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敏感膜体系的构建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印迹技术具有构效预定性、特异识别性和广泛应用性的特点,在色谱分离、固相萃取、仿生传感器、模拟酶催化和膜分离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MIECS)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MIECS设计过程中,分子印迹敏感膜体系的构建非常关键,它直接影响着传感器的性能。该文简要介绍了MIECS的分类及其检测原理,对传统体系、自组装体系、分子印迹聚合物粒子镶嵌体系、电聚合体系和溶胶-凝胶体系等5种MIECS敏感膜体系的构建方法、特点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了MIECS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L-色氨酸分子印迹传感器敏感膜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L-色氨酸(L-Trp)为模板分子, 邻苯二胺(o-PD)为功能单体, 在金电极表面原位合成了分子印迹聚合物敏感膜; 通过循环伏安法(CV)、 差示脉冲伏安法(DPV)和电化学阻抗谱法(EIS)考察了该电极的性能. DPV测试结果表明, 在1×10-8~2×10-7 mol/L范围内, 峰电流与L-Trp的浓度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0.3×10-8 mol/L; 选择识别性实验结果表明, L-Trp印迹敏感膜的印迹因子达到3.72, 相对于干扰物的选择因子均大于1, 对与L-Trp结构相似的L-酪氨酸(L-Tyr)的选择因子也达到2.30, 说明该印迹膜对L-Trp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识别过程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 印迹膜对L-Trp的识别是一个两步连续发生的过程, 即快结合过程和慢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3.
琥珀酸氯霉素分子印迹聚合膜的制备及其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制备对琥珀酸氯霉素分子具有特异性吸附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 利用模板分子琥珀酸氯霉素(HS-CAP)、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MA)、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溶剂四氢呋喃, 采用紫外光引发聚合的方法制备出含有HS-CAP分子印迹位点的印迹聚合微粒, 并使用相转化的方法, 制备含有这种HS-CAP分子印迹微粒的醋酸纤维素膜. 然后通过吸附实验检测该印迹膜的吸附特性, 与非印迹膜相比, 印迹膜对模板分子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识别作用, 与印迹膜相互作用的模板分子溶液, 在作用前后浓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印迹膜对模板分子的识别作用主要集中于与模板分子相互作用的最初2 h之内, 并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当模板分子浓度介于0.2~0.0125 mg/mL这一范围内时, 模板分子溶液浓度越高, 印迹膜的吸附特性越明显. 本实验所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膜对模板分子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 可以在下一步研制以分子印迹聚合膜为基础的检测氯霉素残留的传感设备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4.
异丙隆分子印迹敏感膜传感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弱酸(pH 5.5)条件下,采用电聚合法在金电极上制备邻氨基酚异丙隆分子印迹膜,对该印迹膜的性能、分子印迹效应和印迹膜对模板分子及其结构相似物的选择性响应等进行了研究.以K3Fe(CN)6为印迹电极和底液间的探针,建立了一种检测异丙隆的方法.该传感器对异丙隆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敏感度,异丙隆浓度在1.0×10-7~4.0×10-4 mol/L范围内与K3Fe(CN)6还原峰电流减少量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2.95×10-8 mol/L.对农田水中异丙隆含量进行了测定,回收率为99.0%~102.0%.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构建一种双重分子印迹膜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痕量氯霉素的分析方法。首先通过量化计算,从N-(4-戊烯酰-氨基酸酰)壳寡糖筛选出对氯霉素分子有较强分子作用的功能单体低聚物N-(4-戊烯酰-异亮氨酰)壳寡糖(N-(4-pentenyl-isoleucyl)chitooligosaccharide, PICO)。经紫外扫描确证这种相互作用。以氯霉素为模板分子、PICO为功能单体低聚物、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作为交联剂,在玻碳电极表面本体聚合制备了氯霉素初级分子印迹膜,然后以此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在含饱和氯霉素的吡咯溶液中,在0~0.85 V进行循环伏安扫描,在初级印迹聚合膜的间隙中形成复合印迹膜。去除复合印迹膜中模板分子后,可以实现对氯霉素的特异性吸附。采用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构建传感器的性能评估,并优化了传感器相关的实验制备参数。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传感器对氯霉素的检测范围为0.04~4.0μM,检出限为15 nM(S/N=3),回收率达94.0%~103.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n=5)。此外,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稳定性和实用性,在室温下于密封胶囊中保存10天后,其...  相似文献   

6.
以白藜芦醇(RES)为模板分子,凹凸棒土(ATP)为载体,β-环糊精(β-CD)和甲基丙烯酸(MAA)为双功能单体,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了白藜芦醇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将制得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吸附剂填料,填充滤过型净化柱,用于富集净化花生根中的白藜芦醇,建立了分子印迹滤过型净化柱净化/分子荧光光谱测定花生根中白藜芦醇的新方法。在最优化条件下,分子印迹聚合物对RES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最大吸附容量可达12.78 mg/g,白藜芦醇在0.1~100μg/m 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方法检出限为0.048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6.2%~102.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5%~5.8%。该方法高效、快速、选择性好,可用于白藜芦醇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7.
氯丙嗪分子印迹敏感膜传感器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氯丙嗪为模板分子,邻氨基酚为功能单体,在金电极表面电聚合制备具有特异性识别孔穴的氯丙嗪分子印迹敏感膜(MIP)。 采用循环伏安法(CV)、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等研究了印迹膜的性能、结构和分子印迹效应,并与其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奋乃静和异丙嗪的选择性响应进行了比较,发现传感器对氯丙嗪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氯丙嗪浓度在6.0×10-7~9.0×10-5 mol/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μA)=61.25lg c(μmol/L)+23.47(r=0.9975),根据DL=3δb/s计算检出限为2.0×10-7 mol/L,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再生性和高灵敏度。  相似文献   

8.
张现峰  杜学忠 《化学进展》2016,28(1):149-162
蛋白印迹材料在生物分离、生物传感和医用生物材料等领域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并受到广泛关注。尽管小分子印迹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很多领域,但蛋白分子印迹仍然是挑战性研究课题。本文总结了蛋白表面印迹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根据不同的蛋白表面印迹材料,详细叙述了蛋白表面分子印迹薄膜、核壳微球、纳米线、凝胶微粒、单层膜等印迹材料的制备过程、印迹方法和选择识别性能,讨论了蛋白表面分子印迹方法的优缺点,阐明了蛋白分子印迹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表面分子印迹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拓展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MIP)的应用领域,表面分子印迹作为一种新的方法,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MIP传统制备方法存在的问题;然后依据印迹位点所处位置的不同,分类综述了表面分子印迹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米托蒽醌分子印迹聚邻氨基酚敏感膜传感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弱酸性条件下,在金电极上以邻氨基酚为单体和交联剂,米托蒽醌为模板分子,用循环伏安法电聚合成米托蒽醌分子印迹聚邻氨基酚敏感膜传感器。该传感器对米托蒽醌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敏感度,米托蒽醌浓度分别在2.0×10^-7—1.0×10^-5mol/L及1.0×10^-5—5.0×10^-5mol/L范围内与峰电流减小量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2×10^-7mol/L。本文同时对分子印迹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Molecular imprinting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create selective recognition sites in synthetic polymers1. Molecular imprinted polymers (MIPs) as tailor made polymer materials are practically applied in the separation of chiral compounds2 and amino acid derivatives3 and in drug assays4. The process of molecular imprinting mainly contains that functional monomer and print molecule (template) is pre-arranged by reversible covalent binding or noncovalent interactions (i.e. ionic, hydrophobic, h…  相似文献   

12.
IR spectroscopic mapping of resin beads allows destruction-free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mer-bound combinatorial compound libraries. By choice of different absorptions for IR reconstruction, resin beads with common structural elements can be “fished out” of a library and statistically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13.
In order to obtain mechanically stable membrane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 imprinted polymer was synthesized in the pores of polyfluoromembrane, the binding and transport ability of the membrane were studied.  相似文献   

14.
夏烈文  褚良银 《化学通报》2007,70(7):489-493
温敏型分子印迹技术是近几年来分子印迹技术新的发展。温敏型分子印迹聚合物以低交联度为特征,对模板分子的吸附容量和选择性随温度变化而改变。本文总结并评述了基于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温敏型MIP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指出了温敏型分子印迹技术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分子印迹膜制备方法比较与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子印迹膜作为一种新型的分离手段,因其高度的选择透过性而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它是通过在膜制备过程中引入模板分子,使膜材料具有分子记忆与识别作用,形成具有特异性高效分离作用的分离膜.本文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及分子印迹膜的制备方法,综述了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展望了分子印迹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丙烯酸胺+2-乙烯基吡啶复合功能单体烙印了刚性较小的苯甲氧羰基-L-丝氨酸、苯甲氧羰基-L-丙氨酸和具有一定刚性的苯甲氧羰基-L-脯氨酸,发现丙烯酸胺+2-乙烯基吡啶体系对于分子刚性较小的分子也具有很好的烙印效果,表明不是烙印分子的刚性而是带有的与功能单体作用的化学功能基团才是实现分子烙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A sensitive, fast and low-cost molecular imprinted polymeric sensor for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parathion was prepared with chitosan(CS) as function matrix and parathion(PT) as template molecule via constant potential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Sensitive response was obtained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1.0×10–7 mol/L and an excellent recognition for PT was achieved due to the good memory capacity of the sensor. The developed sensor exhibited good fabrication reproducibility and acceptable stability, w...  相似文献   

18.
以双甘氨肽(Gly-Gly)为印迹分子,丙烯酰胺(AM)、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DMA)分别作为功能单体和交联剂,在低温条件下采用乳液聚合于水相中制备了双甘氨肽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Gly-Gly-MIPMs)。通过静态、动态平衡吸附和薄层色谱(TLC)分离实验,研究了Gly-Gly-MIPMs的选择吸附性能,并进行了Scatchard模型分析。结果表明,Gly-Gly-MIPMs对Gly-Gly分子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吸附,最大单位饱和吸附量0.428mmol/g,印迹因子2.19。  相似文献   

19.
将光子晶体与分子印迹技术相结合,制备了一种反蛋白石结构的分子印迹光子晶体传感芯片,并将其应用于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检测效果研究.分子印迹光子晶体传感芯片的制备过程包含3个步骤.首先,通过垂直沉降自组装方法制备SiO2蛋白石结构模版;随后,向蛋白石结构模板空隙中填充含有印迹分子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的预聚液,引发光聚合;最后,移除SiO2结构模版及印迹分子,得到对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分子印迹光子晶体传感芯片.结果表明,传感芯片对待测物分子的识别过程可通过布拉格方程转换为可读的光学信号,当4种待测物浓度从1×10-5 mol/L增大到1 mol/L时,最大衍射峰位置发生20~40 nm的红移,且检测过程仅需6 min.检测芯片高度交联的聚合物结构令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重复利用性,5次检测后,芯片仍保持较好的传感性能.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分子印迹电聚合膜的双酚A电化学传感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双酚A为模板分子,邻氨基苯硫酚为单体,采用自组装和电聚合方法,在电极表面制备了对双酚A有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传感器对双酚A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 在6.0×10-7~5.5×10-5 mol/L浓度范围内峰电流值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1);检出限2.0×10-7 mol/L; 相对标准偏差<5%(n=9),达到稳定电流所用时间约2 min.此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重现性及稳定性.通过交流阻抗技术和计时电流法表征了电极表面膜的电化学性质.将传感器初步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