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文明 《数学通报》2002,(10):17-20
发散思维 (求异思维 )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其本质特征是思维的多向性 ,表现在对已知信息进行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去分析思考、析取和重组信息 ,使思维不恪守常规、不拘于常法、不局限于某一固定的模式 ,而是善于开拓、变异并提出新问题 ,去从多种途径寻求问题解答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数学习题的教学中 ,我经常采用 :“一题多解”、“一题多探”、“一题多变”、“一题多用”四种模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1 在“一题多解”中培养发散思维的灵活性对于一道数学题 ,往往由于审视的方向不同 ,而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 .在习题课教…  相似文献   

2.
扩散性思维从思维方向上看是向多种方向发散。即在一个问题面前从多种方向,各种角度去思维,尽量提出多种答案(多种解法或多种证法),以扩大选择的余地。怎样培养学生的扩散性思维呢?现将自己在平面几何中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来培养学生的扩散性思维的做法与体会简要总结如下,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3.
王小林 《数学之友》2023,(5):40-41+45
微专题教学是中学数学复习阶段一种新的复习课型,得到了很多教师的研究和实践.微专题教学主题聚焦于一类问题或一个基本图形,一题多变、多题归一,有助于学生对一类问题的归类与识别,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也有利于“就题论道”.  相似文献   

4.
朱玉海 《数学之友》2022,(24):83-84
“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是高中数学课堂解题教学常用策略,追求“变”与“不变”,引导学生抓住问题核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杨晗 《数学通讯》2023,(5):42-45
以一道“对角互补型”几何题为切入点,围绕主题精选、编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题目,并不断对问题进行变式,引导学生挖掘数学问题的本质,提炼共性.在数学教学中,凸显数学思想方法,优化数学思维品质,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浅谈“一题多解”江苏省丰县宋楼中学肖东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培养能力,大力探索和开展“一题多解”的教学活动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如果在这样的活动中,偏离了思维活动的正确导向,认为“一题多解”就是“发散思维的单独活动,通过充分的发散再发散,多多发现...  相似文献   

7.
为了增强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能力,大力探索和开展“一题多解”的教学活动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如果在这样的活动中,偏离了思维活动的正确导向,认为“一题多解”就是“通过思维活动的发散再发散,多多地发现解法……”,则将是非常片面,十分错误的,逻辑  相似文献   

8.
陈鹏 《数学之友》2022,(5):90-92
“一题多解”是数学解题教学的常见方式,它能够融合并交汇数学中众多相关知识与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本文以一道典型的习题为例,从基本知识入手,以多种思维角度切入,总结出多种技巧.  相似文献   

9.
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曾经说过:“学习数学,要多做习题,边做边思考,先知其然,然后弄清所以然.”这里所说的“知其然”是指要知道答案是怎样来的;“所以然”是指解题后要进行反思,一思这道题为什么要这样解;二思这道题还有没有其它解法;三思这道题的变化形式;四思用这道题可以解决其它哪些问题.这就充分地说明了解题后反思的重要性.一、反思一题多解不少数学问题具有灵活多样的解法,积极寻求解题的多种途径,促进学生对问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以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增强学生不断创新的意识.例1已知a,b为实数,求证:方程(x-a)(x-a-b)=1的两…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研究和钻研数学试题,有一题多解的意识,善于一题多变,掌握编题变题的技巧,认真归纳经典题型的解法,使多种解法归一为一体,形成通性通法,让多题归纳成一类形成一解,这样解题思路和思维就会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成为一个整体,加深对数学知识体系化和网络化,不断提炼解题编题技巧,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增强学生解题思维的灵活性和编题技能的独创性.总之,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是一种能力,学生有联想的思维活动,真正形成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在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时,进行一题多解的专题学习有助于开拓思维,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能深入探究数学知识,深刻理解问题内涵,转化思维找到问题的多个切入点,应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翻折是联结平面与空间、变量与不变量的重要纽带,立体几何翻折问题打破了一般立体几何问题的定势思维,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等能力,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笔者依托某一题根,或变“条件”,或变“所求”,或变“规则”,通过变式织成题网,让学生在变式训练的基础上体会翻折问题的一般规律,并归纳出常用的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13.
徐明松 《数学之友》2023,(11):81-83
依托于数学问题的不同思维视角的切入与应用,是有效开拓数学逻辑思维与数学能力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一道高考解几模拟题中有关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的确定,借助不同数学思维视角进行“一题多解”,并深入探究,实现“一题多变”等,以期引领并指导数学教学与解题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一道教材习题为教学起点,通过“基础性问题研学”、“巩固性问题助学”、“发展性问题固学”和“综合性问题厚学”四个教学环节对教学实录进行阐述,借助一题多解发散学生思维,实现“低起点、多层次、高落点”的个性化教学.  相似文献   

15.
"一题多解"是让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找出条件和问题之间的联系。组织一题多解活动是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优良传统。通过数学问题的一题多解,可以引导学生从整体、部分、已知、未知等不同的角度,运用直接法、间接法等不同的方法,调动多种范畴的知识处理同一个问题,使解决问题的过程延伸到数学的各个领域,不仅有利于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且有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宽思路,达到思维发散、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王洪军 《数学之友》2023,(23):87-89
本文探究了2023年高考数学一道椭圆题的多种解法,通过正确阅读理解题目,对问题进行多思维角度的切入与求解,并进行合理的变式改编与拓展,进行针对性教学思考,指明研题具有会读、会解、会变、会学这“四重奏”,提升新的解题境界,引领并指导数学教学与学习.  相似文献   

17.
张德琛 《中学数学》2021,(4):39-40,55
在实际生活中,由于人们对人或事物的看法不同,对问题的理解、欣赏程度也就不同,因此,任何事情都可能有多种结果.在初中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许多数学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思考,用多种方法和途径解答,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一题多解”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增强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中考命题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它是一线教师进行教与学的重要依据,每年的中考试题中,常常会命制一些背景新颖、能力立意、数学知识联系紧密的试题,这些试题往往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利用不同的知识或方法解决.解法的灵活性、多样性,值得每一位数学教师深入研究,并落实到平时的教学中.下面,笔者以苏州市2020年中考部分试题为例,谈一谈中考试题中的“一题多解”,期望对一线教师的教学特别是中考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数学解题与研究一直是数学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也是提升能力与开拓思维的基本场所.基于一道解三角形问题实例,合理分析与研究,从不同层面加以巧妙探究,合理变式拓展,实现问题的“一题多变”,达到问题的“一题多得”,引领并指导数学教学与解题研究.  相似文献   

19.
林菊芳 《中学数学》2022,(23):69-71
学习和掌握一些解决三角形综合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有助于开阔思维,拓宽解题思路,较快地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达到“一题多解(证)”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复习课教学为例,从“研究初置,思路铺垫”“一题多问,纵横联系”“一题多变,开拓思维”“逐层递进,探究本质”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高三一轮复习课中运用“一题一课”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以及如何在复习课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