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黄河小浪底坝区泥化夹层分布及其抗剪试验方法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量地质勘探试验研究资料的基础上 ,分析研究了形成泥化夹层的母岩和地质构造力 ,泥化夹层的类型及其粒度成分以及泥化夹层的分布规律。还分析研究了不同试验方法对泥化夹层抗剪强度的影响 ,并着重分析研究了我院研制的控制膨胀饱和固结慢剪的试验成果。  相似文献   

2.
重庆涪陵五中滑坡(130×104m3)发生于2008年1月3日,该滑坡位于涪陵五中西南的迎宾大道内侧,属单斜顺层岩质滑坡。通过详细的现场调查和室内资料分析后认为:中倾坡外的顺层结构、碎裂结构的岩体为滑坡的孕育和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结构条件,是滑坡发生的结构性因素;泥质砂岩和泥岩属中等膨胀性岩石,遇水极易软化,加之历史上构造应力的作用,形成层间泥化夹层,泥化夹层含膨胀性粘土矿物蒙脱石和伊利石,是造成滑坡发生的控制性因素。诱发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由于水的作用,坡体岩层间泥化夹层发生软化,降低了力学强度;二是修建公路开挖坡脚进行人工切坡形成有效临空面,坡体具备了临空剪出的条件。随着坡体的蠕动变形,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层间剪切带逐渐贯通,最终导致滑坡发生。  相似文献   

3.
?????????乤?????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本文阐述时变力学这一新的研究方向,对其基本课题、特征及力学、数学方法与进展作了较为系统概述,并结合工程实践说明时变固体力学方向研究的重要性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炭质泥岩泥化夹层的流变特性及长期强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炭质泥岩泥化夹层的直剪流变实验成果,表明炭质泥岩泥化夹层的法向应力和剪应力为线性关系,存在统一的蠕变加速阶段来临时的极限应变量。基于老化理论,建立了适合弱层流变特性的流变力学模型,该模型可以描述初始蠕变、等速蠕变和加速蠕变三个阶段过程。依据蠕变加速阶段来临时的极限应变量得到了长期强度方程,从而为边坡变形分析和滑坡中长期预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晓平  吴顺川  张兵  潘文 《力学学报》2008,16(4):539-545
基于离散元理论的颗粒元程序,采用颗粒接触连接模型和滑动模型,建立了含软弱夹层试样的颗粒元模型。通过数值模型实验,对不同软弱夹层几何参数试样进行加载模拟,探讨了不同夹层厚度及不同倾角条件下试样的破坏过程和破坏形式,并分析其对试样强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裂隙首先产生于软弱夹层处,随着荷载的增加,再逐渐扩展,呈现渐进性破坏特征;夹层越厚,倾角越大,试样沿软弱夹层呈现较强的滑动特征,如果夹层薄且缓,软弱夹层成为试样破坏的非控制因素;软弱夹层厚度和夹角对试样的峰值强度都有影响,随软弱夹层厚度和夹角的增大,试样的峰值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6.
王峰会  石海波 《实验力学》2012,27(5):576-580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加工手段,加工过程会产生一定的损伤,同时材料烧结过程产生比较大的残余应力,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完整性.本文通过实验测试,研究了不同加工过程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其中包括直接冲剪,激光切割以及切割后研磨等方法,并测试了这些加工手段对应的试件的强度.结果显示,直接冲剪法造成性能的分散性比较大,激光切割的性能较好,而研磨加工法对材料的性能影响最小;受残余应力或各层有效应力的作用,单层阳极材料的强度要高于双层电池结构材料的强度;利用弯曲法测试了半电池结构中的残余应力和不同薄膜对应的厚度残余应力,测试的结果和热弹性力学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由于在高温时阳极材料有应力松弛现象,计算得出的残余应力高于实验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7.
一个家庭关心下一代,这个家庭就兴盛;一个农场精心培育种子,这个农场就丰收.一个学科重视普及,这个学科就发展. 1979年3月,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力学学报>复刊一周年之际,根据中国力学学会的规划, <力学与实践>创刊,宗旨是面向科研和工程一线的力学工作者及院校师生,传播和报道与力学相关的前沿领域、工程应用、教学经验和科学知识.一句话,就是普及力学的知识,播撒力学的种子.  相似文献   

8.
根据泥质夹层的低渗特性及空间分布,本文提出了一种含泥质夹层油藏网格渗透率的粗化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将自适应网格算法应用于含泥质夹层油藏的数值模拟,提升其计算效率.在计算过程中,网格的动态划分仅依据流体物理量的变化,泥质夹层区域不全部采用细网格,仅针对流动锋面处的泥质夹层采用细网格,其余泥质夹层处采用不同程度的粗网格.相较于传统算法,网格数大幅下降.数值算例表明,自适应网格算法的计算结果精度与全精细网格一致,能够准确模拟出泥质夹层对于流体的阻碍作用,同时计算效率得到大幅提升,约为全精细网格算法的3~7 倍.  相似文献   

9.
??????о?????????????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共面载荷作用时薄壁蜂窝铝孔壁的弯曲、伸缩和剪切变形,基于Timoshenko粱理论精 确推导出了其共面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并利用壳单元设计了利用蜂窝铝特征单元来求共异 面弹性模量的有限元方法. 对厂家提供的两种蜂窝样品分别利用理论和有限元法进行了计算, 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相吻合,证明理论公式和有限元法的正确性. 最后就结构参数对蜂窝铝 各弹性模量相关材料效率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软弱夹层特性对地震波强度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润秋  余嘉顺 《力学学报》2003,11(3):312-317
模拟了隐伏软弱夹层的弹塑性参数对其地震波放大效应的影响,发现当软弱层波速不大于上下围岩的 30 %时,就会在特定的频率上产生相当显著的地震动放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夹层放大作用的强度主要与其波速有关,而与密度及品质因素关系不大。研究还发现,这种放大作用的强度受软弱层波速与厚度之间的某种关系制约。这种关系的规律尚待通过进一步的理论分析或大量模拟研究去揭示。  相似文献   

11.
东深供水工程风化泥质软岩残余强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广东塘厦风化泥质软岩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其残余强度,并模拟土体在长期浸水软化后的强度变化趋势,探讨该类土的强度变化规律,为工程应用中强度参数的选取与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复合材料层合板的低速冲击损伤及其剩余压缩强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理论和实验方法研究了复合材料层合板的低速冲地及其剩余压缩强度。文中利用有限元方法和能量转换原理计算了层合板受到低速冲击的受载最危险状态,以及此时的应力分布;并用Tsai-Wu张量准则判断损伤情况,对产生损伤的单元进行相应的刚度折减,且作重复计算直至不产生新的损伤为止;最后,对受冲击的层合板还进行剩余压缩强度计算。在实验中,采用激光全息无损检测法测量了层合板的冲击损伤,并对受冲击的层合板进行  相似文献   

13.
FRP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顾怡 《力学进展》2001,31(2):193-202
纤维增强树指复合材料(FRP)已成为高性能结构的先进材料。本文对FRP疲劳累积损伤理论作了详细的回顾,它们可分为剩余寿命模型、剩余刚度模型、耗散能模型、Markov链模型和其它经验公式。还用两个大样本实验数据对这些模型作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除Yao和Himmel的剩余强度模型略优一些,其它模型则与传统的Miner模型不相上下。   相似文献   

14.
许金泉  金烈候 《力学季刊》1996,17(3):189-195
接合残余应力对异种接合材料强度的影响很大,正确地分析接合残余应力在界面端附近的分布及其奇异特性,是研究异材强度评价方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利用弹性学中的Goursat公式和有关微分方程解的理论,求得了平面近似下的界面端附近的残余应力场及其应力奇异性,与单纯的外力作用时的情况不同,残余应力在界面端有可能出现对数型的应力奇异性,并且不能仅用Dunders的异材参数来描述。  相似文献   

15.
<正>With assumption of material inhomogeneity on meso level,a three-point bending beam model has been adopted to simulate crack propagation in two dimensional laminated composite and to verify the toughening mechanism of energy dissipation and crack deflection along the weak interlayer.Moreover,the effect of strength,elastic modulus and thickness of the weak interlayer on both strength and toughness of the laminated composite have also been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6.
高扬 《力学学报》2021,53(4):929-943
以石墨稀为代表, 二维材料有着诸多优异的性质, 在下一代电子器件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绝大多数关于二维材料的研究都集中在其电子学和光学的性质和应用, 对于其力学性质的研究则相对欠缺, 而力学性质在二维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原子力显微镜是低维材料力学性质表征的主要手段, 例如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纳米压痕技术.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二维材料的基本背景以及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进一步展示了纳米压痕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理论背景, 并回顾了利用纳米压痕技术研究二维材料面内力学性质的相关实验和理论工作, 同时探讨了原子力显微镜在表征二维材料力学性能中存在的测量误差及来源. 由于二维材料展现出强烈的各向异性, 纳米压痕技术在能够很好地测量二维材料面内力学性质的同时, 对于二维材料层间力学性质表征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第三部分介绍了一种全新的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埃(?)压痕技术, 该技术能够将形变尺度控制在0.1 nm以内, 从而精确地表征和调控二维材料的层间范德华作用力, 即层间力学性质. 作者在第三部分介绍了通过埃压痕技术表征和调控的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等二维材料的层间力学性质. 最后简要介绍了范德华异质结材料的基本性质, 探讨了埃压痕技术在该材料力学性质研究中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从理论上推导出了加筋土强度的数学表达式,分析了土的黏聚力与土筋界面参数变化对加筋土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发生拉断型破坏时,黏聚力的减少比筋材提供的拉力占优势的情况下,加筋土的强度会低于素土的强度;当发生黏着型破坏时,黏聚力的减少比筋材提供的摩阻力占优势的情况下,加筋土的强度也会低于素土的强度。加筋土强度的降低程度与筋材在土中形成的夹层、土筋界面透水性、加筋间距有关。  相似文献   

18.
香港大屿山残坡积土的残余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粘性土的残余强度是边坡稳定性评价、桩基与土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及填土边坡设计中的重要参数。本文在综述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香港大屿山火山岩风化残坡积土的残余强度试验研究,分析了残余强度的测试方法和影响残余强度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残余强度与有效法向应力间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关系;与单剪测试结果相比,多级剪测试结果明显偏高。  相似文献   

19.
软弱结构面一直是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工程地质问题, 选取合理的力学参数对大坝建基面的选取及未来坝基抗滑稳定性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大量试验资料基础上, 研究了沉积岩地区某重力坝电站坝址区软弱夹层粒度成分和抗剪强度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 建立了不同稠度状态下的相关方程。并结合《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中提出的用粒度成分定量指标选取软弱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 对软弱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取值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元件疲劳可靠性估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近年来国内外在元件疲劳可靠性估算方法方面所做的研究作了系统的回顾和讨论,按安全余量方程将其分为三类:累积损伤模型、乘余强度模型和疲劳寿命模型,并对这三种模型的特点及局限性作了分析论述,对元件疲劳可靠性分析的发展趋势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