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将改进的Chew-Low展开应用到π-A的P_(3/2)分波散射,以从共振参量(能级和宽度)来确定π∧∑的耦合常数和P_(3/2)相移随能量的变化。当共振宽度采用目前比较公认的值50MeV时,给出的π-A耦合常数为g~2=34或f~2=0.12.文中亦给出了其他可能的宽度值所相应的结果。所得到的P_(3/2)相移曲线虽无实验可以比较,但估计在质心系总能量W≈1450MeV以下,应该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L.A.P.Balázs处理低能π-π散射问题的方法,计算了低能K-π散射问题。得到了K-π散射I=1/2的P波共振位置(SR)1/2=854MeV,半宽度[Г11/2]/2=126MeV和过程π+π→K+K的振幅的唯象常数ξ=0.3μ-2,共振位置与目前的实验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葛墨林  段一士 《物理学报》1965,21(11):1903-1912
本文从解析性和么正性出发,对具有共振行为的π-π散射分波振幅的形式作了普遍的讨论。理论中包含了一个标志与Breit-Wigner共振形式偏离的函数F(l)I)(v),当F(l)I)(v)=1时,振幅恰好具有Breit-Wigner共振形式。具体计算表明,这个函数与1有一定的偏离。利用ND-1方法、交叉对称性、ρ与f0的Bootstrap近似,将所得到的振幅与-90的共振解。计算中考虑了非弹性过程和负半轴色散积分的贡献。计算结果得到,对于J=1,I=1态,vR=6.4,Г1=0.12;对于J=2,I=0态,v(R2)=20,Г2=0.016。这相当于mρ=762MeV,mf0=1283MeV,ρ的半宽度约为45MeV。它们与目前的实验数据是很好符合的。  相似文献   

4.
在对于质子上的π+光生过程作了一般考虑以后,我们从Mandelstam表示出发,进而采用Cini-Fubini近似,导出了关于π光生幅的同位标部分的公式。按照核子电磁结构的新数据,我们选取π-π作用的I=J=l共振的参数为tr=22,αv=1.52,bv=1.60,计算了(dσ)/(dΩ)(90°),(dσ)/(dσ)(90°)以及三个能量下的角分布。结果表明,在加入π-π作用之后,与实验之间的调合比之Chew等的结果有很大的改进,所定出的γ+π→π+π的耦合常数约为∧≈-2.8e,这与时行的结果大致相符。  相似文献   

5.
陈常加 《物理学报》1965,21(12):1996-2003
假设矢量介子φ(Ι=0,ι=1,mφ=7.30mπ)是K散射交换ρ,ω以及φ介子本身而形成的共振。应用双色散关系中的N/D方法,并设ρ,ω以及交换的φ介子的质量为已知,近似求出KK的分波散射振幅。当要求该振幅能重新给出正确的共振位置(φ的质量)和宽度时,即可得出偶合常数fφKK2、fωKK2与fρKK2所必需满足的关系,从而给出它们可能取的数值。  相似文献   

6.
考虑Kπ和Kη两个耦合道, 用手征幺正方法研究了S波Kπ散射. 结果表明, 只用一个参数, 1.2GeV以下的散射相移数据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描述, 并且散射长度也和实验值符合很好. 此方法可以动力学产生标量介子κ, 并预言其质量和宽度分别大约是752MeV和594MeV. 可以定性地产生对应于K*0(1430)的标量介子.  相似文献   

7.
利用联合原子核研究所24立升丙烷气泡室照片,对动量为6.8GeV/cπ-介子与核子非弹性作用产生π0介子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扫描了约2700对立体照片。在宽度为29.3厘米的有效范围内得到了1275个π--N非弹性作用事例。在936个π--p事例和339个π--n事例中,观察到正电子、负电子对数目分别为240和89。考虑了气泡室对γ光子的探测效率,我们得到每个事例产生的平均π0介子数n0)=1.00±0.06。γ光子的平均横动量为p⊥γ=173MeV/c。此外,着重研究了γ光子的能量分布。在γ光子全部是由π0介子衰变产生以及π0介子和π±介子具有相同能谱的假设下,利用在相同入射粒子能量的π--N作用中所产生的次级π±介子能量分布变换成γ光子的能量分布;将本实验所得的γ光子能量分布和变换得到的分布进行比较,这两个分布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完全符合。  相似文献   

8.
曹昌祺  王维新  黄厚昌 《物理学报》1964,20(12):1210-1215
从解析性、阈行为和么正性的考虑出发,可以给出π-N散射的(3,3)分波振幅的一个近似表示式,其中只含耦合常数和共振能级两个参量。此表示式在从阈值直到入射π介子实验室动能Eπ≈350MeV范围内都同实验很好地符合。与Chew-Low结果相比较,它给出的q3/ω ctgδ33随ω的变化不是一直线,而是一向下弯曲的曲线,这种对Chew-Low理论的改进,正是实验所要求的。分析表明,Chew-Low展开在解析性方面存在着缺点,此项缺点在现今的处理中已经得到改正。  相似文献   

9.
段一士  朱重远 《物理学报》1965,21(1):103-113
本文通过强作用K-π中间态,利用色散关系理论计算了Г(Kμ3+)/Г(Kα3+),Г(K20→πμ+ν)/Г(K20→πe+ν),{Г(K20→πe+ν)+Г(K20→πe-ν)}/Г(Kα3+)分支比及Kμ3+衰变中的μ谱,当选择定则|ΔI|=1/2及ΔS=+ΔQ被破坏,并且Iz=1/2及Iz=3/2的振幅f3/2 1/2(0)及f3/2 3/2(0)不等时,上述分支比与实验能很好符合。在本文的理论中,形式因子不是常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上北京谱仪(BES)所收集到的2.5×106J/ψ重建刻度后的事例,研究了强子衰变道J/ψ→ωf2(1270),f2(1270)→π+π所揭示出的共振态f2(1270)的性质,测量了它的质量、宽度和分支比,利用最大似然法对角分布进行了拟合,给出自旋宇称为2++,首次得到螺旋度振幅比为x=0.99±0.29; y=-0.24±0.17; z1=0.90±0.57;z2=0.56±0.22.  相似文献   

11.
利用L3合作组1992年和1993年的数据,通过τ→a1v→π±π0π0v道测量了由Z0衰变的τ的极化不对称性Apol=-0.239±0.126±0.100,其中第一项误差为统计误差,第二项误差为系统误差.由此推断有效电弱混合角sin2θw=0.2197±0.0219.  相似文献   

12.
在Λ超子中考虑味SU(3)对称破缺,在夸克势模型基础上引进夸克与σ和π介子场的耦合,运用相对论性的两夸克集团理论,研究了ΛN作用势、3S1道和1S0道的ΛN弹性散射相移.  相似文献   

13.
彭宏安 《物理学报》1962,18(12):621-628
用色散关系讨论了低能π-N散射振幅T+的部分、指出对P1/2波的散射,用CGLN公式计算的结果基本上即已符合实验,对于S波散射,用CGLN得的与实验值的符号都相反,且随q迅速增加而超过么正条件所允许的极限,经过分析指明不可能引入π-πS波作用来解决这个问题,而同时还能保持使P1/2波与实验相符,但从“减去”(subtraction)一次的S波色散关系出发,则由此修改后的CGLN公式计算的结果就基本上与实验相符,而π-π作用看来对它们只起着细致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测量了102MeV到108MeV 19F+45Sc反应在θ1=26°和θ1=42°的耗散部分产物的激发函数,能量步长300keV,靶厚53μg/cm2.用统计理论求得了各元素的能量相干宽度Γ,提取了反应的特征时间τ,探讨了耗散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5.
郁宏  沈齐兴 《中国物理 C》1997,21(2):123-129
讨论了强子衰变过程J/ψ→ωπ+π包含的三个不同中间过程J/ψ→ωf2(1270),f2→π+π和J/ψ→b1±(1235)π+,b1±→ωπ±的耦合问题.这种耦合效应的考虑对于精确测定共振态f2和b1±的参数以及这些反应道的螺旋度振幅比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束流能量为97MeV的152Sm(19F,5n)166Lu熔合蒸发反应,用在束γ(谱学方法研究了166的高自旋态,建立了5条转动带,其中3条带是本实验中首次确定的.发现了π1/2[541]⊙ν5/2+[642]带的低自旋旋称反转现象,该带的反转点自旋值17.5h同A=170区奇奇核的π1/2[541]⊙νi13/2带的反转点变化趋势非常相符.  相似文献   

17.
利用能量为170MeV的35Cl束流, 通过157Gd(35Cl,4n)熔合蒸发反应研究了188Tl的 高自旋态能级结构. 依据实验结果建立了188Tl基于πh9/2×υi13/2组态的转动带. 根据双奇Tl核能级结构的相似性, 指定了188Tlπh9/2×υi13/2扁椭球转动带的自旋值. 结果表明在188Tl中, πh9/2×υi13/2扁椭球转动带在低自旋区具有旋称反转性质. 利用包含了质子-中子剩余相互作用的准粒子-转子模型, 定性地解释了πh9/2×υi13/2扁椭球转动带的低自旋区旋称反转现象.  相似文献   

18.
测量了46.7MeV/u 12C束流轰击不同靶核的核反应中前方向出射的类弹碎片,发现弹核碎裂产物的最可几能量可用Abrasion图象来解释.它们的平行动量分布宽度满足Goldhaber关系式,实验中提取的约化平行动量分布宽度σ0=80±10MeV/c,接近于相对论情形下的值,并且σ0对于不同的反应系统有相近的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Ed=0.1—2.5MeV能量范围内,研究了Be9(d,p0)Be10(0),Be9(d,p1)Be10(3.368MeV),Be9(d,t0)Be8(0),Be9(d,α0)Li7(0)及Be9(d,α1)Li7(0.478MeV)诸反应。在Ed=0.150,0.220,0.401,0.706,1.005,1.301,1.484,1.750,2.000,2.250和2.500MeV共十一个能量上分别测量了这五群出射粒子在θL=10—155°区间的角分布。在θL=135°,Ed=0.1—2.5MeV,在θL=95°,Ed=0.1—2.2MeV,和在θL=112.5°,Ed=0.5—2.5MeV测量了Be9(d,p0)Be10的激发函数。在θL=135°和112.5°,Ed=1.2MeV,用较厚靶(100—300μg/cm2)测量了Be9(d,p0)Be10(0)反应的截面绝对值,结果为σ(p0)L=135°)=1.60mb/sr,σ(p0)L=112.5°)=1.55mb/sr。这样就得到了在此能区内,这五群出射粒子的截面情况。对所得结果进行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20.
利用55Mn(30Si,2p2n)反应布居了81Rb的高自旋态,GASP阵列配以由40个ΔE-ESi(Au)望远镜单元所组成的4π带电粒子球进行γγγ带电粒子(质子和α)的符合测量;实验发现了由7条级联γ跃迁所组成的81Rb高自旋超形变转动带. 其动力学惯量为J(2)=4/ΔEγ=26.7(h2/MeV),该带被解释为具有四极形变参数β2=0.51以及高N侵入组态为π51v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