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机成瘾与心理需求、手机使用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手机用户需求调查问卷和手机使用行为问卷对729名大学生进行测量,并综合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考察变量间的关系.结果:4.9% 的大学生手机成瘾,相比无手机成瘾的大学生,手机成瘾者的心理需求和手机使用行为得分显著更高(p<...  相似文献   

2.
采用交往焦虑量表、大学生手机移动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问卷和大学生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问卷对1 488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大学生社交焦虑水平与手机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差异显著高(P0.01),高社交焦虑大学生的手机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均显著高于低社交焦虑的大学生;社交焦虑、手机社交网络使用偏好和手机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3者间呈显著正相关(r=0.097~0.761,P0.01),社交焦虑和手机社交网络使用偏好均能显著正向预测手机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手机社交网络使用偏好在社交焦虑与手机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6.0%。可见社交焦虑既可直接又可间接通过手机社交网络使用偏好对大学生手机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4.
采用感恩量表(GQ-6)、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湖北省某高校140大学本科生进行调查,考察了大学生感恩与焦虑、抑郁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感恩倾向强烈;感恩总体得分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感恩与焦虑、抑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逐渐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主要表现为对信息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从众心理很明显,过分对时尚个性的追求,选择进行情感的转移与延续以及对手机逐渐形成的依赖心理。文章通过调查,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学生管理以及大学生个人使用手机等方面提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评估大学生睡前玩手机时长与抑郁情绪的相关性。通过使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评估学生的抑郁情绪状况,利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大学生睡前长时间玩手机患抑郁情绪的风险,并分组探讨了不同特征的学生睡前长时间玩手机患抑郁情绪的风险。共纳入大学生1 168人,年龄为(21.58±2.31)岁。与对照组相比,睡前玩手机0.51~2.51 h的大学生患抑郁情绪的风险更高:[OR=1.91;95%CI:1.32~2.77;P=0.001];[OR=3.35;95%CI:1.83~6.15;P <0.001],长时间玩手机的女大学生、非毕业生和医学生患抑郁情绪风险比对照组高。大学生睡前长时间玩手机患抑郁情绪的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当前大学生人际关系与焦虑之间的关系,向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研究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当前大学生人际关系与焦虑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开发的大学生人际关系问卷与焦虑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2)男女被试在人际感知、人际后效、焦虑感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人际感知、人际后效对焦虑感知、焦虑后效均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编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MPRQ)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86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⑴手机依赖问卷包括事实行为、行为倾向、认知、情绪和意志五个维度。⑵是否为学生干部和使用手机时间分别在手机依赖上差异显著。⑶被试在内外向、精神质上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在神经质上与常模持平,在掩饰性上低于常模;不同性别及是否独生子女在人格特征上差异显著;是否学生干部在精神质上有显著差异;使用手机时间在内外向上差异极其显著。⑷手机依赖与人格特质存在相关性。⑸人格特质对手机依赖有回归效应。这说明不同身份(学生干部/非学生干部)与不同手机使用时间的大学生在手机依赖上存在差异,不同类型(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不同手机使用时间)被试有不同人格特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人格特质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人格特质的神经质、精神质对手机依赖有正向预测作用,掩饰性对手机依赖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和UCLA孤独感量表对30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性别变量在手机依赖的人际健康和时间管理维度的平均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3.881,P<0.05;F=7.546,P<0.01),年级变量在手机依赖总分及行为(心理)耐受性维度上差异显著(F=2.941,P<0.05;F=3.082,P<0.05);(2)UCLA得分与手机依赖各因子得分均呈正相关(r=0.263,0.206,0.311,0.242,0.195;均P<0.05);(3)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手机依赖的人际健康维度对孤独感有预测作用(F=7.791,P<0.001).结论:大学生手机依赖在性别和年级变量上差异显著,孤独感可能会增加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焦虑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299名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成就动机和焦虑的测试,探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焦虑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成显著相关,其中与追求成功动机成显著正相关,与避免失败动机成显著负相关;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焦虑成显著负相关.(2)时间管理倾向对追求成功和成就动机有直接的预测作用,时间效能感对焦虑、避免失败动机和成就动机也有直接的预测作用.(3)时间效能感对成就动机和焦虑有直接效应,时间价值感和时间监控观对焦虑和成就动机有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1.
朱其峰 《科技资讯》2013,(28):235-236
近年来,在考研与就业的选择中,有超过半数的大学生选择了前者.短时间的高负荷学习以及各方面的巨大压力使得大部分考生产生了消极的心理同题,其中焦虑问题尤为突出.本课题通过调查研究,认真分析考研焦虑问题的现状,从客观环境和主观方面分析原因,力求在家庭、学校和自身方面提供有效的调适对策,从而帮助考研大学生调整心态,迈向成功.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当前大学生人际关系与焦虑之间的关系,向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研究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当前大学生人际关系与焦虑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开发的大学生人际关系问卷与焦虑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2)男女被试在人际感知、人际后效、焦虑感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人际感知、人际后效对焦虑感知、焦虑后效均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高校大学生学习焦虑水平与气质类型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气质测验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学习焦虑水平与气质类型的关系。结果发现:(1)不同性别、学科、生源的大学生学习焦虑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而是否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学习焦虑水平有非常显著的差异。(2)不同性别、学科的大学生在四种气质类型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生源的大学生在胆汁质和多血质气质类型上有显著性差异,而在粘液质和抑郁质上没有显著性差异。是否独生子女在胆汁质和多血质气质类型上有显著性差异.而在粘液质和抑郁质上没有显著性差异。(3)胆汁质、多血质和粘液质的大学生与其学习焦虑水平没有显著相关,抑郁质与学习焦虑水平有极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考试焦虑与考试成绩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了解大学生考试焦虑的特点及规律,探讨大学生考试焦虑与考试成绩的关系。采用考试焦虑测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考试焦虑在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之间无显著差异,而与人格密切相关,考试焦虑与某些课程的成绩亦有一定关系(p<0.05)。从而认为轻度考试焦虑对大学生考试成绩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该研究采用大学生认识论信念问卷、学习焦虑问卷、学业成就问卷等工具,对283名大学生一般领域的认识论信念、学习焦虑、学业成就之间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年级变量在认识论信念上的得分的主效应显著,专业变量在认识论信念上的得分主效应显著,两者的交互作用不显著;(2)认识论信念与学习焦虑的负相关显著,学习焦虑与学业成就的负相关显著,认识论信念与学业成就之间正相关显著;(3)学习焦虑在认识论信念与学业成就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王智 《科技信息》2009,(31):163-163,174
本文主要通过对考试焦虑现象的初步认识分析入手,针对考试焦虑特别是大学生的考试焦虑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分析了考试焦虑现象的个体主观和环境客观因素的影响。最后提出了针对考试焦虑现象自己的观点,对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高校学生手机依赖程度和体育认知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体育认知和体育行为问卷、手机依赖问卷对高校68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结果](1)大学生的体育认知行为普遍得分较低,表现为对体育锻炼的喜爱程度较低,大多数喜欢在晚餐后到睡前锻炼,整体体育活动等级较低,处于小运动量水平。其中体育活动水平女生明显低于男生,文科生明显低于理科生和艺体生,生源地是县城的学生活动量明显低于城市学生,大二年级的学生活动量最高、大四年级的学生活动量最低。(2)大学生普遍具有中等以上手机依赖行为,但无明显的性别、专业、生源地的差异性。其中大二的手机依赖程度最高,大一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最低。(3)大学生体育活动等级和手机依赖等级存在一定相关性,从小运动量到中等运动量,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明显下降,但大运动量的手机依赖程度反而有所回升。[结论]体育运动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尤其以每周3~5次、持续30~59 min的中等强度运动为宜。  相似文献   

20.
徐丹侠 《科技信息》2012,(9):184-185
使用体育运动等级量表、社会性体格焦虑问卷及身体自尊量表对336名女大学生进行测量,以比较不同体育运动等级下女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及身体自尊的特点,并探讨女大学生体育运动等级、社会性体格焦虑和身体自尊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体育运动等级水平的女大学生的社会性体格焦虑和身体自尊间存在显著差异。(2)较高的体育运动量与女大学生较高的身体自尊水平、较低的社会性体格焦虑相关;较低的体育运动量与较低的身体自尊水平、较低高的社会性体格焦虑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