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互贯磺酸树脂的离子交换平衡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凝胶型互贯磺酸树脂的热力学性质。测定了一系列第一网和第二网重量比及交联度不同的互贯磺酸树脂对多种离子交换反应的△G~0、△H~0和△S~0值。归纳了二重网重量比和交联度对△H~0、△S~0值变化影响规律。提出了用积分持水量来表达互贯磺酸树脂的平衡常数与持水量关系,并探讨了这类树脂在离子交换色谱等方面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互贯树脂的交联度、两网的重量比与珠体膨胀度的关系;以及第三单体、合成工艺对树脂强度的影响,从而解决了互贯树脂耐疲劳强度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由化学互贯及物理互贯法制得的大孔交联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互贯弱碱树脂(分别称为DXP型和DXF型)对苯酚等有机质的吸着作用。结果表明,DXF吸酚受PH的影响行为与一般的弱碱树脂相似,而DXP的吸酚容量与PH的关系曲线呈S形。DXP特殊的吸酚行为归因于这种树脂两网互贯程度较大以致吸酚时有显著的协同效应,这种效应在不同的PH范围既可促进、也可减弱树脂对酚的吸着作用。DXF由于两网互贯作用小,协同效应不显著。协同效应也反映在DXP用于按蜜脱色及有机废水脱COD时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工作制备了以大孔交联聚苯乙烯为第一网络,以由环硫氯丙烷与多乙烯多胶反应而形成的交联聚合物为第二网络的互贯型流基胺树脂,并测定了其孔结构.该互贯型树脂与相应的凝胶型树脂相比,在酸性介质中膨胀程度小得多,而对Ag~+、Au~+3n的吸附性能更好.对Ag~+、Au~3+的吸附容量分别可达432mgAg~+/g和553mgAu~3+/g.对Au~3+的吸附率大于99%.  相似文献   

5.
PS/PVC互贯大孔吸附树脂对脲酸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孔球状PVC经苯乙烯的自由基互穿聚合反应改性得PS PVC大孔互贯树脂 ,再与有机胺反应制得了PS PVC互贯含氮大孔吸附树脂 .研究表明 ,所得吸附树脂对脲酸的吸附率可达 5 0 %以上 ,在清除体液中过量脲酸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同时对吸附树脂含氮量与吸附脲酸性能的关系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以交联聚苯乙烯-聚丙烯腈树脂为骨架,经功能基化反应制备出含偕胺肟基团的互贯型螯合树脂。对功能基化反应条件和螯合树脂对金的吸着性能,吸着选择性和吸着机理进行了研究。互贯型螯合树脂的吸着性能与互贯树脂的结构有关,而螯合树脂的选择吸着性则与互贯网络无关.  相似文献   

7.
溶剂浸渍树脂孔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萃取剂N_(235)浸渍大孔苯乙烯—二乙烯苯(MSD)树脂制得了溶剂浸渍树脂。用压汞仪测定了溶剂浸渍树脂的孔体积、孔表面积和孔径等,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溶剂浸渍树脂的形貌。MSD树脂对N_(235)吸附率随该树脂的交联度和混合致孔剂用量增加而增加。由于N_(235)分布于MSD树脂孔表面,浸渍树脂的孔体积、孔表面和孔径比MSD树脂显著下降。在孔径1~100nm孔表面吸附N_(235)量最大。低交联度MSD树脂对N_(235)吸附量低,且分布不均匀。  相似文献   

8.
采用重复互贯聚合工艺将废弃白球末加入单体-交联剂-引发剂体系中充分溶胀,再按照常规悬浮聚合和磺化反应工艺合成凝胶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结果显示,细粒度白球的交联度在4%-7%,单体吸收比为100%,采用盐水滴加工艺保证单体在白球中的均匀扩散和吸收,所合成的阳树脂的各项性能指标均国家标准,这种重复互贯聚合白球与相同交联度的普通白球比较,具有较高的磺化反应活性,较高的交联度,湿真密度,湿视密度和较高的交换容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交联聚苯乙烯的互贯及半互贯网络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引用参考文献31篇。  相似文献   

10.
互贯法合成强碱弱酸两性树脂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考察凝胶型和大孔型两性树脂的合成条件对所制得树脂的结构和形成内盐键强度的影响,研究了树脂的阴、阳基团含量比,交联度及弱酸基团的不同对树脂脱盐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导异丁烯酸甲酯型负载树脂的交联度、致孔剂组成和含量对负载树脂孔结构的影响.结果指出,良溶剂和劣溶剂按一定比例混合作为致孔剂,可制备不同孔结构的树脂.致孔剂量增加,树脂表观比重减小,而比表面积、孔体积与平均孔径均增加.交联度从10%增加到35%,表观比重和比表面积增加,而孔体积与平均孔径减小.增加致孔剂所含良溶剂的比例,树脂的表观比重、比表面积增加,而孔体积与平均孔径减小.已制备一系列不同孔结构的2-乙己基膦酸单2-乙己基酯(P507)负载树脂,比较了它们分离La、Ce、Pr、Nd的性能.结果表明,适当孔结构的负载树脂用于萃取色层分离稀土元素具有优良的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12.
采用分步悬浮聚合法制备了由大孔聚二乙烯基苯和聚丙烯酸甲酯组成的聚合物互贯网络(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s IPN),经过乙二胺氨解,得到由疏水性的大孔聚二乙烯基苯和亲水性的聚丙烯酰乙二胺组成的聚合物互贯网络(polydivinylbenzene/polyacrylethylenediamine IPN即PDVB/PAEM IPN),测定了合成的IPN的物理和化学结构,研究了PDVB/PAEM IPN对pH 6.5的水溶液中双酚A (Bisphenol A即BPA)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PDVB/PAEM IPN是含有氨基和酰胺基的多孔性IPN;树脂对水溶液申双酚A的等量吸附焓在20kJ/mol~50kJ/mol之间;动态吸附及脱附实验表明,湿态PDVB/PAEM IPN树脂对水溶液中双酚A的饱和吸附量达到约30mg/mL.树脂可以通过乙醇再生.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氰尿酰氯为后交联剂,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使低交联聚苯乙烯发生后交联,形成大孔树脂。详细研究了反应条件对树脂孔结构的影响,所得树脂的比表面积可达500m2/g以上,孔容在0.3-0.5ml/g之间,骨架密度可达到1.3g/ml以上。树脂在不同的溶剂中有几乎相同的溶胀度。  相似文献   

14.
二乙烯苯分别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顺丁烯二酸二甲酯、乙酸烯丙酯、丙烯腈、甲基乙烯基甲酮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进行悬浮共聚合,制备了一系列交联度为40%的大孔吸附树脂。并表征了这些树脂的结构,测定了树脂对绞股蓝皂甙的吸附量。结果说明,所用单体的极性等因素对树脂的孔结构及吸附量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PAN/PVC互贯大孔弱碱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丙烯腈/聚氯乙烯互贯型大孔球状母体(PAN/PVCMR—IPN母体)与含水乙二胺反应,制得了数种MR—IPN型聚(N一氨乙基)丙烯酰胺—聚乙烯乙二胺弱碱树脂。应用FT—IR及元素分析方法,研究了乙二胺浓度及用量、反应时间及温度对所得弱碱树脂结构与组成的影响。测定了所得弱碱树脂的离子交换性能,探讨了这类MR—IPN型双功能基弱碱树脂与其离子交换特性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所得弱碱树脂具有较高的含氮量和亲水性;动态及静态交换量分别可达5.1meg/g和7.17meq/g,3h基本可达到动态交换平衡,静态交换平衡约需6h。同时,树脂再生速度比其相应的交换速度快1倍,再生率均大于95%。  相似文献   

16.
 二乙烯苯分别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顺丁烯二酸二甲酯、乙酸烯丙酯、丙烯腈、甲基乙烯基甲酮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进行悬浮共聚合,制备了一系列交联度为40%的大孔吸附树脂。并表征了这些树脂的结构,测定了树脂对绞股蓝皂甙的吸附量。结果说明,所用单体的极性等因素对树脂的孔结构及吸附量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大孔交联聚苯乙烯的分形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小角X-射线散法测定大孔交联聚苯乙烯树脂的结构,发现大多数大孔交联聚苯乙烯在数纳米至数十纳米的标度尺寸范围内具有分形结构,分形维数介于2和3之间。本研究还进一步探讨了交联度、致孔剂,功能基化反应及后处理对大孔交联聚苯乙烯分形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四氯化碳为后交联剂,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使低交联聚苯乙烯发生后交联,形成大孔树脂。用正交试验法考查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后交联剂用量,催化剂用量和溶剂组成对树脂孔结构的影响。后交联得到的树脂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分别可达到484m~2/g和0.42ml/g。  相似文献   

19.
交联聚苯乙烯孔结构对氯甲基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苯乙烯、二乙烯苯在致孔剂存在下进行悬浮聚合反应制得大孔交联聚苯乙烯,然后进行氯甲基化反应和付氏交联反应,制备了一系列吸附树脂,分别测定了它们的比表面积、孔容、平均孔径等结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共聚体的交联度、致孔剂的种类和用量对吸附树脂的孔结构性能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交联聚苯乙烯氨基树脂的结构与脱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改变交联度、致孔剂以及胺化试剂合成了一系列大孔氨基吸附树脂。详细研究了树脂孔结构、功能基结构与树脂脱色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