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表面扩散的Monte Carlo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MonteCarlo方法模拟了理想表面和分形表面上的扩散过程;通过模拟可以发现,表面扩散系数不仅与表面浓度有关,而且还与扩散的时间、表面的几何形貌等有关。在表面覆盖度比较高时,表面扩散系数有一极大值。与理想表面相比,分形表面会使扩散系数减小。  相似文献   

2.
利用FT-IR、同位素技术和内循环反应等方法考察了CeO_2和P_6O_11的表面羟基及其与CO反应的活性。CeO_2和Pr_6O_11经高温脱气处理后表面大量的碳酸基和羟基脱附。但部分残留的表面羟基反应活性很高,在200℃甚至更低温度可与CO反应形成表面甲酸基物种,当温度超过300℃时,表面甲酸基物种被表面晶格氧进一步氧化为表面碳酸基物种,但部分表面羟基又复原。认为经高温脱气处理后造成表面配位不饱和中心并使表面羟基得到活化,故易与CO反应形成表面甲酸基。表面甲酸基是CO氧化为CO_2的中间物,表面羟基起活化CO和形成表面甲酸基中间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热脱附谱和高分辨能量损失谱技术研究了乙醇在Rh(100)表面的吸会和分解过程,结果表明,130时Rh(100)面暴露乙醇,表面首先形成化学附层,随乙醇暴露增加,表面出现多层凝聚态,表面升温至150K,吸附乙醇从Rh(100)表面脱附,同时部分化学吸附乙醇分子发生羟基断裂,生成表面乙氧基,进一步升谩,表面乙氧基脱氢分解,其分解的主要途径是发生甲基脱氧,β-C与表面发生作用,生成一种含氧的金属有机  相似文献   

4.
章永凡  李俊篯  陈文凯  周立新 《化学学报》2002,60(10):1798-1805
采用第一性原理的方法对ZrC(111)清洁和氢吸附表面的电子结构进行了研究 。构型优化结果表明,从表面深入到体相一定深度,层间距存在交替“收缩”和“ 扩张”的现象,其紧邻E_F以下的DOS峰对应于活性表面态,主要成分为表面Zr原子 4d_(xz)/d_(yz)轨道;与理想表面相比,表面弛豫对该表面态影响不大。对于氢吸 附表面,计算结果表明氢原子倾向于吸附在表面孔洞上方位置(正对着第三层Zr原 子),此时H的1s态从体相的电子态中分离出来。此外,本文中H/ZrC(111)和 H/NbC(111)体系的H 1s诱导态变化进行了解释,并对清洁的吸附表面的芯能级位 移以及功函的变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起泡剂C12E8的表面流变学性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利用表面波技术研究起泡剂C_(12)E_8的表面流变学性质以及解释表面变形所产生的表面张力梯度的修复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起泡剂C_(12)E_8的表面具有粘弹性质,其减胀模量与表面变形频率有关系.在低浓度时,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表面吸附量的增加很高了膨胀模量.而在高浓度时,由于表面与溶液之间的扩散交换抵消了膨胀模量的增加,这导致膨胀模量随着溶液浓度增加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可聚合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乳液聚合中,表面活性剂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同时它们也存在不足的方面,一个比较有前景的方法就是使用可聚合表面活性剂。可聚合表面活性剂以牢固的共价键键合到聚合物粒子上,有效避免了表面活性剂的解析及其在膜中的迁移。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可聚合表面活性剂的进展,主要讨论了阴离子、非离子、阳离子可聚合表面活性剂的特征和性质及其在乳液聚合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TPD-MS,IR等技术研究了La2O3,Y2O3,Nd2O3,CeO2及参照氧化物Al2O3,ZrO2,MgO表面的酸碱性,氧活性及表面羟基.结果表明,上述稀土氧化物表面上不仅存在着两种碱中心,还有酸中心存在,且其表面都存在活性氧中心,表面的性质同碱土氧化物MgO类似,但与Al2O3,ZrO2等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8.
表面活性剂与高分子链混合体系的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计算机模拟了高分子链对表面活性剂胶束形成过程的影响,以及高分子链构象性质随胶束化过程的变化.结果表明,当高分子链与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超过临界值后,高分子链的存在有利于表面活性剂胶束的形成.临界聚集浓度(CAC)与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比值CAC/CMC随高分子链长的增大和相互吸引作用的增强而减小.在CAC之前,高分子链与表面活性剂分子只有动态的聚集;但在CAC之后,表面活性剂胶束随表面活性剂浓度X的增加而增大,并静态地吸附在高分子链上,形成表面活性剂/高分子聚集体.随着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加入,高分子链的均方末端距和平均非球形因子先保持恒定;从X略小于CAC开始, 和快速减小,至极小值后又逐渐增大.模拟结果支持高分子链包裹在胶束表面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9.
魏绪明  吴凯 《分子催化》1994,8(6):437-442
用紫外光电子能谱(UPS)和俄歇电子能谱(AES)对碳氧共存的多晶铑表面及CO、O_2、C_2H_4在该表面上的吸附进行了研究,发现铑表面上共存的表面碳和表面氧存在相互作用,由于表面氧的存在,外来吸附物如CO、O_2、C_2H_4等可以覆盖在表面碳上面,使表面碳占据表面位抑制其它物种吸附的屏蔽效应消失。该表面具有氧化性,可以把吸附的乙烯氧化。  相似文献   

10.
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粘度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粘度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联结基长度与双子表面活性剂在稀溶液中能否表现出粘度行为有很大关系,联结基数s = 2、3、4的双子表面活性剂稀溶液表现出显著的增粘性,但 s =4的某些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粘度具有时间依赖性,而s = 6的双子表面活性剂则没有明显的粘度行为.双子表面活性剂烷基链越长,其增粘能力也越强.联结基数s = 2或3的部分双子表面活性剂,其粘度随温度的变化有一最大值.双子表面活性剂与有机酸盐的复合物也表现出很强的增粘行为.  相似文献   

11.
12.
介绍了一种由单片机系统控制的薄层色谱自动点样装置,其中喷嘴和机械部分的制作比较实用。采用本文设计,能制出足以与商品仪器媲美的产品,且成本极低。  相似文献   

13.
Summary Conversion layers on technical aluminium produced by a no-rinse process for the purposes of food wrapping products are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aqueous solutions containing mainly zirconium compounds and polyacrylic acid. By the combined use of the methods TEM, AES, XPS and ISS, in-depth profiling of the elements Al, Zr, C, O and F are achieved, the existence of the chemical compounds Al2O3, ZrO2 or the respective mixed oxides and polyacrylic acid or the fragments are detected. The layer thicknesses are determined amounting to 10–40 nm, and the surface-related mass of zirconium is estimated to 10–35 mg/m2.
Untersuchungen an zirkonhaltigen Konversionsschichten auf Aluminium
  相似文献   

14.
导电聚合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电聚合物因其具有特殊的结构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而成为构建传感器的一种新材料。综述了近5年来导电聚合物在生物传感器、离子传感器、气敏传感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导电聚合物的研究动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孙姝平 《化学教育》2006,27(11):34-35
教学案例研究是由课堂实践所积累的具有生动 活力的经验升华而成的指导性强的教学理论探索活 动.教师作为实践的研究者,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主 体在教学过程中研究课堂教学,反思课堂教学,改进 课堂教学,总结实践案例,优化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6.
17.
载体材料的选择对固定化酶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纳米复合材料不仅具有纳米尺寸的特性,而且可以克服单一材料的不足,在固定化酶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就目前在固定化酶领域使用的纳米复合载体分类进行了系统的阐述,重点介绍了目前在固定化酶研究领域运用较为广泛的硅基纳米复合材料、碳基纳米复合材料和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等材料的制备方法及不同材料对酶学性能的影响,并对这些纳米复合材料固定化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真珠钙驱铅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真珠钙驱铅效果,给亚急性中毒的大鼠服用后,可增加铅从尿中排量,降低骨中蓄积量,对防治铅中毒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载体材料的选择对固定化酶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纳米复合材料不仅具有纳米尺寸的特性,而且可以克服单一材料的不足,在固定化酶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就目前在固定化酶领域使用的纳米复合载体分类进行了系统的阐述,重点介绍了目前在固定化酶研究领域运用较为广泛的硅基纳米复合材料、碳基纳米复合材料和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等材料的制备方法及不同材料对酶学性能的影响,并对这些纳米复合材料固定化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关于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探讨物理化学实验的目的、内容、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提出用演示实验改造物理化学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