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比较了DBT/DBTO2和[BMIM]+[PF6]-/[BMIM]+[BF4]-的相互作用。对最稳定的[BMIM]+[PF6]-、[BMIM]+[PF6]--DBT、[BMIM]+[PF6]--DBTO2、[BMIM]+[BF4]-、[BMIM]+[BF4]--DBT、[BMIM]+[BF4]--DBTO2进行了NBO和AIM分析。结果表明,DBT和[BMIM]+[PF6]-/[BMIM]+[BF4]-中的咪唑环彼此相互平行,NBO和AIM分析表明它们之间发生了π-π相互作用。H1'和H9'形成的F…H氢键有利于π-π堆积作用的形成。DBTO2倾向于趋近C2-H2和甲基基团形成O…H相互作用;DBTO2优先吸附在[BMIM]+[PF6]-/[BMIM]+[BF4]-。在模拟油中,[BMIM]+[PF6]-和[BMIM]+[BF4]-离子液体对DBTO2的萃取能力大于DBT,其原因是可能是DBTO2具有较大的极性和O…H与F…H的氢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B3PW91/6-311+G(d)计算水平上, 计算并讨论了Ni4Ti2, [Ni4Ti2]2+, [Ni4Ti2]2-与Ni4Ti4, [Ni4Ti4]2+, [Ni4Ti4]2-团簇的几何结构和芳香性. 在构型优化过程中得到了Ni4Ti2(D4h), [Ni4Ti2]2+(D4h), [Ni4Ti2]2-(D4h)和Ni4Ti4(D2h)4个稳定构型, 发现当引入上下2个Ti原子后, Ni4环成为了平面正方形构型. 核无关化学位移(NICS)计算结果表明, Ni4Ti2(D4h)与Ni4Ti4(D2h)的NICS值为正, 而[Ni4Ti2]2+(D4h)和[Ni4Ti2]2-(D4h)的NICS值为负, 且[Ni4Ti2]2-(D4h)的NICS值更负. 同时还发现, 由s与d轨道参与形成的反磁性环流是引起[Ni4Ti2]2+(D4h)和[Ni4Ti2]2-(D4h)具有较大芳香性的主要原因; 其中Ti原子主要提供dz2与s轨道, 而Ni原子主要利用其dz2与dx2-y2轨道形成正方形环, 它们之间构成了球状的d轨道环流, 且[Ni4Ti2]2+(D4h)和[Ni4Ti2]2-(D4h)中还有非常明显的π轨道环流.  相似文献   

3.
李晓萍  王强  李玲  丁艳萍 《色谱》2015,33(1):58-64
采用反气相色谱法(IGC)表征了离子液体(IL)1-己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HMIM]BF4)在343.15~373.15 K温度范围内的热力学参数.使用了一系列不同化学结构的探针分子测定[HMIM]BF4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根据探针分子的保留时间计算得到探针分子与[HMIM]BF4之间的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摩尔吸附焓、无限稀释摩尔混合焓、摩尔蒸发焓、无限稀释活度系数以及[HMIM]BF4的溶解度参数.结果表明,n-C6n-C7n-C8n-C9、乙醚、四氢呋喃、苯、环己烷为[HMIM]BF4的不良溶剂;甲苯、间二甲苯、甲醇、乙醇、二氯甲烷、四氯化碳、氯仿、丙酮、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为[HMIM]BF4的良溶剂.运用外推法得到了[HMIM]BF4在室温(298.15K)时的溶解度参数为23.70 (J·-3)0.5.实验结果证明反气相色谱法是一种简便准确的获得离子液体热力学参数的方法.获得的热力学参数体现了这种离子液体与探针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本研究为离子液体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胶团的反离子结合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胶团的反离子结合度(K)对于胶团各种性质的研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1~3]。已有不少方法用于K值的测定,其中以离子选择电极法最为方便[4~8],且此法赋予K值的含义也与热力学要求相同[9]。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4个配位聚合物[Zn(Hcpoia)(2,2'-bpy)·H2O]n(1)和[M(Hcpoia)(phen)]n·nH2O[M=Zn(2), Mn(3), Co(4); H3cpoia=4-(4-羧基苯氧基)间苯二甲酸; 2,2'-bpy=2,2'-联吡啶; phen=1,10-邻菲罗啉], 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配合物1为一维链状结构, 中心Zn 2+离子的配位环境为[ZnO4N2]扭曲的八面体构型, 配体Hcpoia 2-μ1η 1η 0μ1η 1η 1配位模式桥连相邻的Zn 2+离子. 配合物2和4的结构与配合物1类似, 是由配体Hcpoia 2-μ1η 1η 0μ1η 1η 1配位模式联接[MO4N2]结构单元而形成的一维链状结构. 配合物1, 2和4中均存在分子间氢键(O—H…O), 氢键的存在使一维链连接形成二维超分子结构. 配合物3为二维网状结构, Mn 2+离子的配位环境为[MnO4N2]扭曲的八面体构型, 配体Hcpoia 2-μ2η 1η 1配位模式桥连相邻Mn 2+离子形成[Mn2COO2]结构单元, 该结构单元被Hcpoia 2-连接形成二维结构. 在4个配合物中, 2,2'-bpy和phen配体均以端基的形式与金属离子螯合配位. 研究了水溶液中抗生素分子和Fe 3+离子对配合物1与荧光强度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甲硝唑、 Fe 3+离子对配合物1有荧光猝灭作用, 并进一步考察了甲硝唑浓度和Fe 3+离子浓度对配合物1荧光强度的影响. 基于荧光猝灭机理, 配合物1可以用作荧光传感器检测水溶液中的甲硝唑和Fe 3+离子. 研究了配合物4对罗丹明B(RhB)的催化降解性能, 发现在氙灯照射和H2O2存在条件下, 配合物4对RhB具有较好的光催化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6.
室温离子液体对氨基苯磺酸的萃取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樊静  范云场  王键吉  崔凤灵 《化学学报》2006,64(14):1495-1499
系统研究了[C4mim][PF6], [C6mim][PF6], [C6mim][BF4]和[C8mim][BF4]室温离子液体对间氨基苯磺酸、对氨基苯磺酸稀水溶液的萃取平衡. 实验结果表明: 萃取温度和相体积比的变化对分配比影响不大; 水相pH值对萃取平衡有较大的影响, 氨基苯磺酸在离子液体/水体系中的分配比在pH=4.2时达到最大值; 水相中CaCl2或Na2SO4的存在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氨基苯磺酸的分配比; 离子液体的阴离子的性质对分配比有显著的影响, 阴离子为[BF4]的离子液体对氨基苯磺酸的萃取能力大于阴离子为[PF6]的离子液体; 咪唑环上烷基链的长度也对萃取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在所研究的离子液体中, [C6mim][BF4]和[C8mim][BF4]对氨基苯磺酸有较好的萃取性能, 且萃取相中的氨基苯磺酸可回收利用, 离子液体也可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7.
任周  刘洋  吕元  宋宪根  郑长勇  姜政  丁云杰 《催化学报》2021,42(4):606-617,中插27-中插30
贵金属物种(Rh或Ir络合物)在均相羰基化和氢甲酰化催化过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始终存在分离繁琐等问题,其均相多相化可很大程度上简化分离操作,故一直广受重视.单位点催化剂因其具有可与均相相比拟的较高金属利用率和选择性而成为均相多相化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研究发现,在碘物种存在的情况下用于固载金属物种的配位键容易断裂,进而导致金属物种的流失,而通过离子键固载的[Rh(CO)2I2]物种更加稳定,比如著名的甲醇羰基化“AceticaTM”工艺中,[Rh(CO)2I2]负一价阴离子物种是以离子键的方式固定在带有阳离子骨架的甲基化聚乙烯吡啶树脂上.与甲醇羰基化过程类似的乙醇羰基化过程是生产重要化工中间体丙酸的主要途径之一,但该过程的均相多相化始终存在着稳定性差这一关键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基于之前将固载于季鏻盐聚合物的[Rh(CO)I3]2–应用于甲醇羰基化的工作,我们将类似的季鏻盐聚合物固载Rh基催化剂Rh-TPISP用于多相乙醇羰基化过程,通过多种表征进一步证明了Rh物种和P物种结构,并提出了“双离子键”模型.P的K边XANES证明了聚合物TPISP的季鏻化阳离子骨架特征.HAADF-STEM测试表明Rh-TPISP中的Rh呈现单位点分散的状态.Rh的XPS和XANES结果证明了Rh-TPISP中Rh物种的价态介于0~+1.通过EXAFS的拟合解析给出了[Rh(CO)I3]2–活性中心结构.由于[Rh(CO)2I2]为经典的羰基化活性中心,为了进一步证明该结构的正确性,我们将Rh-TPISP的EXAFS和IR谱图与标样[PPh3Et]+[Rh(CO)2I2]对比发现:在EXAFS谱图中,Rh-TPISP中的Rh-C峰高低于[PPh3Et]+[Rh(CO)2I2]的Rh-C峰高,而Rh-TPISP中的Rh-I峰高高于[PPh3Et]+[Rh(CO)2I2]的Rh-I峰高,这就说明Rh-TPISP中Rh物种的Rh-C配位数小于2,而Rh-I配位数大于2;在IR谱图中,标样[PPh3Et]+[Rh(CO)2I2]中有两个羰基振动峰,与该物种的两个Rh-C配位键相符,而Rh-TPISP中的只有一个羰基振动峰,说明Rh-C配位数为1.因此,Rh-TPISP催化剂的季鏻盐骨架中的每个P物种带有一个正电荷,每个带有两个负电荷的[Rh(CO)I3]2–通过与两个[P]+的静电作用进行固载,形成“双离子键”结构.该催化剂在固定床乙醇羰基化过程中表现出优异的羰基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在3.5 MPa、195 oC反应近1000 h后,Rh-TPISP催化剂TOF保持在约350 h–1,丙酰基选择性为95%以上,高出所有文献报道的均相和多相乙醇羰基化活性.其较高的活性主要是因为[Rh(CO)I3]2–比传统Rh活性相[Rh(CO)2I2]具有更强的富电子性,而较高的稳定性主要是由于“双离子键”这种强静电作用比“AceticaTM”工艺中“单离子键”更有利于Rh物种的固载.故Rh-TPISP催化剂中的“双离子键”对其优异的催化性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后续多相乙醇羰基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One new single crystal [Th(NO3)2(H2O)6](CB6)(NO3)2·2H2O was prepared using Th(NO3)4·4H2O and cucurbit[6]uril (CB6) as reagents in HNO3 aqueous solution by slow evaporation. The coordination number of Th4+ is ten. Th4+ is coordinated with six monodentate water molecules and two symmetric bidentate chelating nitrate ions, while other two nitrate ions act as the counterion anions. CB6 is a second-sphere ligand which is hydrogen bonded to the water molecules of [Th(NO3)2(H2O)6]2+. Besides, there are also two free water molecules in the crystal system.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C1~C3正构醛、 醇化合物在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PTR-TOF MS)中的产物离子特征, 考察了不同E/N值(E: 电场强度, N: 气体分子数密度)下C1~C3正构醛、 醇的产物离子种类和强度的变化. 结果表明, 低分子量正构醇类(甲醇、 乙醇和丙醇)倾向于形成质子化聚合物[nMH]+及其失水离子[nMH-H2O]+, 且随着E/N值升高, 醇类会产生较多裂解碎片和多聚体离子. 低分子量正构醛(甲醛、 乙醛和丙醛)主要产生质子化产物[MH]+和一水合质子化产物[M·H3O]+, 高E/N值(>125 Td)会抑制甲醛质子化, 也会抑制其加合产物的生成. 乙醛倾向于形成水加合物, 且随着E/N值增高, 质子化乙醛与水合质子化乙醛的变化趋势相反. 另外, 丙醛在较高的E/N值下会产生一系列聚合物, 如[MH·C2H5]+和[2MH]+. 通过分析C1~C3正构醛、 醇的质子转移反应特征及产物离子形成过程, 获得了C1~C3正构醛、 醇的特征离子和对应的最佳E/N设置值, 为低分子量醛、 醇的定性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Polyarsenides containing coinage metals,[As7Cu(PPh3)]2-(1)and[M2As14]4-(M=Cu,2;Ag,3),were synthesized by reactions of the nominal composition K3As7 with Group 11 metal complexes.The possible intermediate,cluster 1,was isolated from the solution phase through subtle changes in reaction conditions in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complex 2.Hence,we establish the pathway of the bimetallic bridged clusters[Cu2As14]4-by the oxidation of the[As7Cu(PPh3)]2-.Quantum chemical calculations reveal the presence of metallophilic interaction in clusters 2 and 3.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4种不同电荷的Co(Ⅲ)金属配合物跨人红细胞膜的动力学,并测定了它们跨人红细胞膜的一级反应动力学速率常数,发现[Co(C2O4)3]3-的跨膜速率明显高于[Co(en)3]3+,[Co(en)2(C2O4)]+和[Co(en)(C2O4)2]-,后3种配合物的跨膜速率常数随正电荷的减少略有增加,跨膜机制为简单扩散.[Co(C2O4)3]3-的跨膜速率受阴离子通道抑制剂DIDS明显抑制,抑制率为51.95%,推测其跨膜机制为部分经阴离子通道协同简单扩散过膜.人红细胞摄入L-[Co(C2O4)3]3-的速率明显大于D-[Co(C2O4)3]3-,显示了一定的手性选择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溶液中杯[4]芳烃双冠-6(BisC6)与Cs+配位行为.常温下,BisC6/NPME(邻硝基苯甲醚)体系单级萃铯百分率达99.36%,模拟料液中,Cs+/Na+和Cs+/K2+分离系数分别为3.92×104和2.21×104.局域结构模型实验表明,配合物分子中可能存在水或(和)硝酸(根).ESI-MS谱表明,NPME体系中,铯离子与BisC6同时形成1:1(单核)和2:1(双核)的配合物,并且存在[BisC6·H2O],[BisC6·Cs+]+,[BisC6·2Cs+·H2O]2+和[BisC6·2Cs10+·No10-3]10+等多种配合物分子.EXAFS实验表明,溶液中铯离子的配位数为7,形成7个氧配位的稳定结构,ADF计算验证了EXAFS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The interaction between[Hg(SCN)4]2- and hemoglobin(Hb) under conditions that simulate a physiological environment was investigated by UV-vis spectroscopy,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resonance Rayleigh scattering(RRS) spectroscopy and circular dichroism(CD) spectroscopy.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change of UV-vis and CD spectra,the quenching of Hb fluorescence and the enhancement of RRS intensity proved that a 10:1 type complex was formed between[Hg(SCN)4]2- and Hb.The possible mechanism suggested for the interaction was that ten Hg(SCN)4]2- anions entered the four subunits of a Hb molecule to react with some residues to form an adduct by coordination and electrostatic forces.The coordination of[Hg(SCN)4]2- with Trp was the major cause of the fluorescence quenching of Hb.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们应用结构因子类型定理[1,2],对《X-光结晶学国际表》(第一卷)进行了系统校验[3]。并以最简明的列表方式扼要地报导了全部结果[4]。在文献[4]中最引人注目的是No.134(P42/nnm,原点在42m)空间群.它的结构因子总公式有错误。可见,关于这个空间群的其它推论,只要以总公式为基础,就不可能正确。本文将论证这一重要问题,关于文献[4]中指出的其它14个空间群的错误,可以用类似的方法论证。  相似文献   

15.
BiFeO3的中温水热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BiFeO3是典型的铁电材料(居里温度Tc=1110K),同时具有反铁磁性(尼尔温度Tn=650K).BiFeO3为三方钙钛矿结构,它能与一些其它钙钛矿结构的化合物形成具有优良铁电性能的固溶体[1~4].  相似文献   

16.
用中和法合成了氨基酸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丙氨酸([C2mim][Ala]),并利用恒温环境的溶解反应热量计,在(288.15±0.01) K-(308.15±0.01) K温度范围内每隔5 K,测定不同质量摩尔浓度离子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焓(ΔsolHmθ).根据Archer的方法,通过线性拟合得到了该离子液体的标准摩尔溶解焓(Δsol),并计算了其相对表观摩尔溶解焓(ΦL).在298.15 K下,根据Glasser经验方法得到了格子能UPOT = 566 kJ·mol-1,并计算了其阴阳离子水化焓值(ΔH+ + ΔH-) = -620 kJ·mol-1及阴离子水化焓ΔH-([Ala]-) = -387 kJ·mol-1.此外,估算了[C2mim][Ala]水溶液的热容(Cp(sol))和表观摩尔热容(ΦCp).  相似文献   

17.
当用能量大于其禁带宽度的光照射通有氧气的TiO2悬浮液时,在TiO2微粒表面会产生反应活性很高的空穴和O2-、H2O2等多种活性氧.在上一篇文章中[1]我们已报道了在通氧气和紫外光照的条件下,向TiO2悬浮液中加入少量Ag+或Pd2+,将会大幅度提高体系中H2O2的生成量.另外,蔡汝雄等人也曾通过向TiO2悬浮液中加入SOD的方法来提高其中H2O2的生成量[2],而且证明了H2O2生成量的增多有助于杀死子宫癌细胞[3].另一方面,利用TiO2光催化来分解处理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已多见报道[4~7].因此,为考察H2O2含量的增加是否有助于TiO2催化分解有机物,我们以CH3CHO为氧化对象,测定了经Ag和Pd表面修饰以及直接向悬浮体系添加Ag+或Pd2+离子前后,TiO2光催化氧化分解CH3CHO效率的变化,并对氮气和氧气气氛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测定和比较.  相似文献   

18.
王玲  程涛  李丰  戴建兴  孙淮 《化学学报》2010,68(17):1673-1680
[guanidinium][Tf2N]是一类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新型胍盐离子液体. 针对该类九种胍盐离子液体, 基于全原子分子力场, 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周期性微扰方法)对其剪切粘度进行了计算和预测. 讨论了模拟尺寸、稳态速度场以及力场参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计算结果很好的体现出剪切粘度系数随着温度以及分子尺寸大小的变化趋势. 利用周期性微扰线性外推的方法计算得到的粘度系数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在353 K下的最大偏差在12%以内.  相似文献   

19.
黄健  张文珍 《有机化学》2023,(7):2580-2581
<正>CO2是一种温室气体,也是一种储量丰富、无毒、廉价、可再生的理想C1资源,然而CO2具有较高的热力学稳定性和动力学稳定性.因此将CO2通过化学手段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1].二元羧酸及其衍生物在材料科学和生物医学领域有着诸多应用[2],通过亲核试剂与CO2发生羧化反应可以高效合成二酸[3].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5个稀土配合物[Sm2(bdbc)2(phen)4](1)和[Ln(bdbc)(phen)(H2O)][Ln=Eu(2), Gd(3), Tb(4), Dy(5), bdbc=(2-羧基苯氧基)苯-1,2-二羧酸根, phen=1,10-邻菲啰啉]. 配合物1是双核分子, 通过氢键和C—H…π作用进一步构筑成一维超分子结构; 配合物2~5是同构的一维双螺旋结构, 通过氢键和C—H…π作用进一步构筑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配合物1, 2, 4和5呈现了Sm3+, Eu3+, Tb3+和Dy3+离子的特征发射, 分别对应于Sm3+离子的4G5/26HJ/2(J=5, 7, 9)、 Eu3+离子的5D07FJ(J=1—4)、 Tb3+离子的5D47FJ(J=6, 5, 4, 3)和Dy3+离子的4F5/26HJ/2(J=15, 13)跃迁. 对配合物4的荧光性质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配合物4可用作荧光探针以检测阳离子和苯甲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