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不锈钢微丝拉拔过程中,当直径小于20 μm后很容易出现断丝,为此采用光学显微镜、SEM、XRD和万能电子拉伸机等手段,对拉拔过程各阶段不同直径(Φ18~Φ180)μm的不锈钢微丝以及不同退火温度下力学性能、显微组织及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拉拔过程中微丝强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形变强化、晶粒细化、马氏体析出.不同直径的微丝在低于800 ℃退火时抗拉强度变化不大,在退火温度达到850 ℃时抗拉强度陡降,延伸率大大增加,但强度过低对拉丝不利.  相似文献   

2.
蜘蛛丝是一种具有优良机械性能的天然动物蛋白纤维,它特有的结构和性能与其生物学功能密切相关.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仪、单纤强力仪和电子显微镜对棒络新妇(Nephila clavata)卵袋框丝(纺自大壶状腺)与内层丝(纺自柱状腺)两种不同功能蜘蛛丝的物理化学结构表征、力学行为与性能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蜘蛛丝的氨基酸组成和蛋白二级结构与其力学行为与性能相一致,蜘蛛丝似乎呈现出一定的机械性能,以适应其不同的功能要求,这对人们进行新型安全防护材料的仿生设计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孢子丝菌DNA分型,并探讨DNA分型技术在临床菌钟鉴定以及流行病学中的应用.方法本实验采用氯化苯法提取DNA,以NS5、NS6为引物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DAPD)方法对临床分离的30株孢子丝菌进行DNA分型.结果30株孢子丝菌的DNA带型不完全相同,具有一定的遗传变异性.30株临床分离的孢子丝菌可进一步分为4型.不同部位取材的菌株间及临床型不同的患者的菌株间DNA型基本相同.结论随机扩增DNA多态性研究发现孢子丝菌具有一定的种内差异.该方法可将临床分离的孢子丝菌分为4型.本研究对病原学诊断探讨感染来源,传播途径等流行病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啤酒花浸膏中的α-酸和β-酸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啤酒花浸膏中α-酸和β-酸含量,以NovapakC18(150 mm×3.9 mm ID,4 μm)为分析柱,甲醇∶水(85∶15,v/v,磷酸调pH=2.5)为流动相,紫外313 nm检测.样品用甲醇溶解过滤后直接进样,外标法定量.α-酸和β-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42 5-0.690 mg/mL、0.020-0.32 mg/mL,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2%,97.3%,RSD%分别为1.3%、1.2%(n=5),最低检测浓度均为0.001 mg/mL.本法7 min完成一次分析,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利用BOX-PCR指纹图谱、结合16S rRNA全序列分析对分离自四川和重庆紫色土的38株硅酸盐细菌和2株参比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和分类地位进行了研究.BOX-PCR指纹分析结果表明,尽管都是分离自紫色土的硅酸盐细菌,但是其遗传多样性明显,分别在54%相似性水平上分为4遗传群,约50%的供试菌株与胶胨样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 VKPM 7519T聚在一群.对代表菌株K28和K38的16S rRNA全序列分析表明,K28与B.muculaginosus 180D的16S rRNA全序列相似性为95.9%,而K38则与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ATCC14579同源性高达99.9%,这是初次发现硅酸盐细菌在蜡质芽孢杆菌(B.cereus)中有分布.  相似文献   

6.
多元校正-多波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水样中锌,镉和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在pH=8.98的硼砂-硼酸-氯化钠缓冲溶液中,利用锌、镉和钴与显色剂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发生显色反应时的光谱差别来对它们进行定量测定,测量波长范围为300~600 nm.研究发现,各显色络合物在其特征峰处的吸光度与待测物浓度成线性,而且在PAR的特征峰处,吸光度也与待测物浓度成线性.本工作利用不同的测量波长范围(300~450,450~600和300~600 nm)对这3种金属离子的合成样进行吸光度测量并采集数据,进而采用经典最小二乘法(CLS),主成分回归(PCR)和偏最小二乘(PLS)处理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波长范围为300~600 nm时,用PLS对数据进行处理的结果最好.该方法被用于实际水样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神经丝蛋白质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中突起部分的重要组成单位,通过跟踪神经丝蛋白质,可以研究医学神经退行性方面的疾病.针对人工手动跟踪神经丝蛋白质效率低、主观性强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神经丝蛋白质自动跟踪的全新方法.该项目构建了适应于视频中荧光显微下神经丝蛋白质运动目标检测的图像采集软件系统,通过MATLAB拆分视频获得每一帧神经丝蛋白质图像,研究了适合于该图像的预处理方法.采用间隙统计法对神经丝蛋白质图片进行分析处理,使用K-means聚类分割算法逐次收敛出不同类别的对象.利用主动轮廓模型将初始轮廓迭代收敛为神经丝蛋白质的轮廓.通过每一帧蛋白质的位置坐标,得到神经丝蛋白质的运动路径,从而达到跟踪的目的.系统能够有效的提取出视频中的神经丝蛋白质,实现实时跟踪,减少了运算时间,提高了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8.
利用相差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分析褶纹冠蚌血细胞类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相差显微镜对褶纹冠蚌的血细胞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颗粒细胞和无颗粒细胞两大类。颗粒细胞还可以根据细胞和颗粒的大小分为大颗粒细胞和小颗粒细胞,无颗粒细胞也可以根据细胞的大小和细胞的核质比分为透明细胞和淋巴样细胞。另外,利用流式细胞仪进一步分析了褶纹冠蚌血细胞的类群。通过测试前向角散射光(FSC)和侧向角散射光(SSC)两个参数,分别代表细胞的大小和细胞的颗粒度,绘制双参数(SSC×FSC)点图和等高图,FSC和SSC单参数直方图,得出褶纹冠蚌血细胞可以分为两大群,即颗粒细胞(A)和无颗粒细胞(B)两种类型,其中颗粒细胞群可以划为两个亚群,即大颗粒细胞(A1)和小颗粒细胞(A2),无颗粒细胞群也可以划为两个亚群,即透明细胞(B2)和淋巴样细胞(B1)。在四种血细胞中,小颗粒细胞和透明细胞是主要的细胞类群,分别占血细胞总数的56.54%和35.90%,而大颗粒细胞和淋巴样细胞数量较少,分别为4.57%和2.99%。  相似文献   

9.
探索大鼠青春期同伴关系对青年期焦虑样和抑郁样行为的影响. 将25只出生20d的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 单笼组(n=8), 成双组(n=8), 群体组(n=9), 饲养40d后, 进行糖水偏好、高架迷宫和强迫游泳实验. 结果显示: 糖水偏好实验中, 3组大鼠的糖水消耗百分比无明显差异(P>0.05); 高架迷宫实验中, 成双组和群养组大鼠进入开放臂时间较单笼组明显减少(P< 0.01); 强迫游泳实验中, 单笼组大鼠不动时间较成双组和群养组明显延长(P<0.01). 表明青春期孤独环境大鼠容易产生抑郁样行为, 而同伴和群体饲养环境由于竞争压力容易产生焦虑样行为.  相似文献   

10.
应用TCA/丙酮沉淀法、裂解液法、裂解液-超速离心法以及层析法4种蛋白质样品制备方法,比较了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墨囊蛋白质双向电泳的样品制备效果.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不同样品处理方法、不同胶条范围以及不同上样量等对电泳结果的影响,筛选出一套较优的分离墨囊蛋白质的双向电泳条件.研究结果表明:TCA/丙酮沉淀法较适合曼氏无针乌贼墨囊蛋白质双向电泳的样品制备.该方法制备的曼氏无针乌贼墨囊蛋白质样品经双向电泳分离,用固相pH 5~8梯度胶条进行等点聚焦,上样量300μg,电泳结束后硝酸银染色,最终获得了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双向电泳图谱.经过初步图像分析,检测到(389±19)个蛋白点,背景清晰且蛋白质得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分别以聚乙二醇、明胶、海藻酸钙、壳聚糖/聚乙二醇和多聚L-赖氨五种材料作为包被物用不同方法对丝素蛋白进行预处理,制备5种丝素蛋白包被支架,并探讨它们对HeLa,293T和B16三种细胞生长的促进效果.结果表明,HeLa,293T和B16分别适合多聚L-赖氨酸、壳聚糖/聚乙二醇和海藻酸钙的丝素蛋白包被方法.在包被支架上不同细胞均呈扁平状、集落性附着在丝素蛋白纤维上.本实验获得的丝素蛋白5种包被支架增强了丝素蛋白的弹性、柔软性和黏附性,提高了丝素蛋白的可操作性,且对细胞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明显的促进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浸渍剂HV301和太古油处理后生丝的物理性能的测定,探讨分析了它们对生丝的作用原理,并提出浸渍剂HV301的优越性和可用性,通过HV301浸渍工艺的正交试验,采用计算机处理找出了最佳的工艺参数。研究结果对真丝在针织实际生产中提高效率、保证质量、降低成本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再生丝素固定葡萄糖脱氢酶的生物传感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导了以甲苯胺兰( TB)键合修饰浸蜡石墨电极为基体电极 , 用再生丝素将葡萄糖脱氢酶 (GDH)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NAD+)固定在基体电极表面, 构成葡萄糖脱氢酶传感器. 在 pH=7. 6 的 NaOH-KH2PO4 介质中, 该传感器与葡萄糖浓度在 2. 0×10-5 ~ 5. 4×10-4mol·L -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 关系, 响应时间为 20 s. 本文讨论了影响传感器响应电流的各种因素和测定葡萄糖的最佳条件. 用此传感 器测定了人血清中葡萄糖含量, 与酶法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介绍了丝绸之路上多元文化的典型代表——艾德莱斯绸.文章重点介绍了艾德莱斯绸的历史和传说,扎经染色工艺,各类艾德莱斯绸的特点及典型的艾德莱斯绸图案.  相似文献   

15.
采用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处理涤纶仿真丝绸印染废水,通过污泥负荷和水力负荷的递增来启动反应器,从活性污泥性状和反应器性能两方面考察启动过程.活性污泥依次经历絮状、膨胀、细粒化和成熟颗粒四个阶段,反应器性能与此相应变化,有机物去除率和产气率逐渐提高且趋于稳定.结果表明,EGSB处理涤纶仿真丝绸印染废水的启动过程用了50 d左右,启动后形成的颗粒污泥床层占反应器有效容积的25%和污泥量的65%左右,COD去除率为57%~64%,产气率为0.12~0.17 m3·(kgCOD)-1.污泥的分化与颗粒化、稳定的有机物去除率与产气率是反应器完成启动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锂蓝闪石是一种罕见矿物;产于花岗伟晶岩脉的外接触带,系二云母石英片岩在伟晶作用的晚期阶段,经锂-钠气水热液沿片锂交代而成,锂蓝闪石呈放射状集合体,沿片理面分布,貌如黑色菊花,形似蝴蝶,“花径”一般2 ̄5cm,最大可达10cm;“花瓣”突起,边界清晰,基底为灰白色织云母石英片岩,丝绢光泽.花、底相衬,尤如印花丝绸一般,具有较高的陈列,收藏和观赏价值,现行骨灰盒多系木质或热固性塑料制品,色调暗淡,造型  相似文献   

17.
给出了新型功能化单体5-苄氧甲基-1,4-二氧六环-2-酮(BDON)的合成方法,并将其中间体5-羟甲基-1,4-二氧六环-2-酮(HDON)的产率由文献值的35%提高到48%,同时还研究了BDON在不同催化剂Sn(Oct)2、Al(O^i Pr)3和Al(O^iBu)3的存在下的本体开环聚合,得到分子量为19200的聚合物,研究了聚合温度、时间、催化剂以及催化剂浓度对单体转化率和分子量的影响.通过催化氢化去除苄基保护基得到聚(5-羟甲基-1,4-二氧六环-2-酮)(PHDON),并用FTIR、^1 HNMR、^13 CNMR和GPC等方法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另外,研究了3种聚合物PHDON、PBDON和PDON在不同条件下的体外降解速率以及BDON和DON的共聚和聚合物的亲水性.  相似文献   

18.
薯蓣皂素免疫原的合成及其免疫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icyclohexyIcarbodiimide,DCC)法和水溶性碳二亚胺[1-ethyl-3-(3-dimethy-laminopropyl)carbodiimide hydrochloride,EDC]法,分别将琥珀酸酐化的薯蓣皂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rmalbumin,BSA)偶联,得到不同的免疫原,通过免疫获得兔多克隆抗体,用间接竞争性Dot-ELISA方法分析比较量两种免疫原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DCC法合成的薯蓣皂素免疫原免疫效果优于EDC法。  相似文献   

19.
羧甲基交联壳聚糖树脂的合成、表征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羧甲基交联壳聚糖树脂(C-C-CTS)与普通壳聚糖树脂相比,既能在酸性介质中不溶又不失去其螯合性能.其合成采用简单的2步法,首先用还氧氯丙烷交联,然后羧甲基化.C-C-CTS的结构用红外光谱和X-ray光电子能谱进行表征.C-C-CTS树脂对重金属离子有很好的螯合吸附能力,每种树脂对Pb(Ⅱ),Cu(Ⅱ)和Zn(Ⅱ)的吸附能力分别为8.73,10.12和4.89 mg·g-1,并且在不同的pH条件下对Pb(Ⅱ)、Cu(Ⅱ)和Zn(Ⅱ)有很好的选择性吸附,最后还讨论了C-C-CTS树脂对Pb(Ⅱ)的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