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酞菁的大π共轭体系使其具有良好的电子给予能力和对可见光的强烈吸收性质,可作为人工光合作用体系中的光捕捉单元.富勒烯具有独特的三维笼状结构,几乎所有反应中都具有低的重组能,是良好的电子或能量受体.将富勒烯与酞菁结合起来,集两个光活性实体于一身,由于酞菁和富勒烯给受体之间的电子相互作用,又赋予其新的性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是富勒烯和酞菁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本文将酞菁.富勒烯给受体体系分为共价和非共价两种连接方式,介绍其结构与性质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总结了其在有机太阳能电池、非线性光学和液晶性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展望了该体系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蛋白质翻译后脂修饰是指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后与疏水脂质分子的共价结合.在已知共价化学修饰中,脂质分子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赋予了蛋白质特殊的结构和功能,并极大地影响蛋白质的膜锚定能力、转运和定位途径、信号转导以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等.多样化的脂质结构和结合方式决定了脂修饰蛋白功能的复杂性,这些脂修饰蛋白与其他已知或未知修饰蛋白一起,在细胞多层次交叉调控信号转导通路中互相影响,协同作用,从而实现对生理活动的精细调控.开展蛋白质翻译后脂修饰结构与功能分析是揭示微生物感染、免疫调节、肿瘤发生发展等机制的重要途径,对发现和筛选疾病标志物以及挖掘新型药物靶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浅谈蛋白质含量量值溯源传递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溯源到SI单位的重要性,结合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开展的工作及当前国际蛋白质计量发展的趋势,阐述了实现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溯源到SI单位的两种方案,方案中蛋白质标准物质的定值结果可以通过同位素稀释质谱法、滴定法、凝固点下降法等权威计量方法最终与SI单位连接,因此保证了蛋白质标准物质定值结果的准确和可溯源.以蛋白质标准物质作为量值的载体,可实现蛋白质含量量值在应用领域的传递,从而构建起蛋白质含量量值溯源和传递体系.  相似文献   

4.
张维  崔晓莉  江志裕 《物理化学学报》2008,24(11):1975-198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复合方式的系列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CNTs)/TiO2纳米复合薄膜电极. 通过SEM表征了薄膜的表面形貌, 并测定了MWCNTs引入前后对TiO2晶型结构和光吸收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复合方式的纳米复合薄膜的光电化学特性. 结果表明, MWCNTs/TiO2纳米复合薄膜表面形成无序多孔的形貌, 其光谱吸收边可拓展到可见光区; MWCNTs底层分布的纳米复合薄膜比纯TiO2表现出更好的光电活性, 而MWCNTs在表层分布及均匀分布的纳米复合薄膜的光电活性相对较差. 依据载流子分离原理探讨了不同复合方式对纳米复合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 底层分布MWCNTs的纳米复合薄膜由于MWCNTs有效地收集传递电子并阻止载流子的复合从而提高了光电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复合方式的系列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TiO2纳米复合薄膜电极.通过SEM表征了薄膜的表而形貌,并测定了MWCNTs引人前后对TiO2晶型结构和光吸收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复合方式的纳米复合薄膜的光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MWCNTs/TiO2纳米复合薄膜表面形成无序多孔的形貌,其光谱吸收边可拓展到可见光区;MWCNTs底层分布的纳米复合薄膜比纯TiO2表现出更好的光电活性,而MWCNTs在表层分布及均匀分布的纳米复合薄膜的光电活性相对较差.依据载流子分离原理探讨了不同复合方式对纳米复合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底层分布MWCNTs的纳米复合薄膜由于MWCNTs有效地收集传递电子并阻止载流子的复合从而提高了光电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6.
徐国华  成凯  王晨  李从刚 《化学进展》2020,32(8):1231-1239
在生物体内到处都是由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等生物大分子构成的各种不同生物凝聚态物质,这些生物凝聚态物质形成不同的高级结构,执行不同的生物功能。获取这些生物凝聚态物质的高分辨结构是理解生命过程的重要途径。在离体环境中,获取高分辨结构的手段主要有X-射线晶体衍射、冷冻电镜和核磁共振等,而在活细胞内原位研究生物凝聚体的结构,核磁共振和化学交联质谱具有独特优势。本文总结了利用多种分析手段对生物凝聚态物质进行多层次结构表征的研究进展:包括简单纯化体系下的蛋白质分子机器,蛋白质纤维等;液-液相分离,大分子拥挤、限域等模拟细胞复杂环境下的生物大分子以及活细胞内生物大分子。  相似文献   

7.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蛋白质二级结构测定(DSSP)、口袋体积测量(POVME)以及MM-PBSA(molecular mechanics Poisson-Boltzmann surface area)方法, 系统研究了金黄色葡萄球菌丝状温度敏感性蛋白Z (SaFtsZ)-二磷酸鸟苷(GDP)二元复合物和SaFtsZ-GDP-3MBA (3-甲氧基苯甲酰胺)类衍生物三元复合物体系的稳定性、蛋白质二级结构、蛋白质构象、关键残基质心距、活性口袋体积以及相对结合自由能的变化规律. 研究表明: 当不含抑制剂存在时SaFtsZ-GDP二元复合物体系稳定性较差, 其T7Loop区域残基(203-209)波动较大, 且蛋白二级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活性口袋体积急剧减小, 底物通道显著变窄且不稳定. 而含有抑制剂PC190723、Compound1 的类衍生物三元复合物体系的表现截然不同, 这主要是由于它们均能和活性口袋T7Loop区周围残基形成关键性的氢键以及疏水作用, 与FtsZ 蛋白紧密结合. 在SaFtsZ-GDP-3MBA三元复合物体系中, 3MBA仅能与活性口袋中部分残基形成疏水作用, 与FtsZ 蛋白亲和力较弱, 使其不能稳定地存在于活性口袋中, 进一步导致它的抗菌活性明显低于PC190723、Compound1. 这些发现深入揭示了3MBA类衍生物对FtsZ 蛋白的作用机制和影响规律, 为该类FtsZ 蛋白抑制剂的结构优化和产品开发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包裹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环氧树脂基材料的自修复,选取四氢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作为芯材,采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壁材,对其进行微胶囊化包裹.结果表明,制得的具有单囊结构的环氧树脂微胶囊,胶囊粒径较小(约6.7μm)、囊壁较薄(约0.2μm)、芯含量较高(83.2 wt%),囊壁内、外表面光滑致密,胶囊具有良好的密闭性和耐热性;在微胶囊化过程中,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缩聚反应动力学起关键作用,芯材没有参与囊壁形成的交联反应;包裹后的芯材活性保持不变,胶囊被复合到材料过程中囊芯活性也保持不变;胶囊的强度较高,能承受与基体材料复合过程中的外力作用,且与基体材料间粘结良好,在裂纹形成过程中能够随基体同时开裂.  相似文献   

9.
α1-酸性糖蛋白与药物相互作用的电喷雾离子阱质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的蛋白结合是药物在机体内的一种特殊的分布与储备形式,这种结合对于药物的作用强度与作用时间以及体内代谢与排泄过程都有重要的影响,目前,电喷雾离子阱质谱(ESI.MS)以其在研究生理条件下蛋白药物非共价结合所具有的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及样品消耗量少等特点,已被成功地用于测定溶液中小分子物质与蛋白质间非共价结合的化学计量和解离常数。  相似文献   

10.
细胞骨架是由微管、肌动蛋白丝和中间纤维三种蛋白丝为主要成分组成的复合动态网络结构,在结合蛋白、辅助调节蛋白和马达蛋白的参与下帮助细胞实现运动、分裂和生长等基本生命过程。研究体外纯化的细胞骨架蛋白和马达蛋白网络,可以深入了解控制自组织亚细胞结构动力学行为的基本原理,为设计类似生命的活性物质和机器提供方向。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纯化蛋白在体外简化环境中实现的细胞骨架蛋白-马达蛋白网络,重点介绍其非平衡本质、活性应力和动态网络的产生,以及这种动态网络对亚细胞结构和宏观尺度活性材料自组织过程的影响。此外,还简要介绍了细胞骨架蛋白-马达蛋白网络在构建体外仿生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化学结构中互变键、交替键和芳香键的自动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结构计算机处理中最常遇到的困难是互变现象、交替键和芳香键的处理, 尽管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早有报道,但它们都有仅考虑计算机处理的方便,而很少 注意其化学应用的不足。本工作在环系识别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了新的识别算法, 使得识别的整体性能更好,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简要介绍了这些算法 ,并通过例子说明了它们的可能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三种体系的漆酶热失活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对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结果显示,漆酶在纯水溶液中的失活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其失活方程为lnA=-0. 1353t-2. 2522。在有毒有机物体系(2,4-二氯酚和吲哚溶液)中漆酶的失活仍符合一级失活动力学模型,失活速率常数减小,但半衰期增大。在极性溶液(乙醇)中,漆酶的反应速率常数最小,可能是因为漆酶分子内部作用力的变化导致了漆酶反应变缓;在非极性体系(异辛烷溶液)中,水-疏水体系减少了对酶的伤害,利于酶的稳定,延长了漆酶半衰期;极性或非极性体系中的漆酶失活均符合一级动力学失活模型。  相似文献   

13.
An old problem in 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 is the accurate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instrument, i.e.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instrumental transfer function. Normally, this calibration is performed electrically or through well known chemical reactions, but the transfer function parameters obtained by both methods generally do not agree: the first method normally yields smaller time constants than the second one. This fact is explained by the different path the heat flux takes towards the thermal sink. However, the time constants must be independent of the experiment type (electrical or chemical). In order to attain this independency, a realistic physical model of the system is develope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different heat sources and the paths in the system and using physically attainable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inputs for testing the model. Important results from the model study are that the instrument is represented by different transfer functions, depending on the heat source location, and that the time constants are the same, regardless of the heat source location. A very simple and fast method based on such non-phenomenological physical model for obtaining the transfer function of an Isothermal Titration Microcalorimeter is applied here.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November 2005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4.
研制了一种应用于电位型传感器的嵌入式遥测系统。系统由采样发送端、接收端和计算机组成。采样发送端包括电流放大器、∑-Δ型模数转换器、微控制器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接收端包括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微控制器和协议转换器,接收端通过通用串行总线( USB)接口和计算机连接。嵌入式软件用C语言编写,控制信号的采集和传输;上位机软件用 LabVIEW编写,用于数据存储和显示。系统采集电压信号范围为±1.17 V。为验证该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应用本套系统和数字多用表对一组电位值进行了对照测试,并用自制的氢离子选择性电极进行了酸度变化响应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电位测量值可以精确到0.1 mV,且抗噪能力良好,pH响应测量的线性相关系数R2=0.998,变化曲线和商品化的电化学分析仪的结果一致。此系统硬件均由标准芯片组成,采样发送端尺寸为29 mm×14 mm×11 mm,可以用于电位型传感器的远程实时检测。  相似文献   

15.
V2O5/Al2O3 solids of varying compositions were prepared, dried at 100°C and calcined in air at 400–1000°C. The solid-solid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mixed oxides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DTA, TG and XRD techniques.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ammonium metavanadate and aluminium hydroxide decomposed at 260 and 290°C, respectively, to yield an ammonium vanadium intermediate compound and Al2O3 as solids. The intermediate compound readily decomposed at 360°C to give V2O5.Solid V2O5 generally catalyse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Al2O3 to an extent proportional to its amount present. The solid-solid interactions between Al2O3 and V2O3 to produce AlV2O4 and AlVO4 took place at 750 and 900°C. These solids decomposed entirely at 1000°C, producing V2O5 and alpha-corundum. The pure Al2O3 samples employed existed as amorphous solids even when heated in air at 750°C, but in the presence of V2O5 (7–18 wt.%) they crystallized to thetaalumina at 600°C. The pure solid alumina crystallized at 1000°C to a mixture of theta and kappa-alumina. In the presence of V2O5, alpha-corundum together with kappa and theta phases was obtained on heating at 900°C.  相似文献   

16.
氰化浸金实验由于实验原料包含剧毒化学品而无法向本科生开放实验室实验。通过引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打破了这个壁垒。主要介绍了氰化浸金虚拟仿真教学实验的设计思路、系统实现以及仿真实验的教学实现过程,通过对学生学习动机、课程体验、学习效果3个方面的调查客观地进行了系统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能通过该软件完成氰化浸金实验的学习,获得对氰化浸金实验的原理、流程及主要参数影响方面较好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金属络合物的相转移催化分析与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纪红兵  王乐夫 《有机化学》2003,23(6):513-517
以可简单分离回收、可反复使用为目标,详细介绍了相转移催化的变化发展过 程.通过对溶剂的选择,使得催化剂选择性地溶解在某一液相中,而使产物溶解在 另一液相中,如水-有机两相催化体系;通过温度的变化,简单地实现了在较高温 度下反应为均相体系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而在较低温度下实现了催化剂与产物不 相溶使得催化剂得以简单分离,如温控型水-有机两相催化体系、氟-有机两相催化 体系、温控型含氟催化剂、温控型有机金属催化剂等.  相似文献   

18.
丁俐  陈密峰 《合成化学》1995,3(4):292-301
文中定义了串联氧化体系,并分别对OsO4,RuO4,SeO2(NH4)2Ce(NO3)6,RhCl3等参与的五类串联氧化体系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参考文献78篇。  相似文献   

19.
微流控技术由于其反应装置小型化的特点,可精准地控制物质间交换,适用于纳米材料的合成,尤其是无机纳米粒子的精确调控。微流控装置可根据具体实验需求来设计和调整,完成多个实验步骤的集成,实现多个化学反应以及复合材料的制备。本文根据不同标准,对微流控反应装置进行了分类,介绍其特点,并阐明了装置中流体的流动状态,枚举了微流控装置在材料合成领域的范例,阐明了微流控体系的优势,可能存在的不足及解决办法,最后对微流控合成体系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Designed to inhibit: By using the random nonstandard peptide integrated discovery (RaPID) system, highly potent isoform-selective inhibitors can be identified from a library of nonstandard macrocyclic peptides. These inhibitors, which contain a mechanism-based warhead residue, are active against the human deacetylase SIRT2, with IC(50) values in the low nanomolar reg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