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岩石蠕变是一个显著的非线性问题,而经典的Burgers 模型是一种线性蠕变模型,必然不能全面地描述岩石蠕变的全过程.当岩石处于高应力水平下的加速蠕变阶段,岩石内部损伤会不断产生和累积,蠕变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为了更好地描述考虑损伤的岩石蠕变全过程,本文假定加速蠕变阶段的损伤演化方程,将损伤引入到Burgers 模型中,提出了一种非线性蠕变损伤模型.然后以乔后盐矿试件蠕变实测数据为分析案例,验证模型在应用于实际工程时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最后根据Origin 软件数值拟合的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非线性蠕变损伤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岩石蠕变全过程,模型参数取值也在合理范围之内,模型拟合曲线与实验所得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王俊光  梁冰  田蜜 《实验力学》2014,29(1):112-118
为研究水对油页岩蠕变规律的影响,以不同含水状态下油页岩三轴压缩蠕变实验数据为依据,对水作用下油页岩蠕变3个阶段各自的力学特征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在衰减蠕变和稳态蠕变阶段岩石内部损伤程度较小;当岩石处于加速蠕变阶段时,岩石内部不断产生损伤,呈现出明显非线性特征,同时水作用进一步加剧了岩石蠕变损伤程度。本文将非线性损伤演化方程引入到改进的Burgers模型中,将含水率变化引起的蠕变参数的变化引入到方程中,建立了不同含水率下油页岩非线性损伤蠕变模型。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反演蠕变参数,将蠕变方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拟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张亮亮  王晓健 《应用力学学报》2020,(1):372-377,I0026
为描述岩石加速蠕变阶段的非线性变形规律,在广义开尔文体基础上串联一个村山体,基于Kachanov损伤率理论,建立了损伤变量D与蠕变时间的函数关系,并根据Lemaitre应变等效原理将村山体中的无损模型参数p用有效模型参数p(1-D)代替,以此来表征岩石加速蠕变阶段的非线性,建立了一种新的非线性损伤蠕变模型;根据广义塑性力学理论给出了该模型的三维蠕变方程;采用Levenberg-Marquardt非线性优化最小二乘法对红砂岩和绿片岩常规三轴压缩蠕变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反演得到这两种岩石的蠕变模型参数。拟合结果表明:拟合曲线与试验曲线的拟合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和0.992,说明该蠕变模型能较好地反映这两种岩石各阶段的蠕变曲线特征。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梁的循环弯曲蠕变损伤失效分析方法,推导了梁的循环弯曲蠕变损伤基本方程,以梁的弯曲惯性矩减少定义弯曲损伤变量,给出了便于工程应用的失效预测方程。  相似文献   

5.
摘要:为研究岩石含水率对蠕变的影响,将含水开关与蠕变损伤阀值引入蠕变模型,实现了含水劣化与蠕变损伤在本构关系上的耦合,建立了岩石含水蠕变损伤模型。模型与某软岩的三轴压缩蠕变试验结果取得了较好的拟合效果,并由麦夸特法+通用全局优化(LM-UGO)算法反演出了模型参数随岩石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在C++语言和FLAC3D中Fish语言的环境下,通过推导模型本构方程的三维差分形式,并利用FLAC3D所提供的接口实现了模型的二次开发。通过对开发的岩石含水蠕变损伤模型进行算例验证和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也得出了软岩巷道蠕变变形随围岩含水率增大而增加的结论,进一步反映出蠕变模拟计算中考虑岩石含水率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以煤矿巷道围岩(砂岩)为研究对象,采用MTS815.02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对流固耦合蠕变过程中孔隙水压力作用机制展开研究,以伯格斯模型为基础,基于Lemaitre原理建立改进的伯格斯非线性蠕变损伤模型,可以得到如下主要结论:当围压越大,岩石蠕变最后一级荷载作用持续时间越长,相对经历衰减蠕变和稳定蠕变时间越长;且由最终一级破坏蠕变变形值可知,孔隙水压较小时,蠕变变形量相对较大,此时围压增大提升了岩石延性特性,但是孔隙水压增大却削弱了围压作用,由于孔隙水压使得岩石力学性能劣化,因而减少了岩石在破坏时蠕变变形量;随后基于Lemaitre原理建立的伯格斯非线性损伤蠕变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岩石的衰减蠕变、稳定蠕变与加速蠕变阶段;且试验曲线与拟合曲线吻合度高,验证了本文所建立损伤流变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引入了温度变化对岩石变形特征的影响,建立了改进的弹性单元和粘性单元;基于Burgers流变模型,推导出了变温度场作用下的岩石流变方程,进而推导出了相应的蠕变方程、卸载方程、松弛方程的理论解。在温度场为恒值的情况下,建立的蠕变方程即可退化为经典Burgers蠕变方程,验证了本文理论研究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热应力会加速岩石试样的损伤,在减速蠕变和稳定阶段,变温场下的应变速率和应变量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
应力波动力扰动下脆性岩石的静力蠕变特性,对深部地下工程围岩变形的评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动力载荷作用导致的局部细观裂纹损伤严重影响脆性岩石蠕变力学行为.基于细观裂纹扩展与应力关系模型、动力扰动损伤演化函数、静动力载荷演化路径函数与黏弹性本构模型,提出一种应力波动力扰动下脆性岩石蠕变断裂特性的宏细观力学模型.其中动力损伤通过控制岩石内部细观裂纹数量变化实现.模型描述了应力波动力扰动下岩石的应变时间演化曲线,解释了岩石动力扰动下蠕变失效特性.研究了不同应力波幅值及周期影响下的脆性岩石应变-时间关系曲线,并通过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讨论了动力损伤变化形式,突变发生时刻,突变量的大小对岩石蠕变失效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应力波幅值、周期对岩石动态动力损伤效应以及蠕变失效特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动力损伤的变化值越大,岩石蠕变失效发生时间越短.冲击载荷扰动期间,动力损伤发生的时刻及增加的形式,对动力扰动后的岩石应变及蠕变破坏时间影响很小.动力损伤变化量随应力波幅值增加、周期减小而加速增大.应力波幅值越大、周期越小,岩石发生蠕变失效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9.
三轴加载下盐岩蠕变损伤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不可逆热力学,采用内变量刻划岩石材料的不可逆变形历史,引入四阶损伤张量,建立了盐岩的蠕变损伤本构模型,对盐岩在复杂应力条件下的蠕变行为进行了描述,与实验结果比较表明该模型能较好的描述盐岩不同阶段的蠕变行为及其主要因素对盐岩蠕变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Kachanov蠕变损伤理论和Von Karman非线性板理论,建立了在横向和面内载荷 共同作用下蠕变损伤四边简支矩形板的非线性弯曲平衡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 数值迭代求解,分析了几何非线性、面内荷载等因 素对板非线性蠕变损伤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paper,based on many experimental results,a creep damageequation for rocks with a creep modulus that can describe the history of damage hasbeen deduced.According to the equation,a creep damage model for rock materials isconstructed,and it is shown that the extent of their damage,or damage degree,duringcreep can be determined by means of simple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12.
The goal of the present work is to modify structure of the creep constitutive equations existing in the literature, and simultaneously to incorporate both damage induced anisotropy and unilateral damage into the constitutive model. The proposed nonlinear-tensor constitutive equation for creep together with the damage evolution equation take into account the secondary and tertiary creep of the initially isotropic materials. The material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are determined using basic experiments. It is shown that the creep model is capable of describing available experimental data for the lateral creep responses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相似文献   

13.
一种高聚物银纹损伤演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光学显微技术对高聚物蠕变条件下的银纹损伤引发和演化进行了实验观测.通过对银纹面密度的测量,定义一种损伤变量,得到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不同蠕变时间和不同应力水平下的银纹损伤值,并给出了一种损伤演化模型.  相似文献   

14.
考虑损伤的内变量黏弹-黏塑性本构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泷  刘耀儒  杨强  薛利军 《力学学报》2014,46(4):572-581
基于Rice 不可逆内变量热力学框架,在约束构型空间中讨论材料的蠕变损伤问题. 通过给定具体的余能密度函数和内变量演化方程推导出考虑损伤的内变量黏弹-黏塑性本构方程. 通过模型相似材料单轴蠕变加卸载试验对一维情况下的本构方程进行参数辨识和模型验证,本构方程能很好地描述黏弹性变形和各蠕变阶段.不同的蠕变阶段具有不同的能量耗散特点. 受应力扰动后,不考虑损伤的材料系统能自发趋于热力学平衡态或稳定态. 在考虑损伤的整个蠕变过程中,材料系统先趋于平衡态再背离平衡态发展. 能量耗散率可作为材料系统热力学状态偏离平衡态的测度;能量耗散率的时间导数可用于表征系统的演化趋势;两者的域内积分值可作为结构长期稳定性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5.
建议了二维蠕变损伤问题的有效模量法,基于热动理论提出了一个损伤演化方程,给出有效模量法和有效应力法的有限元解,并对西种方法进行了数值比较。  相似文献   

16.
疲劳损伤问题中有效应力的一种定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效应力是损伤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为用无损状态下的本构方程描述有损伤材料的行为提供了有效手段.本文探讨损伤力学中有效应力的定义,通过对损伤演化规律的分析,指出有效应力的一般定义不适用于疲劳损伤问题.本文认为,疲劳问题中的有效应力应该以等效寿命为基础,并根据剩余寿命的概念引入了疲劳损伤问题中有效应力的一种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