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工作用日本岩本RPX-705多功能流变仪测定了在不同浓度、温度、溶剂pH值和外加盐浓度对壳聚糖在甲酸水溶液中其浓溶液粘度η随剪切速率γ的变化关系.讨论了浓度、温度等对溶液粘度、流动活化能E_γ和流动指数n的影响.发现溶剂pH值减小或溶液中外加盐浓度增加,溶液粘度变小,n增大,表明非牛顿流动性减弱,并且进一步讨论了零剪切粘度η_0和外加盐浓度C_s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浓溶液流变性质研究──零剪切粘度的测定和外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落球法测定了不同溶剂体系和浓度的壳聚糖浓溶液的零剪切粘度η0,用RPX-705多功能流变仪同轴圆筒方法测定了各浓溶液的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变化关系,并用Perrr、Cross和Ballauff方法进行了求η0的外推.将外推结果与落球法结果进行了比较,认为Cross方法的结果与实际测得结果更接近,可以代替落球法,这样可以简单地得到壳聚糖浓溶液η0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氟碳改性聚丙烯酰胺共聚物的溶液性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步怀天  杨振忠  章云祥 《化学学报》2002,60(9):1707-1711
研究了氟碳链改性的聚丙烯酰胺水溶液性质及其对盐浓度的依赖性,重点考察 了氟碳疏水组分含量、盐浓度对特性粘数的影响,以及粘度随剪切速率和温度的变 化关系。结果表明聚合物溶液的粘度随盐的引入而增大,但在两种溶液中最小值对 应的共聚单体含量一致。随温度的增加,共聚物溶液粘度依次出现了最小和最大值 。所有实验结果均归于溶液中存在的疏水和氢键两种相反作用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四种哌啶系氮氧自由基在固态与在溶液中的ESR特性.它们在固态均显示单峰波谱,而在浓度小于1×10~(-2)M的溶液中则显示三峰波谱.观察并比较溶液中的自由基浓度、溶剂的极性和粘度对ESR波谱五种参数的影响。在超精细分裂常数 A_N与溶剂极性参数 Kosower Z值之间得出线性关系.实验数据表明,自由基的旋转相关时间τ亦与溶剂粘度η成线性关系.并发现高场峰的相对高度与η成反比.对氮氧自由基的这些ESR特性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高分子溶液粘度的浓度依賴关系,在很稀的浓度范围內可表达为: (ηsp)/C=[η]+k′[η]~2Ck′卽为赫金斯常数,表征溶液中高分子間、高分子和溶剂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对于柔性結构之綫型高分子在良溶剂內,k′值一般在0.3—0.4之間,如分子鏈有  相似文献   

6.
两性瓜尔胶衍生物溶液的流变特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借助旋转粘度计研究了一种两性瓜尔胶衍生物(E-AMPHO-S)溶液的流变特征,考察了衍生物浓度、外加盐和温度对E-AMPHO-S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发现在实验条件下, E-AMPHO-S溶液呈非牛顿流体特征,具有剪切变稀特性;随改性瓜尔胶浓度增大, E-AMPHO-S溶液具有增强的触变性质;在一定浓度盐溶液中, E-AMPHO-S可表现出明显的反聚电解质溶液粘性行为;E-AMPHO-S溶液的零切粘度可由Spencer-Dillon方程外推得出,其与温度的依赖关系服从Arrhenius公式.  相似文献   

7.
采用恒定外加盐浓度稀释法,测定了磺化聚砜钠盐在含不同浓度硝酸钠的二甲基甲酰胺中的粘度。根据实验数据处理,导出了如下的经验公式:式中第一项表示无外加盐时比浓粘度和浓度的关系,第二项表示有外加盐时对于比浓粘度的改正项。按照这个经验公式,可以很好地预期外加盐浓度不同时对比浓粘度曲线的影响。经验式还明显地表示了试样的特性粘数与外加盐浓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两种联接链的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流变行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C12-s-C12•2Br(s=2)水溶液在25 ℃,3~9 mmol•kg-1和10~40 mmol•kg-1两个浓度范围区受剪切速率γ影响不同,前者在γ=0~1875 s-1内均为牛顿型,后者在各自临界剪切速率γ*之后由牛顿型转变为膨胀型,且零剪切粘度η0随浓度c急剧增大,这是由于溶液中的线状胶团相互缠绕所致.当在联接链中增加乙氧基(C12-s-En-C12•2Br, s=2, n=1、2、3),由于单元分子几何形状发生明显变化,只生成球状胶团,使其在c=3~120 mmol•kg-1和γ=0~1 875 s-1范围内始终表现为牛顿型,η0仅随c和γ略为增大.降低温度有利于剪切力诱导流型转变,但若在一段温度范围内溶液始终保持牛顿型,温度对η0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9.
以两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PS-b-PAA)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光散射(DLS)及透射电镜(TEM)表征了胶束及聚集体的结构,采用应力控制型旋转流变仪AR-G2研究了体系的流变特性.着重考察了聚电解质浓度、pH值以及外加盐(KBr)浓度对其在水中聚集行为的影响及对体系流变特性的影响.发现随着外加盐和聚电解质浓度的增高,体系中的胶束发生聚集,形成更大的聚集体.而pH值对胶束的聚集形态无明显的影响.胶束乳液均呈现明显的剪切变稀特征.然而,随着聚电解质浓度增加,低剪切速率下体系的表观粘度增高;高剪切速率时体系粘度趋于同一值(0.01Pa·s).与纯胶束乳液相比,外加盐的存在导致体系粘度增加;当外加盐浓度增加至4.31g/L,在低剪切速率下,体系出现牛顿平台区.溶液pH值对体系粘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含有0.07 mol NaNO_3外加盐和无外加盐的二甲基甲酰胺/甲苯(体积比:3/1)的两类混合溶剂中,采用RN50-1型落球粘度仪研究了不同磺化度(IEC=0~0.93mmol/g)的磺化聚砜(S-PSF)浓溶液的零剪切粘度(η)-浓度(C)的幂律关系式,η=K·C~α。实验结果显示:磺化度不同的试样在舍有外加盐溶剂中的指数(α=4.29~3.52)值均分别大于无外加盐溶剂中的指数(α=4.09~3.03)值,且它们都随试样磺化度的增加而下降。文中,应用标度的分析方法对浓度指数(α)的变化规律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