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用DFT-B3LYP方法对低聚物(PF30T)n [n(芴)∶n(硫芴)=2∶1, 物质的量之比, n=1~4], (PF50T)n [n(芴)∶n(硫芴)=1∶1, 物质的量之比, n=1~4]体系全优化, 得到两系列低聚物的电离能(IP(a,v))、电子亲和势(EA(a,v))、空穴抽取能(HEP)、电子抽取能(EEP). 在此基础上用ZINDO和TD-DFT方法计算吸收光谱, 分析了两个系列的HOMO-LUMO能隙随着n递增的变化趋势及硫芴含量对低聚物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的影响, 推断了高聚物的电子和光谱性质. 用ab initio CIS方法优化了低聚物的S1激发态结构并分析了其与发射光谱的关系. 研究显示: 2,8位引入的硫芴基团, 破坏了链的共轭, 而且随着硫芴含量的增加, HOMO-LUMO能隙变大, 光谱蓝移; 激发态结构趋于共面化.  相似文献   

2.
李亚娟  宋会花  王继业  韩占刚 《化学学报》2007,65(21):2401-2404
合成了锌(II)与3,4-吡啶二羧酸和1,10-邻菲啰啉形成的配位聚合物[Zn(PDC)(phen)]n (1) (H2PDC=3,4-吡啶二羧酸, phen=1,10-邻菲啰啉), 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 测定了晶体结构. 该聚合物属单斜晶系, P2(1)/n空间群, a=0.77136 nm, b=1.9757(4) nm, c=1.0680(2) nm, β=95.36(3)°, V=1.6205(6) nm3, Z=4, Dc=1.683 Mg/m3, Mr=410.68, F(000)=832, μ=1.55 mm-1, 最终偏离因子R1=0.0608, wR2=0.0967. 该化合物中Zn原子与来自两个PDC的三个羧基氧原子, 另外一个PDC的吡啶氮原子, 以及phen的两个氮原子配位, 形成的ZnN3O3八面体通过PDC桥联形成二维层状网络结构. 此外还研究了该聚合物的热性质和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3.
1,3,5-苯三乙酸-钬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磁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柔性三脚架配体1,3,5-苯三乙酸(H3bta)与Ho(NO3)3•6H2O在水热条件下组装得到了一个具有三维孔道结构的配位聚合物: {[Ho(bta)(H2O)]•1.26H2O}n (1). 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P-1, 晶胞参数 a=0.7621(4) nm, b=0.9634(4) nm, c=1.0500(5) nm, α=106.409(18)°, β=105.273(18)°, γ=100.88(2)°, Z=2, V=0.6839(6) nm3, Dc=2.208 g/cm3, μ=5.824 mm-1, F(000)=437, R1=0.0224, wR2=0.0462. 在1.8~300 K的温度范围内研究了该配合物固体样品的磁性质.  相似文献   

4.
蔡正洪  唐瑜  谭民裕  郁开北 《化学学报》2005,63(15):1465-1468
通过硝酸镧和双-单齿芳香酰胺型配体L {L=1,4-双[(2'-苄胺甲酰基苯氧基)-甲基]苯}之间的反应得到了配位聚合物{[La(NO3)3]2•L3}n, 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配合物为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晶胞参数a=1.1298(2) nm, b=1.2689(1) nm, c=2.1030(3) nm, α=81.189(9)°, β=80.95(1)°, γ=65.832(9)°, V=2.7032(6) nm3, Z=2, R=0.0267, wR=0.0679, La3+为9配位, 呈变形的三帽三角棱柱配位构型. 配合物通过配体的桥联作用形成一维环链相间的配位聚合结构, 由于相邻链间不存在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 所以配合物是以单链形式堆积排列.  相似文献   

5.
覃事栋  冯思思  张红梅  朱苗力  杨频 《化学学报》2005,63(13):1155-1160
报道六齿配体N,N,N',N'-四(2-苯并咪唑亚甲基)-1,2-乙二胺(EDTB)及单核镍(II)配合物[Ni(EDTB)]•2Cl• CH3OH•C2H5OH的合成、晶体结构和SOD模拟活性. 该配合物为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a=1.0931(2) nm, b=1.1693(2) nm, c=1.6756(4) nm, α=76.042(3)°, β=88.787(3)°, γ=72.044(3)°, V=1.9740(7) nm3, Dc=1.321 g/cm3, Z=2, F(000)=824, μ=0.670 mm-1. 最终因子R[I>2σ(I)]: R1=0.0611, wR2=0.1497; R(全部数据): R1=0.0870, wR2=0.1604. 结构分析表明, 镍(II)分别与配体中的四个苯并咪唑氮和两个亚胺基氮配位形成扭曲的八面体构型. 改良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活性测定表明, 该配合物具有较高的SOD模拟活性.  相似文献   

6.
(GaP)n和(GaP)n (n=10~16)团簇的结构与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彩红  贾建峰  武海顺 《化学学报》2007,65(17):1836-1840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Lanl2dz方法对(GaP)n和(GaP)n (n=10~16)团簇的一系列异构体的结构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讨论了中性团簇得到一个电子之后, 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的变化. 频率分析预测出最强吸收峰位于341~390 cm-1区域. 从能隙、结合能和能量二次差分等方面综合考虑, 具有Th对称性的(GaP)12和(GaP)12分别是中性(GaP)n和阴离子(GaP)n团簇中最稳定的, 而具有Td点群结构的(GaP)16也比较稳定, 究竟哪种结构易于合成还有待于实验的进一步证实. 在相同理论水平上计算了基态(GaP)n (n=10~16)的绝热电子亲合势(AEAs)及其基态阴离子的垂直电离能(VDEs), 这对以后的实验数据分析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陈三平  范广  高胜利 《化学学报》2007,65(14):1385-1388
利用水热反应, 合成了一个具有二重穿插结构的一价铜配位聚合物[Cu(bpy)(OH)]n (1) (bpy=4,4'-联吡啶), 并利用元素分析, X射线单晶衍射, 红外光谱以及热重分析等手段对标题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晶体学数据: 四方晶系, I41/acd空间群, a=1.41802(6) nm, b=1.41802(6) nm, c=3.8568(3) nm, β=90.00°, V=7.7552(7) nm3, Z=32, S=1.074, 最终残差因子[I>2σ(I)] R1=0.0345, wR2=0.0767, 对于全部数据R1=0.0566, wR2=0.0867.  相似文献   

8.
王军  姜岷  徐虹  周华 《有机化学》2005,25(1):120-124
合成了三[2-(2'-肟亚甲基苯氧基)乙基]胺, 测定了其IR, NMR和单晶结构, 晶体C27H30N4O6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R-3r, 晶胞参数为: a=1.9100(2) nm, b=1.9100(2) nm, c=1.9100(2) nm, =109.500(2), =109.500(2). =109.500(2), Z=6. 结构解析最终一致性因子R1=0.0568, wR2=0.1766. 分子间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形成3D网状超分子结构. 使用HyperChem6.0程序中半经验ZINDO/1方法和G98量子化学程序包, 在B3LYP/6-311G**基组水平上对化合物电荷分布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  相似文献   

9.
双二茂铁甲醇与BF3•OEt2 在CH2Cl2中作用形成稳定的双二茂铁甲基碳正离子, 无需从溶液中分离, 可直接与乙酰乙酸乙酯反应得到了较高产率的双二茂铁甲基乙酰乙酸乙酯. 由苯重结晶得到的单晶经过X射线衍射测试发现, 该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 空间群P , a=0.82554(8) nm, b=0.96962(10) nm, c=1.46662(14) nm, α=105.562(2)°, β=90.771(2)°, γ=96.727(2)°, V=1.2191(19) nm3, Dc=1.516 g•cm-3, μ=1.320 mm-1, F(000)=532, Z=2.  相似文献   

10.
以3,5-二氯吡啶为原料, 通过取代、硝化合成了3-甲氧基-5-氯-2,6-二硝基吡啶, 由X射线单晶衍射, IR, 1H NMR, MS及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 晶体结构分析表明, 化合物为单斜晶系, 空间群P21/n, 晶胞参数a=0.66490(13) nm, b=1.0842(2) nm, c=1.2715(3) nm, β=95.55(3)°, V=0.9123(3) nm3; Z=4, Dc=1.701 g•cm-3; F(000)=472; μ=0.426 mm-1.  相似文献   

11.
采用密度泛函(DFT)方法结合全局优化"Basin-Hopping"算法研究了铌原子簇: 对于Nb小簇n=2~6我们用密度泛函方法计算了它们的稳定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 通过拟合计算结果构造铌原子簇势能函数, 并利用该函数和全局优化"Basin-Hopping"算法得到较大铌原子簇(n=7~20)能量极小的结构. 计算结果表明与实验及其它计算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新型含氧亚甲基和亚胺桥键的液晶化合物的合成及介晶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一类新的、结构通式为MeO2CC6H4CH2OC6H4CH=NC6H4Y, Y=OCnH2n+1, Me, Cl, Br, NO2, H 的棒状液晶化合物的合成. 通过DSC和偏光显微镜对其介晶性研究发现, 除Y=H外, 这些化合物均具有介晶性. 当Y为非烷氧基时, 呈向列相液晶; 当Y为较短的烷氧基时(n=1~3), 液晶化合物具有向列相(N); Y为较长烷氧基时(n=4~16 ), 液晶化合物只有近晶B相(SB)和近晶A相(SA); SA-I相变的熵变随烷氧链原子数而奇-偶变化, 但与N-I相变的“奇-偶效应”相反.  相似文献   

13.
苯丙炔酸和苯丙烯酸酯苯并菲盘状液晶的合成及介晶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7个含苯丙炔酸和苯丙烯酸酯链的苯并菲盘状液晶化合物C18H6(OCnH2n+1)5O2CR' [R'=C≡CC6H5, n=4~9 (1a1f); R'=CH=CHC6H5, n=6 (1g)]. 该系列化合物结构通过1H NMR, IR和元素分析表征. 液晶性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偏光显微镜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 化合物均为六方柱状相热致型液晶; 含苯丙炔酸酯链苯并菲盘状液晶化合物1a1f, 随着烷氧链的增长, 清亮点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对于含苯丙烯酸酯链苯并菲化合物1g与具有同样软链长度的炔基酯链苯并菲化合物1c比较, 具有更低的熔点和结晶点, 而它们的清亮点几乎一致, 因而化合物1g有更宽的介晶性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14.
李元元  任爱民  封继康  杨丽 《化学学报》2008,66(10):1196-1202
我们利用理论计算方法对两类聚合物: 聚对苯基苯并二噻唑(PTB)和聚-2,2'-间苯基-5,5'-二苯并咪唑(PBI)进行研究, 计算两类聚合物的性质并对其共混聚合物的性质进行预测. 我们通过计算可以知道, PTB为具有良好平面性的全共轭刚性聚合物, 而PBI为卷曲型的部分共轭聚合物. 计算两类聚合物的电离能、电子亲和势. 比较后发现PTB具有较好电子注入和传输能力, 而PBI的空穴注入和传输能力比PTB稍好. 与PTB相比, PBI的吸收与发射光谱蓝移. 文章还预测PTB/PBI共混体系的发光性质. 在全共轭PTB中添加部分共轭PBI以改善加工性能的同时, 改善空穴的注入及传输能力, 但会使体系的吸收及发射光谱蓝移.  相似文献   

15.
用新方法合成了1-烷基-1'-乙酰基二茂铁, 该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易于得到单一产物. 通过7种1-烷基二茂铁甲酸与三氯化磷作用形成酰氯, 再与乙酰乙酸乙酯的钠盐进行反应, 皂化脱羧得到1-烷基-1'-乙酰基二茂铁化合物, 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硼碳团簇BnC2 (n=1~6)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若曦  张冬菊  朱荣秀  刘成卜 《化学学报》2007,65(19):2092-2096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1+G(d)水平上研究了硼碳团簇BnC2 (n=1~6)的几何结构、生长机制和相对稳定性. 计算结果表明, 对于n=2~6的簇, 平面多环状构型为最稳定的结构, 其中C原子分布于环的顶点、有尽可能多的三配位硼原子和尽可能多的B—C键. 碳原子作为杂原子倾向掺杂于团簇的顶点位置, 它的掺杂不改变硼团簇的主体结构. 与平面多环状结构相比, 随着簇尺寸的增大, 三维结构和线性链结构更不稳定. 在低能线性结构中, C原子位于链两侧的第二个位置. 计算的碎片分裂能、递增键能以及HOMO-LUMO能隙表明, B4C2为幻数簇.  相似文献   

17.
汪必琴  简忠保  赵可清  余文浩  胡平 《化学学报》2007,65(22):2570-2576
报道含亚胺和胆甾烯基不对称液晶二聚体化合物XC6H4N=CHC6H4OC10H20COOCh* [X=OCnH2n+1, (n=1~12,14), F, Cl, Br, CH3] (1a~1q)的合成及液晶性. 目标化合物通过600 MHz 1H NMR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表征. 其介晶性通过偏光显微镜(POM)和差示扫描量热计(DSC)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 所有化合物都具有胆甾相(N*). 对于烷氧基系列(X=OCnH2n+1), 有部分化合物还呈现了近晶A相(SA), 且随着末端烷氧链长度的增加, 化合物的清亮点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 而化合物从胆甾相到各向同性液体转变的熵变(ΔSN*→I)则呈现奇-偶效应. 同时我们对比研究了取代基X对胆甾相稳定性的影响, 发现取代基X对胆甾相的稳定性高低顺序为: MeO>Cl>Br>Me>F. 这些结果证实了末端取代基的改变对化合物的相转变温度以及介晶性质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