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纪宪明  印建平 《物理学报》2004,53(12):4163-4172
提出了一种采用单光束照明二元π相位板与透镜组合系统产生的适用于冷原子与分子囚 禁的可控制光学双阱方案.计算了双阱的光强分布,研究了双阱到单阱的演化过程,并导出了双阱几何参数、光强分布、强度梯度及其曲率与光学系统参数间的解析关系.研究发现, 通过相对移动二元相位板可实现光学双阱到单阱的连续双向演化,得到了双阱间距与相位板移动距离的关系.该方案不仅简单可行、操作方便,而且在原子物理、原子光学、分子光学和量子光学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二元相位板 可控制光学双阱 原子囚禁 原子光学 分子光学  相似文献   

2.
沐仁旺  李雅丽  纪宪明  印建平 《物理学报》2006,55(12):6333-6341
简单介绍了实现冷原子或冷分子囚禁的可控制光学双阱的实验方案,报道了二元π相位板的制作方法及其产生可控制光学双阱的实验结果.分析了光学双阱参数(如空间位置、双阱中心间距、相对光强分布等)与π相位板相位偏差的关系.从理论和实验上研究了由于二元π相位板的刻蚀厚度误差引起的光学双阱光强变化及其双阱到单阱的演化规律,得到了实验与理论基本一致的结果. 关键词: 二元相位板 可控制光学双阱 冷原子囚禁 冷分子囚禁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用相位型错位光栅产生光学双阱的新方案.用平面光波(或TEM00模式高斯光波)照射、正透镜聚焦,在透镜焦平面上产生的适用于冷原子或冷分子囚禁的多对可调光学双阱.计算和推导了双阱的光强分布、强度梯度以及光阱的几何参数与光学系统参数间的解析关系,研究了双阱到单阱三种不同的演化过程.同时还计算了光学双阱囚禁冷原子的光学偶极势和光子散射速率.研究发现,该方案不仅简单可行、操作方便,而且在原子物理、原子光学、分子光学和量子光学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原子光学 相位光栅 光学双阱 冷原子囚禁  相似文献   

4.
陆俊发  纪宪明  印建平 《物理学报》2006,55(4):1740-1750
提出了一种利用单光束照明二元π相位板与透镜组合系统实现冷原子或冷分子囚禁的可控制光学四阱新方案.计算了四阱的光强分布,讨论了从光学四阱到双阱或到单阱的演化过程,并导出了四阱和双阱几何参数、光强分布、强度梯度及其曲率与光学透镜系统参数间的解析关系.研究表明,通过相对移动二元π相位板可实现光学四阱到双阱或到单阱的连续双向演化,获得了四阱或双阱间距与相位板移动距离的关系.该方案在超冷原子物理、冷分子物理、原子光学、分子光学和量子光学,甚至量子计算及信息处理等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二元π相位板 可控制光学四阱 原子分子囚禁 原子光学  相似文献   

5.
陆俊发  陆荷琴  周琦  印建平 《光学学报》2008,29(9):1816-1823
提出了一种利用单束平面光波照明二元π相位板与透镜组合系统实现冷原子或冷分子囚禁的可控制光学六阱的方案,计算与分析了该方案产生的光学势阱的光强分布和光学六阱的特征参数、强度梯度及其曲率,讨论了从光学六阱到双阱或到单阱的演化过程,研究表明通过改变二元π相位板上的相位分布,即可实现光学六阱到双阱或到单阱的连续双向演化.  相似文献   

6.
沐仁旺  纪宪明  印建平 《物理学报》2006,55(11):5795-5802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实现冷原子(或冷分子)囚禁的可控制纵向光学双阱方案,它由一个二元π相位板及一会聚透镜所组成,其π相位板由两个面积相等的具有0和π相位的同心圆环组成. 当一平面光波通过此光学系统时将在光轴上透镜焦点两侧形成一个光学双阱,如果调节入射到二元π相位板上光束横截面的半径大小,即可实现从光学双阱到单阱的连续演变,或由单阱到双阱的连续变化. 介绍了本方案产生可控制光学双阱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形成光学双阱的最佳几何参数,研究了双阱、单阱及其演化过程的光阱参数、光强分布等与光学系统参数间的关系. 该方案不仅可用于双样品原子(分子)的光学囚禁及其全光型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的实现,而且可用于研究超冷原子(或分子)物质波的干涉,或构成双层2D光阱列阵,甚至用于制备新颖的双层2D光学晶格. 关键词: 二元π相位板 可控制光学双阱 双样品囚禁 光学晶格  相似文献   

7.
陆俊发  周琦  潘小青  印建平 《物理学报》2013,62(23):233701-233701
提出了一种构建可囚禁与操控二种冷原子或冷分子样品的光学双阱的新方案,该方案采用常用的液晶空间光调制器作为分光器件,分光调制函数类似二元相位光栅;对提出的方案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并研究了从光学双阱到单阱的双向演化过程,该光学双阱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与理论方案相符,双阱的操控性好,有利于二种不同的冷原子或冷分子样品的装载与操控等相关实验研究. 关键词: 原子光学 原子分子囚禁 液晶空间光相位调制器 光学双阱  相似文献   

8.
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产生光阱阵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顾宋博  徐淑武  陆俊发  纪宪明  印建平 《物理学报》2012,61(15):153701-153701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能够方便地用于制作各种衍射型光学元件, 但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存在分辨率有限的缺点, 本文提出了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制作相位型光栅, 产生一维和二维光阱阵列的新方案, 用迭代傅里叶级数算法优化设计光栅的相位分布, 在不改变空间光调制器硬件参数设置的情况下, 充分利用和发掘了空间光调制器的优点, 同时又能较好地回避其所存在的缺陷. 根据现有的空间光调制器的技术参数, 模拟仿真设计光栅, 计算光强分布, 结果表明: 用大失谐、小功率激光照明, 能够产生具有很高峰值光强和光强梯度的光阱阵列, 囚禁冷原子的光学偶极势达到mK量级, 对原子的作用力远大于原子的重力.  相似文献   

9.
纪宪明  沐仁旺  印建平 《物理学报》2005,54(11):5109-5115
提出了采用四台阶相位光栅与微透镜阵列组合产生一种新颖的表面空心微光阱阵列的方案,研究了表面空心微光阱阵列的光强分布,计算了相应的光学囚禁势,并讨论了该微光阱阵列在原子分子光学中的潜在应用.研究表明当用1W的YAG激光照射时,在1cm2面积上可产生近104个空心光阱,每个光阱具有较小的囚禁体积和较大的有效光强及其强度梯度,对85Rb原子的光学囚禁势可达190μK.如此深的光阱足以囚禁冷原子或冷分子,并可用于实现全光型原子或分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甚至制备新颖的光学晶格等. 关键词: 空心光阱 冷原子或冷分子 光学晶格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利用单束平面光波照明二元订相位板与透镜组合系统实现冷原子或冷分子囚禁的可控制光学八阱的新方案,计算与分析了该方案产生的势阱光强分布和八阱的特征参数、强度梯度及其曲率,讨论了从光学八阱到四阱或到双阱的演化过程。研究表明通过相对移动二元订相位板可实现光学八阱到四阱或到双阱的连续双向演化。该方案在超冷原子物理、冷分子物理、原子光学、分子光学与量子光学甚至量子计算与信息处理等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新的采用载流导线的表面双磁光阱(MOT)方案(即双U型导线磁光阱方案)。通过改变中间U型导线中的电流大小,即可将一个双磁阱连续地合并为一个单磁阱,反之亦然。详细计算和分析了上述双U型载流导线磁光阱方案的磁场及其梯度的空间分布,研究发现当导线中的电流为600 A,z方向均匀偏置磁感应强度为-4.0×10-3 T时,双U型导线方案产生的两个磁阱中心的磁场梯度约为1.5×10-3~2.5×10-3 T/cm,结合通常制备磁光阱时所用的三维粘胶(Molasses)光束即可在基底表面附近形成一双磁光阱。理论分析表明在弱光近似下,每个磁光阱中所能俘获的85Rb原子数约为106 量级,相应的磁光阱温度约为270μK。由于双磁光阱可以独立制备,所以双U型导线方案特别适用于制备双样品磁光阱,并用于研究双原子样品的冷碰撞性质。  相似文献   

12.
原子光学晶格为精确操控中性原子和研究某些基本物理问题提供了一种方法。提出了一种利用单光束照明余弦型振幅光栅与透镜组合系统实现冷原子或冷分子囚禁的可控制光学四阱新方案,计算了四阱的光强分布,讨论了从光学四阱到双阱或单阱的演化过程,并导出了光学四阱的几何参量、光强分布、强度梯度及其曲率与光学透镜系统参量间的解析关系,获得了四阱间距与光栅空间频率的关系。研究表明通过改变余弦光栅的空间频率即可实现从光学四阱到双阱或单阱的连续双向演化。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we have studied tunneling dynamics of the halves of a double-well trap containing a Bose-Einstein condensate. It is found that there exist step structure and macroscopic quantum self-trapping of populationdifference of atoms, and exist Shapiro-like steps of atomic tunneling current. Both the population difference and theatomic tunneling current depend strongly on the total number of atoms and the initial phase difference.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 we have studied tunneling dynamics of the halves of a double-well trap containing a Bose-Einstein condensate. It is found that there exist step structure and macroscopic quantum self-trapping of population difference of atoms, and exist Shapiro-like steps of atomic tunneling current. Both the population difference and the atomic tunneling current depend strongly on the total number of atoms and the initial phase difference.  相似文献   

15.
The ground states of the ultracold spin-1 atoms trapped in a deep one-dimensional double-well optical superlattice in a weak magnetic field are obtained. It is shown that the ground-state diagrams of the reduced double- well model are remarkably different for the antiferromagnetic and ferromagnetic condensates. The transition between the singlet state and nematic state is observed for the antiferromagnetic interaction atoms, which can be realized by modulating the tunneling parameter or the quadratic Zeeman energy. An experiment to distinguish the different spin states is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6.
We design an experimental scheme to realize one-bit information erasure and restoring processes by considering an overdamped colloidal particle in a double-well optical trap, which is added by a controllable laser tweezer. Using the Monte Carlo method, we simulate numerically the Langevin equation to calculate the mean work spent during the entire process and validate the entropy production fluctuation theory. Our result shows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entropy production becomes narrow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and becomes stationary, represents the diminishing extent of irreversi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