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盐酸介质中,用P_(350)作为新型萃取剂,研究了微量金与大量铂族元素、铜及重金属元素的分离,证实了同一体系中反相薄层色谱所得出的结论,并考查了该体系中若干盐类的盐析效应,得出金的分配比和盐析剂阳离子的离子势及浓度之间有如下经验关系: D=e+f[M]~(?)·Z/r 结合罗丹明B法,成功地用于阳极泥、水溶液氯化渣、纯铜、纯银和大量铂、钯存在下金的萃取分离和测定,获得良好结果。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贵金属元素在新型含磷无机离子交换剂--焦磷亚硒酸锡上的薄层色谱分离。探讨了贵金属元素在酸性介质、NH3·H2O-NH4Cl、三甲胺及三甲胺-乙醇展开体系中的变化规律,部分金属离子符合关系式Rn=AlogC+B,并分离了一系列二元和三元贵金属元素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3.
胡之德  刘成立 《化学学报》1965,31(3):267-269
seiler曾作阳离子三、四组,碱金属,卤素,各种磷酸根,以及铜、钴、镍、铀和镓的分离及检定[1]。作者亦曾研究钛、锆、钍、钪、铌和铀的分离[2],吴孟炎曾作金、银、硒和碲的分离,均获良好效果。本文报告用反相两种方式研究铌和钽及贵金属的薄层层析行为。铌和钽及贵金属分离良好。铌和钽分离后经光谱检查铌中无钽,钽中无铌。此外,还比较铌、钽的薄层与纸层析。  相似文献   

4.
沈璐  陈继  邓岳锋 《应用化学》2016,33(3):330-335
利用双功能离子液体萃取剂三辛基甲基氯化铵2-乙基己基磷酸2-乙基己基酯盐([A336][P507])在HCl和HNO3介质中对Sc(Ⅲ)的萃取和分离。 研究表明,萃取剂在低酸度条件下,对Sc(Ⅲ)有较好的萃取能力;但是当水相酸度从0.5 mol/L增加到4 mol/L,Sc(Ⅲ)的萃取率有较大程度的下降。 并且讨论了在HCl介质和HNO3介质中,[A336][P507]萃取Sc(Ⅲ)的机理,由于Sc(Ⅲ)的半径最小,而且在萃取过程中存在P=O与P-O的竞争作用,使得其萃合物结构与轻稀土不同。 水相中加入盐析剂NaCl或NaNO3对Sc(Ⅲ)的萃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萃取过程的热力学参数的结果表明,萃取反应是放热反应。 还研究了混合稀土中Sc(Ⅲ)和其它稀土离子的分离,在较低酸度的条件下萃取剂[A336][P507]对其它稀土离子的萃取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该萃取体系对Sc(Ⅲ)和其它稀土离子有较好的分离效果,显示了本研究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蔡起秀  袁承业 《化学学报》1982,40(6):563-570
Cerrai[1,2]等曾研究了二(2-乙基己基)磷酸(HDEHP)对稀土元素的反相层析,并用斜率法测定了萃合物组成.Cvjelicanin[3]用反相层析研究了二丁基磷酸对铍、镧及铈的萃取机理和平衡常数.我们以往的研究结果说明,配位体结构的极性效应和空间效应对分离金属离子的反相层析行为与液液萃取极相似[4,5].  相似文献   

6.
在共聚产物的分析中,作者等提出了一种用体积排除色谱对共聚产物的各个组份作定量分析的方法[1]。但是当共聚物与均聚物的分子量相近时,需要先借助其他方法例如溶解分级使其分离。利用吸附效应的差异,选择适当的展开剂,在硅胶板上进行薄层色谱,常可使共聚物与均聚物作有效的分离[2-4]。但是用薄层色谱作准确的定量分析比较困难。近年来,利用在体积排除色谱柱中填料上的吸附等二次效应作共聚物的分离已经引起注意[5,6]。  相似文献   

7.
用硅胶G作吸附剂,以甲苯-丙酮(30:1)或甲笨-1,4-二氧陆环作展开剂,对32个二茂二芳氧基钛、锆和铪的衍生物进行薄层色谱分离,获得较满意的分离结果。并根据化合物的Rf值及其茂环质子的δ值看它们在薄层色谱中的分离规律。  相似文献   

8.
微量碲的萃取新光度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以生成离子缔合物测碲的光度法曾有所报导[1-3]。我们研究发现在磷酸介质中,碲碘络阴离子能与孔雀绿(MG)形成可被苯萃取的离子缔合物。其λ最大=635nm,摩尔吸光系数ε=2.37×105,较文献[1-3]报导各法的ε值更高。并确定其络合比为Te(Ⅳ):Ⅰ-:MG=1:6:2。我们还试验了一些常见阴、阳离子的干扰情况,并提出一种灵敏度较高的测碲萃取光度法。  相似文献   

9.
Thiolate-bridged hetero-bimetallic complexes [Cp*M(Me CN)N2S2Fe Cl][PF6](2, M = Ru; 3, M = Co, Cp*= η5-C5Me5, N2S2= N,N’-dimethyl-3,6-diazanonane-1,8-dithiolate) were prepared by self-assembly of dimer [N2S2Fe]2 with mononuclear precursor [Cp*Ru(MeCN)3][PF6] or [Cp*Co(Me CN)3][PF6]2 in the presence of CHCl3 as a...  相似文献   

10.
文献报导,仅Subbotina,A.I.等用纸色谱法研究了Cp2TiCl2与CpTiCl5二化合物的分离。我们试图用薄层色谱法分离双(烷基环戊二烯基)二卤化钛、锆、铪化合物,未获成功。改用纸色谱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并对各类化合物所得Rf值与它们的核磁共振谱的δ值之间的变化关系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9-氨基壬酸系从癸二酸经单酯化、氨化和Hofmann重排制得。该单体以10克规模在玻璃管中和以4公斤量在15升聚合釜中,于260℃聚合成聚壬酰胺。聚合物在288℃纺丝,120℃牵伸,得到尼龙-9纤维。测定了聚合物和纤维的结构和多种性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Ph_3P)_2PdCl_2为催化剂,合成了1,4-丁炔二醇(BD)与4,4-二乙炔联苯(DEBP)共聚物。对用不同比例的两种单体得到的共聚物测定了比重(d_4~(25)、溶胀度(θ_D)、最良溶剂及相邻两交联点之间的平均分子量(M_c)。实验表明,在两种单体摩尔比中,DEBP用量越多,共聚物中泡状微孔越多,颜色越淡,溶胀度和比重越小,交联度越大;DEBP/BD(摩尔比)大于1/5时,共聚物的最良溶剂为苯,溶度参数为9.15卡~(0.5)·cm~(-1.5),是1/10时,其最良溶剂为乙醇,溶度参数是12.7卡~0.5·cm~(-1.5)。对共聚物还做了红外光谱表征。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Ph3P)2PdCl2为催化剂,合成了1,4-丁炔二醇(BD)与4,4-二乙炔联苯(DEBP)共聚物。对用不同比例的两种单体得到的共聚物测定了比重(d425、溶胀度(θD)、最良溶剂及相邻两交联点之间的平均分子量(Mc)。实验表明,在两种单体摩尔比中,DEBP用量越多,共聚物中泡状微孔越多,颜色越淡,溶胀度和比重越小,交联度越大;DEBP/BD(摩尔比)大于1/5时,共聚物的最良溶剂为苯,溶度参数为9.15卡0.5·cm-1.5,是1/10时,其最良溶剂为乙醇,溶度参数是12.7卡0.5·cm-1.5。对共聚物还做了红外光谱表征。  相似文献   

14.
丙醛的等离子体聚合以及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外部电容耦合式等离子体聚合方法,制得了丙醛聚合物,研究了不同的等离子体条件对丙醛的聚合行为的影响。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色谱-质谱联合分析、X-射线衍射、润湿性测定等手段研完发现,聚合物为无定形交联结构,表面能为41—45达因/厘米。  相似文献   

15.
实验室质量体系和体系文件的策划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简述了实验室质量体系所含的要素和建立质量体系的一般过程,以及质量体系文件的组成和编写、编辑文件的要点。  相似文献   

16.
具有双齿配位基团的双亚砜作为金属离子的萃取剂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双亚砜的过渡金属和镧系元素的配合物已有较多研究,而钇的双亚砜配合物却报导甚少。为扩展双亚砜对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的研究,和为双亚砜作为钇与其它稀土元素分离的萃取剂提供基础数据,本文合成了钇的高氯酸盐,硝酸盐和氯化物与高、低熔点的双(正—辛基亚砜)乙烷(α、β—BOSE)和双(苯基亚砜)乙烷(αβ—BPhSE)的十二个配合物,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聚酯酰胺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两种方法合成了聚酯酰胺(PEA)共聚物.一种是两步法,即先合成对苯二甲酸乙醇酰胺(BAET)单体,然后与对苯二甲酸乙二酯(BHET)共缩聚;另一种是一步法.即在酯交换反应中直接添加乙醇胺(EA).两种方法制得的聚酯酰胺(PEA)共聚物测试证明了为产物,并分析了合成中的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18.
聚酯酰胺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两种方法合成了聚酯酰胺(PEA)共聚物.一种是两步法,即先合成对苯二甲酸乙醇酰胺(BAET)单体,然后与对苯二甲酸乙二酯(BHET)共缩聚;另一种是一步法.即在酯交换反应中直接添加乙醇胺(EA).两种方法制得的聚酯酰胺(PEA)共聚物测试证明了为产物,并分析了合成中的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19.
李向平 《化学学报》1981,39(4):293-307
已知直链和单环共轭分子的轨道系数α是原子编号q的正弦函数及余弦函数: α=(2/(n+1))1/2sinωq及α=(2/n)1/2cosωq其中角频率ω和能级E有关:E=α+2βcosω函数α=f(q)为分子轨道的载波(它是整标函数),可见直链和单环的载波是谐波.本文将上述结论推广到一般的纯核等键长共轭分子上.将分子的结构图分解成若干链条,各链条的衔接点处是关节原子.  相似文献   

20.
交联聚合物线团的形态和尺寸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通过建立低压差下核孔膜过滤稀释液的方法 ,研究了低浓度HPAM与AlCit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LPS)中交联聚合物线团 (LPC)的形态和尺寸 .实验结果表明 ,LPC为球形结构 ,由于交联作用 ,其剪切变形程度有限 .低压差下核孔膜过滤法与动态光散射法 (DLS)和扫描电镜法 (SEM)相结合 ,可较为准确地判断LPC的尺寸范围 ,HPAM相对分子质量为 1 1× 10 7~ 1 4× 10 7、浓度为 0 0 2 % ,NaCl浓度 0 2 % ,交联比 2 0∶1的LPS中LPC的直径小于 1 38μm ,相当多的LPC直径在 4 5 0nm以上 ,平均流体力学直径约为 4 92nm .在一定聚合物浓度范围内 ,相同实验条件下 ,随着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 ,LPC尺寸逐渐增大 .LPS制成干片后 ,LPC的尺寸收缩有限 ,利用SEM法直接观测其形态 ,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可用此法对其进行研究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