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消除物理学习中的两性差异①王钦君(烟台师范学院物理系山东烟台264025)众所周知,在学习物理方面,男、女生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主要表现在男、女生学习物理的平均成绩存在差异,特别是随着年级的上升,男生的物理成绩比女生越来越好,差异越来越大。其具...  相似文献   

2.
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材料、情境教学的手段,积极的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物理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多种有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能够自觉的投入到物理学习的具体过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  相似文献   

3.
赵力 《物理通报》2012,(6):46-48
针对初中女生动手实验能力往往落后于男生的问题,进行物理实验能力培养的研究.结果发现采用强化演示实验,增加学生探究性操作,开展小制作,加强对个别女生心理指导等方法以后,使女生观察、实验能力有显著提高,增强了女生学习物理的信心.  相似文献   

4.
正《物理》编辑部分享了多篇各个时期著名女物理学家的自述文章,我逐篇细读,深为她们的科学精神所感染。她们热爱物理,不是为了追名逐利,更不是为了出人头地。这样的胸怀赋予了她们对物理执着追求的动力,使她们义无反顾地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回到国内教书育人,为中华民族的崛起默默地累积能量,燃烧自己。这种精神不仅值得当代女性物理学者们学习,更值得整个科技界崇尚和鼓励。我国当代的教育政策,我认为  相似文献   

5.
高中男、女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由于性别差异造成学习成绩的差距,是多年来困扰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难题,也是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一个巨大的障碍.本文从高中学生的语、数、外及物理成绩存在的差异出发,着重进行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分析,并针对女同学学习物理的困难,实施了因材施教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一些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初中成绩相关性分析及初中物理教学建议胡育安(福建永定一中)笔者曾作过调查,有不少初中物理成绩不错的学生,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觉得很吃力,成绩变得平平。那么,高、初中物理成绩相关性到底多大呢?现将我校95届两个班学生的高考、中考物理成绩作个比较,且...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许多幼师的物理教师谈到幼师的物理教学,大都感到很头疼.以致于很多物理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体验不到当教师的快乐,这与幼师学生的物理课堂表现不佳有关系.我在近些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不管是大专班还是中专班的学生,提起物理学习,相当多的学生都有一种畏难情绪,认为物理难学,学习物理很辛苦.学生感到物理难学,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材本身的原因,有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原因,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这些原因导致现在的幼师生物理学习不主动,物理课不专心,物理作业不能独立做,物理成绩较差等,幼师生对物理学习普遍有心理障碍.在这里,我想谈一下学生自身原因导致的物理学习障碍.  相似文献   

8.
物理是初二年级才开始的科目,很多的物理老师都碰到这样的事情;初二上学期很多的家长都表示物理学习是很困难的,要和老师配合好,让学生学好物理.在随后的时间里,家长看到了学生的物理作业,物理成绩也很放心,班级学生物理学习的优秀率很高.然而到了初二下半学期,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相当多的学生觉得物理真的是难学了,很多家长们也紧张起来,因为发现学生的物理成绩大多有了明显的下滑,有的学生严重的甚至出现了学习障碍.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幸福源于学生对自己的学科感兴趣,能够出成绩,但是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常常因物理概念抽象,公式枯燥,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成功感,而失去物理学习的兴趣,本文从物理教师的烦心事分析,分析教学中常常晕倒的问题,并最终分析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阶段,学生都很喜欢学习物理,物理成绩普遍很好.进入高中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开学初学生对学好物理还信心十足,学习成绩也可以,等到了高一上学期的下半学期部分学生的成绩停滞不前,甚至有些学生成绩会大幅下降.这种现象称为“高原现象”.如果不让学生早日走出困境,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成绩,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利用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并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分析表明,产生“高原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统计了中国早期、新中国成立前留学国外的7位女物理学博士,她们分别留学美国、德国与英国,留学期间及回国后她们在光谱学、金属物理、统计物理、核物理等领域取得突出的成果.对她们留学情况与研究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与分析,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实验教学,是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科学探究活动就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物理,在体验中感受物理,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物理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起学习创新能力.真正让学生充分感觉物理的美,体会成功的愉悦.  相似文献   

13.
教学实践表明,不少初中学生感觉物理不容易学会,甚至出现了部分学生认真学习物理,但成绩仍然不好的现象.究其原因,他们学习物理的思维出现了错误.本文从学生的思维错误,纠正思维错误的教学策略这两方面阐述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近年来已被许多物理教师所理解,在教学实践中做出了一些成绩,但就中学物理教学而言,它仍是一个薄弱环节。怎样使中学的教师和学生在日常教学和学习中普遍地重视实验,并在实际中付诸实践,这还需要我们大力提倡、宣传和发动。我省物理学会和中学物理教学研究会于1983年举办了全省中学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竞赛对全省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起到了检查、鼓励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帅 《物理》2013,42(3):198
在物理这个领域,女性很少.那年大学里的物理知识竞赛,上台领奖的二十个学生,只有两位女生.物理所五十几个课题组,女课题组长也屈指可数.再数一下物理史上那些辉煌的名字吧.从大学物理系的学生,到这个领域的工作者,再到如雷贯耳的大科学家,女性的身影如同万绿丛中一朵红花.而当年走近物理的女生,有多少人中途离开,又有多少人坚持到了最后呢?  相似文献   

16.
学生在物理课堂上习得的物理知识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渐渐遗忘,可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能力、培养的思维方法以及对物理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却会留在学生的脑海中,长久地指导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可见在物理教学中,除了知识本身,物理观念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以“机械能”单元教学为例,阐述如何在单元教学中关注对学生物理观念的培养,使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中逐步构建能量观,为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世界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杨泽敏  李松龄 《物理通报》2016,35(7):112-129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他的需要层次理论分为两大类: 缺失性需要、 成长性需要. 学生上学求学是 认识需要, 理应属于成长性需要, 但是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发现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往往将知识的学习停留在类似缺失 性需要上, 从而产生学习倦怠的现象. 针对此问题提出在物理教学中如何使学生转变对知识需要的认识, 做到类似 缺失性需要到成长性需要的顺利过渡. 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向主动求知, 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物理学习倦怠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用质的研究方法,对广州某高中两位物理成绩靠后的高一学生进行访谈,发现在其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方面;从有效学习发生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入手,对此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物理作为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全部,其不单是物理教学课堂中实现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更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关键途径,对物理现象的解释和分析,即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然而当前阶段很多学生在物理实验的过程中不愿更多的去观察,去思考,从而导致了对物理知识的不太了解,在应试教育的考试中自然也就无法取得较高的成绩,在初中物理学习阶段,如何充分的重视物理实验教学,提高总体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以下几点便是所要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严燕来 《物理》2005,34(3):157-159
为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我刊从 2003年开始,每年第 3期都刊登反映女物理工作者事迹与风貌的文章.今年恰逢“世界物理年”,我刊特别邀请几位在物理学领域学习和工作的女性撰写她们的体会和感想,旨在鼓励更多的女性进入物理学这个领域,并希望更多的人关注我国女物理工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