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作者用磁镊与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抗癌药物顺铂对单个DNA分子结构的影响.当顺铂浓度较低时,DNA链变得柔软,驻留长度从~52 nm显著缩短到~15 nm;当顺铂浓度较高时,DNA表现出凝聚现象.基于单分子拉伸和原子力显微镜(AFM)成像两方面的实验结果,文章作者提出一个顺铂导致的DNA变软(softening)-成环(looping)-缩短(shortening)-凝聚(condensing)模型(简写为SLSC模型)来解释观察到的DNA凝聚,并认为通过远程交联使DNA形成小环结构是铂类抗癌药物作用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文章作者用磁镊与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抗癌药物顺铂对单个DNA分子结构的影响.当顺铂浓度较低时,DNA链变得柔软,驻留长度从~52 nm显著缩短到~15 nm; 当顺铂浓度较高时, DNA表现出凝聚现象.基于单分子拉伸和原子力显微镜(AFM)成像两方面的实验结果,文章作者提出一个顺铂导致的DNA变软(softening)-成环(looping)-缩短(shortening)-凝聚(condensing)模型(简写为SLSC模型)来解释观察到的DNA凝聚,并认为通过远程交联使DNA形成小环结构是铂类抗癌药物作用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顺铂与DNA间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荧光探针法研究化疗药物顺铂与DNA(脱氧核糖核酸)的相互作用。还用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它们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表面活性剂增敏阻抑反应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硫酸介质中 ,在乳化剂 OP存在下 ,痕量铂 ( )阻抑溴酸钾氧化酸性品红褪色的新指示反应 ,建立了表面活性剂增敏阻抑反应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铂新方法。最大吸收波长为 5 44 nm。铂浓度在 0~ 2 .2 μg· L- 1范围内与ΔA呈线性关系 ,检测限为 0 .0 6 μg· L- 1。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 ,用于抗癌药物顺铂及患者血清中铂含量的测定 ,取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用单分子磁镊研究抗癌药顺铂导致的DNA凝聚过程.结果表明,当拉力比较小时,DNA凝聚的长度-时间曲线是连续缩短和阶跃缩短并存的复杂曲线.而当拉力较大但又不足以阻止DNA的凝聚时,凝聚曲线为连续缩短的双曲线.增加顺铂浓度只会增大凝聚速度而不会改变反应曲线的形状.实验结果与下列成环凝聚模型一致:在水溶液中顺铂能够与DNA形成双臂加合物,也能形成单臂加合物.当顺铂使DNA长链上相距较远的碱基间发生远程交联时,形成小环,导致DNA凝聚.小环间的进一步交联会引起DNA的完全凝聚.DNA凝聚产物十分稳定. 关键词: 顺铂 DNA凝聚 单分子操纵 抗癌药  相似文献   

6.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靶向制剂顺铂白及微球药物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靶向制剂顺铂白及微球的制备工艺及理化性质,建立了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用于白及微球顺铂含量的测定。铂校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0.8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05%,RSD=0.65%,铂最低检出限为0.26μg/mL,方法灵敏,准确,快速。  相似文献   

7.
利用拉曼光谱分析顺铂诱导的胃癌细胞凋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激光拉曼光谱对顺铂诱导的胃癌细胞凋亡进行分析,胃癌细胞SGC7901经10 μg·mL-1顺铂处理24, 48, 72 h后,一部分用于荧光染色,另一部分用扫描方式收集细胞的拉曼光谱。光谱结果依次经背景扣除、平滑、归一化、基线校正、峰拟合等方法预处理。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细胞核染色均匀,而药物处理72 h后,核碎裂,呈致密浓染。拉曼光谱结果显示顺铂处理24, 48, 72 h后,与核酸及蛋白质相关的峰均有降低,其中783, 1 002, 1 343 cm-1峰72 h后依次降低为初始值的52%,64%,76%,表明顺铂能够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凋亡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含量降低。以上结果说明,拉曼光谱能提供生物细胞内物质变化的丰富信息,是实时检测细胞凋亡过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9.
肝靶向顺铂白及微球含量的衍生化测定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乳化-冻凝技术制得顺铂白及微球,采用衍生化原理,使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与抗癌药顺铂(CDDP)反应,生成稳定的络合物Pt(DDTC)2,致紫外吸收度增加,并依据白及基质的光谱特点,用二阶导数法消除白及基质对含量测定的干扰,从而建立了药物含量测定方法,回收率98.60%,RSD=1.96%。方法简便,对仪器要求低,易于开展,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李乃英 《光子学报》1999,28(5):440-442
本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热分析等物理方法研究了抗癌药物铂络合物特性、结构以及构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cis-[Pt(NH3)2Cl2]属简单斜方晶系,晶格常数a=0.9221nm,b=0.8771nm,c=0.6890nm.草酸二氨合铂的结构为斜方晶系,其晶格常数为:a1=1.0721nm,a2=0.6402nm,a3=1.8570nm,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热分析、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它们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热分析等物理方法研究了抗癌药物铂络合物特性、结构以及构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cis-[Pt(NH3)2Cl2]属简单斜方晶系,晶格常数a=0.9221nm,b=0.8771nm,c=0.6890nm.草酸二氨合铂的结构为斜方晶系,其晶格常数为:a1=1.0721nm,a2=0.6402nm,a3=1.8570nm,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热分析、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它们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卡铂是第二代铂类金属抗癌药物最重要的药物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 为发现抗肿瘤活性更强的卡铂类药物,我们合成了6个新的卡铂类衍生物. 本文详细报道4个合成的新型卡铂衍生物的氢谱特征和归属.   相似文献   

13.
分光光度法测定肿瘤患者体液中顺氯氨铂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测定生物样品中微量铂的分光光度法,讨论了最佳试验条件和试剂用量。形成有色缔合物在594nm处具有最大吸收值ε=5.85×10~4L/mol·cm。回收率92.74%-112.9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71%。  相似文献   

14.
荧光光谱法研究抗癌药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荧光探针技术可以用来测定药物-核酸相互作用的强度。通过药物与核酸相互作用,使DNA与探针键合的程度减小,反映在探针荧光光谱的改变,从而可以了解药物和核酸的作用机理。相互作用常数D为DNA 探针中加入药物后探针的荧光强度相对于DNA 探针荧光强度减去纯探针荧光强度的下降百分数。文章利用盐酸小檗碱(Berberine)作为探针,测定几种抗癌药物加入DNA与荧光探针(盐酸小檗碱)混合溶液的荧光谱,探讨它们与DNA的相互作用。并根据相同浓度的不同药物与核酸相互作用的常数D确定作用强弱。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导出了高浓度配体低浓度顺磁金属离子体系NMR的顺磁弛豫谱峰增宽定量处理的公式,该公式把谱峰增宽的变化与顺磁离子浓度,给合能力强等进行关联,并得到实验上的证实。  相似文献   

16.
17.
吡啶酰胺与DNA作用的光谱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以及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了3类吡啶酰胺化合物:N,N’-双(2-吡啶甲酰胺)-1,2-乙烷(H2L1),N,N’-双(2-吡啶甲酰胺)-1,2-苯(H2L2),N-苯基-吡啶-2-甲酰胺(HL3)与DNA的作用方式和作用强度。紫外光谱研究得到H2L1,H2L2和HL3与DNA的结合常数Kb分别为1.20×104 ,1.33×104, 1.52×104。随着化合物浓度的增大,EB-DNA复合物体系的荧光强度逐步减弱,H2L1 , H2L2和HL3的线性Stern-Volmer常数KSV分别为0.67, 1.52, 1.73。可见HL3与DNA的结合能力略大于其他2个,表明其具有较小的空间位阻和合适的平面结构将更有利于与DNA的作用。随着DNA的加入,H2L的拉曼谱带强度均表现为显著的减弱且有略微的红移现象。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表明,3类吡啶酰胺都能对pBR322DNA进行一定程度的切割,随着其浓度的增加,开环构型DNA逐渐增多,而超螺旋构型DNA逐渐减少,但电泳图上均没有出现线带,说明吡啶酰胺对DNA的切割没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水溶液中微量顺磁离子Fe3+和Cu2+对蛋白质及多肽结构单元一氨基酸分子纵向弛豫时间T1的影响,把文献已处理过的金属离子与分子只存在一种络合物种体系的公式,推广到了多个络合物种并存且存在交换的体系中,导出并验证了顺磁弛豫速率Rf。与金属离子浓度CM成线性关系,较深入地讨论了斜率大小与络合能力、配体浓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姜吉刚 《光谱实验室》2012,29(5):2814-2817
采用荧光光谱法,在生理条件下(pH=7.40)对苏木精与DNA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体系盐效应和KI效应的实验以及体系的荧光猝灭所求得的热力学参数,证明苏木精通过静电作用和疏水作用两种方式与DNA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DNA分子结构发现者的机遇与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希贤 《物理》2003,32(11):712-716
有人认为 ,2 0世纪的生物学有两大革命性事件决定了两门影响深远的、新兴学科的诞生 :其一为190 0年孟德尔基本遗传定律 (遗传因子及其所控制的性状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 )的重新发现 ,奠定了遗传学诞生的基础 ;其二为 195 3年DNA双螺旋分子结构的发现 ,催化了分子生物学的诞生[1] .1 历史的机遇回顾历史 ,正是以孟德尔理论的重新发现为开端 ,在 2 0世纪的前 5 0年 ,围绕基因的定位、性质、结构和功能 ,遗传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生化学家、微生物学家等纷纷介入 ,各方面取得长足进展 ,为DNA分子结构的发现创造了空前的历史机遇 .1.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