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三平  范广  高胜利 《化学学报》2007,65(22):2635-2638
利用小分子配合物[Cu(2-mpac)2(H2O)]•3H2O (1)作为配合物配体, 以其两侧未配位的羰基氧原子与金属配位合成了一个Cu-Cd异核配位聚合物[Cu(2-mpac)2(H2O)2Cd(H2O)4(NO3)2]n (2) (2-mpac=5-methyl-2-pyrazinecarboxylic acid), 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标题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晶体学数据: 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a=0.7654(7) nm, b=0.8903(8) nm, c=0.9745(9) nm, α=116.116(1)°, β=98.408(1)°, γ=90.335(1)°, V=0.5880(9) nm3, Z=1, S=1.053, 最终残差因子[I>2σ(I)] R1=0.0280, wR2=0.0718, 对于全部数据R1=0.0305, wR2=0.0741.  相似文献   

2.
李月生  李奔强  孙绍发 《化学学报》2013,71(12):1656-1662
通过水热合成法和自组装方法分别合成了CdTe(QDs)量子点与CdTe(QDs)敏化的纳米TiO2复合物,并将CdTe(QDs)/TiO2与TiO2均配成浓度为1×10-2 mol/L的悬浮液. 取一小环大肠杆菌(E. coli)的营养肉汤培养基至5 mL LB培养基中,则E. coli的浓度配成大约1×106 cell/mL的悬浮液以作备用. 在37.0 ℃条件下,利用LKB-2277生物活性检测仪并采用停流法进行检测,研究了CdTe(QDs)/TiO2E. coli的抗菌行为. 通过测定和分析产热功率-时间曲线,获得细胞生长速率常数(k)、最大产热功率(Pm)、传代时间(tG)以及抑制率(I)等热动力学常数. 结果表明:在0~4.0×10-5 mol·L-1浓度范围内,生长速率常数(k)和抑制率(I)均与浓度成一定的线性关系. 生长速率常数(k)和最大产热功率(Pm)随着CdTe(QDs)/TiO2的浓度增加而下降,而传代时间(tG)和抑制率(I)随着CdTe(QDs)/TiO2 的浓度增加而增加;其中,CdTe(QDs)/TiO2的生长速率常数斜率(0.0001)小于TiO2的生长速率常数斜率(0.0005),可以初步判断CdTe(QDs)/TiO2E. coli的代谢影响较TiO2要大. TiO2和CdTe(QDs)/TiO2E. coli代谢活性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在相同浓度时,CdTe(QDs)/TiO2的抑制率斜率(0.84)大于TiO2的抑制率斜率(0.26),进一步说明了CdTe(QDs)/TiO2相比TiO2具有对E. coli 更强的细菌抑制作用;结合Hadama荧光显微方法,进一步佐证了CdTe(QDs)/TiO2相对于TiO2表面结构的改变可能是导致其抗菌效果较好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而为深入揭示纳米材料影响微生物生长代谢过程的热动力学规律和细胞损伤机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汪必琴  简忠保  赵可清  余文浩  胡平 《化学学报》2007,65(22):2570-2576
报道含亚胺和胆甾烯基不对称液晶二聚体化合物XC6H4N=CHC6H4OC10H20COOCh* [X=OCnH2n+1, (n=1~12,14), F, Cl, Br, CH3] (1a~1q)的合成及液晶性. 目标化合物通过600 MHz 1H NMR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表征. 其介晶性通过偏光显微镜(POM)和差示扫描量热计(DSC)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 所有化合物都具有胆甾相(N*). 对于烷氧基系列(X=OCnH2n+1), 有部分化合物还呈现了近晶A相(SA), 且随着末端烷氧链长度的增加, 化合物的清亮点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 而化合物从胆甾相到各向同性液体转变的熵变(ΔSN*→I)则呈现奇-偶效应. 同时我们对比研究了取代基X对胆甾相稳定性的影响, 发现取代基X对胆甾相的稳定性高低顺序为: MeO>Cl>Br>Me>F. 这些结果证实了末端取代基的改变对化合物的相转变温度以及介晶性质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戴朝政 《色谱》2015,33(5):535-540
近年来,分析工作者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完成了许多过去不能完成的分离分析工作。但是在阐述UPLC原理时不少人却采用了van Deemter方程。这是不对的。本文研究了UPLC色谱过程动力学,从热传导方程出发运用色谱动力学原理推导了包括考虑流动相摩擦生热影响的UPLC塔板高度方程H=2γDm/u+((2λdpu1/3)/(u1/3+ω(Dm/dp)1/3))+((2ku)/((1+k)2(1+κ0)κd))+ ((θ(κ0+κ0k+k)2dp2u)/(Dmκ0(1+κ0)2(1+k)2)) +(κi(κ0+κ0k+k)2dp5/2u2/3)/(3κ0Ω Dm2/3(1+κ0)2(1+k)2+(r02(κ0κ0k+k)u)/(4(1+k)Dr)·exp(-Kr02α)。上述方程右端最后一项代表了流动相摩擦生热对塔板高度的贡献。当流动相线速度较低时,流动相摩擦生热对塔板高度的贡献趋近于零,塔板高度方程还原成Horvath和Lin的方程;当流动相线速度较高时,由于流动相摩擦生热,柱轴心与边缘温差增加,流动相线速度径向分布差异导致柱效率降低,而柱轴心与边缘的温差与流动相线速度平方成正比。作者明确指出:UPLC的柱效率与柱内径密切相关,采用细内径柱有利于实现高效率;过高的流动相线速度将导致柱效率崩溃。  相似文献   

5.
董薇  聂梦思  廉永福 《化学学报》2017,75(5):453-456
通过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获得了Tb@C82的两种同分异构体,依据它们的UV-Vis-NIR吸收光谱推断它们分别具有C2vCs对称性的碳笼结构,而且Tb是以+3价的形态内嵌于碳笼中的.电化学研究表明,C82碳笼的对称性对Tb@C82的还原过程的影响较小,而对其氧化过程影响较大.Tb@C82的两种异构体的第一还原电位都比较高,是较好的电子受体材料;而且与Tb@C2v(9)-C82相比,Tb@Cs(6)-C82氧化还原电位更高一些,说明后者比前者具有更好的接受电子能力.此外,我们观察到了Tb@C2v(9)-C82的七对可逆的氧化-还原电位,丰富并修正了前人报道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不仅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孔道规则, 而且化学性质和结构性质多样、可调, 所以在近年来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合成了MIL-53(Al)、MIL-53(Cr)及新颖的含有二元配位金属的MIL-53(AlxCr1)(x=1, 2, 3, 4)材料, 以此为载体采用浸渍-化学还原法制备了Ru-B/MIL-53催化剂, 考察了它们在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催化剂评价结果表明, Al/Cr比不仅影响Ru-B/MIL-53催化剂上的初始反应速率(r0), 也影响环己烯的初始选择性(S0). 一般而言, 高Al含量的MIL-53作为载体对r0有利, 而含有二元配位金属的MIL-53作为载体时, S0高于仅有单一配位金属的MIL-53载体. 在环己烯选择性最高的Ru-B/MIL-53(Al3Cr1)催化剂上, r0S0分别为9.2 mmol/(min·g)和71%. 采用多种手段, 对环己烯选择性差异最为显著的Ru-B/MIL-53(Al3Cr1)和Ru-B/MIL-53(Cr)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进行了对比研究, 发现二者Ru-B纳米粒子的化学组成、电子性质、微观结构接近, 但前者的活性表面积大于后者, Ru-B粒子的尺寸更小, 分散更加均匀, 且金属-载体作用更强. 更小的Ru-B粒径不仅能够提供更多的活性位, 而且也有利于环己烯选择性的提高. 通过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 在180 ℃和5.0 MPa H2压力下, 以100 mL乙醇胺为修饰剂时, 在Ru-B/MIL-53(Al3Cr1)催化剂上可得环己烯得率29%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刘英涛  王鑫  刘翔宇  冀永强 《化学学报》2012,70(9):1131-1134
用密度泛函 B3LYP 方法得到一系列不同管径的氨基-硝基双取代纳米管NH2-(n,0)CNT-NO2 (n=5~10)的几何结构. 用CAM-B3LYP 方法计算了体系的第一超极化率(β0). 研究表明, β0 对管径大小有着极强的依赖性. 特别是对偶数纳米管(n=6, 8 和10), 其β0 (5.5×103~9.8×104 au)是奇数纳米管β0 (1.0×103~2.8×103 au)的5~35 倍.  相似文献   

8.
四组分高能体系结合能和力学性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艳春  朱伟  肖继军  郭翔  唐根  郑剑  肖鹤鸣 《化学学报》2010,68(12):1181-1187
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模拟研究了下列4种四组分高能混合体系的结合能和力学性能: 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硝化甘油(NG)/1,2,4-丁三醇硝酸酯(BTTN)/二硝基偶氮氧化二呋咱(DNOAF)、GAP/ NG/ BTTN/三氢化铝(AlH3)、聚乙二醇(PEG)/NG/BTTN/DNOAF和PEG/NG/BTTN/AlH3. 结果表明, 在三组分粘合剂中加进DNOAF和AlH3, 结合能均较大, 依次为45.35, 56.02, 48.75和65.96 kJ/kg, 预示体系稳定性和相容性均较好. 组分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非键力, 且含AlH3体系的静电力更大, 其余体系以van der Waals力较大. 静态力学分析表明, 在4种混合体系中, PEG/NG/BTTN/AlH3的拉伸模量、体模量(K)、剪切模量(G)、K/G 和柯西压(C12C44)值均较大, 预示该体系的刚性、塑性和延展性均较好, 这可能与PEG的醚O和AlH3的缺电子桥键之间存在特殊的配位键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许子竞  林翠梧 《化学学报》2011,69(9):1101-1106
以滇桂艾纳香为原料, 经热水抽提、Sevag法除蛋白、醇沉、DEAE-纤维素柱层析、Sephadex G-200、Sepharose 6 F.F.凝胶色谱纯化得到纯品BRP|经HPGPC检测分析表明, BRP为均一多糖, 分子量为3.3×104 Da|用UV、IR、HPLC、HPGPC、GC-MS、甲基化、NMR (1H NMR、13C NMR、HMQC、HMBC)等方法对BRP结构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BRP仅由呋喃果糖残基组成, 以→2)Fruf (1→ (或→1)Fruf (→2)方式链接, 推导其结构式为: β-D-Fruf-{2[→1)- β-D-Fruf(2→]n-1}-β-D-Fruf .  相似文献   

10.
甲脒基铅卤钙钛矿作为光电转换材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采用第一性原理对甲脒基铅卤钙钛矿FAPbIxCl3-x(FA=NH2CH=NH2+,x=0~3)的结构及光电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 计算结果表明,FA在三方晶系的FAPbX3X=Cl,Br,I)中沿[001]方向排布,而在混合FAPbIxCl3-x中,八面体PbX6X=Cl,I)的扭转导致FA朝向发生了微小的偏移. FA对于平衡晶体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作为电荷供体为PbI3骨架贡献约0.76 e的电荷. FAPbIxCl3-x属于直接带隙半导体,其价带顶(VBM)主要由I 5p(Cl 3p)和少量Pb 6s轨道杂化的反键轨道组成,而导带底主要由Pb 6p轨道组成. 随着I/Cl比例的增大,FAPbIxCl3-x的晶格常数和体积逐渐增大,禁带宽度逐渐减小,吸收光谱发生红移. FAPbI3的禁带宽度为1.53 eV,表现出最佳的吸收光谱特性,是一类极具潜力的光电转换材料.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热沉淀法制备了La0.9M0.1Ga0.8Mg0.2O3-α (M=Ca2+, Sr2+, Ba2+)陶瓷样品的前驱体, 沉淀剂来自尿素在水热条件下的水解产物. 前驱体经煅烧和烧结后得到陶瓷样品. XRD显示样品具有单一的斜方晶LaGaO3钙钛矿结构. 同位素效应和氢的电化学透过(氢泵)实验证明陶瓷样品具有质子导电性. 用AC阻抗谱法测定了样品在300~600 ℃、氢气气氛中的质子电导率, 其大小取决于La位掺杂的碱土金属离子: σ(M=Sr2+)>σ(M=Ba2+)>σ(M=Ca2+). 以La0.9M0.1Ga0.8Mg0.2O3-α为固体电解质进行了常压合成氨, 最佳合成温度为520 ℃. 当施加的电流密度为1 mA•cm-2、合成温度为520 ℃时, 氨产率分别为: 1.63×10–9 mol•s-1•cm-2 (M=Ca2+), 2.53×10-9 mol•s-1•cm-2 (M=Sr2+)和2.04× 10-9 mol•s-1•cm-2 (M=Ba2+).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高氯酸镨和咪唑(C3H4N2), DL-α-丙氨酸(C3H7NO2)混配配合物晶体. 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化学分析和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为[Pr(C3H7NO2)2(C3H4N2)(H2O)](ClO4)3. 使用具有恒温环境的溶解-反应量热计, 以2.0 mol•L-1 HCl为量热溶剂, 在T=(298.150±0.001) K时测定出化学反应PrCl3•6H2O(s)+2C3H7NO2(s)+C3H4N2(s)+3NaClO4(s)=[Pr(C3H7NO2)2(C3H4N2)(H2O)](ClO4)3(s)+3NaCl(s)+5H2O(1)的标准摩尔反应焓为ΔrHmө=(39.26±0.11) 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 计算出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ΔfHmө{[Pr(C3H7NO2)2(C3H4N2)(H2O)](ClO4)3(s), 298.150 K}=(-2424.2±3.3) kJ•mol-1. 采用TG-DTG技术研究了配合物在流动高纯氮气(99.99%)气氛中的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 运用微分法(Achar-Brindley-sharp和Kissinger法)和积分法(Satava-Sestak和Coats-Redfern法)对非等温动力学数据进行分析, 求得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108.9 kJ•mol-1, 动力学方程式为dα/dt=2(5.90×108/3)(1-α)[-ln(1-α)]-1exp(-108.9×103/RT).  相似文献   

13.
袁爱华  沈小平  周虎  陆路德 《化学学报》2005,63(19):1795-1801
将Ni(teta)(ClO4)2 (teta=5,7,7,12,14,14-hexamethyl-1,4,8,11-tetraazacyclotetradecane)的DMF溶液和K3[Fe(CN)6]的水溶液在填充了琼脂冻胶的U型管中通过扩散反应, 得到了标题化合物(H2teta)2{[Ni(teta)][Fe(CN)6]2}•17H2O, 该化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P1, 晶胞参数为a=0.9998(2) nm, b=1.5514(3) nm, c=1.6647(4) nm, α=114.15(2)°, β=100.91(2)°, γ=93.42(2)°, V=2.2863(10) nm3, z=1, Dc=1.196 g•cm-3, F(000)=890, μ=5.84 cm-1, GOF=0.894, R1=0.0582, wR2=0.1446 [I>2σ(I)]. 该化合物的基本单元由2个[H2teta]2+阳离子、1个{[Ni(teta)][Fe(CN)6]2}4-阴离子和17个水分子组成, 它们之间通过N—H…N氢键而形成具有二维平面结构的超分子化合物. 1.8~300 K变温磁化率研究表明, 化合物中三核体系Fe (s=1/2)-Ni (s=1)-Fe (s=1/2)中心原子间通过氰基桥联而发生强的铁磁相互作用, 磁参数J=4.33 cm-1, g=2.6, θ=60 K. 通过TG-DTG测定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黄多辉  王藩侯  朱正和 《化学学报》2007,65(10):994-997
以6-311++G(3df, 3pd)为基函数,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对N2O分子体系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计算. 结果表明N2O分子最稳态为Cs构型, 电子组态为2A', 平衡核间距RN—N=0.11873 nm, RN—O=0.13012 nm, 键角∠NNO=133.94448°, 离解能De=10.3857 eV, 基态简正振动频率: 弯曲振动频率ν1=656.7488 cm-1, 对称伸缩振动频率ν2=998.1562 cm-1, 反对称伸缩振动频率ν3=1684.3093 cm-1. 并用多体展式理论方法推导出了基态N2O分子的分析势能函数, 其等值势能图准确地再现了N2O分子的结构特征和离解能.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一种恒温高压氧药物稳定性加速试验方法, 用这种方法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求得药物氧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 以10%维生素C溶液为例, 维生素C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可降解, 总的降解速率常数kt由两部分构成: ktkankae, kan为无氧降解速率常数, 可表达为kanAan•exp(-Ea,an /RT); kae为有氧降解速率常数, 可表达为kaeAae•exp(-Ea,ae/ RT)• .  相似文献   

16.
刘艳  王文亮  王渭娜  罗琼  李前树 《化学学报》2006,17(17):1785-1792
应用量子化学从头算和密度泛函理论(DFT)对CH3S与HCS双自由基单重态反应进行了研究. 在MPW1PW91/ 6-311G(d,p)水平上优化了反应通道上各驻点(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 用内禀反应坐标(IRC)计算和频率分析方法对过渡态进行了验证. 在QCISD(t)/6-311++G(d,p)水平上计算各物种的单点能, 并对总能量进行了零点能校正. 研究结果表明, CH3S与HCS反应为多通道反应, 有4条可能的反应通道, 反应物首先通过S…S弱相互作用形成具有竞争反应机理的五元环硫-硫偶合中间体a和链状硫-硫偶合中间体c, 再由此经过氢迁移、离解、异构化等不同机理得到主要产物P1 (2CH2S), 次要产物P2 (CH3SH+CS), P3 (CH4+CS2)和P4 [CH2(SH)CSH]. 根据势能面分析, 所有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生成P1的反应热为-165.55 kJ•mol-1. 通道Ra→TSa/bbP1为标题反应的主通道, 其速控步骤a→TSa/bb在200~2000 K温度区间内的速率常数可以表示为k1CVT/SCT=1.75×1010T0.65exp(-907.6/T) s-1. P3P4的生成需要越过很高的活化能垒, 是动力学禁阻步骤, 但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合适催化剂, 改变其反应机理, 有可能使生成CH2(SH)CSH, CH4及CS2的反应易于进行.  相似文献   

17.
PdYH分子的结构与势能函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倪羽  蒋刚  朱正和  孙颖 《化学学报》2005,63(8):764-768
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 对钯和钇原子采用SDD收缩价基函数, 氢原子采用6-311++G**全电子基函数, 对PdY和PdYH体系的结构进行优化. 计算表明: PdY分子的几何构型为Cv, 其基态为X2Σ态, 键长R=0.24168 nm, 离解能为De=2.8261 eV, 谐振频率ωe=254.0656 cm-1, 并拟合得到Murrell-Sorbie势能函数; PdYH分子最稳态为Cs构型, 电子组态为1A', 平衡核间距RPdY=0.24281 nm, RYH=0.19824 nm, 键角∠PdYH=116.7157°, 离解能De=5.6146 eV, 基态简正振动频率: 对称伸缩振动频率ν1 (a')=348.2909 cm-1, 弯曲振动频率ν2 (a')=243.3382 cm-1, 反对称伸缩振动频率ν3 (a')=1442.2695 cm-1. 由微观过程的可逆性原理分析了分子的可能离解极限. 并用多体项展式理论方法分别导出基态PdY和PdYH分子的势能函数, 其等值势能面图准确地再现了PdY和PdYH分子的结构特征和离解能, 由此讨论了Pd+Y+H分子反应的势能面静态特征.  相似文献   

18.
以柠檬酸三钠做稳定剂, 用硼氢化钠还原氯金酸制备了粒径为5 nm的纳米金. 用铅离子核酸适体aptamer保护纳米金获得了检测铅离子的适体纳米金(aptamer-NG)共振散射光谱探针. 在pH 7.0的Na2HPO4-NaH2PO4缓冲溶液中及30 mmol•L-1 NaCl存在下, aptamer-NG稳定而不聚集. Pb2+可与该探针中的aptamer形成非常稳定的G-四分体结构, 并释放出纳米金. 在NaCl作用下纳米金聚集形成较大的微粒, 导致552 nm处共振散射峰强度增大. Pb2+浓度在0.07~42 nmol•L-1范围内与552 nm处共振散射强度增大值ΔI成线性关系, 其回归方程为ΔI=12.0c+9.2, 线性相关系数为0.9965, 方法检出限为0.03 nmol•L-1 Pb2+. 该方法用于水样中铅离子检测, 结果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一系列样品Pr1-xSrxAlO3-δ (x=0, 0.05, 0.1, 0.2, 0.3, 0.4, 0.5). XRD结果表明, Sr在A位上的固溶度约为20%; 利用交流阻抗法测量了样品的电导率, 结果表明, 电导率随着Sr掺入量的增加而增大, Pr0.8Sr0.2AlO3-δ的电导率最大, 在850 ℃达到0.02 S/cm; 离子迁移数的测试结果说明, Pr1-xSrxAlO3-δ为离子电子混合导体; 考察了它们作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s)阴极的性能, 极化曲线和阻抗的测试结果表明, 阴极性能随着Sr掺入量的增加而提高; 阴极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 在测量时间范围内, 阴极过电位随时间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四氮杂取代的三环结构冠醚4,13-二氧-1,7,10,16-四氮杂三环[14.2.1.17,10]二十烷(L7), 低温条件下在乙醚中培养出其单晶, 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晶体结构. 该晶体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P21/n, 晶胞参数a=0.8984(7) nm, b=1.0805(9) nm, c=1.1040(9) nm; Z=2, β=111.707(13)°; V=0.9958(14) nm3, Dc=1.189 g/cm3, μ=0.092 mm-1, F(000)=392, R1=0.0649, wR2=0.1714. 制备了配体L7与金属盐的配合物, 分析结果表明, 配体L7与金属离子形成1∶1型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