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18S rDNA作为分子标记研究了以粘孢子虫(Myxosporidia)常见属为代表的不同分类水平下的遗传距离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粘孢子虫亲缘关系的远近与遗传距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即粘孢子虫亲缘关系越远遗传距离越大,反之亦然;同时表明,本研究所涉及的种内、种间和属间阶元的遗传距离虽在一定范围内有重叠,但遗传距离由小到大排列依次为种内、种间、属间。研究认为物种之间在遗传距离上可能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但基于18S rDNA遗传距离的分歧在一定范围内对大多数物种的鉴定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海淡水粘孢子虫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内外海淡水粘孢子虫形态学、经典分类学、分子系统分类学、生活史、粘孢子虫的病害及诊断学研究的现状.讨论了粘孢子虫对寄主及寄生部位的可能选择机制、新近学者在粘孢子虫的病理方面,尤其是PKX引起的PKD等方面感兴趣的问题;同时对粘孢子虫的分子系统学的研究,及其对粘孢子虫学研究的发展和推动给予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利用双向电泳方法,以正常鲫鱼为对照,对感染出血病和粘孢子虫病后鲫鱼肌肉、肝脏组织内蛋白质变化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正常鱼与病鱼肌肉组织显示出的蛋白质斑点约100个,其中含量较丰富的蛋白质斑点有20余种,以酸性蛋白居多.肝脏组织约有200余种蛋白质斑点存在,其中含量比较丰富蛋白质斑点有30余种,有较为广泛的分子量范围;感染出血病鲫鱼的肌肉组织中诱导出6个新的蛋白质斑点,肝脏中诱导出19个蛋白质斑点.在感染粘孢子虫病的鲫鱼肌肉中,有3个蛋白质斑点消失,诱导出3个蛋白质斑点,肝脏中有16个斑点消失,这些变化可以作为辅助疾病诊断的生化指标,为从生化水平揭示该病的致病机理及开展早期预防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运用最大简约法(MP)对介形纲中9个主要类群的27个形态性状及18S rDNA序列进行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一致树,以期为尚存争议的现生介形类高级阶元分类提供新的证据.结果显示punciidaen自成一类,其分类地位与尾肢亚纲(Podocopa)和壮肢亚纲(Myodocopa)相当,可命名为“Punciocopa”,但仍需更多的证据加以证实;而吸海萤类(halocypridian)由于基于形态与分子证据获得的拓扑结构不一致,其分类地位尚无法得以解决;在介形类3个亚纲中,尾肢亚纲应包括金星介(Cypridocopina)、浪花介(Cytherocopina)、巴氏介(Bairdiocopina)、达尔文介(Darwinulocopina )和泡沫介(Cytherellidae)5个类群, 壮肢亚纲至少包括分肢介(Cladocopida)和壮肢介(Myodocopida)两个类群,而“Punciocopa”仅有Punciidae科.  相似文献   

5.
1973—1983年间,作者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进行鱼病研究工作时,在鲮鱼的皮下结缔组织中发现一种粘孢子虫,经鉴定,应属于单极虫属(Thelohanellus)中的一新种。兹报导如下: 广东单极虫,Γhelohanellus guangdongensis sp. nov. 寄主:鲮鱼(Cirrhinus molitorella) 寄生部位:全体及鳍部真皮下的结缔组织及眼角膜等部位。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基于在四川雅安采集到的一株特殊轮藻,通过形态学观察,显示其具有茎与小枝无皮层,小枝分叉,冠细胞两层等丽藻族特征。但在茎节小枝基部具有新特征——乳突状托叶,目前尚未有丽藻具有托叶的相关报道。在野外采集的新特征轮藻植株、采集回实验室稳定培养一段时间的植株以及采集到的轮藻合子萌发的后代植株均能观察到上述特征,说明其特征是稳定遗传的。进一步使用18S rDNA与rbcL基因联合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新特征轮藻与丽藻属其它种类聚在一起且成为单独的一支。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发育学结果,说明了新特征轮藻应划分到丽藻属内,也表明托叶不再仅仅是轮藻族独有的特征,丽藻族中也应增加托叶这一特征;新特征轮藻的发现对丽藻属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并为现有的轮藻分类系统的完善与修订提供了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7.
粘孢子虫是海水养殖中常见的危害性原生动物类群之一。该文综合介绍:一套适用于粘孢子虫研究及鉴定的方法;粘孢子虫的标本采集、标本保存、观察与描述、研究技术以及特征性鉴别与量度的图解式方法;若干现代技术,并作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8.
9.
10.
为探讨家蚕微孢子虫种内的遗传多样性,对本实验室保存的一株家蚕微孢子虫的SSUrDNA,rDNA—ITS,rDNA—IGS,Sec61β5’上游序列(Nb—IGS1)和Hsp70 5’上游序列(Nb—IGS2)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多重序列比对发现它们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多态性.其中rDNA—ITS和rDNA—IGS遗传多样性最为明显,序列中存在较大的差异区域,包括多碱基的插入或缺失、单碱基的转换和颠换;而对基因上游的调控序列分析发现,Nb—IGS1和Nb—IGS2序列中存在着少量的变异位点.结合GenBank中Nosema属微孢子虫的同源序列,分别构建rDNA-ITS和rDNA-IGS系统树,结果表明重庆地区家蚕微孢子虫遗传分化比较明显.研究表明家蚕微孢子虫种内存在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用遗传距离和典范遗传距离预测小麦杂种优势的效果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别以遗传距离和典范遗传距离预测小麦杂种优势,比较两种方法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用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方法简便,所选杂交组合的优势与实际符合,因此认为,遗传距离是预测小麦杂种优势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2.
从造纸废水分离得到的菌株AF1可在160h内降解2500mg/L的苯酚.经18S rDNA鉴定该菌为烟曲霉菌(Aspergillus fumigatus).在150r/min转速条件下,在pH3.0~9.0以及温度20~50℃条件下,该菌均能完全降解1500mg/L的苯酚,最佳pH为4.0,温度为30℃.低浓度的葡萄糖和酵母膏能促进苯酚的降解.烟曲霉菌降解苯酚时对Hg2+十分敏感,而低浓度的Cu2+,Mn2+,Cd2+和Zn2+能促进苯酚的降解.  相似文献   

13.
对两株产人参皂苷糖苷酶的酵母菌株进行核糖体18S rDNA和ITS序列克隆测定,获得了长度分别为1 477和1 478 bp的18S rDNA序列和长度分别为791和727 bp的ITS序列,对获得的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及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两株酵母菌的18S rDNA序列的相似性达100%,而ITS序列的相似性则为66%,均与NCBI数据库中登录的啤酒酵母的相应序列同源性最高.从GenBank中选取部分不同种属的酵母菌ITS序列,以ITS为对象构建系统发育树,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确定了两株酵母菌为酵母菌属的不同种类.  相似文献   

14.
基于1 720 bp的18S rRNA基因序列以Darwinula sp.和Cytherelloidea. munechikai为外群,采用最大简约法(MP法)和邻接法(NJ法)对腺介虫亚目(Cypridocopina)3总科5科9种动物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 现生腺介虫亚目动物为单系群;2) 两种营海水生活的介形类—海介虫总科(Pontocypridoidea)和大介虫总科(Macrocypridoidea)间的亲缘关系较近;3) 现生腺介虫总科(Cypridoidea)也为单系群,但该总科内各科间关系较复杂,主要分为两支,其中腺介虫科的Dolerocypris sp.与萤光介虫科的Candona holzkanpfi聚成一支;而萤光介虫科的Cypria crenulata和泥介虫科的Ilyocypris. angulata同时与腺介虫科其它动物聚为一支.  相似文献   

15.
基于1720 bp 的18S rRNA 基因序列以 Darwinula sp.和 Cytherelloidea.munechikai 为外群,采用最大简约法(MP 法)和邻接法(NJ 法)对腺介虫亚目(Cypridocopina)3总科5科9种动物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现生腺介虫亚目动物为单系群;2)两种营海水生活的介形类—海介虫总科(Pontocypridoidea)和大介虫总科(Macrocypridoidea)间的亲缘关系较近;3)现生腺介虫总科(Cypridoidea)也为单系群,但该总科内各科间关系较复杂,主要分为两支,其中腺介虫科的 Dolerocypris sp.与萤光介虫科的 Candona holzkanpfi 聚成一支;而萤光介虫科的 Cypria crenulata 和泥介虫科的 Ilyocypris.angulata 同时与腺介虫科其它动物聚为一支.  相似文献   

16.
从青海柴达木盐田周边的盐土中分离到一细菌形态的菌株M-7。通过对其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化学组分及16S rDNA序列分析等多相分类研究,初步确定该菌株为白蚁茵属(Isoptericola)的一潜在新种。菌株M-7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30℃,最适生长pH为7.0~7.5,细胞球形或短杆状、无鞭毛、无孢子形成。  相似文献   

17.
基于Agent的远程CAI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分析了现阶段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学的局限性以及智能Agent的特点,并通过构造一个基于Agent的远程CAI系统模型讨论如何把Agent技术应用于远程CAI,以使远程CAI系统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从而充分挖掘学习者的潜力,改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防止进化种群早熟收敛,并考虑保持种群多样性,加快寻优进程,提高寻优效率,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分组排挤的遗传算法,在寻优过程中将种群个体进行分组,在分组的基础上基于海明距离引入自适应的排挤机制,最后将该算法与基于海明距离排挤算法和简单遗传算法进行比较,证明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揭示全变态类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选择准新翅群3目3种昆虫作为外群,基于18S rDNA序列对全变态类11个目21科21种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对18S rDNA序列进行多重序列比对,用似然比检验进行碱基替代模型的选择,分别利用ML法和贝叶斯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全变态类昆虫聚为3个分支:双翅目+捻翅目、鞘翅目+(广翅目+(蛇蛉目+脉翅目))和膜翅目+(蚤目+长翅目)+(鳞翅目+毛翅目)。长翅类的单系性未得到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