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作品大部分来自他自身的经历,气势恢弘,风格粗犷,表现细腻,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他真正具有革命性的是他小说在写作方面、语言和技巧上的成就。本文通过对《永别了,武器》的分析,表现其独特的写作风格,从中分析了他的冰山文体式的简洁、含蓄、神秘的色彩和气氛所创造出的情境美学,采用了象征手法。文章还使文风服从作品主题和人物的需要,从而揭示了其主题思想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2.
《永别了,武器》中的动物与《圣经》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中的“作为意象的象征”的象征理论和神话理论为基础,从研究海明威的象征运用出发,对《永别了,武器》中的取材于自然中动物的象征运用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探讨,挖掘隐藏于作品当中的丰富宗教内涵。通过研究海明威的象征运用,我们就可以了解基督教和《圣经》对海明威的影响,理解作品中更深层次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永别了,武器> 是海明威的一篇带有浓厚自传特色的小说,具有强烈的反战思想.作品以主人公亨利在战争中的切身经历及感受,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无情以及战争对人性摧残和对幸福生活的毁坏,从而走上远离战争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张丙松 《科技信息》2010,(1):382-382,384
本文从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叙事人称和叙事声音的双重性几个方面探讨了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5.
《永别了武器》这部小说一直披誉为海明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整部小说中,所写的悲剧事件作者都作了预示。最为突出的是“雨”的预示。  相似文献   

6.
提出通过在《永别了,武器》中建立起自己的生活哲学,海明威为他在其中、后期的作品中寻找一种有意义的、得体的生活方式铺就了道路。从情节、景物描写和象征三个角度探讨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所体现的宿命论观点。  相似文献   

7.
《永别了,武器》的生态批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主人公亨利向往神父的故乡、童年生活回忆中的谷仓及幸福乡居生活的瑞士高山这三个地点意象象征意义与其生态哲学思想内涵的分析,探讨海明威对作为人类社会发展非常态时期的战争和处于战争暴力下人类的"生活、生存和生命"之间关系,从而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战争除了给人类带来灾难,威胁人类生存的同时,直接影响着人类对于自身生活意义的追求与生存价值的评价,从而展示了海明威诗化生活方式的生态哲学思想和自然观.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永别了,武器》中所出现的“家”的意象,指出亨利心中的“家”是凯瑟琳。接着分析她成为亨利心中“家园”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发表于1929年,是海明威举世闻名的一部力作,标志着海明威的思想和艺术均已走向成熟.这部长篇小说是海明威战争经验和战争思考的产物,是海明威战争题材小说中最成功最精美的一部.他的反战主题更是时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将主要从反战主题的内容和体现方式来分析<永别了,武器>中的反战主题.  相似文献   

10.
海明威《永别了,武器》有多个译本。今对4个译本的译文进行分析,发现涉及技术语言的译文存在误译、硬译、术语翻译不准确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词义是动态的,原文文本会涉及各种知识,译者需要充分作好译前准备,了解翻译文本的相关知识,建立与要翻译的文本相关的认知模型,便于在相应的语境下确定词义时调用,达到与原作的语境匹配,避免翻译错误。  相似文献   

11.
在纪念海明威百年诞辰之际,笔者重读海明威重要代表作之一<永别了,武器>.通过仔细品味此小说1929年初版封面上颇具匠心的图案设计,有双重含义的英文标题,它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它的主要情节,笔者认为海明威的此篇小说想表达的含义为主人公亨利不仅告别了武器和战争,同时由于这场罪恶的战争和这残酷的世界使他告别了美好的爱情.小说控诉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和荒谬,追根溯源地探索了"迷惘的一代"在战争中所受的创伤和失去理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从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角度出发,对《红字》与《红楼梦》中的象征手法进行比较,从象征的寓意、象征的意蕴境界、象征的把握等方面得出两者间的差异,从而区别优劣,可为研究与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海明威长篇小说《永别了 ,武器》中的女主人凯瑟琳·芭克莱一直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本文从历史、文本入手 ,系统分析了评论界的观点 ,重新审视了这位女性人物 ,以期给她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名著《红字》迄今为止已有10多个译本出现,且不同时代有不同译本,说明其复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红字》中大量运用了象征、比喻手法,不仅对烘托主题、刻画人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具有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的修辞效果。通过对3个译本进行比较,旨在探讨译本在移植原著象征、比喻手法上的成败得失,为后人复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尤利西斯》中的象征主义艺术手法体现了小说以微观见宏观的艺术原则。通过整体象征、人物象征、景物象征、文体象征和动物象征,《尤利西斯》描绘了普遍家庭中的婚姻关系和人际关系,反映出西方资本主义的宏观世界,使都柏林成为整个欧洲大陆的精神危机和严酷现实的缩影。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扩大了小说的张力,丰富了读者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6.
在纪念海明威百年诞辰之际,笔者重读海明威重要代表作之一《永另了,武器》。通过仔细品味此小说1929年初版封面上颇具匠心的图案设计,有双重含义的英文标题,它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它的主要情节,笔者认为海明威的此篇小说想表达的含义为主人公亨利不仅告别了武器和战争,同时由于这场罪恶的战争和这残酷的世界使他告别了美好的爱情,小说诉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和荒谬,追根溯源地探索了“迷惘的一代”在战争中所受的创伤和失去理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详细讨论了对比比较法进行物理实验的实现技术与方法,提高了实验效率,同时更明确地向学生讲述下各种物理过程及物理概念。  相似文献   

18.
《嘉莉妹妹》中的对比和象征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嘉莉妹妹》讲述了一位农村女孩到城市谋生最后成为名演员的故事。通过嘉莉由贫至富,赫斯特由盛至衰的对照命运暴露美国贫富对立的社会本质,说明了在以金钱为中心的美国资本主义社会里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大量运用对比、象征修辞手法是本文写作特色之一。本文主要对其进行分析评论,看它们是如何起到映射现实、刻画人物和刻画环境进而揭示主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象征写作手法及意义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是19世纪中期美国废奴文学的代表作,对美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废奴运动和南北战争的爆发。本文着重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比是一种较好的认识事物、理解文章的方法。小说《祝福》中使用了很多对比手法,如悲与喜的对比,贫与富的对比,人物与人物的对比。这些对比手法突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揭示出了社会现实的黑暗,对于主题的表达也产生了犀利、深刻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