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非线性介质F-P干涉仪光束输出特性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准直光束射入含有非线性介质的F-P干涉仪内的光场分布进行了研究.由于非线性介质与光的作用,从F-P干涉仪出射的光束截面上的相移随位置的改变呈一定的分布,进而引起了干涉仪的透射率和输出光束重新分布。当干涉仪两个面的反射系数较大时,输出光束截面出现光强和相移的跃变.这种现象与以前在平面波假设下所得的光强分布所得结论有较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基于π/4相移平均的多光束干涉相位提取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菲佐干涉仪中如存在多光束干涉现象,干涉光强将不再是严格的余弦分布形式.在导出菲佐干涉仪中多光束干涉光强公式的基础上,给出了将其近似为理想多光束干涉光强公式的条件.推导了对多光束相移干涉图用四幅算法求解的相位计算误差,并据此提出了基于π/4相移平均的多光束干涉相位提取算法:通过采集相移间隔π/4的两组干涉图序列,将两次计...  相似文献   

3.
非线性介质表面缺陷对激光光场的调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高斯光束为例,研究了非线性介质表面振幅调制型缺陷对光场的调制。基于广义惠更斯-菲涅尔衍射积分并采用泰勒级数展开方法,建立了高斯光束经过表面存在缺陷的非线性介质后的传输模型,得到了受缺陷调制光束经非线性介质后的光强分布解析式,研究了缺陷尺寸和光束在非线性介质中产生的附加相移大小对光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介质表面的缺陷尺寸越大,介质内产生的附加相移越大,光场受到的调制越严重。分别考虑了非线性折射率为正值和为负值的情况,研究发现相应的折射率值导致光束发生会聚或发散现象,并由于缺陷调制的作用,在光束传输过程中始终存在一光强极值点,且随着附加相移绝对值的增大光强极值点的峰值也随之增强。  相似文献   

4.
高斯光束斜入射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的透射光强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多光束干涉原理,研究了高斯光束斜入射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的透射光强分布。结果表明,当以较大角度入射时,输出为一系列空间分离的光斑;当以较小角度入射时,输出尽管为单一光斑,但是与输入相比,其峰值强度位置发生了偏移,且光斑变大。  相似文献   

5.
 一、F-P多光束干涉仪1897年,由法国物理学家法布里与珀罗首先发明的F-P多光束干涉仪,作为科学研究的精密光学仪器,已日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在,人们通常在大学的光学与近代物理实验室,以及有关的光谱学研究实验室中都能得到F-P干涉仪.F-P干涉仪是由两块平行放置的平板玻璃组成.在两个玻璃板相对的平面上镀着薄银膜,银膜对入射光的反射率为90%以上.镀银的两表面之间的距离一般是厘米或毫米量级,并且是可调的或固定的.人们把两板间隔固定的F-P干涉仪叫F-P标准具或F-P光谱仪.两块板本身有一定的小楔角,可以防止未镀银膜的外表面上因反射而产生的干涉.  相似文献   

6.
多功能F-P干涉仪马建国,沈为国(安徽机电学院芜湖241000)法布里-珀罗(F-P)标准具是一种重要的等倾多光束干涉器件,它可以实现一组又亮又细的等倾多光束干涉圆环.我们设计了一种多功能F-P干涉仪,它是一种集等倾多光束干涉、光电转换、干涉仪动态扫...  相似文献   

7.
除了激光源、偏振分光镜(PBS)和波片等偏振器件之外,非偏振分光镜(NPBS)也是外差干涉仪中重要的非线性误差源。研究了多层介质膜NPBS的退偏效应和方位角对非线性误差的影响。采用p、s分量透射比、反射比、反射相移和透射相移共同表征NPBS的退偏效应,并逐项分析了其非线性误差模型。如果入射光束为理想线偏振光,则只有NPBS的反射相移和透射相移影响测量精度。如果入射光束存在偏振椭圆化和非正交,则NPBS的方位角、透射比和反射比、相移等参数的变化都会引入非线性误差,误差曲线的斜率受椭圆率和非正交角的影响。因此选用不同的激光源,同一个NPBS产生的非线性误差大小不同,一般可达几个纳米量级。为了实现纳米/亚纳米级精度的外差干涉测量,选择性能稳定的NPBS,特别是NPBS退偏效应与激光源输出偏振态之间的匹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光束干涉原理,推导出了高斯光束斜入射非平行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射后的透射光强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高斯光束入射角的大小以及法布里-珀罗干涉仪两反射端面的不平行度对透射光强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入射角的大小和干涉仪的不平行度对透射光的强度分布、峰值强度的大小和峰值强度的位置有很大的影响;在入射高斯光束具有较小的腰斑半径或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的两端面的反射率较大时,必须考虑高斯光束沿传输轴线的衍射效应;楔角为负的非平行法布里珀罗出射光斑的光强在“反跳”处急剧下降到零,可利用这一特点对距离进行精确测量。  相似文献   

9.
陈雪琼  陈子阳  蒲继雄  朱健强  张国文 《物理学报》2013,62(4):44213-044213
基于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和分步傅里叶算法, 研究了高功率平顶高斯光束经过厚非线性介质后在自由空间传输的光强演变过程, 详细分析了介质表面缺陷对光强演化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平顶阶数越大, 光束的自聚焦效果越差, 最大光强点越靠近介质后表面.入射光束的初始场强越强, 介质的厚度和非线性系数越大, 光束的自聚焦越强, 且极值点越靠近介质后表面.介质表面的缺陷使得光束在靠近介质后表面有较大的光强. 并且相位调制型缺陷比振幅调制型缺陷对光强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 平顶光束 自聚焦 缺陷 光强分布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描述了为测量HL-1装置电子密度分布而研制的多道远红外(FIR)激光干涉仪系统及其特点。首次对装置在弹丸加料以及拉瓦尔(Laval)超声分子束注入实验条件下的等离子体电子密度时-空分布进行了观测和初步分析。同时,介绍一种处理密度相移信号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用光纤做Fabry-Perrot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明  刘承师 《大学物理》1998,17(12):25-26
介绍用光纤做F-P实验的方法,拍摄了干涉环,测量出F-P干涉仪两平行玻璃板间的距离,实验光路简单,光涉条纹清晰,测量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2.
马赫-曾德尔型相移矢量剪切干涉仪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实现对激光波面的等光程测试,设计了一个新颖的相移矢量剪切干涉仪。该干涉仪以马赫曾德尔结构为基础,为等光程干涉仪。通过在相干的两路光束中分别插入楔角方向正交放置的楔板实现矢量剪切;其中一块楔板分成两块(平板部分和楔板部分),楔板部分沿平板部分的表面移动,通过改变光程差来实现相移,2π相移所需的移动距离为几毫米的量级,该相移方法在相移精度控制上比较简单。文中还对楔板引入的横向剪切误差和相移误差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实验所得的一组相移干涉图。  相似文献   

13.
高斯光束通过含失调窄缝光阑的失调光学系统的传输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硬边窄缝光阑的近似展开式和适用于失调光学系统的广义衍射公式,得出了高斯光束经含失调窄缝光阑的失调光学系统传输的近似解析式。模拟结果表明输出光束场分布与光束参量、光阑尺寸、ABCD矩阵元、光阑失调量和光学系统失调量有关。针对给定的光学系统和高斯光束定量分析了各失调量对输出光束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光阑横向位移、光学系统横向位移和角位移均引起垂直于z轴截面内明显的光强非轴对称分布。当光阑半宽度为1 mm时,光阑的衍射作用使腰斑半径为0.5 mm的高斯光束产生-1.586π~1.465π范围的相对相移,且光阑横向位移、光学系统横向位移和角位移均引起焦平面前后相对相移的迅速变化。随光阑宽度变小,各失调量对输出光束特性的影响越明显。  相似文献   

14.
在高Q值法布里珀罗腔中研究了二阶串级非线性相移.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入射光强,可以全光学控制基频光束的透射率和它的相移.基频透射光束的非线性相移相对入射光强的变化率被提高了腔精细度的平方.这可用作光子学开关器件 关键词: 二阶串级效应 法布里珀罗腔 非线性相移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光束干涉原理的相移算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志勇  杨丽峰  陈允昌 《物理学报》2005,54(7):3051-3057
针对多光束干涉原理的相移算法包括算法误差及步长优化等问题,以菲索干涉仪精密测长为 应用背景进行了研究.利用干涉光学的基本原理导出了在多束光干涉(经光学面多次反射、透 射)的情况下干涉光强随相位分布的精确公式;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得出了利 用菲索干涉仪精密测长的相移步长的优化取值范围和干涉光束最佳初相位差的范围;对余弦 依赖算法所引起的光强误差分别就四步法、五步法得出了不同的依赖关系;并对多光束干涉 算法中几种主要的误差来源进行了不确定度评估. 关键词: 相移算法 多光束干涉 精密测长 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6.
肖峻  吕百达 《光学学报》1998,18(12):646-1651
采用Skupshy-Lee(S-L)球谐模分解方法,按一个简化的物理模型,对激光直接驱动聚变中不同束-靶条件下的靶面初始辐照不均匀度的均方根偏差进行了数值计算,由此分析了在光束完全对称排布的多光束辐照系统中,光束截面光强分布,聚焦透镜F数,离焦参数(靶心室焦距离与靶丸半径之比),光束数这几个主要因素对辐照的均匀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巩稼民  辛红 《应用光学》1993,14(5):33-36
报道了使用光束诊断仪对市售He-Ne激光管输出激光束的截面光强分布的测量结果及几种激光束截面光强分布参数的稳定性,并对测量结果作了定性说明。  相似文献   

18.
多道HCN激光干涉仪在HL—1装置上的电子密度分布测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描述了为测量HL-1装置电子密度分布而研制的多道远红外激光干涉仪系统及其特点,首次对装置在弹丸加料以及拉瓦尔超声分子束注入实验条件下的等离子体电子密度时-空分布进行了观测和初步分析,同时,介绍一种处理密度相移信号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衍射理论为基础,推导并模拟了高斯光束通过非线性折射和吸收效应介质后的远场光强分布。结果表明:入射高斯光束引起的介质折射率变化和光束波前曲率影响介质出射面光束的径向调制相位,安装在焦点前的有自聚焦效应的介质和安装在焦点后的有自散焦效应的介质具有闪耀光栅的能力,使远场出现中心为暗斑外侧为亮环的衍射图样。非线性折射效应为主的介质,其非线性吸收效应的变化同时改变远场衍射图样的数目和光强值,但对于非线性吸收效应为主的介质,衍射图样的数目随吸收效应的变化不明显,吸收效应只影响光强值。  相似文献   

20.
利用惠更斯-菲涅耳衍射积分公式,推导了高斯-谢尔模型光束经非线性克尔介质的表面缺陷调制后的交叉谱密度公式,研究了受调制高斯-谢尔光束的光强演化特性。数值模拟表明:缺陷也可导致部分相干光束在介质后表面产生一个极强点,缺陷越大,极强点越远离介质。非线性折射率为正值或负值的介质也分别使部分相干光束发生会聚或发散现象。空间相干长度越长以及附加相移和缺陷尺寸越大,光场受调制越厉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