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被动采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气是进行全球和区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观测的良好介质.对<斯德哥尔摩公约>履约效力评估的需求,加速了大气POPs采样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大气POPs被动采样技术(passive atmospheric sampling,PAS)在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日益成为大流量大气采样的重要补充手段,并显示出其在广大区域范围内实现大气POPs同步观测的优势.本文综述了大气PAS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评价了几种主要大气PAS装置,重点分析了PUF-PAS的应用技术原理,介绍了大气PAS在全球各区域和不同研究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大气PAS研究领域的动态,提出了今后大气PAS研究中值得关注的研究内容和趋向.  相似文献   

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所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影响世界环境安全的重要因素~([1,2]).研究表明,POPs污染的严重性和复杂性远远超过常规环境污染物,很多POPs不仅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性,而且还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直接威胁野生动物甚至人类的生存和繁衍~([3]).其危害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特点,已成为所谓的"化学定时炸弹",一旦发生重大污染事件或出现恶性病变,会产生灾难性后果,严重影响经济和社会的稳定.苯并芘等多环芳烃是持久性环境有机污染物(POPs)的一种.  相似文献   

3.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是指在环境中难降解、高脂溶性、可以在食物链中富集,能够在大气中通过蒸发-冷凝作用远距离传输而影响到区域乃至全球环境的一类半挥发性毒性很高的污染物.面对POPs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巨大威胁,国际社会达成共识,在全球范围内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2004年5月17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正式生效,目前已有包括我国在内的178个国家加入了该公约.当前纳入公约控制的POPs已有22种.此外,短链氯化石蜡、六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影响是目前环境科学领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介绍了气候变化如何影响POPs向环境的排放、长程传输、环境归趋和对人类与环境的暴露。同时,也强调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与POPs的消除和管理之间的协同作用。为了更好地在国家、区域以及全球成功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本文基于现有的关于POPs和气候变化相互影响效应的知识,从管理和政策层面上给出了建言。  相似文献   

5.
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短链氯化石蜡、多溴联苯醚和全氟化合物等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可由释放源经河流输入、土壤表层冲刷、大气沉降等途径进入海洋.由于其疏水性和亲脂性,它们易与有机质含量较高的颗粒物结合,最终埋藏在沉积物中,且被生物吸收后易于富集在脂含量较高的组织中.沉积物上的POPs在一定气象和环境条件下,又可能经再悬浮等方式重新进入水体,造成水体二次污染.POPs具有持久性、生物富集和放大性、长距离迁移以及环境毒性等特点,进入海洋后引起的海洋环境污染问题是影响我国海洋环境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总结了黄海、东海及其邻近沿岸海域沉积物中上述几类典型的遗存和新型POPs的污染特征,归纳了其在海洋中的来源、由陆地向海洋的迁移机制,以及部分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估,并对未来亟需开展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随着越来越多分子中含有手性结构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进入环境介质,对其环境界面过程及生态安全的研究已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的一个热点.目前,有关手性POP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外消旋体水平上,在对映体层面研究环境中手性POPs的历史并不长.但由于手性POPs不同对映体在生物学效应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手性POPs环境行为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对映体选择性效应更应值得重视.本文将在对映体水平上对手性POPs在各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生物体内的富集以及毒理学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新型有机污染物,短链氯化石蜡(SCCPs)在2006年被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候选名单。2017年5月第8次《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缔约方大会上,SCCPs最终被列入了《公约》附件A受控POPs清单。我国是氯化石蜡(CPs)生产使用大国,其在环境介质中的含量处于较高水平。本文对SCCPs的分析方法、污染现状、环境中来源与释放及其毒性效应进行了综述,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研究需求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与常规污染物不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在环境中滞留时间长,极难降解,毒性强,可在食物链中富集放大,能通过各种环境介质进行全球性迁移,对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危害.POPs对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不仅具有"三致"效应(致癌、致畸、致突变性),而且有内分泌干扰作用,对生殖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产生毒性.生殖健康不仅关乎人类繁衍,更能对人口素质乃至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POPs的生殖毒性以及对人类生殖健康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在回顾我国POPs环境污染与人类暴露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情况,着重讨论几类典型POPs的生殖毒性和致毒机制以及对人类生殖健康的影响,并对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关注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可以通过各种环境介质(大气、水、生物体等)长距离迁移并长期存在于环境中,具有生物富集性、毒性、致畸、致癌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的危害.用于此类物质的分析方法很多,主要可分为仪器联用分析方法和快速分析方法,如:色谱-质谱分析、光谱分析、生物分析、光/电分析、传感分析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互为补充.本文将按照分析方法,重点介绍2000年至今在POPs分析技术上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QSAR/QSPR在POPs归趋与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斌  余刚  黄俊  胡洪营 《化学进展》2007,19(10):1612-1619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目前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高危害性有机污染物,对它们的环境归趋分析和风险评价需要获得大量可靠的性质数据和毒性数据,而定量结构活性/性质相关(QSAR/QSPR)方法为快速有效地获得这些数据提供了可能性。QSAR/QSPR模型已在预测POPs的生物活性/性质,补充缺失的基础数据及探求POPs的环境过程机制和生态效应机理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也在新POPs物质的筛选、归趋模拟以及风险评价等方面有着更进一步的应用或潜在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QSAR/QSPR在POPs性质和生物活性预测中的基本应用及其在POPs归趋和风险评价中的扩展应用,并对QSAR/QSPR在POPs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程劼  王培龙  苏晓鸥 《化学学报》2019,77(10):977-983
以二噁英及二噁英类多氯联苯为代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的性质, 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人类一级致癌物. POPs通过环境进入食物链对食品安全造成威胁和影响. 以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为代表的新型快速检测技术具有高灵敏分析的特点. 本综述总结了近年来基于SERS技术分析POPs的研究进展, 归纳了不同类型增强基底, 提出了SERS分析POPs的若干关键技术难点, 并对未来SERS技术在POPs分析方面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多氯联苯的羟基化代谢产物及其内分泌干扰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方星  徐盈 《化学进展》2005,17(4):0-748
羟基多氯联苯是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多氯联苯在生物体内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已在许多野生动物和人体内被检出.由于其化学结构与天然雌激素、甲状腺激素十分类似,因此羟基多氯联苯的内分泌干扰效应近年来已开始受到国际上的高度关注.本文对多氯联苯的代谢途径、羟基多氯联苯在生物体内的浓度水平、内分泌干扰及其多种毒性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有关对多氯联苯的活性代谢产物--羟基多氯联苯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多氯联苯的毒性机制,为我国早日建立有效的POPs污染危害评价与早期预警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活性气态汞(Reactive gaseous mercury, RGM),在大气环境中通常被认为是气态的氧化汞,主导大气汞沉降过程,对汞的全球循环至关重要。本文详细介绍了RGM的多种采样和分析方法,讨论并比较了当前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对RGM在大气中的生成、赋存、清除等环境过程以及相关的机制进行了梳理,并探究各过程在大气汞循环过程中的贡献。针对当前RGM分析的难点(如赋存浓度低、采集困难)与关键科学问题(如赋存形态与转化),需着力发展实际环境中RGM采集和形态分析的可行方法,进而深入探究其环境行为。大气中RGM的分析方法和环境行为研究是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将是未来大气汞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深入理解RGM在大气汞循环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全氟辛基磺酸(PFOS)类化合物是一类新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所造成的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联用技术在痕量分析中的显著优势被广泛应用于PFOS类化合物的分析.论述了近年来HPLC-MS在检测环境、工业品、食品及生物中PFOS类化合物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5.
吸湿性是气溶胶重要的物理化学特性,不仅会影响气溶胶的生命周期和大气行为,还会对大气环境、气候和人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气溶胶吸湿参数和热力学模型,对粒径、化学组分以及多组分共存等因素对气溶胶吸湿性的影响进行分析,进一步总结了城市、农村森林和海洋极地等不同区域气溶胶吸湿观测结果。吸湿增长因子g(RH)、散射吸湿增长因子f(RH)和吸湿性参数κ等常用吸湿参数可以衡量气溶胶的吸湿能力;Zdanovskii-Stokes-Robinson(ZSR)混合定律和各种热力学模型能预测不同化学成分气溶胶的吸湿能力,是研究多组分混合气溶胶和气相平衡的重要工具。粒径、化学组分和混合状态影响气溶胶的吸湿性,如气溶胶g(RH)、潮解点或风化点的改变。由于排放源和环境条件的不同,城市、农村、森林、海洋、极地地区气溶胶粒径分布、化学组分和混合状态具有差异,气溶胶吸湿性不同。气溶胶吸湿性直接影响气溶胶含水量和相态,改变气溶胶的大气化学过程、老化过程和大气寿命,还影响环境能见度、辐射效应和在人体内的沉积位置和毒性。通过总结吸湿参数、理论模型、实验室研究、外场观测和环境影响等多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未来的吸湿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龚仓  徐殿斗  马玲玲 《化学通报》2014,77(6):502-509
大气颗粒物中毒性准金属元素砷及其形态含量变化引起的环境健康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工业生产和煤燃烧等人类活动,砷普遍存在于多种环境介质中。排放到大气中的砷能够随气流进行长距离迁移,致使一些偏远区域大气中的砷含量明显超出欧盟的限制标准(6 ng/m3)。砷的毒性表达很大程度依赖其存在种态,无机砷毒性大于有机砷,且砷(Ⅲ)的毒性明显强于砷(Ⅴ)。本文概述了大气中砷的来源,并选取自2000年来的代表性成果比较了不同国家及不同功能区大气砷的含量变化,同时对1975年来多数关于大气颗粒物中砷形态变化特征的研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7.
斯德哥尔摩公约新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一些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2009年5月瑞士日内瓦举行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四届会议(COP-4)决定将全氟辛基磺酸及其盐类、全氟辛基磺酰氟、商用五溴联苯醚、商用八溴联苯醚、开蓬、林丹, 五氯苯, α-六六六、β-六六六、六溴联苯等九种化学物质新增列入公约附件A、B或C的受控范围. 目前, 相关领域专家正在进行包括短链氯化石蜡(short chain chlorinated paraffins, SCCPs)、硫丹(Endosulfans)及六溴环十二烷(Hexabromocyclododecanes, HBCDs)等化学品的评估以决定是否在下次会上讨论并最终进入受控名单. 斯德哥尔摩公约新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是目前国际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 同时其所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是影响我国环境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公约新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审查工作的进展, 我国正面临履约及削减控制POPs的挑战. 对于新增POPs, 我国已陆续启动了相关的研究项目对其污染源解析、演变趋势、运移规律、生物累积及毒性效应等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拟介绍我国在新增POPs方面的部分研究进展并展望我国履约所面临的科研需求.  相似文献   

18.
多氯萘的来源及环境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氯萘(PCNs)具有和二口恶英类(PCDD/Fs)相似的结构和毒性,在全球的环境和生物样品中都能被检测到.本文介绍了环境中PCNs的主要来源和环境归宿,重点介绍了焚烧和金属冶炼等过程中PCNs的排放特征,归纳了当前全球环境介质和生物体中PCNs的污染水平和分布特征,对我国多种环境介质和生物体中PCNs污染水平和分布特征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和讨论.最后提出了PCNs相关研究领域研究进展与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全氟和多氟化合物环境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亚利  蔡亚岐 《化学进展》2014,26(4):665-681
全氟和多氟化合物(PFASs)是一类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含氟有机化合物,许多全氟和多氟化合物难以光解、水解和被生物降解,因此具有环境持久性,并可沿食物链累积放大。2009年5月9日,全氟辛烷磺酸(PFOS)及其盐和全氟辛烷磺酰氟被正式列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名单,由此全氟和多氟化合物成为近年最受关注的新型污染物,其环境问题研究进入到了新的广度和深度。本文将就其分析方法、环境存在、生物累积放大效应、人体暴露和健康效应、新型全氟和多氟化合物等方面的研究,特别是2009年PFOS等被纳入POPs公约以来取得的研究新进展,进行较为全面的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有关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大气颗粒物对环境与人体健康都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是当前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准确判断大气颗粒物的来源是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的重要前提.近年来,基于天然稳定同位素的大气颗粒物溯源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大气颗粒物中非传统稳定同位素(主要包括硅、锶、铁、锌、铜、钕、铅、汞、碘)的组成分析方法和溯源应用,总结了大气颗粒物中同位素组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各排放源同位素组成的差异性,并对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应用于大气颗粒物溯源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