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紫外光度法测定肉制品中的亚硝酸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了指示剂中性红与亚硝酸根在盐酸介质中的亚硝化反应,亚硝化产物在近紫外区有一灵敏吸收峰,其最大吸收波长为351nm,据此建立了一个简单、快速、选择性好的测定亚硝酸根的新紫外光度法。本法NO2深度在0~1.8μg/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本法应用于肉制品中NO2的测定,结果与经的盐酸萘基乙二胺比色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反相离子对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的硝酸根和亚硝酸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 引  言NO-3 和NO-2 是环境、食品等许多方面要检测的对人体有害的离子。同时测定NO-3 和NO-2 的方法有光度分析法、极谱法、色谱法等。色谱法具有试样前处理简单 ,样品用量少 ,分离速度快的特点 ,所以在分析化学中被普遍使用。NO-3和NO-2 在 2 1 0nm处均有较强的吸收 ,且吸收光谱严重重叠 ,难以用一般的分光光度法同时进行检测。我们采用反相离子对色谱法 ,以甲醇 /水 ( 2 0 /80 ,V/V)为流动相 ,四乙基溴化铵为离子对试剂 ,在ODSC1 8反相键合色谱柱上将它们进行分离 ,紫外光度计 ( 2 1 0nm)同时检测水中的NO-3…  相似文献   

3.
测定亚硝酸根的表面活性剂增敏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基于在稀硫酸介质中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对NO2-催化溴酸钾氧化曙红褪色反应的作用,建立了测定NO-2的表面活性剂增敏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后体系最大吸收波长由480nm红移至540nm,ΔA增大约20倍。ΔA与NO-2含量在001~02mg/L范围内存在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4mg/L。方法已用于水样中NO-2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动力学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刘长增 《分析化学》2000,28(11):1362-1365
磷酸和棉红在100℃下反应生成天蓝色物质(λmax=675nm),该物质在痕量亚硝酸根的催化下被KBrO3氧化褪色,研究了反应的条件,测定了动力学参数,建立了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方法,方法检出限是4*10^-10g/mL,测定范围是0.40-20.00μg/L,用于水体中痕量亚硝酸根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橙黄Ⅳ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亚硝酸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亚硝酸根是水质检测和食品分析中重要的测定项目之一。天然水和食品中亚硝酸根的测定主要用分光光度法,较经典方法是基于重氮化偶联反应和亚硝化反应,催化光度法也有不少研究。近年来,亚硝化反应由于方法简便、反应产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分析性能,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兴趣。本文研究了在盐酸介质中,橙黄Ⅳ与亚硝酸根的亚硝化反应,建立了以双波长叠加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硝酸根的方法。用于环境水和合成水样中微量亚硝酸根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过氧化氢-亚甲蓝动力学光度法测定亚硝酸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申双龙  晨晓霓  靳永胜 《分析化学》2002,30(11):1405-1405
1 引  言亚硝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以及工业废弃物进入生物圈 ,与仲胺反应生成具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过多地摄入亚硝酸盐 ,会引起正常血红蛋白 (Fe2 + )转变成铁血红蛋白 (Fe3+ )而失去携氧功能 ,导致组织缺氧。因此 ,卫生和环保部门对亚硝酸盐的使用和排放都作了严格规定。测定亚硝酸盐的常用方法为Griess法。近来研究过的方法还有荧光光度法、重氮化偶联光度法、试剂与亚硝酸根亚硝化光度法、催化褪色法、流动注射法、压电频移法以及双波长叠加分光光度法和化学发光法等。我们在实验中观察到 ,在盐酸介质中 ,亚硝酸根对亚甲蓝…  相似文献   

7.
副品红褪色光度法测定海水中亚硝酸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志信 《分析化学》2000,28(11):1447-1447
1 引  言亚硝酸根是公认的致癌物质。水体和食品中的亚硝酸根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测定亚硝酸根的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光度法测定亚硝酸根已有许多报道。其中Griess法较为常用。本文研究表明 ,在pH 2 .0~ 3.5缓冲溶液中 ,副品红与NO-2 作用而明显褪色 ,据此建立了测定亚硝酸根的新方法。该方法较Griess法简便、准确、无毒 ;较甲基紫褪色光度法灵敏度更高 ,检测限更低。2 实验部分2 1 试剂及仪器 亚硝酸根标准溶液按文献用分析纯NaNO2 配制 ,2 0 0mg L储备液。 4mg L ,0 5mg L工作液现用现配。pH 2 .…  相似文献   

8.
吖啶红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刘希东  刘绍璞 《分析化学》1998,26(4):491-491
1引言测定痕量亚硝酸根,光度法仍是最重要的一类方法,但常规光度法如Griess法等灵敏度较低,而另一系列基于通过NO-2的重氮化和偶联反应,形成偶氮染料的光度法,均需使用有毒试剂。在稀磷酸溶液中,NO-2对KBrO3氧化吖啶红(Acridinered,C.I.45000,缩写为ADR)的褪色反应具有很强的催化作用,以此反应为指示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NO-2的新方法,用于多种样品中NO-2的测定,结果满意。2.2实验部分2.1仪器及试剂澳大利亚GBCUV/VIS916分光光度计(带恒温比色架),T…  相似文献   

9.
基于重氮化反应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亚硝酸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存智  岳海燕 《分析化学》2001,29(1):119-119
1 引  言亚硝酸根与芳胺或苯甲胺反应因生成致癌物质亚硝胺而引起普遍关注 ,因此 ,分析化学工作者研究了一系列测定的方法。目前 ,光度法测定亚硝酸根的方法除经典的Griess法及其改良法外又有不少报道 ,如催化法、重氮化偶联法和亚硝化法等 ,但基于核固红 (1 氨基 2 ,4 二羟基蒽醌 3 磺酸 )与亚硝酸根发生重氮化反应的光度法测定亚硝酸根的方法未见报道。作者发现 ,在盐酸介质中 ,亚硝酸根的加入使核固红在 5 5 2nm处的吸收峰明显降低 ,从而建立了光度法测定亚硝酸根的新方法。方法操作简单 ,灵敏度较高 ,重复性好 ,可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10.
藏红T-亚硝酸根偶联反应及其应用于光度测定亚硝酸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广健 《分析化学》1998,26(4):495-495
1引言利用亚硝酸根与碱性染料的作用测定亚硝酸根的方法已有不少报道。作者利用亚硝酸根在稀盐酸介质中与藏红T发生重氮化偶联反应,反应的摩尔比为2:1,测量520nm处吸光度的降低(△A=A0-A),可获得比文献高3倍以上的灵敏度,所拟定的测定方法具有稳定性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干扰少等优点。用于环境水样和土壤中亚硝酸根的测定.结果与标准法相一致。2实验部分2.1仪器及主要试剂DMS-200UV/Vis分光光度计(美国Varian);721型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NO-2标准溶液:用A·…  相似文献   

11.
维多利亚蓝B双波长叠加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亚硝酸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稀盐酸介质中 ,维多利亚蓝B(VBB)的最大吸收峰位于 6 13nm ,当与NO- 2 反应后发生颜色变化 ,最大吸收峰红移 ,以试剂空白为参比 ,可观察到在 6 39nm处出现一新的最大吸收峰 ,同时在 5 6 0nm处发生褪色反应 ,最大褪色波长和最大吸收波长处吸光度均与溶液中NO- 2 的浓度成正比 ,其线性范围在 0~ 2 0 μg/ 2 5mlNO- 2 ,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ε56 0 =2 .96× 10 4 L·mol- 1·cm- 1,ε6 39=3.2 3× 10 4 L·mol- 1·cm- 1,用双波长叠加法ε56 0 +6 39=6 .19× 10 4 L·mol- 1·cm- 1,相关系数为 0 .9999。由于显色反应在较强的酸性介质中进行 ,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用于环境水中微量NO- 2 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中性红作试剂荧光光度法测定亚硝酸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任慧娟  符连社 《分析化学》1998,26(10):1264-1266
研究了在盐酸介质中NO^-2与中性红的亚硝化反应。结果表明,在0.048mol/L的盐酸介质中,NO^-2与中性红反应生成无荧光的物质,NO^-2在40-240μg/L,范围内与荧光猝灭程度成正比,常见的共存离子不干扰其测定。所拟方法用于水样中NO^-2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氯化钠增敏光度法测定微量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曾云龙  唐春然  陈晓彬 《分析化学》2002,30(10):1280-1280
1 引  言碘是人体必需元素 ,对大脑的发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碘的测定方法很多 ,我们在对经典的碘 淀粉显色反应研究时 ,观察到NaCl能显著地提高显色灵敏度 ,并使可见光区的最大吸收波长明显蓝移的现象。在高浓度氯化钠溶液中 ,碘 淀粉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4 83nm ,较无NaCl时蓝移 72nm ,最大摩尔吸光系数εmax=2 .7× 10 5L·mol- 1 ·cm- 1 ,灵敏度提高 5倍。碘含量在 0~ 1.6mg L内符合比耳定律 ;检出限为 0 .0 12mg L ;RSD为 0 .3%。拟定了在高浓度NaCl体系中测定碘的新方法 ,该法用于食…  相似文献   

14.
汤桂娜  孔宏伟 《分析化学》1996,24(3):269-273
利用二元混合物的混合光谱与其中某一组分光谱的比值对波长求导,可达到分辨重叠光谱的目的。本文研究了用比光谱-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水样中NO3^-和NO2^-,以“减法技术”求导,兼具导数光度法能消除低频背景和高频噪声干扰及线性回归法分辨能力强的优点。方法避免了一般光度法需加入试剂而可能引起的误差。在PH7-9条件下测量203nm-219nm的光吸收值,用比光谱-导数技术处理,同时测定合成度样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亚硝化反应的极谱法测定亚硝酸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基于在酸性介质中甲基紫与亚硝酸根发生亚硝化反应,极谱法测定亚硝酸根的新体系。亚硝化产物在-0.75V(vs.SCE)处2.5次微分波的波高与NO2-的质量浓度在2.0×10-3~2.0×10-2mg/L(S=4μA),4.0×10-3~1.6×10-1mg/L(S=0.02mA)范围内成直线关系。该法重复性好,且大多数常见的阴、阳离子不干扰,用于污水中痕量NO2-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的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柳玉英  孟波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2,14(6):725-725,722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碘 ,大多使用Ce(IV) -As(III)体系[1 3] 。我们的实验发现在硫酸介质中 ,I- 能强烈催化高碘酸钾氧化苋菜红的褪色反应 ,在波长 5 2 5nm处 ,其反应速度与碘离子的浓度之间符合动力学一级反应关系式 ,并且此法灵敏度、选择性均较高。1 实验部分取两支 2 5ml比色管 ,各加入 2 0ml浓度为8 0× 1 0 - 3mol/L苋菜红溶液 ,3 5ml( 1 0mol/L)H2 SO4,2 0mlKIO4( 0 2 0mol/L)溶液。向其中一支加入适量碘标准溶液 ( 1 μg/ml) (吸光度为A) ,另一支不加碘 (吸光度为A0 ) ,用水…  相似文献   

17.
Mo(Ⅵ)-5-溴水杨基荧光酮-CTMAB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新的三元配合物体系Mo(Ⅵ)-溴水杨基荧光酮-CTMAB显色反应的条件,最大吸收波长λmax在528nm,试剂λmax在468nm,对比度为60nm,ε528=1.47*10^5L.mol^-1.cm^-1。该体系选择性好,方法简便、快速,用于测定水样中微量钼,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罗丹明 6G 褪色光度法测定氯酸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罗丹明6G褪色光度法测定微量氯酸根离子的新方法,研究了氯酸根在盐酸介质中氧化罗丹明6G使其褪色的最佳条件。最大吸收波长λmax在525nm处,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1.22×10^5L·mol^-1·cm^-1,氯酸根的质量浓度在0 ̄6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已用于化学试剂中氯酸根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用二苄基二硫代乙二酰胺(DbDO)为显色剂分光光度测定铑的方法,并进一步研究了该试剂与钯、铂的反应,从而建立了可在一个试样中同时测定该三元素的方法。在2~3mol/LHC1溶液中,钯与DbDO在室温显色,用氯仿萃取并用8.4mol/LHC1振荡有机相,然后在454nm测定。在萃余液中加入SnCl_2,并在沸水浴中加热,使铂、铑的DbDO络合物生成,再用氯仿萃取,8.4mol/LHC1振荡有机相,以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其中铂用双波长系数倍率法(λ′_2=521nm,λ′_1=500nm,K=2.563),铑用双波长等吸收波长法(λ_2=400nm,λ_1=546nm)。铂和铑的含量为1:5或5:1时互不干扰。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亚硝酸根与对氨基苯磺酸、H酸在酸性介质中进行的重氮偶联反应,提出了一个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分光光度新体系。最大吸收波长为520nm,摩尔吸光系数为3.1×10 ̄4L/mol·cm,亚硝酸根浓度在0~1.2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用于水样中亚硝酸根的分析,测定结果与经典的α-萘胺法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