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蒿酸甲酯(5)用 NBS 溴化产生的溴化物,经 NaBD_3CN 或 NaBD_4氘解,生成[15-~2H]-青蒿酸甲酯(6),其结构由 MS,~1H,~2H 和~(13)C 的 NMR 确定.(6)经水解生成[15-~2H]-青蒿酸(4),用同样方法以 NaB~3H_4为氘化试剂与与溴化物反应,合成了[15-~3H]-青蒿酸(1).  相似文献   

2.
青蒿素生物合成的研究1. 青蒿素体内青蒿酸的生物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幼苗水培法或顶株扦插法, 在青蒿植株体内以[2-^1^4c]-3,5-二羟基-3-甲基戊酸-δ-内酯([2-^1^4C]-MVA)为前体, 成功地生物合成了青蒿酸(3).  相似文献   

3.
应用幼苗水培法或顶株扦插法, 在青蒿植株体内以[2-^1^4c]-3,5-二羟基-3-甲基戊酸-δ-内酯([2-^1^4C]-MVA)为前体, 成功地生物合成了青蒿酸(3).  相似文献   

4.
青蒿酸甲酯(5)用NBS溴化产生的溴化物,经NaBD~3CN或NaBD~4氘解,生成[15-^2H]-青蒿酸甲酯(6),其结构由MS,^1H,^2H和^1^3C的NMR确定。(6)经水解生成[15-^2H]-青蒿酸(4),用同样方法以NaB^3H~4为氘化试剂与溴化物反应,合成了[15-^3H]-青蒿酸(1)。  相似文献   

5.
夏志强  黄敬坚  汪猷 《化学学报》1991,49(12):1514-1518
青蒿酸甲酯(5)用NBS溴化产生的溴化物,经NaBD~3CN或NaBD~4氘解,生成[15-^2H]-青蒿酸甲酯(6),其结构由MS,^1H,^2H和^1^3C的NMR确定。(6)经水解生成[15-^2H]-青蒿酸(4),用同样方法以NaB^3H~4为氘化试剂与溴化物反应,合成了[15-^3H]-青蒿酸(1)。  相似文献   

6.
作者在前文中曾报道了在青蒿植物(Artemisia annua L.)体内以3,5-二羟基-3-甲基戊酸(MVA)为初始前体生物合成青蒿酸(1).本文报道以1为前体用青蒿匀浆体系进行青蒿素(2)和青蒿素B(3)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7.
中药青蒿的化学成分如挥发油、烯炔、香豆素、黄酮和倍半萜类化合物等已有文献报道,其中青蒿酸(1)可能是青蒿素的生物合成前体。从青蒿提取青蒿酸后,在母液中我们分离到1lR-(-)-双氢青蒿酸(2),它可能是青蒿酸转化为青蒿素的一个中间体。本文主要报告它的分离和结构鉴定。从青蒿中提取青蒿酸已有报道,我们改用碱提取法,较简便地分离得到青蒿酸。青蒿酸的结晶原母液用重氮甲烷甲酯化,产物用制备性薄层层析分离得青蒿酸甲酯(3)及另一组  相似文献   

8.
以双氢青蒿素(DHA)为原料,与草酰氯发生酰化反应,然后经硫代吗啉取代反应、双氧水氧化反应得到青蒿砜1,由1经过烷基化反应、脱硅保护基和碘代反应得到青蒿砜-碘代物2α;以三乙胺为催化剂,2α与哌嗪类化合物、CS_2在"一锅煮"条件下得到青蒿砜-氨基二硫代甲酸酯化合物(3a~3d)。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 NMR、~(13)C NMR、IR和HR-ESI-MS得到确证。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以青蒿酸(2)为原料合成了一些含羟基的青蒿倍半萜内酯差向异构体9与10、11与12、13与14。其中9已从青蒿中分离到。  相似文献   

10.
青蒿甲素(1)与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2)共存于植物青蒿之中,它是一个新型的失碳倍半萜内酯,其结构已经测定,本文报道它的合成. 青蒿酸甲酯(3)用间氯过苯甲酸氧化,得4α,5α-环氧青蒿酸甲酯(4).4在二氯甲烷-吡啶中进行臭氧化,得α-酮酸酯(5),产率88%.5用碱性过氧化氢氧化降解,得羟基内酯(6),产率92%.6用POCl_3-吡啶脱水,即得1,m.p.151~153℃,[α]_~(10)-40°(c 0.57,CHCl_3),与天然品的混合熔点不降低,其IR、~1H NMR、MS、TLC R_1值和GC亦完全一致. 在推定6的结构时,我们曾将5的碱性过氧化氢氧化反应分步进行.先用碱水解,结果得  相似文献   

11.
以[15-^3H]青蒿酸为前体用青蒿匀聚浆体进行青蒿素和青蒿素B的生物合成.实验结果表明, 在青蒿植物由MVA生物合成青蒿素和青蒿素B的途径中, 青蒿酸是关键性中间体.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青蒿乙素(2)的若干化学转化,如:青蒿乙素的催化氢化得到三个化合物5,6,7.6与三氟化硼-乙醚配合物反应生成8和9.6用硷水解以及2,6,7分别与五羰基铁进行脱氧反应,得到相应的化合物18,3和4。  相似文献   

13.
青蒿酸(1)与抗疟新药青蒿素(2)共存于植物青蒿中,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它的结构和立体化学已经确定,并被用作合成青蒿素及其一类物的原料。本文报道以R-(+)-香草醛(3)为原料合成1。  相似文献   

14.
青蒿[1]Artemisia annua L.又名香蒿,为菊科植物青蒿或黄花蒿的全草.分布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江苏、广东等地.青蒿在我国各地均有大量野生,资源丰富,本植物的根(青蒿根),果实(青蒿籽)均可供药用,青蒿具有抗疟、抗血吸虫、解热、镇痛及退虚热、和胃止痛等功效.青蒿的主要成分有苦味质、挥发油和青蒿碱、维生素A等.为探讨其挥发油的成分,我们对青蒿全草进行挥发油的提取,并用GC-MS进行测定分析,从中鉴定出44个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从青蒿素经六步反应转化成异氢化青蒿酸。青蒿素经酸处理得失碳倍半萜内酯3,3经硷水解再酯化生成α,β-不饱和酮酯5,然后由Wittig反应得共轭双烯酯6,用RaneyNi(W_2)催化氢化生成异氢化青蒿酸酯7,最后经硷水解得到异氢化青蒿酸8。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2个新的化合物——邻香草醛缩组氨酸Schiff碱及其镧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热重-差热分析及化学分析等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邻香草醛缩组氨酸Schiff碱为2-[(2-羟基-3-甲氧基-苯亚甲基)-氨基]-3-(2-咪唑基)-丙酸一水合物(C14H15N3O4·H2O),Schiff碱镧配合物为二氯-{2-[(2-羟基-3-甲氧基-苯亚甲基)-氨基]-3-(2-咪唑基)-丙酸}合镧(Ⅲ)三水合物[La(C14H15N3O4)Cl2·3H2O].应用生物微量热法研究了这2个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在301.15 K下测定了2个化合物存在时粟酒裂殖酵母细胞代谢的产热曲线,计算得到了粟酒裂殖酵母细胞生长速率常数(k)、传代时间(tG)、总热效应(Qtotal)、抑制率(I)及半抑制浓度(IC50)等热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随着C14H15N3O4·H2O和La(C14H15N3O4)Cl2·3H2O浓度的增加,k和Qtotal减小,tG和I增加,IC50分别为0.2585和0.2488mmol/L.  相似文献   

17.
从青蒿(Artemisia annua L.)中除了分得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外,还分得多种倍半萜化合物如青蒿甲素、青蒿丙素、青蒿酸、青蒿醇、青蒿酸甲酯、青蒿内酯V、青蒿内酯VI.我们从青蒿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溶解部位,经硅胶柱层析,首次从天然界中分得一个微量倍半萜内酯——青蒿内酯(artemisilactone).该化合物曾在青蒿酸结构测定时,由青蒿酸经过氧化氢氧化制得,但结构及立体结构未阐明,本文报道其立体结构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以四甲基-4-H(2,2)-2-甲氧基异邻苯二甲酰胺-四噻唑啉起始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镧系元素穴状有机配体四甲基-胺基-L-赖氨酸-H(2,2)-羟基间苯二甲酰胺,与Tb~(3+)连接制备了双功能螯合剂Tb~(3+)■四甲基-胺基-L-赖氨酸-H(2,2)-羟基间苯二甲酰胺[Tb~(3+)■Lay-BH(2,2)IMA]。荧光性质研究表明:Tb~(3+)■Lay-BH(2,2)IMA的激发波长范围是325~375nm,最大激发波长为357 nm;发射波长范围为525~575nm,最大发射波长为543 nm;特征峰位于487 nm(~5D_4-~7F_5),543 nm(~5D_4-~7F_4),581~586 nm(~5D_4-~7F_3),619 nm(~5D_4-~7F_2),658 nm(~5D_4-~7F_1),斯托克斯位移为186 nm,荧光寿命1 018μs,量子产率24.7%。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以青蒿酸为原料合成青蒿乙素(1)及其6β-异构体4. 并根据红外光谱丶核磁共振谱丶圆二色散以及有关的化学反应确定了究们的结构和构型.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以青蒿酸为原料合成青蒿乙素(1)及其6β-异构体4.并根据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圆二色散以及有关的化学反应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和构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