卵形弹丸对混凝土进行侵彻实验,并测试了炮膛内和侵彻过程中弹丸的加速度时程曲线。实验用混凝土靶的抗压强度为35 MPa,密度为2 450 kg/m3,有3 m×3 m×3 m和2 m×2 m×2 m两种尺寸。测试弹丸发射和侵彻过程加速度的记录系统刚性固结于弹丸内部。弹丸侵彻初速在310 m/s至632 m/s之间,弹丸的峰值过载在12 000 g到22 000 g之间。实验后将测试的侵彻深度、侵彻过程弹丸的加速度时程曲线与用Forrestal 的理论模型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对认识侵彻的整个过程和相关弹药的设计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将MEPH2Y程序和LTZ-2D程序衔接在一起,应用于分析射流、射弹对混凝土靶板的侵彻问题.模拟射流对混凝土靶板的侵彻以及靶板的损伤破坏情况,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4.
 以长杆弹垂直侵彻半无限靶为研究对象,利用量纲理论,分析了影响侵彻深度的主要因素,采用经验公式和数值仿真对长杆弹侵彻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要达到同样的侵彻效率,长径比的增加会增大单位侵彻深度所耗的能量密度;对于具有相同体积的不同弹体,侵彻深度随长径比增加而增大,直至达到某一最大值。研究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侵彻过程中后续不稳定阶段产生的漏斗形弹坑和高温影响弹体侵彻,虽然交界面对侵彻深度的影响较大,但与长径比对侵彻效率的影响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5.
由动量空间计算得到的夸克和反夸克之间的散射振幅推导坐标空间等效势时,总要出现算符排序问题,这是一个量子力学中长期存在而又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的重要问题.以重夸克偶素中常用的Cornell势为例,重新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一些初步的结果.指出即使考虑了厄米性的要求,各种排序方案仍然会导致有很大差别的数值结果,会严重影响谱的拟合精度.对这些结果的意义及其相关问题作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物理实验课堂教学的质量,根据探究性学习的特点,构建声速测量实验课的实验教学过程,采用创建探究方向、拓展探究方向和加大探究自由度及激励机制,从而提高了大学物理实验课堂教学的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和激励性。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we have studied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a two-electron quantum dot using Tietz confining potential in the presence of an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In this regard, we have applied diagonalization procedure of Hamilonian matrix. We have calculated singlet-triplet ground state transitions as a function of the magnetic field. The obtain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dot size of the Tietz potential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round state transition. The singlet-triplet transition of the ground state shifts towards lower magnetic field when the quantum size increases. Our results yield much less transitions than that of previous results [R.G. Nazmitdinov, N.S. Simonovic, and M.J. Rost, Phys.Rev. B 65(2002) 155307].  相似文献   

18.
 利用任意反射面激光干涉测速(VISAR)系统以及全光纤位移干涉仪(FDI),测量了线膛炮弹丸速度,获得了线膛炮弹丸在0~491 μs内从零加速到140 m/s的速度历史,弹丸运动了20.7 mm,出炮口时的弹丸速度为817 m/s。实验结果表明,影响激光干涉测速技术在内弹道测量中应用的主要因素是炮口烟。研究结果对于深入探索激光干涉测速技术在内弹道测量中的应用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