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分子量对聚丙烯银纹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聚合物在拉伸状态下发生脆性破坏和银纹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银纹与其它局部塑性形变的本质区别在于银纹中存在的微纤,它将两个银纹面连接起来,并能在其中传递载荷,在拉伸应力的作用下,银纹微纤断裂发展成为裂纹,最后导致材料破坏。 最近十几年里,对以PS、PMMA、PC为代表的非晶态聚合物中的银纹化现象作了比较广泛、深入的研究(如不同热历史、不同的银纹化环境等),对银纹的引发、增长、微纤的断裂等现象进行了大量的观察,也提出了一些理论模型来解释银纹化的全过程,这是因为非晶态聚合物具有相对简单的三维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2.
非晶聚合物塑性变形机理主要包括银纹化和剪切屈服[1 ,2 ] .银纹化是链段局部排列疏松区域或缺陷在膨胀应力作用下成为银纹核 ,引发银纹 ,银纹 本体界面应变软化 ,银纹微纤拉伸的应变硬化过程 ,使得聚合物银纹微纤沿拉伸方向取向 ,伴随这一过程聚合物的体积增大[3] .剪切屈服是分子链沿拉伸方向的流动以及分子链间的滑移过程 ,这一过程使聚合物形状改变而体积不变 .聚合物的形变机理与聚合物的内在性质如临界缠结分子量 ,缠结密度或硬度等有关[4] .聚苯基单醚喹啉是一种高性能的芳杂环聚合物 ,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 2 98℃ ,它具有耐高温…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聚合物银纹研究的进展,内容包括银纹的定义、分类、引发、生长、断裂及结晶聚合物中银纹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聚合物银纹化的分子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聚合物银纹化分子机理方面研究的进展情况。内容包括银纹的起源、生长、断裂过程以及各种结构关系对银纹的影响,并对几种典型的聚合物银纹形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5.
聚合物/橡胶共混物脆韧转变机理的定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聚丙烯(PP)、聚酰胺(PA)类准韧性聚合物在室温低速拉伸时为韧性破坏,因此Bucknall提出的室温下拉伸蠕变试验体积应变方法、不能用于表征这类共混物的脆韧转变机制.应用时温等效原理,可使低速低温拉伸试验和室温冲击试验相关等效.由此提出在聚合物的脆化温度下拉伸蠕变体积应变方法适用于所有的聚合物共混物的增韧机理的定量化研究.结果给出,当体积应变-轴向应变曲线的斜率用K表示时:室温冲击脆性PP的K=0.76,主要是空洞-银纹化损伤机制;超高韧性PP/EPDM(V_(?)=0.30)的K≈0,主要是微剪切损伤机制.从而定量化的确认了这种损伤机制的转化是准韧性聚合物PP/橡胶共混物产生脆韧转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交联聚苯乙烯单分散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米级粒度均匀的聚合物微球作为功能高分子材料在分析化学、生物化学、标准计量以及某些高新技术领域中应用广泛。制备聚合物微球的传统方法有乳液和悬浮聚合法。乳液聚合只能制备粒径为0.1-0.7μm的颗粒,采用无皂或低皂乳液聚合法制成的单分散聚合物微球粒径接近1μm,但难于达到1μm以上,且后处理比较麻烦;悬浮聚合制备的聚合物微球粒径则一般在100-1000μm之间,且是多分散性的。而分散聚合获得的微球呈单分散性,是制备粒径为1-10μm的单分散聚合物微球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物理老化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的玻璃化转变、银纹化特征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沈静姝,叶卫君(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0)关键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玻璃化转变,银纹化,物理老化银纹化是聚合物中特有的现象,在应力作用下,许多非晶聚合物、一些半结晶性聚合...  相似文献   

8.
单分散多孔St/DVB共聚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分散聚合法制出了粒径约为2μ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PSt)种子,再通过改进的活性二步种子溶胀法制得了粒径约为4.5μm的单分散多孔St/DVB共聚微球。在溶胀阶段,用XSP-8CA生物显微镜观察活化、溶胀温度,1~氯代十二烷(CD,mL)/PSt(g)的比例及单体混合物总体积对溶胀种子粒径及单分散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制备工艺条件。用SEM观察多孔聚合物微球的粒径和形貌,并用BET法考察了不同比例的及甲苯浓度变化对多孔聚合物微球孔结构的影响,实验表明,随着VDVB/Vst的比例的增大和甲苯浓度的提高,多孔微球的比表面积增大,孔分布向小孔区域移动。  相似文献   

9.
以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蛋白为模板分子,以聚苯乙烯微球为基质,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法制备了SEB分子印迹聚合物.利用平衡吸附试验分析了SEB聚合物对目标蛋白的吸附能力及对类似底物的选择性;分析了该聚合物的吸附动力学,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其形貌特征和颗粒尺寸.结果表明,经Scatchard模型分析求得的标题聚合物的最大表观结合量Qmax为3.23mg/g;所制备的SEB分子印迹聚合物呈微球形,粒径约为12μm,对SEB蛋白具有较好的吸附性和特异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浇铸成膜的银纹形态与其成膜浓度的关系叶卫珺,沈静姝(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高物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0)关键词银纹,缠结密度,均匀形变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非晶态聚合物在拉伸应力作用下,会在材料表面或内部产生能反射光线的微小而稠密的裂痕...  相似文献   

11.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 以Si(100) 单晶片为衬底, 在衬底温度为150~450 ℃的范围内得到了ε-Fe3N薄膜样品. 利用 XRD, SEM和VSM等表征手段, 研究了衬底温度对ε-Fe3N薄膜的生长和磁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衬底温度的升高, 薄膜的生长速率、晶粒尺寸和单位质量磁化强度均增大, 而矫顽力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 当衬底温度为350 ℃时, 矫顽力达到最大值18.72 kA/m, 可以认为此时薄膜样品的晶粒尺寸接近于交换作用长度.  相似文献   

12.
用含氟丙烯酸酯无规共聚物制备超疏水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微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酸全氟烷基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无规共聚物,并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溶剂挥发成膜法一步制备了具有超疏水性的该聚合物膜,水滴在该聚合物膜上的静态接触角可达151°~160°,滚动角小于3°.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该聚合物膜表面分布了许多乳突状突起和微孔洞,并具有微米和纳米尺度相结合的复合杂化结构.该类超疏水表面的形成是由适度粗糙的表面和低表面能相互结合引起的.探讨了该类超疏水膜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拉伸取向尼龙 10 10的抗张回复现象 .残存应变ε′表征了由链滑移而产生的永久形变 ,回复应变(ε -ε′)表征了键角变化和链段取向产生的形变 .当拉伸温度T=18℃ (T 相似文献   

14.
罗小玲  唐典勇  李明 《物理化学学报》2004,20(12):1404-1410
在B3LYP/6-31G(d, p)(Rh和P采用LANL2DZ + Polar)水平下,利用自洽反应场(SCRF)的Onsager模型,系统研究了C6H12、C6H6、THF、CH2Cl2、CH3OH和H2O(相对介电常数ε分别为2.02、2.25、7.58、8.93、32.63和78.39)六种溶剂对乙烯氢甲酰化反应中各驻点的结构和反应机理的影响.分别在上述溶剂中优化了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结构,并计算了自由能和活化自由能.计算结果表明,不同溶剂对反应势能面上各驻点的结构和能量均有一定的影响,而且随着相对介电常数ε的增加,反应的活化自由能下降.水是以上六种溶剂中最佳的溶剂,这与大量的实验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5.
BIODEGRADATION OF REGENERATED CELLULOSE FILMS BY FUNG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biodegradability of Aspergillus niger (A. niger), Mucor (M-305) and Trichoderma(T-311) strains on regenerated cellulose films in media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that T-311 strain isolated from soil adhered on the cellulose film fragments has strongerdegradation effect on the cellulose film than A. niger strain. The weights, molecular weightsand tensile strengths of the cellulose films in both shake culture and solid media decreasedwith incubation time, accompanied by producing CO_2 and saccharides. HPLC, IR and re-leased CO_2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biodegradation products of the regenerated cellulosefilms mainly contain oligosaccharides, cellobiose, glucose, arabinose, erythrose, glycerose,glycerol, ethanal, formaldehyde and organic acid, the end products were CO_2 and water.After a month, the films were completely decomposed by fungi in the media at 30℃.  相似文献   

16.
以单一组分聚L-乳酸(PLLA)为成膜材料,利用水辅助法制备了聚乳酸(PLLA)蜂窝状多孔膜.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多孔膜形貌.研究溶剂、溶液浓度、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对所成多孔膜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湿度环境和具有一定浓度的聚合物溶液是制备蜂窝状多孔膜的必要条件.溶剂的挥发性是形成规整蜂窝状孔结构的关键因素.环境相对湿度由43%增加到91%,PLLA多孔膜的孔径由(1.75±0.24)μm增加到(11.50±1.43)μm,且孔呈现六边形的蜂窝状结构.扫描电镜断面和AFM表明:膜表面形成了深度约为1.8μm的单层孔结构.通过控制溶液浓度、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来控制膜的表面形貌及其所成蜂窝状孔的大小.最佳的成膜条件为溶剂CH2Cl2,湿度75%RH,温度34℃,浓度3 wt%.讨论了蜂窝状多孔膜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7.
概要介绍椭圆偏振光谱 (SE)的原理与特点 ,并用椭偏光谱测定了一组结晶度不同的无取向PET薄膜的光学常数谱 ,研究半结晶性高聚物PET不同结晶形态对其光学性能的影响 ,发现随结晶度的增加 ,其光学常数显著增大 ,并趋于晶态的光学常数 .光学性质的改变可能与微晶的尺寸有关  相似文献   

18.
使用红外光谱和偏光显微镜对PVDF(聚偏氟乙烯)-DMF(N,N-二甲基甲酰胺)和PVDF-DMAc(N,N-二甲基乙酰胺)体系结晶行为的研究表明,PVDF薄膜的结晶受制备溶剂,后期热处理温度和膜厚度等因素的影响;升高温度,β相含量减小;当温度低于90℃时,PVDF-DMF体系的F(β)值较DMAc体系大,在90~160℃之间则相反,且两种体系的F(β)值分别在约90℃和80℃发生“突变”;同时,结晶还明显受到薄膜厚度的影响,厚度大,结晶较完善.  相似文献   

19.
气相生长碳纤维填充聚苯乙烯的熔体动态流变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义虎  郑强 《高分子学报》2012,(12):1383-1388
采用修正的两相模型讨论加工条件对不同体积分数(ψ=0~0.05)气相纳米碳纤维(VGCF)填充聚苯乙烯(PS)熔体(200℃)频率(ω)依赖性动态流变的影响.与弱剪切条件(190℃;30 r/min-5 min)下所制备的材料相比,VGCF在强剪切条件(190℃;120 r/min-10 min)下所制备材料中分散均匀,“粒子相”应变放大因子A,(ψ)较低,而松弛指数n较高.将应变(γ)依赖性G″(ω,ψ)应变放大因子A,(ψ,γ)与“粒子相”特征模量G″fψ(,γc),G″f(ψ,γc)引入两相模型,讨论加工条件对γ依赖性非线性流变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相模型可定量讨论填充熔体动态流变行为.加工条件影响VGCF在基体中的分散性,但不影响“粒子相”弹性贡献R′f(ψ)与n的关系、G′f(ψ,γc)与非线性应变幂律指数x的关系以及G″f(ψ,γc)与非线性应变幂律指数y的关系,说明“粒子相”对填充熔体黏弹性的贡献与其弛豫特性及结构稳定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用自建的非线性介电测试装置研究了陶瓷相被极化 (B1 )以及陶瓷相和共聚物相都被极化 (B2 )的钛酸铅 /聚 [偏氟乙烯 ( 70 ) 三氟乙烯 ( 3 0 ) ](PT/P[VDF( 70 ) TrFE( 3 0 ) ]) 0 3型铁电复合物厚片在不同测试场强下的非线性介电系数 .对于PT含量 >0 3的复合物 ,介电系数ε1随场强的升高明显增大 .在 <0 1时 ,可用Maxwell Garnett方程拟合实验结果 .Bruggeman方程适合于低电场 ( <1MV/m)下复合物介电系数的预测 .通过Lz 的变化 ,用Yamada模型可拟合不同场强下复合物介电系数随的变化关系 .二阶非线性介电系数ε2 随的升高而增大 ,B2的ε2 大于B1 ,说明B2具有较高的剩余极化 .三阶非线性介电系数ε3 随场强的升高而减小 ,且高值的复合物具有较大的ε3 .两相都被极化试样的ε3 小于仅陶瓷相被极化的试样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